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社会实践与育人功能拓展的“融合”*

2020-12-05 03:59徐美华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教书育人 2020年36期
关键词:育人思政融合

徐美华 (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1983 年团中央、全国学联发出《纪念“一二·九”运动48 周年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周的通知》,在通知中首次提出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概念。自此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中华大地蓬勃发展,随着其覆盖面的扩大,活动的日渐规范化、科学化,其影响力也与日俱增。大家普遍认同社会实践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发挥着不可替代的育人功能。在新时代下,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还在不断地被赋予新的要求,吴立全(2019)指出“新时代赋予大学生社会实践思想育人、文化育人、双创育人功能的新任务、新要求、新目标”。[1]那么当下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如何与时俱进,实现社会实践育人新功能的拓展?本研究旨在厘清当下社会实践运行现状的基础上,回应以上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路径选择。

一 社会实践育人新要求

教育部【2012】1 号文《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强调各高校要把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与组织课堂教学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与专业学习、就业创业等结合起来,纳入学校教学计划。[2]中办发〔2013〕24 号《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提出要发挥社会实践的养成作用,完善实践教育教学体系,开发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开展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实践活动。[3]习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4]

概括来说,社会实践的功能已经由最初的社会观察、科技文化、志愿服务下乡,扩展为思想引领、文化传承、道德养成、专业提升、创新创业等方面;社会实践的参与对象由部分大学生扩展为几乎涵盖所有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时间也由暑假阶段性扩展为全年连贯性。近年来各高校的社会实践组织更加规范、体系更加完备,成效也有目共睹。但是面对时代发展的新要求,社会实践的功能还远远未能达到预期,如何适应“时势”所趋,是摆在高校工作者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二 当下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 对实践重要性的认知有限

高等学校有象牙塔之称,即脱离社会之意。大学自诞生以来,它从最初的类似讲学功能,迅速地转化为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崇尚科学研究,追求“形而上”成了大学的内在逻辑,而且经久不衰。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已经从社会的边缘逐渐被推至社会的轴心,社会服务也成了大学除教学、科研之外的又一大功能。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较之教学、科研大学对于融入社会一直缺乏内生热情和实际行动。体现在人才培养上,就是对课外实践的关注较少,大学生的实践实习有“走过场”之嫌。尤其在中国,社会观念、教育系统都对第二课堂缺乏必要的重视,中国学生的实践能力、操作能力都远不及欧美等西方国家。习总书记在谈到大学生的时候就曾说过:“大学生都是校门对校门,基础知识比较牢,但缺乏社会实践锻炼,一定要多接触社会,补上社会实践这一课。虽然读了很多书,但书里有很多水分,只有和群众实践结合,才能把水分挤掉。要给书本上的知识挤挤水,才能得到知识干货。”[5]

2 实践资源较为欠缺

开展社会实践需要经费投入、师资队伍、实践基地、学分认可等配套措施,就目前的实际情况而言,高校、社会对以上配套措施还是比较欠缺的。笔者曾经面向本科生群体,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发放3000 份有关暑期社会实践的调查问卷。对于在社会实践中遇到的最大困难,41.04%的同学认为是实践机会少,31.76%的同学认为实践资金有困难,26.01%的同学认为实践缺乏老师指导,致使实践效果不如人意。至于学分,在整个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中,重视理论教学轻视实践教学,实践所占学分偏少,是一直存在的问题。从社会大环境来说,也缺乏对大学生实践的必要支持,高校-社会-企业尚未形成有效的联动合作机制,来自社会的支持体系尚未建立,有效的社会基地建设困难重重。

3 实践组织方各自为政孤掌难鸣

目前各高校的实践组织至少有以下四种情况:团委组织的由团学老师主导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的由思政专业老师主导的思政实践,由教务部组织的专业老师主导的专业实践,以及由创新创业机构主导的实践。这些实践由不同的部门、不同的队伍主导,实践内容、设计程序、评价标准不一,这些都不利于实践工作的开展。部门之间没有形成合力,资源分散,甚至相互阻碍,理念不同,标准不一,都给参与实践的学院和同学带来困扰,实践效果自然也就可想而知。

4 实践的实效性尚不明显

当前的社会实践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以2019 年团中央下发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例,实践围绕理论普及宣讲、历史成就观察、科技支农帮扶等9 个方面,以及“青年大学习”行动、“投身脱贫攻坚”“投身乡村振兴”三项专项计划展开,各类专项活动超过了20 个,实践形式涵盖了调查研究、政策宣传、参观考察、志愿服务、实习见习等,但是一个不可忽略的问题是实践的实效性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实践的效果应该是以学生是否受教育、长才干,服务地是否有实惠为标准,就目前的实践来看,由于上面提到的种种问题,加之大多数高校注重前期立项,启动仪式轰轰烈烈,点上新闻亮点突出,但对过程管理、实践基地建设、学生成长需求的满足等缺乏实质性的考核。学生参与实践还存在较大的盲目性,由于没有明确的规划和及时的指导,社会实践不论是在专业素养的提升还是思想引领的深度上所发挥的功能都较为有限。甚至有些实践,由于学生不能成熟全面地看待社会现象,处理遇到的问题,反而起了反作用。

