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思焓
陈溪雪花潭,竹林似海,静谧祥和。绿色恣意地生长,淹没了我的思绪。站在千年香榧下,闭上眼,那幽香仿佛可以带你穿越古今。曲径通幽,循着蜿蜒的石子儿路,伴着簌簌风声,随手翻开一本书,夕枕朝读,有香如故。
这已是我二探雪花潭了,初次相见大约是在小学毕业后的假期,短短两年,故地重游,雪花潭之风貌不曾改变,可如今的所感所思和当年大不相同。
说起雪花潭,就不得不提南宋诗人陆游的评价:峰回内史曾游地,竹暗仙人旧隐村。走过入口处的小牌坊,便能看到景区内修葺一新的凉亭、小池。
刚入景区,便可远远地望到那株千年香榧。溪水也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早早地将潺潺水声送入游人耳畔,可令人称奇的是,这潺潺水声并不让人感到聒噪,反倒洗涤身心。天朗气清,风烟俱净,在冬日难得的暖阳下,我与家人慢慢地登山访潭,不愿错过眼前的任何美景。
空谷传响。
“竹”是这里的灵魂,沿着高低错落的石级拾级而上,空气湿润,山谷间溪水纵横,飞流直下形成一汪汪潭水,那清澈透明的绿意直扑眉宇。山上的竹紧挨着,风飒飒地舞动竹叶,竹身苍劲挺拔,像极了当地人沉稳坚忍的性格。竹叶好似深闺的女子,一有游人到来便羞涩地摇曳着,推搡着,讲着悄悄话,时不时地探出头来,偷偷瞥一眼,将江南女子的婉约展现得淋漓尽致。竹叶不似竹身那般正襟危坐、神态自若,它默许阳光穿透身旁的缝隙,愧疚地为蜷缩在身下的草叶带去些许馈赠。
山路虽崎岖却不难走,绕过问石潭就快到“仙人赶猪”响石山了。择一座凉亭,欲坐下歇息半刻,竟意外找到了亭外石碑处的“纸塘遗迹”,这是我第一次探访时忽略的景观。纸塘遗迹自然与造纸有关,相传自清朝起,二百多年间,这里的居民在此处用石灰腌稚竹,引陈溪水浆洗竹丝制作纸浆,每年可出产土纸四千余担,主要销往丰惠县等地,是当地居民一笔可观的收入。清流作弦,竹涛相和,在这片竹海中,先辈们过着勤劳俭朴的生活。
响石山就在不远处,因每当阴雨天就能在石浪下听到叮当声响而得名。黑色的石块成群结队,挨挨挤挤,推推搡搡,自上而下,真有当地人口口相传的仙人赶猪之势。
一路徐行,溯溪而上,有时前面明明没有路了,走过小山坳,竟然柳暗花明,豁然开朗。大自然给予我们的惊喜使我一路上丝毫没有因熟悉而厌倦。
转过几道弯,雪花潭映入眼帘,上游的溪水如琼浆玉液,从石缝中喷涌而出,如白练当空拂岩而下,形成飞瀑,最终汇成大大小小的潭。
溪水如堆砌的雪水,处处翻涌。瀑布的规模并不宏大,却别有一番风味。绵绵不绝从山径上流下,在阳光下堆起晶莹剔透的泡沫,让人眼醉神迷。
还记得初见时,潭水清冽如娇俏少女,纯净无瑕,只有在岩壁下才透出丝丝荡漾的绿意,似少女娇羞的憨态。再见时又觉潭面碧色如玉,并不是曾经厌恶的古井无波。她更像是山下村民们的守护神,既有少女的生机与活力,又有淑女的娴静与安然,不骄不躁,守着一方乡土,灌溉着山下的土地,是村民永不干涸的生命之源。
梦里虞南,枕水而眠,蛙鸣蝉唱。小楼独坐,且听风吟。我们脚下的土地,我们的竹,我们的潭,我们的家乡。隐隐地,我似有一种归属感,仿佛我本該属于这里,在这片山水间逍遥自在,纵情奔跑。
万籁俱寂。
此时此刻,聆听心音。静一点儿,再静一点儿;慢一点儿,再慢一点儿。在这种甜甜的满足感与淡淡的愁绪中,抛开这个时代的焦虑,我找到了!我找到了一片诗意的栖居地,一条曲折蜿蜒的小路,在我眼前铺开……
教师点评
小作者按照游览顺序,依次描写了竹海、响石山、纸塘遗迹、雪花潭等景色,将雪花潭的静谧、清幽、典雅展现得淋漓尽致,读来令人心驰神往。
(宁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