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墙头“段子”

2020-12-04 04:29赵倡文义山
新天地 2020年11期
关键词:表兄崔颢浪淘沙

赵倡文 义山

当代人生活中有遇事想发点感慨、意满志得想晒晒幸福,大可不必面对面找人倾诉,只须动动手指,就能在网络社交媒体发出去,既缓解了压力、抒发了情感,又能换来网友的开解或点赞,更神奇的是说不定一不留神还能成为知名的网络“大V”,来个名利双收。

今人如此幸福,那么古人没有网络,纸张又缺,他们是如何发牢骚、晒幸福的呢?翻翻古书我们就能发现,其实古人也有类似当代微博这样的发牢骚、晒幸福的平台,那就是刷得雪白的墙壁。在古代的酒馆、客舍、寺庙等等一些公共场所,主人会有意留下一面墙壁,并免费提供笔墨让心血来潮的客人来书写,写满了,主人再刷上一层白,又备后来人书写。

这种在墙上“发帖”的,既有名流大家,也有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

苏轼就是众多在墙壁上“发帖”的名流大家之一,他的千古名篇《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就是眼观庐山美景,心潮涌动,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篇晒幸福的小段子。

历史上也有小人物通过写“段子”得以千古留名的。《题临安邸》的作者林升本是个不知名的文人,但就是因为他在临安住的旅舍的墙上写下了“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的感慨,才让我们今人知道他在历史上曾经存在过,尽管我们不知道他的生卒年月和生平事迹,但仅凭这首小诗,就能让我们知道他是个忧国忧民的君子。

古代在墙壁之上“发帖”的不仅有男人,也有女人,幼卿就是其中一位。

据宋人笔记记载,幼卿在北宋宣和年间,与丈夫投宿陕府驿馆,在驿壁上留下一首《浪淘沙》:“目送楚云空。前事无踪。漫留遗恨锁眉峰。自是荷花开较晚,孤负东风。客馆叹飘蓬。聚散匆匆。扬鞭那忍骤花骢。望断斜阳人不见,满袖啼红。”幼卿为何要在墙上写下这读来令人柔肠寸断的感怀小词呢?原来其中还有一段情愁。幼卿自幼与表兄同窗读书,意趣相投,便暗生情愫。幼卿未及笄之龄,表兄便托人前来求婚,但幼卿父亲以表兄未有功名为由,婉拒了这门亲事。第二年,表兄参加科考,取得甲科成绩,赴洮房任职。此时幼卿已另嫁他人,丈夫是武职,统兵陕右,幼卿随丈夫赴陕,寄宿于驿馆,恰好遇到阔别的表兄。昔日青梅竹马的情侣,如今却形同陌路,表兄策马而过,只当没有看到她,不知是否因为以前求婚未成而耿耿于怀,“岂前憾未平耶”?幼卿心中感伤,便在墙上写下了“《浪淘沙》以寄情”。由此可见,古代在墙上“发帖”真的是不分男女,相当普及。

前面提到的这些在墙上“发帖”的都是些普通人,让人没想到的是,宋徽宗也曾在墙上“发帖”。原来,宋徽宗被金人俘获押送到北方后,开始了漫长的囚徒生活,在一个北风呼啸的深夜,他面对昏暗的孤灯,想着过去锦衣玉食的幸福生活,不由感慨万千,提笔在墙上写道:“彻夜西风撼破扉,萧条孤馆一灯微。家山回首三千里,目断天南无雁飞。”

在网上有发发帖的,就有跟帖的,要不哪来那么多粉丝。其实古代在墙上“发帖”,也有人跟帖。

想当年,崔颢到黄鹤楼游玩后,被美景所感就在黄鹤楼上晒起了幸福,当即在墙上写道:“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黃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后来李白也到黄鹤楼游玩,见到美景也想晒幸福,可当他抬头看到墙上崔颢的“段子”时,决定不再自己“发帖”了,当即在墙上写道:“一拳打碎黄鹤楼,一脚踢翻鹦鹉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正是由于有李白的跟帖,原本名不见经传的崔颢从此诗名大振。

《水浒传》里话说宋江刺配江州,一个人闲来没事,便到浔阳楼喝闷酒。喝着喝着,想到自己身犯国法,配来这里,不能与家中老父和兄弟相见,不由“潸然泪下,临风触目,感恨伤怀”,又“见白粉壁上多有先人题咏”(可见当时玩“发帖”的人之多),便“乘着酒兴,磨得墨浓,蘸得笔饱,去那白粉壁上挥毫便写”:“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发表言论要守法,古今同理。只是随着时代的前进,当代发帖只能在网上,如果你还想像古人一样到处在墙上“发帖”,留下“某某某到此一游”的博文,那恐怕就要受到法律的惩处了。

猜你喜欢
表兄崔颢浪淘沙
表兄的七月
浪淘沙
地球的“表兄”
己丑年夏日再登黄鹤楼
撞鬼
浪淘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