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科大学2013级 临床医学专业,辽宁 沈阳,110013)
慢性萎缩性胃炎作为临床上一种较为常见的慢性疾病,具有治疗进度缓慢、恶化程度高的特点。因此及时有效的治疗显得尤为重要,可有效避免病情发展为胃癌的几率[1]。必须加强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诊断的准确性,以便于治疗的有效进行,争取最佳的治疗时机,缓解患者的痛苦,降低病变恶化的风险。目前临床上主要是通过内镜检查和病理诊断确诊病情[2]。为进一步探究内镜检查与病理诊断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检查中的应用价值,现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试验资料,就不同检查诊断方式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常规检查后,确定无其他特殊疾病的影响。主要临床症状包括化妆呢上腹疼痛,并有饱胀等不适现象,尤其在进食后症状加重,其他消化不良症状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病情均维持在4天-21个月不等。排查胃十二指肠并、肿瘤以及消化性溃疡患者。所有患者中男性47例,女性33例,年龄在21岁至79岁之间,平均年龄61.7±4.6岁,均进行内镜检查和病理诊断。所有患者在一般数据资料上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故有可比性。
选择电子内窥镜实行对患者胃部的直视检查,观察其主要临床表现,包括胃黏膜变薄,黏膜皱襞变薄且平;白相为主,患者的胃部血管充分暴露、镜下较清晰。黏膜有红白两种颜色,且主要以白相为主;黏膜粗糙,黏膜表面不平整,膜壁较为粗糙,有细小颗粒或结节状突起。取病变部位的样本进行病理学检查诊断,主要步骤为先使用10%福尔马林溶液将标本进行固定处理,并用石蜡包埋,采用HE染色法染色,由病理科医生在镜下观察做出诊断。病理诊断结束后,比较两种方法对患者病变及病变部位的诊断价值。
通过两种方法检查诊断后,计算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符合率,并根据病理诊断结果和内镜下表现评价不同类型慢性萎缩性胃炎对诊断结果的影响。
选择spss19.0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经两种方法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检查诊断中,所有70例患者均经内镜诊断证实,同时有50例患者得到病理诊断证实,诊断准确率为71.4%,发现患者中有21例伴肠上皮化生,11例伴有异性增生,两种检查结果符合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内镜检查下发现有30例患者发生胃黏膜粗糙、变薄和白相为主,其中有29例经病理诊断确诊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结果相似度达到96.7%。内镜检查中有8例发生黏膜变薄、白相为主,其中有6例得到病理诊断确诊,符合率为75.0%。31例内镜检查下显示胃黏膜粗糙,其中有23例得到病理诊断证实,17例发生异性增生,20例发生肠上皮化生。内镜下表现与病理检查诊断的结果具有较大的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
引起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病因素较多,年龄、幽门螺杆菌感染、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性都有可能造成患者胃黏膜的损伤,进而导致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生。有资料显示,大约存在10%-15%的患者病情会进一步发展为胃癌,不仅给患者造成了极大的痛苦,也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因此,在患者患病早期及时做出诊断,能有效降低患者该病发展为胃癌的风险,也有利于临床治疗的有效进行[3]。目前临床上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中主要以内镜检查为主,并通过与病理诊断的配合,能够显著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应用效果较好。
在本次研究中,我们发现病理诊断与内镜检查的符合率具有一定的差异,考虑为病理医生的阅片经验不足,未能很好的熟悉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分期以及病变类型,同时在标本制作过程中可能出现操作失误,切片数量不足以及病变部位未切取到的可能[4]。同时病理诊断结果与患者胃黏膜粗糙、变薄以及白相为主关系密切,在诊断过程中,结合两种检查方法,可有效提高诊断结果的准确性,并能有效确定病变类型,以利于医生尽快制定出科学的治疗方案,有效的控制患者病情的发展。
综上所述,在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检查诊断中,应对患者进行内镜检查和病理诊断联合应用,可实现两种诊断方式的鉴别意义,有效的提高了诊断准确性,尤其是对于在胃黏膜粗糙、变薄、白相为主的患者诊断具有积极意义,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