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燕妮 郭潇璐 (山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课改通常是一项自上而下的改革,它的实施是一个系统、全面、长周期的过程,从国家层面政策的制定出台、学校领导的宏观布置把控、分管院长的推行实施,到普通老师的直接操作,每一个角色都要在其中发挥各自的作用。从国家层面来讲,随着教育环境的不断变化,课程教育也需紧跟变化了的形势。如2010 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颁布,2012 年教育部又公布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2019 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政策出台后,各地各学校就要制定实施方案,怎么改,从哪些方面改,通常不会一下全面铺开,而是采取示范、试点的方式,分管院长就会从当前比较成熟的一些院系、专业布置整改,接着要做的就是一线教师的具体操作。国家层面的推动,学校的支持,老师的实施相互配合,共同发挥作用才能完成课改这一复杂的工程。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前面几项都是在铺垫、都是在准备,离真正实施还有一定的距离,可以说不管你的准备工作多么充分,多么到位,多么完美,如果没有老师在课堂上的直接操作,一切都归于零。因此,不难理解,教师是课改的根本动因,“教师是一切教育变革的生力军”,他的直接实施才使课改拉开了序幕。新的理念、新的教材、新的手段、新的策略、新的设计方案的出台,要想发挥预测的效果,都必须有教师的参与。
然而我们总会陷入这样的一个“悖论”,在课改中教师是根本动因,但通常教师群体也是极其抵制这一变化的。原因不外乎这样两种情况,第一种,习惯的行为模式轻易不愿改变。从中国人的观念上来讲,中国人喜欢的是稳定的生活,一辈子待在一个地方,一辈子做一份工作,所以当习惯的东西要改变,就会从本能上去抵抗。对于教师来说也一样,他们已有的那些知识、技能和一定的行为模式,产生的良好的效果,使其存在于一定的“舒适地带”,一旦变化,就会面临不适应和未知的东西。于是各种推脱的理由,年纪大了,课改是年轻人的事,我教了一辈子书,都是这样教的,拒不改变;来自学生的不习惯,有的老师刚刚鼓起勇气开始教改时,学生反映这样学习还不如传统的方法能学到知识,不支持老师的改变,从而使其扼杀在摇篮中;传统的教学方法,备课、灌输、批改作业,只需要把自己的课备好、讲好即可,学生被动接受,不需要去准备学生对教师的质疑或意外的反应,而且多年的教学习惯使其觉得要摒弃之前现成的内容,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占用更多时间也是其不愿意做出努力和改变的主要原因。第二种,成本与收益的计算,即“实用主义”的理性计算结果。高校老师由于有科研任务,在评职称方面教学的分值很少,所以不愿意在教学中付出更多;每年年终都对老师进行评教活动,担心教改影响学生对其的考核评价;也有担忧因为课改,影响到学生成绩,所以通过理性的分析之后,教师觉得课改成本太高,得不偿失,因而丧失了拥抱不确定的行为。这便形成了原本不坚定,有点苗头被打击的情况。
理性地对待这种状态,创造性地提供一些条件,促使教师改变,发挥其主导作用,至为重要。首先要解决的是教师对课改的认同观念,时不时灌输必须要改,不得不改,不改就会被淘汰的理念。奥地利著名学者米塞斯指出:“人所做的一切是支配其头脑的理论、学术、信条和心态之结果。在人类历史上,除开心智之外,没有一物是真实的或实质性的。”课改的基本思想和前提就是教学理念先行,有了先进的理念,才会有相应的教学行为和方式方法。从这个角度讲,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是高校教学改革的灵魂,是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的精神主宰。推行高校课改首先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真正树立科学合理的教育教学理念。同时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社会,知识以人们无法想象的速度在增加和更新,因此,具备学习的愿望、兴趣和方法,比记住一些知识更为重要。而且学生现在随时都可以上网查阅知识,如果你没有新的东西,学生如何会信服。再者作为思政课老师,在高校的教学内容中怎样做到区别于初高中,也是一大挑战,这必须从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管理几个方面做出改变。其次,营造一个全员课改的环境,毋庸置疑,环境对人的影响作用是非常大的。学校的分管领导应该在隐性文化方面,为鼓励教师积极课改更新相一致的校园文化,将这些文化精神和价值观念于无形中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简言之,这样做的目的在于让教师一直存在于一种自我创设的改革情境中,引导和鼓励其专业实践朝向符合我们预期的、有利于课程实施的方向发展。在课改技术方面,要为教师提供具体专业的指导,建立课程专家、研究助理与学校老师之间的一对一的沟通交流和协作,使其明确课改的方向。同时,提供合理而充足的资源配置、网络平台的培训以及去效果良好的学校去学习经验的机会。再次,建立制度保障机制。学校和行政部门要调整现有的规章程序,创设有利于课改教师改变的保障制度。如对课改教师的工作量要有倾向,如1:2 的比例;课改老师的自由度更高,他可以根据自己课程的设置进行考试改革;再有要推动建立教师评价制度,评优、评模要优先等机制。最后,要跟课改老师签责任书,专人负责沟通、督促、交流,并在有一定成效后,进行全院的推广,这样才能保证课改能顺利展开。
