从应急到常态:大规模线上教学彰显中国优势*

2020-12-05 03:59杨军郑瞿
教书育人 2020年36期
关键词:特色疫情文化

杨军 郑瞿

(1 安徽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2 安徽省合肥市第四十六中学)

2020 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改变了亿万中国人的生活状态。为了更好地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教育部根据党中央部署,决定春季学期延期开学。与此同时,充分考虑到人民群众对“学有所教”的期待,教育部作出了“停课不停学”的工作安排。延期开课是为了保护人民,特别是青少年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停课不停学”则是为了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和青少年成长成才需要。两者都体现了我们党是真正代表最广大多数人民利益的先进政党,也都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这次大规模线上教学活动,为全社会更深入地认识社会主义教育本质、坚定“四个自信”做了生动的解读。

一 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优势

180 年前,天朝大国从云端坠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山河破碎、战争频仍、民不聊生。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感召和鼓舞下,一批又一批先进的中华儿女汇聚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下,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下坚持和穷凶极恶的旧势力作英勇斗争,带领中国人民迎来了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第一个梦想的实现——1949 年9 月21 日,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庄严宣告,“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对于那时的中国,这一声宣告在帝国主义列强看来是苍白无力的。积贫积弱的中国要真正摆脱落后挨打的局面,就必须完成从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实现生产方式的超越。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有两条道路:一条是通过发展资本主义实现工业化,另外一条是通过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实现工业化。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证明,我们绝不可能通过资本主义道路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2010 年,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在接受采访时说,13 亿中国人若要过上西方人的生活,将是全人类的灾难。[1]这句话讲了一个基本事实,即帝国主义国家不希望看到一个繁荣富强的中国,只愿意接受一个任其摆布的作为附庸的中国。

放眼世界,我们可以看到,过去西方不接受那个强大的社会主义的苏联,今天西方接受了这个“强大”的资本主义的俄罗斯吗?正是因为我们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使得我们从此摆脱了任人摆布的命运,我们用几十年的时间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向“引领时代”的转变,迎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这次疫情,让世界知道了“离开了中国,会很难受”,很多国家和地区短期都面临着物资短缺、物价飞涨,唯有我们,凭借七十多年发展积累起来的雄厚物质技术基础和强大工业生产实力,可以从容不迫。也正是基于此,我们才可能有了2 亿学生居家学习的客观条件。[2]此刻,我们是否应该庆幸呢?

二 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回首我们走过的道路,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习近平指出,“衡量一个社会制度是否科学、是否先进,主要看是否符合国情、是否有效管用、是否得到人民拥护。”[3]社会主义制度凭借公有制的经济基础与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的一致性以及自身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能够在经济社会发展必需的条件下尽可能集中力量办大事,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中国共产党自身的先进性和革命性,使得其担当起至关重要的领导核心作用。

在这次应对疫情的过程中,一个个人、一桩桩事、一件件物都是“中国之制”优势转化为“中国之治”效能的具体表现:29 个小时改建3 座方舱医院,10 天左右先后建成火神山、雷神山两座医院;19 个省份对口支援湖北省除武汉市外的16 个市州及县级市,29 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军队等调派330 多支医疗队、4 万多名医护人员驰援;“人民需要什么、五菱就造什么”,各个行业的企业都配合疫情防控需要转产、扩产或停产;14 亿人民居家隔离;为武汉捐款1 万2 千元的68岁环卫工大爷;7900 多万党员自愿捐款82.6 亿元;截至2020年3 月13 日,全国各级财政安排的疫情防控投入达到了1169亿元,实现了“应收尽收、应治尽治”,等等。和西方的所谓“群体免疫论”、宁要股市的泡沫也不情愿主动按下经济发展暂停键、“如果能将新冠肺炎死亡人数控制在10 万,就意味着我们做得很好”,等等这些相比,两种制度孰优孰劣?

三 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优势

当下,有人“言必称西方”。一些人总是试图套用西方的理论来质疑中国的发展。有迷信市场的人认为,中国之所以有改革开放40 多年的快速发展,就是因为我们选择了市场化的改革路径,但是,我们还不彻底,要发展还应该彻底市场化、私有化。这个说法实际上是经不起推敲的。这个世界上,99%的国家和地区恐怕都是市场经济体制,如果市场经济真是决定国家繁荣与否的唯一或者关键因素,那么,何以解释这个世界还有如此巨大的贫富差距呢?虽然,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是我们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目标,但是,我们的市场经济归根到底是要服务于社会主义发展需要的,而不是相反。这才是我们成功的关键。

在这场疫情面前,明明我们用实实在在的巨大努力和牺牲为世界提供了可供借鉴的中国方案,意识形态的偏见却让它在西方大打折扣。西方社会一再贻误战机,打不赢病毒却要攻击和抹黑我们,用所谓“民主抗疫”与“威权抗疫”的划分迷惑自己的人民。民主不能只是口号,在“听其言”的同时更要“观其行”。没有了生命,权利没有任何意义;失去了健康,权利也将必然成为“水货”。在任何社会,权利实现都是需要消耗物质资源的。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由于物质财富占有多少的不同,决定了不同的阶级权利实现程度的根本差异。西方政治从本质上看,就是要维护剥削、维护经济社会地位的不平等,普通民众能做的就是根据资产阶级政客在舞台上的表演投票而已。

和西方不同,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是最广泛的民主,既体现在主体数量上,也体现在权利内容上;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是最真实的民主,既体现在物质基础方面,也体现在法律制度方面;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是最管用的民主,既体现在凝聚社会共识层面,也体现在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层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全社会理应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本来是西方发达国家由于比我们抢得发展先机领先我们,但是,这场疫情的出现,却像不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了一个负数,使得中国在很多方面超越西方国家,越发显示出社会主义的巨大优势。讲好中国故事,不仅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职责,也是每一个教师的分内之事。

四 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优势

党的十九大在强调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同时,突出了文化自信的要求,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对文化地位和作用认识的极大深化。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就是要坚定文化自信。这是由文化自身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任何一个民族身份的确立,都离不开属于自己的独特文化标识。在中华民族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不是比别的民族幸运,也曾屡次遭遇重大危机,也正是那一次次冲击促进了中华文明的不断演变融合,为身处困境的人们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引领和智力支持,引领我们一次次置于绝境而后生,成就了上下五千年的辉煌历史。

当今时代,世界范围内综合国力的竞争更趋激烈,文化日益成为国家间角逐的重点领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仅需要经济腾飞、科技赶超、社会进步,还必须向文化里用力、从文化中借力、在文化上发力,提升中华文化的吸引力、亲和力、影响力。通过七十年的努力,我们已经从“挨打”、“挨饿”的困境当中彻底走了出来,如何摆脱“挨骂”的处境成为眼下现实的重大课题。这次疫情最复杂的时刻还远没有到来。在面对生物病毒的同时,我们可能还要面对一轮又一轮政治病毒的疯狂攻击。比起抗击疫情、发展经济、促进民生来,“骂街”、“甩锅”等表演秀从来是西方政客更加擅长的。为此,我们不仅要从5000年文明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更要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扬光大,既要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也要打赢舆情反击的人民战争。

疫情只是插曲,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旋律终将在世界响起。

猜你喜欢
特色疫情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战疫情
年味里的“虎文化”
特色种植促增收
抗疫情 显担当
疫情中的我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谁远谁近?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