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家贵
(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 四川成都 610400)
当前,我国商品市场的发展逐渐向健全的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消费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打破了公有制商业 “一统天下” 的局面,与此同时,随着消费品由数量短缺向供给充裕转变,消费拉动型经济使得消费在促进经济增长的过程中作用更加直接,由此带来城乡消费市场结构优化发展、消费结构转型调整、服务消费快速增长的态势。由居民消费规模扩大、消费体系升级带来消费总量与消费结构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将创造更大规模的流通服务需求。在这一背景下,商贸流通业规模增加、流通方式创新、流通技术变革等一系列以提高发展效率为基础的现代化发展过程将不断出现,以适应复杂的消费市场和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可以明确的是,居民消费升级势必能够助推商贸流通业发展效率提升,但在具体驱动机制和影响方式层面,现有研究尚不足够。为此,本文拟从居民消费升级对商贸流通业发展效率提升的动力机制层面入手进行相应地分析,旨在建立消费升级与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定量关系。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经过40 余年的高速发展,现已基本呈现出经济总量大、发展速率趋稳的态势。特别是进入经济新常态发展阶段后,社会经济建设实现换挡,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经济结构中供给与需求间的动态平衡,成为优化经济发展质量的关键。对于商贸流通业而言,近年来,国家相继推出《物流业降本增效专项行动方案(2016-2018 年)》《关于推动实体零售创新转型的意见》等用于解决库存积压、产能下降、成本高企的流通业发展 “短板”,实现流通领域供给侧优化,助推诸如流通供应链、流通信息化、流通品牌构建快速实现,由此也提升了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外部条件,打通了现代商贸流通业创新的通道,为商贸流通业实现快速发展做好了铺垫。
流通与消费是两个密切关联的环节。近年来,我国消费品市场持续良性发展,已基本形成消费驱动型经济模式。根据国家统计局披露的数据显示,2019 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首次突破40 万亿元,达到41.1649 万亿元,较上年名义增长8.0%。按经营单位划分,城镇消费品零售总额35.1317 万亿元,农村消费品零售总额6.032 万亿元;按照消费类型来看,商贸流通业中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规模以上企业收入分别达到36.49 万亿元和4.67 万亿元。在此过程中,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年贡献率高于投资贡献率7.8%,意味着由投资、消费、出口组成的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 中消费业已成为最核心的驱动力。当前,在国家明确提出要着力扩大居民消费、引导产业结构升级,通过新消费引导并培育形成新供给动力的背景下,消费对于流通的促进将获得显著增长。
商贸流通业与制造业、互联网的深度合作在国家布局一系列相关发展计划后得以实现创新发展。在这一过程中,以大数据、云计算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在商贸流通细分行业中的应用使得流通向消费端倾斜的程度更大。比如“大数据+ 农产品流通”,形成订单农业,将交易、物流、技术等电子商务服务融入农产品供销体系中,继而实现 “产地直供”“农超对接”(路红艳,2017)。此外,伴随着C2B、O2O 等全新电商模式的兴起,消费者作为商贸流通供应链中关键要素的地位进一步明确,消费升级的过程也催生了个性化定制、柔性生产的方式,使得流通业与制造业的协调发展得以实现。
不仅在传统业态,新兴业态中商贸流通业的跨界融合发展同样为消费者消费需求的多样化满足提供了有效地支撑,比如共享经济、平台经济、分享经济的形成使得流通领域线上线下联合更加多元化,电商和实体店的耦合升级使得营销数据共享成为可能,这也能够协助传统流通业实现转型升级。
有关居民消费升级促进商贸流通业发展效率提升的相关研究普遍从促进效应、互动效应等方面进行。高远(2019)认为居民消费升级指的是居民消费结构的改变带来的消费优化,即从原先以食品支出为主的生存型消费向健康医疗、文化娱乐等为主体的享受型、发展型消费转变的过程。由于消费升级和消费规模的扩大,导致对相关高级商品的需求增加,由此,张文宏(2017)认为居民消费升级能够带动商贸流通业市场规模扩大,继而实现促进商贸流通业发展效率的提升。笔者认为,居民消费升级将会带来消费总量与消费结构的演进与改变,其对商贸流通业发展效率提升的关键在于形成规模经济、转变流通结构、丰富流通渠道。
第一,消费升级必然意味着消费总量扩大,相关研究已指出,近10 年来,我国居民消费总体水平处在不断提升的过程中,2010 年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046 元,人均消费支出9589 元;2019 年为30733 元,人均消费支出21559 元,10 年内差距明显。而从恩格尔系数来看,2010年为36.7(城镇)、41.1(农村);2019 年为26.7(城镇)、30.1(农村),可以看出,在2019 年,我国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总量扩大、生活富裕水平明显提升,由此可进一步带来对高端消费品消费能力的提升,在这一过程中可以有效地刺激商贸流通业规模提高。
