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捉精彩生成,演绎课堂精彩

2020-12-05 02:52江苏苏州市吴江区七都小学
教书育人 2020年22期
关键词:舞曲想象音乐

陈 杨 (江苏苏州市吴江区七都小学)

本文是对《加伏特舞曲》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相关教学方法。在音乐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学生在音乐方面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更要释放学生的自由灵感,营造富有张力的课堂。

一、《加伏特舞曲》教学“奇遇”,呈现张力课堂

《加伏特舞曲》是法国民间一首活泼轻快的舞曲,教学目标主要是让学生感受音乐的舞蹈性,逐步培养学生听音乐的兴趣和习惯。课堂上正当大家静静地欣赏着,忽然,传来两声嘎嘎叫声。接着,嘎嘎的叫声接连引出喵喵声、呱呱声,教室的气氛一下子活络起来。那领头的“小鸭子”见我不阻止,竟离开座位模仿鸭子走路。当音乐结束了。我装作生气地问:“大家听着音乐为何学起动物叫,还学动物走路,是不是在捣乱?”一个学生着急地说:“不是的老师!只是觉得音乐里面好像有两只鸭子。鸭妈妈带着小鸭子在散步。”“不对,我觉得是小猫在睡觉,还直哼哼!”。顿时,全班同学都笑了,笔者也忍不住笑了。看着他们开心的样子,笔者突发灵感,说:“同学们,这是一首舞曲,有的同学听出了鸭子在散步,有的仿佛看到青蛙在跳舞,每位同学肯定都有自己的想象,下面,就让我们跟着这首优美的乐曲,模仿你听到的动物,边听边舞,好吗?”“好的!”大家异口同声地回答,课堂氛围一下子活了,教学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个在有些人眼里可能是学生调皮捣蛋的小意外,却变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导火索!学生模仿动物的叫声,说明他们能听懂这首乐曲的内容,对这首乐曲有自己的想法,能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而这正是我想要的。学生的“评头论足”,无意间促成了这堂课无法预约的精彩,学生尽情地释放自己的灵感,整堂课充满了学生生命的活力和个性的张扬。

二、在“奇遇”中总结经验,在教学中形成策略

1.营造宽松环境,让自由充满课堂

叶澜教授说过,“教学活动是师生在课堂上的共同生活”。课堂上,师生应该是平等的,学生应该是自由的。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是成功教学的保证。试想,如果当时教师制止了学生的“奇谈怪论”,甚至为维持所谓的课堂纪律大声训斥,还会有后面精彩的教学吗?想要创建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就该让学生大胆地发言。

2.鼓励独特思维,给想象插上翅膀

小学生天真活泼,充满奇思妙想。作为教师,对小学生的独特见解,我们应该给予充分的尊重、保护,有时候甚至需要去激发。在《加伏特舞曲》案例中,学生从乐音中听出了“小鸭”“小猪”,看似离奇,实则从小学生的角度来看,这再正常不过了。如果忽视了学生的这种独特思维,教学就很可能失去了一次无法预约的精彩。

3.及时把握生成,以创造成就精彩

课堂教学是预设与生成的统一。一堂课,如果完全按照预设展开,不一定是一堂好课。就如《加伏特舞曲》教学,面对突如其来的“意外”,教师并没有加以指责,反而“推波助澜”让学生充分想象,一边欣赏音乐,一边模拟想象中的动物跳舞。备课的时候教师可能还没有想到这点,是学生的奇特想法激发了教师的灵感,所以,如果课堂中出现很多和预设不一样的生成,教师就需要及时地进行调整,成就精彩的课堂。

4.把握美育体验,以乐趣带动素养

虽然音乐素养的培育是潜移默化的,但是还需要教师有意识地进行引导。在教学中,应时刻关注学生的美育情况。音乐新课标提出:“音乐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应有机地渗透在音乐审美中”由此可见,审美教育在音乐教学中占有极重的地位,教师作为学生音乐路上的启蒙者,更是责无旁贷。在《加伏特舞曲》这节课中,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音乐美,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感受音乐美,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运用自己的思维,放飞思想,让学生能在音乐的世界中乘风遨游。

总而言之,小学音乐作为一门美育学科,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教学方法,从多方面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习兴趣。音乐是自由的,音乐课堂更应该是自由的,宽松的氛围,丰富的想象,大胆地创造,让音乐课堂充满张力。

猜你喜欢
舞曲想象音乐
冬的舞曲
快乐的想象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音乐
音乐
第五号匈牙利舞曲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