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回放<<<<
近日,一条学生自制固体火箭成功发射的视频在网上火了。这则视频的作者、火箭的设计者名叫刘上,就读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天学院航空航天工程专业,刚完成大一的所有课程。视频中所有步骤都由他自主完成,其中涉及的專业知识之多,令网友们大呼“真是专业大神”!
时事鲜评
制作可以升空的火箭并非买几块材料拼接起来那么简单。据了解,刘上用了近半年时间,才完成了设计、制造、测试等一系列过程,且完成代码编写、电路焊接等工作需要长期的经验累积。他没有一个完整的团队的支持,陪伴刘上的仅有白澔烔、刘奕兵等几名同好。在点燃火箭的轰鸣声里,我们亦清晰地感受到:梦想是可以点燃的!梦想可以推动最简单的火箭超越宇宙第一加速度!
回想我国的航天事业,正是有一群年轻、肯干、不畏孤寂的科研工作者,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默默奋斗,中华民族的航天梦才得以实现。当航天梦走进校园,走进我们“00后”年轻一辈群体当中,炽热的烈焰总能找到充满热血的传递者,因为我们追逐的是人类数千年发展史中最质朴、最远大的梦想。
很多人说,我们要向航天工程中的科研工作者学习。可实际上,我们也要向这些追逐梦想的青年人学习。学习他们不畏困难、不畏挫折、不畏冷漠与嘲讽,敢于追逐自己的爱好,并投入自己的青春年华。追逐梦想没有年龄、家庭、学识、身份的限制,只要肯学肯干,总能赢得自己的“一片天”。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借用媒体评价《火箭小子》的一段话:“告诉孩子们,只要奋斗不息,终会实现梦想。”只要中国青年奋斗不息,中国的强国梦也终将实现。
选自《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