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时代宅经济

2020-12-04 06:39策划本刊编辑部执行枫桥夜泊何夕穿堂风
课堂内外(高中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经济

■ 策划/本刊编辑部 执行/枫桥夜泊 何夕 穿堂风

“宅经济”又被称为“懒人经济”,简单来说,就是人们在居家时期进行的一系列消费活动。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如今,“宅经济”已不仅仅只是一种消费、娱乐方式,更是一种新型的学习、工作、生活方式。

无论你是否知道“宅经济”这一概念,我们都已然生活在深受“宅经济”影响的世界中。餐饮外卖、智能家居、远程办公便利了我们的生活;网络游戏、兴趣社区、虚拟社交成了我们不可缺少的娱乐活动;知识付费、在线阅读、在线教育改变了我们学习的习惯。

疫情、高温、金融风暴……每一次危机都是“宅经济”发展的契机。“宅经济”虽因危机而繁盛,却绝不因危机的消失而失去活力。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以及5G时代的来临,“宅经济”必将发挥更为巨大的潜力。身处“宅时代”的我们该如何把握住“宅机遇”?看完本期特辑,答案或许就会出现在你的心中。

“宅经济”正在改变 我们的生活

宅在家里反而更便利

自由职业者陈思已经连续宅在家里一周了。这种状态并没有让他感到任何不适,反而很自在。

刚起床的他随手拿起手机,轻轻说一句“我起床了”,家里的顶灯瞬间亮起,窗帘缓缓打开,扫地机器人已经打扫完客厅,空气净化器、加湿器正在运作。陈思通过语音操作,换了一首舒缓的歌曲,准备先喝上一杯热水,开始今天的工作。

2020年,随着首款华为智慧屏发布满一周年,由智慧屏率先搭载的鸿蒙系统也升级成了2.0版本。电灯、窗帘、电视、空气净化器、扫地机器人等一系列家居用品都能通过鸿蒙系统完成连接。只需要一部手机,使用者就能控制所有智能家居。

“除了智能家居,我能一直宅在家里,还要靠外卖餐饮、网上购物、远程办公等App,作为一个自由职业者,这些线上工具为我节约了很多时间,让我宅在家里一点也不麻烦。”

随着“宅经济”在各个领域的不断发展,“宅”,不再是逃避社会的代名词,而成为了一种普通的生活方式。银行职员万琦便是最好的例子之一。

去年六月,万琦刚从银行回家,手臂上就冒出了几团红色肿块,仅仅隔了几分钟,这些红色肿块便在全身的各处皮肤上扩散开来。万琦打开线上问诊App,挂了皮肤科,在向医生详细说明症状,并上传肿块照片后,医生给出了初步诊断——过敏荨麻疹。医生询问了过敏原,并开了几服药,万琦按照医嘱在美团外卖上买好了药,服下之后,这些红色肿块便迅速消退了。

实际上,在线问诊并不是新事物,有数据显示,在互联网医疗中,使用线上问诊的活跃用户数占比超过50%。2019年,在线问诊行业规模达35亿元。甘肃、上海、湖北等公立医院都相继开通了互联网医院和在线咨询问诊平台。

“宅经济”正在悄悄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

宅在家里交更多朋友

高二学生靖靖是“宅生活”坚定的追随者。她说,宅在家里能交到更多朋友,比出去社交有意思得多。

在靖靖眼中,豆瓣、微博、贴吧早已不只是打发时间的消遣玩意儿,而是重要的社交平台。作为豆瓣的老用户,靖靖在平台上一直很活跃。她加入了很多兴趣小组,还参加了几场同城活动,通过网络社交,靖靖认识了各个地方的朋友,“有些还是在国外的留学生!”靖靖显然对她的网络社交充满了自豪。

“豆瓣有一个庞大的兴趣社交体系,它拥有足够的人气和话题,不愁没地儿交朋友。其实除了豆瓣,还有更直接的社交方式,一把‘王者’下来,只要队友不坑,那大家就都是好兄弟了。”除了《王者荣耀》,还有很多游戏将“开黑文化”与“亲密社交”联系起来。玩家对游戏的忠诚度,很大一部分来自游戏世界里的各类圈子、各路朋友。