第二,消费升级的结果是消费结构的优化,消费结构升级将使得消费者更加关注新的消费模式,比如当前不断涌现的流通新概念——云物流、社区物流等,都表征了居民消费结构变化下对传统流通手段的变革与创新的倒逼,在这一过程中,只有创新水平和技术应用效率可以满足消费市场的实际需求,才可以更好地促进居民消费升级的持续性。
第三,流通渠道是影响居民消费升级的重要因素,这是因为流通渠道与商品的流通效率、流通成本有明显的关系,通过流通渠道的优化升级,经销商可以将更多具有个性化、差异性的商品引入。可以提高居民消费的整体满意度和幸福感,由此培养其持续的消费习惯,对于拉动内需具有较大意义。比如,当前 “互联网电商+ 云物流” 的购物整体解决方案已然成型,消费者不仅可以在线网络支付,还可以通过手机App 实时获取物流信息、配送时间,解决了传统购物方式的时间损耗,同时也提高了探索相关消费领域的可能性。伴随着流通渠道的改进和升级,区域流通市场及流通环境也更加向促进消费者消费升级的方面转型,比如在流通安全,流通秩序和流通服务等方面给予消费者信心,继而引导消费者实现消费理念和消费心理的优化,改变居民消费结构,促进居民消费升级,在这一过程中实现对商贸流通业发展格局的重塑。图1 显示了居民消费升级影响我国商贸流通业效率提升的传导机制。
本文使用随机前沿方法分析商贸流通业发展水平,该方法最初由Farrell 提出,与广泛使用的DEA 方法不同之处在于,随机前沿分析方法是一种确定性前沿方法,在分析过程中不考虑随机因素对生产率和效率的影响。本文根据研究的实际问题,建立随机前沿分析模型为:
其中,Yit为商贸流通业增加值,F-invest 表示商贸流通业固定资产投入、L-invest 表示商贸流通业劳动力投入,使用μit衡量居民消费升级对商贸流通业发展的驱动力,也即无效率项。根据随机前沿方法对无效率项的定义,若μit项的系数为正,且显著性良好,说明居民消费升级对商贸流通业发展效率的提升产生负向抑制作用;若该项系数为负,则说明居民消费升级显著地促进了商贸流通业发展效率的提升。对于本文而言:
图1 居民消费升级影响我国商贸流通业效率提升的传导机制
其中,τ0为常数项,ωit为偶然误差,为了提升研究的可靠性,本文用以衡量商贸流通业发展效率的各项数据(年商贸流通业增加值、商贸流通业劳动力投入及固定资产投入)均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及选取的31 个省、市、区的经济统计年鉴,研究的时间段为2009-2018 年。而衡量居民消费升级的数据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居民八大类消费支出—— 食品、服饰、家庭服务、教育文娱、医疗保健、交通、住房、杂项商品与服务为基础,其中食品、服饰、杂项商品与服务为生存型消费;家庭服务、教育文娱、医疗保健为享受型消费;交通、住房为发展型消费。定义享受型和发展型消费占居民全部消费支出的比例为消费升级情况(使用csm-upgrade表示),其中τ1t和τ2t分别代表城市和农村居民消费升级系数。
使用frontier 4.1 软件对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和无效率方程进行估计,得到实证结果如表1 所示。根据表1 中的估计结果,模型各参数的估计结果均非常显著,残差项γ为0.809,较为接近1,且在1% 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因此,本文使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就居民消费升级对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效率的提升进行研究较为可行。
城市居民消费升级和农村居民消费升级无效率项系数均为负,且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通过检验,这一结果说明,总体来看,居民消费升级对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效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即居民消费升级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提升了商贸流通业发展效率。而由于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消费升级对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效率提升的估计系数存在差异,分别为-0.384 和-0.140,说明城镇居民消费升级对于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效率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这一结果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解读:
一方面,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水平和消费支出水平均超过农村居民,在享受型消费和发展型消费层面的投入较农村居民更高,因此消费升级的过程较农村居民更加显著。另一方面,当前我国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商贸流通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表现在流通规模不断扩大、流通业态创新、消费领域持续拓宽等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城市居民的消费欲望,特别是在商贸流通业统筹发展、集约化发展的过程中,大型商贸集合体和电商物流业的兴起进一步完善并提升了城市消费者的消费体验,这也使得消费升级的过程较农村而言更加持久且高效。
