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大桥中心小学 郭 越
随着近些年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不仅仅要求物质生活上的满足,精神方面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作为世界非物质遗产的书法,本身就具有源远流长的历史,加上近年来对传统文化、国粹的大力扶持,书法逐渐成为培养小学生道德素养的不二选择。
书法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是中华文明发展的象征和产物,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但书法不是一门一蹴而就的艺术 ,它需要学生经过长期的练习才能入门,才能真正领悟这门艺术的魅力。小学生年龄小,身心发展依旧不够全面,在书法学习中会遇到很多难题,如果小学生想有效地提高自己的书法水平,那么就要进行长期的练习,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没有兴趣和毅力作为支持,很难坚持下去。这就需要老师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来教学,通过使学生感兴趣来达到教学目标。在平时教学中,完全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引进一些有趣的影视资料,在学生愉悦地观看时,传播书法知识。
比如:一位老师在进行《水调歌头》这一节课的讲解时,播放了《明月几时有》的流行歌,营造出当时中秋佳节却不能相逢的氛围,通过向学生解释当时的背景和环境,调动小学生的上课积极性;之后再展示《水调歌头》的书法作品,并介绍作品背后的故事;接着让同学按照自己擅长的字体进行创作;最后向全班展示,一起分享书法作品。
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能提高学生的书法水平,同时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喜爱上古典文学、了解了文学知识,在枯燥中寻找快乐,陶冶了情操。为了增强学生对书法的兴趣,还需要老师带领同学在课余欣赏大量的书法作品,通过优秀的名人大师的作品来激励小学生爱上书法。除此之外,还可以结合具体的作品,运用分析和比较的方法,让小学生深刻地体会每个汉字的神韵,对汉字的结构和偏旁进行认真观察。这样经常地观摩优秀的书法作品,既能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让学生拥有坚持练习书法的动力,又能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
通过书法练习,可以培养孩子的恒心与毅力。郭沫若先生曾经说过:“要把字写得合乎规格,比较端正、干净、容易认。养成良好习惯有好处,能够使人细心,容易集中注意力,善于体贴人。草草了事,粗枝大叶、独断专行是容易误事的,练习写字可以逐渐去除这些毛病。”练习书法不仅可以使人细心,还能让人注意力更集中。书法作为一项十分精细的艺术,要想把字写好,必须做到全神贯注,聚精会神地观察并分析字的结构,做到脑、眼、手同时运转,准确掌控运笔的轻重缓急。这样坚持不懈,才能在潜移默化之中逐渐改变一个人的心理素质,养成沉着、冷静的好品质。
除此之外,在书法教育中,对学生勤俭节约的要求尤为明显。因为在书法练习过程中,笔墨纸张的消耗是不可避免的,对纸张和墨水的节约使用也是一件不可忽视的教育。在每一次练习中,督促小学生节约每一张纸、每一滴墨,在细节上促使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而学生一旦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无论是对以后的学习生活,还是未来步入社会独立,都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在练习书法时,身体的指、腕、肘、肩、臂都会得到有效锻炼,有助于人体各系统协调发展,这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有很大的益处。这些习惯的养成,并不只靠小学生的自觉,更大程度上需要老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进行监督和指导。
一位有经验的书法教师在上第一节书法课的时候,就会和同学们“约法三章”,定好规矩。例如:上课不许打闹,不许大声说话,首先要保持教室的安静;在书法课上不许和同学产生任何不和谐的情绪,任何事情要友好地解决;不能带食物进书法教室……平时,学生进行书法练习时,老师不能坐视不管,要及时纠正学生错误的坐姿、握笔姿势……面对学生的点滴进步,经常进行正面的积极的鼓励,并根据每个同学不同的性格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学生养成了只要写书法就安静下来的习惯,并且能以正确的坐姿来创作,这样的习惯,学生可以终生受益。设立书法展示墙,把一些好的书法作品展示出来,进行表扬和鼓励,还可以在班里组织学生间互评,既能提高学生的赏析水平,又能增强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让小学生从一进校门就开始练习书法,这并不是要中国出多少书法大家,而是以这种方式来教育学生,尊重并热爱祖国的文化,主动传承和弘扬中国的优秀文化,培养孩子的耐心和文化自信。汉字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不断发展和演变,形成了各种不同风格的书体,即使是同一种书体,每一个汉字也有各自不一样的韵味。过分注重作品的创作可能会与我们的教育初衷背道而驰。
案例:一位教师在书法课上一开始就讲解了几个汉字的写法,然后就让学生开始用自己的字体进行练习,纠正几个错误之后,接着进行练习。这位老师过分重视学生自己的创作,但作为接触书法不久的小学生来说,并没有形成一种比较流畅并且具有观赏性的字体,所以并不会有多大的效果。相反,只会使课堂氛围更枯燥和无聊,师生之间的交流也会出现障碍。小学生对书法的兴趣也会逐渐减少,时间一长,甚至对书法产生厌恶以及抵触心理,课堂的教学效率会更低,从而产生恶性循环,根本无法培养小学生的道德情操。
在学生自己创作之前,需要的是“临摹”。 临摹才是书法的基本功,经过长时间的临摹,才能熟练掌握写字的技巧,形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而“创造性临摹”则是在临摹名人大家作品的同时,加上自己独特的感悟和见解。临摹是书法艺术的升华,是自我创作之前必要的基础。如果省去这一步,直接进行作品的创作,和乱涂乱画就没什么实质性的区别了。
学习书法能帮助学生从小养成细致、专注、沉着、耐心的优良品质,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书法的学习不仅仅是把字写好,更多的是对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延续。要想真正练好书法,就必须要临摹大量的名家作品,这个过程,也是学生和书法大家产生思想共鸣的阶段。教师在这个过程可以向学生简述书法家的故事和品质,帮助学生在学习书法作品的同时学习书法大家的美好品质,诸如刚正不阿、善于助人等等。小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初期阶段,是价值观的塑造期,在这一阶段学习到的知识和技能,将运用于他们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通过书法学习形成了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对于他们今后的人生发展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这也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不谋而合。一个人如果没有正确的道德素质,没有对真善美的追求,他的成长是没有意义的,是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的。书法是一门修身养性的艺术,它需要练习者心无旁骛,静心专一,更需要练习的人心的纯净,拥有高尚的道德素质。
案例:某一次上课前,三位同学因为争抢毛笔,不小心把墨水瓶打翻,却不主动承认错误。面对这种推卸责任的事,上课的老师并不是简单地处理一下就算了,而是把大家叫回座位,严肃地说道:“练书法,不仅仅是要把字练得好看,更重要的是,让自己的心灵也变得好看,一个人如果犯了错,并勇于承担责任,那他仍然值得尊敬;相反,没有一颗充满正能量的心,是无论如何都不能写出优秀的作品的。”这时,那个犯了错的男生站了起来,承认了自己的错误。书法教学不仅仅教学生学会写字,更要让他们学会如何做人。
书法教育的兴起,反映出当代对文化软实力的重视。但要让小学生真正热爱书法,并从中受益,就需要小学书法老师在自身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艺术造诣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书法水平,从而提升学生的道德情操,使他们写一手方方正正的中国字,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