如此看来,“宅”在靖靖眼里是简单且高效的代名词,不仅可以减少外出时间和成本,交友方式还更加轻松直接。虽然网络是虚拟的,感受却是真实的。“我有很多QQ群,有的是豆瓣小组认识的朋友,有的是网络游戏认识的朋友,在群里,大家都很热闹,所以千万别以为我宅在家里性格就很孤僻,反而是‘宅’这件事本身,让我变得更加开朗了。”

用“宅”打开学习的新大门

对于即将高考的柚柚而言,“宅”在家的最大好处就是提高了学习效率。处在熟悉的环境中,能让他更高效地学习。

柚柚的不少同学和他一样,都采用了在线学习的方式。柚柚觉得,宅在家里学习更受当下年轻人的青睐。“节省去辅导机构的时间成本,也避免了路途中的劳累,再加上老师辅导是一对一的,就算直接告诉老师自己没听懂,也不会感到尴尬,比在线下学习自在多了。”

除了学习课本上的知识,柚柚还习惯于在B站上学习自己感兴趣的课外知识。柚柚说:“B站上有特别多的大神,比如我喜欢绘画,就可以跟着B站上的UP主免费学习,我还有一个同学对法语特别感兴趣,也是在B站上学的。”

今年B站上线了“知识区”,集中运营六大“知识”板块。它对“知识”的定位,涵盖了科学科普、人文社科、财经、校园学习、职业职场等多个方面。B站不再是一个只属于二次元的小众网站,而是一个汇集了各行各业人才的地方。

2019年,在B站创立十周年的纪念活动现场,B站董事长兼CEO陈睿发布了一组数据:转型一年半,B站已积累420万条学习类视频,学习人数超过1800万。或许,B站才是国内最大的在线学习平台。同时,越来越多的UP主,正在通过B站为自己创收。

“宅经济”彻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就算你并不承认自己是“宅男宅女”,但你早已身处于“宅经济”中。

乘风而上的“宅经济”

北京,16 家市属医院推出快递送药到家服务。(图/千龙图像 人民视觉)

河北秦皇岛,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李立波录制《大学体育》课程。(图/人民视觉)

无论在什么时代,总有一批喜欢宅在家的人。随着时间推移,这批“宅家一族”日渐发展壮大。对于不爱出门的他们来说,日常生活、工作学习、消费娱乐应该如何满足?互联网给出了答案——“宅经济”模式下的产业链应运而生,且日臻完善。加之今年突如其来的疫情,“宅经济”在需求激增的情况下,狠狠地火了一把,并衍生出了更多的形式。

疫情之下,大火的“宅经济”

程序员张明亮在一家游戏大厂工作。2020年大年三十的夜里,刚下班的他又收到了紧急加班通知。虽然在IT行业加班如家常便饭,但如此频繁还是显得有些反常。

他所负责的工作是维护游戏后台的正常运转。受疫情影响,游戏成为大多数宅家生活的年轻人休闲娱乐的主要方式,几万人同时在线让游戏服务器短暂“瘫痪”,这让他既受宠若惊又诚惶诚恐。

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1月21日至27日的50款下载量增长最快的App中,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休闲游戏、视频音频和医药相关类,分别占比52%、8%和6%。除夕夜,《王者荣耀》的交易额约为20亿元,而去年同期只有13亿元。

有专家表示:“疫情期间,人们以手机为纽带,将生活和消费的需求从线下转移到线上,手机游戏、视频、网购、外卖、生鲜等依托互联网进行消费的产业,在疫情期间逆势增长。”

不能出门的人们过上了货真价实的“宅生活”,也助推了基于网络而生的产业链逆风翻盘。在已发布的2020年上半年财报中,“宅经济”相关企业的成绩惊人。

生活之中,“宅经济”的影响悄无声息

从2013年智能手机普及,到移动通信从2G向5G的变迁,十年间,“宅经济”给各行各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首先是就业。据统计,因“宅经济”发展而诞生的新兴职业多达数百个。其中,主播、外卖骑手、自媒体等近几年才火起来的职业,为服装、食物、美容等行业贡献了不少GDP。虽然这些职业都能从传统行业里窥见影子,但“宅经济”的出现让普通人拥有了更多的就业选择。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未来还将出现更多的职业需求。

其次,“宅经济”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早在2018年,线上零售业巨头亚马逊网站就公开发布了200多个全职居家工作的职位信息,招聘职位包括技术开发、销售、运营、人力资源等。“宅经济”让人们在家中就能完成大部分的生产、生活和消费行为,不仅减少了个人的通勤时间,还能在异地办公中更好地整合人力资源。