总之,通过各种途径将教师课改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能够在接下来的行为中发挥他直接实施者的作用。
在教学中,我们通常说教育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二者相互配合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新课程改革提倡以学生为中心,即在课程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退到幕后,扮演一个引导者的角色。但是大家应该明白的是无论教师在课堂上是灌输者还是引导者,无论学生在课堂上是被动倾听者还是积极主动思考者,其实都离不开最初的老师对课程的设计安排。实际上在整堂课上,老师的安排对学生起推动作用,教师不变,课堂不变,教师变了,课堂也在变。不同的教学设计和安排,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需要做的、学到的内容、培养的能力是不一样的。我们以高校思想政治专业一年级学生开设的“毛泽东思想概论”课为例,体现教师的支配作用。
教学设计1:教师以教材为主要载体,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用讲授方式,系统讲解毛泽东思想的内涵、历史地位、形成与发展、包括的主要理论等,在课堂上学生只是做做笔记,偶尔的互动来自老师对某一事件或某一问题的提问,课下完成老师布置的思考题即可,当然考试内容也大都是与课本内容知识点相关的选择题、简答题和论述题。毛泽东批评的“读了几本马克思的书,就那么照着讲,比较单调。讲话,写文章,缺乏说服力”。
教学设计2:教师觉得学习“毛泽东思想概论”不能只看书本内容,而应该阅读毛泽东的著作,因为毛泽东的著作是毛泽东思想的集中概括,通过学习原著一是还原当时的情形,贴近伟人、贴近战争年代,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二是“毛泽东思想概论”中很多内容在初中高中的政治课本中已学过,如果在大学的课堂中仍然只是重复知识性的内容,学生的学习效果肯定是要大打折扣的,而且我们学习这个历史时期的内容,应该认真阅读毛泽东的相关著作,通过读经典,了解历史,开启智慧,提高学问,开阔视野,“用历史教育青年”。三是通过读原著可以学习到毛泽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也是我们着重要在大学思政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关键。基于以上思考,课程设计完全摒弃书本,以毛泽东各个时期的经典著作为载体,这些著作的选择都是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如新民主主义时期《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论十大关系》等,全班分成十个小组,每组五人,每个组抽到一个内容,重点去读,然后根据预先给出的问题去展示本篇著作的写作时间、写作背景、中心思想,主要内容以及理论与现实意义。通过阅读——讨论——展示——总结四个环节完成整个流程,使学生最终达到阅读经典、分析问题的目的。在这次的课改设计中,教师需要做的是著作的选取、课程的设计、课上的引导、课后的总结与提升。当然课程的考试也是根据学习内容进行改革进行开卷考试。
课程设计3:通过前两次的课改情况,老师和学生的沟通,觉得完全脱离课本不是特别科学,应当将学习教材与学习毛泽东的著作结合起来。基于这一原因,这次课程设计为三个板块。第一板块:通过课下阅读《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新民主主义论》三篇著作,课堂展示分析其写作的背景、中心内容、反映的思想,对当下又有何现实意义等内容,结合书本知识,深刻理解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的理论。第二板块:课下观看影片《重庆谈判》《开国大典》,课上小品展示片段,还原当时的历史情形,从感性层面进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当时联合政府没有成功?加深对当时中国现状的了解,明白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艰难,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第三板块: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命运共同体当下的热点问题作为素材,在课堂上讨论,分析这是否能反映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基本的理论内容毛泽东思想的内涵和历史地位,毛泽东个人等都由老师上课前给学生交代清楚。除此之外,校讯通上也上传了相关资料和内容,并且线上的视频和一些有争议性的问题都会在学完相关内容后布置下去让学生完成。当然考试也是结合理论知识和拓展内容进行,学生无须担心学习内容与考试内容不一致。
老师的课程设计不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也是不一样的,当然培养的能力也不同,课程设计1 中学生被动接受,主要考查的是知识的能力。课程设计2 中学生开始成为中心,需要完成阅读任务,思考任务,学生的知识、思考问题、合作沟通能力都得到了锻炼。课程设计3 加入了小品的演出,对当前热点问题的分析思考,线上的内容讨论等,培养了学生自我设计教学内容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可以说这样的变化,完全在于教师,课程设计不同,结果目标就不一样,学生学习到的东西、培养的能力也有差异。以学生为中心的前提也在于教师,可以说学生参与到学习设计中来的概率还不大,只能说教师考虑到多少完成多少,这也充分说明了教师发挥的支配作用。