三 社会实践拓展育人功能的“融合”策略分析

要克服当下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积极回应社会实践功能拓展的时代所需,高校就要采用“融合”策略,形成合力,融合高校-社会-企业三者的资源,建立联动合作机制;融合“三下乡”社会实践-思政实践-专业实践-创新创业社会实践,统一认识,打通实践内容、指导老师队伍,共同助力实践育人。

1 “融合”策略的可行性分析

从高校、社会、企业三方来说,社会、企业对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是一致的,而高校培养的人才能否得到社会、企业的认可也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衡量指标,因此三者之间有着共同的价值诉求。实践能力的锻炼和培养有利于大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也能更好地提升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缩短岗位的适应期,三方如果能够搭建合理的合作机制,将会共同受惠于此。从高校内部组织实践的不同部门来讲,首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是共同的目标;其次实践内容有较多共同之处,比如“三下乡”实践的社会观察、理论宣讲、红色之旅、志愿服务等都可以作为思政实践的内容,专业实践中的产品模拟制作、分析、销售等也与创新创业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更遑论在“大思政”背景下,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应该是贯穿所有理论课程、实践课程始终的;再者从实践的指导来看,都离不开教师队伍,他们各有所长,也有所短,将教师队伍进行融合,将有助于彼此取长补短,有利于实践实效的提升。

2 “融合”策略的优势分析

其一有利于各方资源整合。如上所述实践在经费、师资、基地等方面存在严重缺口,如果社会能建立起相应的保障体系,企业能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高校能更积极地推动产学研合作,校内各方能形成共识,即便在不大幅增加有关投入的情况下,以上的问题也能得到较大的改善。其二有利于建立长效机制。只有建立在实效基础上的高校-社会-企业三者合作才会是可持续的合作,而不是临时的拉郎配;也只有加强顶层设计,建立校内统一的实践教学体系,才会让实践育人工作得以更好地落实。其三有利于提升育人效果。实践育人的目标有着多重性,但是割裂的实践使得思政实践注重理论的教学而缺乏真实的体验和情感的代入,而专业实践具有片面性,注重知识和技能训练,却缺乏思想引领、价值观养成。只有将校内各类实践打通,才能更好地完成社会实践育人新要求。

四 社会实践“融合”策略的实践路径

1 建立高校——社会——企业合作机制

高校作为社会的创新中心,应积极推动与地方政府、企业的合作,将知识、科技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的需求,在推动产学研合作的过程中建立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让大学生尽早地接触行业发展最新资讯和科技发展最前沿,这将大大推动人才培养的专业素养。社会应倡导建立实践保障机制,作为主导者政府应从政策、资金等方面出台鼓励高校、企业,以及其他社会机构组织参与社会实践的措施,主动将青少年活动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纳入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范畴。同时充当高校-企业的红娘,尤其要推动专业匹配度高的双方建立长期合作机制。

2 加强校内社会实践顶层设计

高校首先应理清人才培养的理念,解决好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提高对社会实践重要性的认知,将社会实践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摆在同样重要的位置,纳入教学计划,统筹安排,合理评估。其次应研究出台相关政策,建立工作机制,打破部门隔阂,统一认识,规范标准,引导寻找共通点和一致性,尤其要从价值引领、人文精神传承、道德品格塑造方面进行拓展和开发,注重挖掘课程的思政内涵。

3 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一方面鼓励引导教师投身实践指导,要从职称评审、工作量等方面予以认定,同时也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增强教育引导的感染力。习总书记说:“教师做的是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6]另一方面建立队伍协同机制,通过采取类似集体备课的形式,将不同实践类型指导老师代表召集在一起,研讨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共享教学资源。在“三下乡”实践、专业实践、创新创业实践中融入价值观引领,在思政实践中丰富实践内容,引导大学生用鲜活的亲身经历多样的实践形式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

4 构建社会实践工作体系

社会实践一般以项目化的形式开展,涵盖以下几个环节:方案制定和发布,项目申请和立项,项目实施,以及项目总结。学校应规范每一个环节,建立多部门组成的工作小组,各司其职,分工协作。从方案制定开始就要融入社会、企业需求,就要考虑学生的成长需求和接受特点;在项目申请的过程中要给予实践机会的发布、实践指导老师的配对,以及有关的培训指导工作,确保项目在策划初期就能导入丰富价值引导;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要做好追踪和督察,确保不偏离实践目标;在项目总结阶段更要做好实践过程的回顾梳理、总结凝练工作,以及实践单位的回访,通过分享会、宣讲会、总结评比会,微信、微博等多种形式实现思想再提升,成果再巩固。

习总书记曾说过,“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社会实践要拓展育人功能,需要相关部门、全体教师同向同行,从传统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中解放出来,敢于创新创造,建立一个全新的“融合”的社会实践体系。

猜你喜欢
育人思政融合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