“宅经济”的兴起与繁荣还促进了技术的进步。借助VR、AR及传感技术,人们在家就可以体验户外美景和运动的快乐。5G、云计算、视频会议、在线协作技术以及各种在线应用,则让在线医疗、在线理财、在线教育、在线办公等成为大势所趋。

广东佛山,主播直播带货帮助家具产业带转危为机。(图/视觉中国)

“宅经济”影响、改变、改善着我们的生活,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宅经济”火了,这些问题却来了

“宅经济”虽然火爆,但也存在不少问题。

国内疫情得到控制后,“宅经济”的增势出现回落。这既和人们恢复正常生活秩序有关,也暴露了“宅经济”井喷背后的短板。

“我买了一个国行版Switch(任天堂公司推出的一款游戏机),发售三个月只上线了一款游戏,到底是玩了个寂寞。”资深“宅迷”曾这样吐槽。

疫情期间刷屏朋友圈的“临时主播”——老师们也哭笑不得,不仅贡献了直播翻车名场面,还在线上点名、线上改作业上浪费了大量时间。

此外,不少用户还反映,各大平台推出的线上课程鱼龙混杂,质量参差不齐。而过度依赖互联网,还存在着App授权后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

“宅经济”下的各项服务与产品是否能在使用效率、安全性、舒适性、愉悦性、便捷性等方面让用户获得良好的体验,决定着用户对“宅经济”的依赖程度,以及“宅经济”后续的发展动力。

每一次危机都是“宅经济”的发展契机

■ 文/何夕

每一次危机成就一次成长

“宅经济”其实最早起源于“懒人经济”,是一个随着网络兴起的新概念。

当“宅经济”越来越火,“宅文化”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引发的社会变化不断增多,其背后的驱动力也不容忽视——这便是危机与互联网共同催发的作用。

早在2003年,“宅经济”就已经初见端倪。在非典疫情爆发的几个月里,所有人为了抗击疫情,只能待在家里闭门不出,一切社会活动停止运转。就在许多实体企业面临倒闭时,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带领团队,在同年开创了我国第一个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淘宝,创立后,一路高歌猛进。待在家里的日子,淘宝为人们足不出户完成各种消费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也正因如此,淘宝在成立第一年的交易额就达到3400万。电商世界的探索之门由此开启。

时隔六年后的2008年,一场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造成重创,却也催生了互联网市场的火爆。严峻的经济形势几乎影响到每一个人的生活和消费,“被贫穷限制”的人们逐渐减少出行次数,进而减少各种消费支出。与此同时,“宅经济”凭借着低成本、高效率的优势,持续走高。

有数据显示,2008年,支付宝用户人均交易金额同比增加32.5%,通过支付宝进行的电子商务日交易数量已达400万笔,日交易额峰值突破7亿元。 随着互联网普及程度的提高,中国网购用户人数从2016年6月的44772万,增长至2019年6月的63882万人,网购使用率从63.1%提升至74.8%,一直呈稳定增长的趋势。

时至2020年,在新冠疫情的催发下,“宅经济”再次突飞猛进,一举步入高光时刻。当“定表抢菜”成为市民每日喜闻乐见的活动,当朋友圈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米其林大厨”,当“葛优躺”和“王者吃鸡”成为最佳消遣状态……“宅生活”下的广大国人,成功引爆了“宅经济”,使之成为当下最火爆的生活方式。

上海,盒马承诺其进口的海鲜肉禽都有核酸检测报告,检测结果为阴性才上架。(图/人民视觉)

科技引爆“宅经济”

与以往不同的是,在数字化时代,人们的日常生活所需几乎都可以通过互联网实现。购物有淘宝、京东、苏宁易购等网购平台;视听内容有优酷、爱奇艺、腾讯、抖音、快手等视频播放平台;饿了么、美团的存在,让人们只需用手机点餐,便可坐等外卖送货上门;还有旅游、拍照、银行、通讯、音乐、运动,甚至就医问诊……互联网科技的发展,几乎在线上实现了日常生活的绝大多数需求。