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的改变促使教师自我角色的认定上也要有变化。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扮演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新课改要求教师的角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管理者、控制者、权威者,其功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应当是由灌输式教师转变为教练式教师,由包办式教师变为引导者教师,由封闭型教师变为开放型教师。
老师首先应当从台前退到幕后,过去老教师在传授青年教师经验时总会说,讲台就是我们的舞台,你一旦登上去就是演员,全场人都在观看你的表演,而你就是舞台的中心,全场由你掌控,下面的学生只是听众,因此出现了老师自我陶醉其中,完全忽视学生的感受的现象。甚至有的老师能全程低头读两小时而不管不顾,学生的积极性怎能得到发挥。现在老师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当然这需要一个过程,老师需要适应,同样地学生也需要适应,长久地被动地学习也使学生养成了听着写着的习惯,突然之间让他们去动脑,去做多余的作业,很多学生态度不积极,消极懈怠。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首要的任务就是给学生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给他们创设一个宽接纳的、高支持性的、强宽容度的课堂气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育过程中来。教师要成为学生最可信赖的心理支持源,从居高临下的权威者转向平等的参与者、合作者,和学生一道去探索真理的奥秘。用适当的方式,让学生在心理上和精神上放松,给学生舒适的感觉。大学文科课堂没有标准的答案,有的只是各抒己见,自圆其说,安全的环境对于激发学生的思维、高涨其探索的热情非常重要。教师这时只是一个教练的身份,在场下偶然的指导,给他们赋予一定的能量,必要时充当啦啦队高喊“加油”即可,让学生在场上自由地跳跃。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的自信心会被激发,教学真正成为师生个性化和多样性的创造过程。
教师应彻底改革教育观念,注重引导,这就需要其不要再过分依赖教材,不要强调知识的系统性,不要把焦点只放在“是什么”上,而应该创造性地发挥教学过程中的可支配因素,如开发、利用线上线下的课程资源,加大其内容弹性。同时教师还需要在课程整合、课程设计和课程开发上下功夫,由过去的“教”课本变为“编”课本,创造性地发挥教育智慧的空间。在引导学生时,教师一是应注意要灵活处理教材,作为入门内容,一定要选择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话题,让学生发现兴趣所在,让学生乐于参与、喜于探究、勤于动手。如毛泽东思想概论课中用编排小品的方式让学生走进那段峥嵘岁月,提高学生探索的兴趣。二是帮助学生去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掌握学习策略,与学生一起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从而让学生能够参与到学习规划的过程中来,真正做到师生共同开发课程、创新课程、丰富课程、互教互学,形成一个真正的“合作整体”。
封闭型授课主要就是教师备好课,在课堂上拿着一本教材和备好的教案,执照规范严谨的教学大纲,系统顺序地从前讲到后,这种操作机械呆板,课堂效果可以预见,不会有什么惊喜也不会有什么惊吓,按部就班,所以说一个老师上一门课可能教案能用很多年。这样的教学使学生对学习没有期待,厌学情绪严重,探求知识的欲望被严重压制。课改理念下,教师要向开放型方向转变,开放体现在很多方面,一是课程的开放,教材只是一个参考,结合教材我们可以设计出很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案,只要你的教学目标确定,能去培养学生的分析、思考、合作的能力就可以;二是教学手段的开放,现在很多课程都有网络课程,单纯靠课上的那点东西已不足以给学生提供更多有价值的资源,所以网络课程的建立对于开放性教学很有益处;三是教学形式开放,由教师上讲台变为学生上讲台,由教师给答案变为学生找答案讲给老师听,由老师提问题变为学生学会提问,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小组之间都可以互学互助互评,达到叶圣陶先生说的“教是为了不教”这样的境界与目的。
当然,不管教师的地位和功能怎么变,有一个我们一直要坚持的指导理念是以终为始,走过一段时日后,想想我们做的这些改变有没有偏离我们的目标,有没有背离我们的目标,我们努力的是不是还是向着终极目标前进,如果没有,请退回去重新调整。总之,课改是教师的“强身术”,是教学的“增效剂”,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学会的是耐心等待,留够充足的空间和足够长的时间给孩子成长。不要剥夺他们思考的权利和犯错的权利,给他们舞台,学生的表现可能超乎你的想象。学会等待,陪伴孩子一起成长,课改的成功需要教师的等待和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