根据以往的研究,我国地大物博,不同区域的区位差异和资源禀赋决定了在发展商贸流通业方面的自然基础存在显著差异。比如赵志明、孟庆鹏(2019)分析认为区域商贸流通业发展水平基本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对应,在我国经济发展较好的区域如浙江、上海、广东等地流通产业现代化水平同样较高。为了进一步探究我国不同区域商贸流通业发展效率的差异,根据选取的31 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得到如表2 所示的结果。
表1 随机前沿模型的极大似然估计结果
表2 选取的31 个省、市、区商贸流通业发展效率
通过表2 的数据可以看出,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江苏等地区的商贸流通业发展效率均超过0.5,其中北京市数值最高,达到0.6437,其次为上海(0.5940)。湖北、江西、山东、福建等省份商贸流通业发展效率平均为0.4-0.5 之间,而甘肃、新疆、西藏、青海、陕西、辽宁、黑龙江等地的商贸流通业发展效率平均为0.3 上下甚至更低。分析上述省、市、区的区域分布,可知我国不同区域商贸流通业发展效率差异明显,华东地区、华南地区商贸流通业发展效率最高,其次为华中地区、华北地区、西南地区,最后为西北地区和东北地区。分析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不难发现,华东、华南地区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区位优势明显且商贸流通业发展基础良好、金融实力雄厚、现代流通业实践经验丰富,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区域内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和市场规模。华中地区、西南地区和华北地区商贸流通业整体发展效率弱于华东及华南地区,但由于区内大型城市群的发展(如长株潭城市群、成渝城市群)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商贸流通需求提高和整体发展水平上升。
就目前情况来看,居民消费升级已经成为一大趋势,伴随着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持续增加和商贸环境的现代化发展,居民追求现代化享受型消费和发展型消费的欲望不断提升。伴随居民消费升级的提升和消费结构的改变,传统商贸流通业也出现了诸如流通手段信息化、分工精细化等方面的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商贸流通业的整体创新水平。本文在综合分析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定性研究了消费升级通过扩大消费总量、改善消费结构、完善流通渠道等方面,助推商贸流通业发展效率提升的作用机制,同时采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实证分析了选取的我国31 个省、市、区居民消费升级对商贸流通业发展效率的提升。综合来看,居民消费升级对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效率提升的作用较为显著,但我国不同区域商贸流通业发展效率存在较大差异性,主要表现为华东、华南地区商贸流通业发展效率强于华中、西南、华北等内陆地区,同时也显著强于西北和东北等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往往与商贸流通业发展水平相关,因此华东及华南地区居民消费升级对商贸流通业发展的促进作用要显著强于其他区域,特别是西北和东北地区。基于以上研究结论,笔者对通过促进居民消费升级引导区域商贸流通业快速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改善消费环境,促进消费能力增长。当前,我国居民消费能力和消费理念仍然有较大的创新空间,为了更好地引导居民消费结构变革,促进城镇消费经济增长应该不断提高 “以消费者为中心” 的消费文化环境的创造,使得消费者能够更好地融入消费市场。为了进一步优化消费结构,利用区位优势,提高居民消费能力,需要政府部门大力宣传和倡导教育文娱、医疗保健的消费,并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培育社会新型消费热点,引导服务型消费,转变居民的消费观念,变保守消费为主动消费,提高社会资源在消费领域的配置水平,继而优化消费市场,促使城镇居民消费向合理性和创新性方面转变。随着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稳步提升,城市消费经济环境的建设也将趋于完善,有利于带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第二,调整产业结构,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根据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可知,刺激消费需要从根本性层面出发,即强调城乡产业结构的有效变革。产业结构优化的内容驳杂,涉及到产业结构对象优化、产业结构措施优化、产业结构目标优化等具体过程。在经济建设与发展过程中,我国一直以来都重视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现代化资源的有效配置,从目前我国城乡二元经济发展特性来看,通过城镇化发展带动城乡统筹,促进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减小,这将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消费经济活力,继而刺激对更高级别流通产品的需求,实现充分调动流通服务资源、改善产品营销渠道,增加商贸流通业活力,继而有望促进商贸流通业发展效率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