特别是在云计算、大数据、5G技术、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高速发展下,“宅经济”正全方位地影响着我们的工作和学习方式。疫情防控最严峻的时期,人们通过云办公软件,足不出户就实现了“脚穿拖鞋,身着西装”居家远程在线办公;为了实现“停课不停学”,不少学生依靠“钉钉”“腾讯课堂”等App,终于实现了躺在床上上网课的梦想。

远程办公、线上课堂,如今已然成为人们办公、学习的新模式。据数据显示,2017年,全世界已有近三成的科技公司采用远程办公,到2020年,已有一半的科技公司正式将远程办公纳入管理模式。

每一个人都是“宅经济”的创造者

巨大的“宅经济”浪潮下,推动它持续走高的归根结底是人。

早前,网络热传着一个段子:“6 0 后”“7 0后”“80后”,开始学宅;“90后”,已经会宅;“00后”,宅以为常。说的便是疫情期间的宅家主体,从以往的年轻人扩散到上至父母,下至孩童。当迫不得已宅居家中,生活被按下暂停键,像陀螺般周旋在工作与学业压力之中的人们,突然尝试到新的生活方式带来的乐趣,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宅经济”下的新兴消费潮流和娱乐方式开始在不同年龄的人群中蔓延:聚餐、逛街变为网络游戏、网络视频,商场血拼、超市买菜变成了网上购物,还有线上阅读、网络K歌……从前专属于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已悄无声息地渗透进不同的年龄圈层,并向他们展示着与众不同的魅力。

“宅经济”发展至今,本质上已经成为一种以数字化为核心的互联网经济。新产品、新服务、新技术大幅提升了消费体验,迎合着这个时代里的每一个人。它的红火是趋势,也是必然。

“宅经济”的未来 到底怎么来

2020年,“宅经济”再次成为热门话题。很多人看准商机,纷纷将生产服务由线下转到线上。当生活回归正常,“宅经济”的前景将会如何?又将有那些机遇与挑战?

1只要宅男宅女还在,“宅经济”就有未来

疫情期间,全国人民都在居家隔离,从卧室到客厅,再从客厅到卧室,因为太无聊,人们开始变着法地找乐子,例如:全网开展了美食大赛,人们在家里制作凉皮、蛋糕,超市和网上的相关食材被抢购一空;不能出去锻炼,人们就开始购买健身器材,有数据显示,瑜珈垫的销量同比增长了350%,其他运动产品的销量也有显著提升。直播购物、到家服务、在线娱乐……只要人们喜欢躺在家里,就会催生新的消费需求。显然,宅男宅女越来越多,这都是“宅经济”的生力军啊!

2“宅经济”将帮助各行各业绝处逢生

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院长田国强认为,疫情打乱了众多以线下经营为主的企业的阵脚。为了迎合“宅需求”,线下企业主动加速了线上化。可以说,“宅经济”的高光时刻,其实源自于各行各业的绝地求生。以旅游业为例,数据显示,2020年春节假期的10天中,全国共发送旅客1.9亿人次,比2019年春运同期下降近73%,据估算,仅此损失就超过5000亿元。面对几乎停摆的行业现状,“云旅游”再次兴起。比较典型的例子是,此前国内八大博物馆携手参加淘宝直播,结合“实景直播+主播讲解+科普讲座+现场卖货”的形式,开拓线上看展的旅游方式,为博物馆文创提供营销渠道。可见,“宅经济”并非只适合互联网企业。其他企业积极探索商业新模式,开辟新市场,也能借助“宅经济”热潮绝处逢生。

3“宅经济”消费主体进一步扩大

以前,居家办公、网上购物、点外卖、在线娱乐……这些事几乎都是年轻人的专属。但如今,“宅经济”已渗透到各个年龄阶段的人群当中。老师变身“网络主播”,全国的学生都在上网课;老年人变成线上服务的消费者,开始学习使用手机满足生活所需。不少人在体验到“宅经济”的便利后表示,今后可能离不开这种消费形式了。

4以前一个人宅,未来大家有组织地宅

远程办公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疫情期间复工复产的问题,许多上班族在尝试了居家办公后,感叹“原来不用起早挤公交、地铁这么好”。以前,我国的“宅生产”方式,主要是以自由职业者为主,疫情期间,这种个体化、远距离的生产方式开始迅速向组织化、半组织化“宅生产”转变,为“宅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动力。

5“云服务”将助推“宅经济”的发展

疫情期间,为了紧跟“宅经济”发展趋势,药店、餐饮、超市等行业商家迅速调整经营策略,及时接入了美团、京东等App,线上下单,线下配送,满足人们的需要。随着线上订单的增加,商家的电子发票需求也在增加。为此,广西税务部门开启“云端办税”功能,远程指导商家办理业务,为商家带来极大的便利。享受过“云服务”的叶女士表示:“工作人员通过电话一步步指导我开具电子发票,敲敲键盘,发票到家,着实方便!”“非接触式”政务服务为企业商户减轻了负担,减少了麻烦,不少商家表示,希望今后能继续使用。

6“宅经济”会冷却,但不会“凉凉”

疫情为“宅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契机,疫情过后“宅经济”还会继续火爆吗?从消费者的用户体验中我们可以找到答案。以在线教育为例,在线教育虽然在时间、空间、成本等方面占据优势,但劣势也比较明显——没有教师监督,没有面对面互动,学习效果很大程度上依赖学生的自律性,一旦教师授课内容或方式枯燥无趣,很可能导致学生无法集中注意力,与线下教育相比,后者更受绝大多数家长青睐。在线教育只是“宅经济”的一个缩影,其他线上业态与线下业态相比,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劣势。有业内人士表示,“‘宅经济’本质上是互联网经济,一旦人们的生活回归正常化,这种经济形态会有所降温,但‘宅经济’的这次大规模应用,培养了人们的消费习惯,日后会继续存在并发展。”

7 企业转型加速,灵活就业或受青睐

“数字经济或者数字技术为‘宅经济’提供了支撑条件。随着互联网数字经济的成熟,宅经济的范围还会越来越大。”张新红在中国制造大讲堂中说。传统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会加速,有些重要数字经济领域的生态会提前迎来拐点。对从业者来说,未来可能不会局限于在固定场所完成工作,有更多人会选择灵活就业。

8“洞穴人原理”阻碍“宅经济”增长

简单来说,“洞穴人原理”就是几十万年前,人类需要依靠表情、动作等肢体语言进行交流,并且这种方式非常有效。虽然信息技术进步、商业模式普及,各种生产生活行为在家里就可以完成,但对于独居生活的人来说,相当于减少甚至断绝了面对面社交。即使通过视频与外界沟通,也容易出现理解偏差的情况。线上的方式虽好,但还不能完全取代现有经济模式。并且,从人的情感角度出发,面对面交流或许更有利于身心健康。

9 手游市场将在高速发展中重塑格局

今年上半年,“宅经济”乘风破浪之时,游戏产业也顺势而上。根据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GPC)与中国游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报告显示,2020年1~6月,中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到1394.93亿元,同比增长22.34%。在此背景下,有分析认为,5G以及云游戏的落地,将会成为游戏企业未来的发展机会之一。除腾讯等传统强队外,各大头部企业正加紧布局——阿里巴巴高调宣布大举进军云游戏,字节跳动在游戏领域持续扩招,体量翻倍。同时,游戏大厂也在加紧制定云游戏行业标准。未来,5G将推动云游戏发展,云游戏将振兴手游市场,手游市场格局或被重塑。

10 流量变现和更好的服务成为持续发展的关键

近日,锤子科技CEO罗永浩在综艺《脱口秀大会》中自爆,自己直播带货是为了还清6个亿的债务,目前已经还了4个亿,剩下的预计一年内还清。可见,直播带货的“吸金”能力超强。可以说,在“宅经济”的背景下,直播带货成了今年最流行的销售方式。同时,直播带货也为“宅经济”贡献了力量。但直播带货也存在售后维权困难、虚假宣传等种种问题。互联网时代是一个流量为王的时代,“宅经济”的生产和消费主体虽然有所扩大,但立刻与传统经济形态PK,时机尚不成熟。将这段时期积累的流量变现,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才是留住消费者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九个新诞生的“宅职业”,有点意思

2020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统计局向社会发布了9个与“宅经济”密切相关的新职业。这些新职业的诞生有助于带动就业和创业,或成择业新宠。

城市管理网格员

城市管理网格员,被称为“居民生活的大管家”,城市管理的“神经末梢”。工作内容包括:搜集民情信息、排查安全隐患、调节矛盾纠纷等,要求从业者拥有“火眼金睛”,身兼数职。目前,该职业门槛相对较低。全国许多城市都建立了专兼职结合的城市管理网格员队伍,人才缺口大。有些城市还出台了一些激励措施,如成都规定,网格员可以参选社区“两委”。

信息安全测试员

信息安全测试员的主要工作是发现安全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使网络和系统免受恶意攻击。换言之,他们就是黑客的克星,网络的守护者。该岗位虽然也属于IT行业,但不需要经常加班,收入也不错,关键是很刺激,可以像侦探一样行走在网络世界解密破案。从数据来看,2020年全国网络安全人才缺口达到1246万人,就业机会非常充裕。

老年人能力评估师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和养老服务行业的发展,老年人能力评估师成为了职场新贵。该职业主要是为有需求的老年人进行生活活动能力、认知能力、精神状态等健康状况的测量与评估。虽然服务对象是“夕阳红”,却是“朝阳行业”,比较适合医科院校、护理院校或综合院校医学类专业的毕业生,市场人才缺口大。

区块链工程技术人员

区块链工程技术人员主要负责区块链项目的开发和应用,目前主要是数字货币,未来可能会应用得更广泛。该职业属于新兴职业,拥有非常多待探索的应用场景。当下,区块链技术尚处于初级阶段,属于朝阳行业,未来人才需求会进一步扩大,薪资空间也会比较大,但竞争相对较小。如果你掌握了合格的区块链技术,想成为一名区块链工程师,不算太难。全国首个“区块链工程”本科专业已落户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根据行业特点温馨提示:务必注意保护你的发量。

区块链应用操作员

区块链应用操作员,是指运用区块链技术及工具,从事政务、金融、医疗、教育、养老等场景系统应用操作的人员。该职业在技术与产业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专门解决行业痛点,能够为未来区块链职业培训提供方向,加快区块链人才的输出,促进区块链技术和产业的创新发展。区块链行业处于上升阶段,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了相关课程。但在高考填报志愿时需要注意:新兴的热门专业普遍录取分数较高,对自己分数有信心的同学可以尝试,切忌盲目跟风。

在线学习服务师

在线学习服务师是指运用数字化学习平台,为学习者提供个性、精准、及时、有效的学习规划、学习指导、支持服务和评价反馈的人员。什么样的人适合成为在线学习服务师?首先,你要具备扎实的学科功底和较强的沟通能力。其次,你要有一定的运营能力、互联网技术应用能力、心理疏导能力、应变能力、抗压能力等。这项职业集多种技艺于一身,比较辛苦,好在薪资可观,是不是有点心动呢?

社群健康助理员

社群健康助理员并不是我们已知的健康管理师。健康管理师倾向于疾病的预防和管理,而社群健康助理员是运用卫生健康及互联网知识技能,从事社群健康档案管理、宣教培训、就诊、保健咨询、代理、陪护及处理公共卫生事件及事务的人员。社群健康助理员属于公益性岗位,通常通过招考或者选聘的方式录用人才。社群健康助理员符合“互联网+”时代的社区服务需求,未来或将吸纳更多人才加入这个行列。

互联网营销师

薇娅、李佳琦等直播圈的佼佼者创造了令人惊叹的网络销售奇迹。据某招聘平台统计,今年上半年“直播经济”的岗位人才需求量是2019年同期的3.6倍。直播带货正处于风口,人才缺口大。如今,直播行业逐步规范化。人社部发布“直播销售员”新工种后,“网红”主播们也需要持证上岗了。有人建议,人社部门应重视新业态的发展,给“网红”主播评定职称,提升他们的职业成就感,鼓励网络直播行业发展壮大。

增材制造设备操作员

增材制造(又称3D打印),是以数字模型为基础,将材料逐层堆积制造出实体物品的新兴制造技术。增材制造设备操作员被列为新职业,无疑是对3D打印行业的认可,有利于促进该行业的发展。目前,3D打印技术的应用涵盖制造、工业设计、建筑、医疗、汽车、航空航天等众多领域,行业发展前景向好,也为相关职业提供了明朗的就业前景。想想日后你自己也可以打印房子、车子、美食等等,是不是有点小期待呢?

猜你喜欢
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搞活一座城,搞好“夜经济”
夜经济 十人谈 激荡另一种美
经济下行不等同于经济停滞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虚拟经济、实体经济孰轻孰重? 中国经济亟需强化“脱虚入实”
分享经济是个啥
图读龙江经济
拥抱新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