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先锋小学 李 敏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展开课外阅读,扩展阅读面。但是,不少学生没有掌握良好的阅读方法,没有形成勤于阅读的好习惯,课外阅读的效果不佳,教师也很难检验学生自主阅读的效果。针对这样的问题,要积极构筑平台,鼓励学生将自己的阅读收获上传到网络上,通过各种不同的形式立体化地展现自己的收获。这样才能让学生课外阅读的效果得到提升。
要提升课外阅读的效果,就要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批注法是一种很好的阅读方法,而且分析学生的批注记录也能掌握学生自主阅读的情况。所以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掌握自主批注阅读的方法,引导学生使用各种符号、文字划出作品中的重要词句,并写下自己的阅读感受。必要的时候还要将其中精彩的词句摘抄下来,以丰富自己的写作素材。
在学习《在牛肚子里旅行》后,组织学生自主阅读各种童话故事,推荐学生阅读《海的女儿》《小红帽》等经典的童话故事。由于不少童话的情节比较离奇,人物较多,所以为了引导学生更好地阅读,应指导学生运用批注法辅助阅读。首先使用各种符号和线条标注出自己不理解、重要的、写得精彩的字词,其次要一边阅读一边用文字记录下自己的阅读感受,若能结合自己的生活体会加以批注则更好。如有学生在阅读《海的女儿》时批注:“当王子选择公主,而没有选择小人鱼的时候,我觉得小人鱼真的很不值得。可是,小人鱼似乎不这么想,她感到很欣慰,我想,小人鱼一定是十分喜欢王子,才能做出这么大的牺牲。”在上传批注记录后,结合学生的批注能看到学生对作品的理解程度,了解学生的感悟是否深刻。
批注记录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大脑内化的过程,学生在摘录的过程中手脑并用,能更好地进行词句的积累。同时,批注也能让学生在阅读后还原自己的思考过程,起到阅读思维可视化的效果。引导学生在交流平台上传批注记录,交流互动,也能让学生从其他人的记录中得到启发,优化自己的阅读效果。
小学生比较活泼好动,所以组织学生展开剧本编演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鼓励学生尝试深入阅读作品,并揣摩人物的性格特点,思考作品的主旨是什么。此后根据自己的个性体验将作品改编成剧本,将表演视频上传到网络上,和大家一起分享交流。这样能使学生更好地保持阅读热情,让学生获得成就感。
学习《精卫填海》后,鼓励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尝试阅读各种神话故事,并尝试将自己最感兴趣的故事改编成话剧,表演出来,上传表演过程。如有学生阅读了“夸父追日”的故事,对于该神话故事的印象比较深刻。在尝试改编的过程中,有学生提出了自己个性化体验的收获:“我觉得要凸显出夸父坚持不懈的精神。比如插入一些夸父的内心独白,表现出夸父不想放弃的内心。”还有学生提出:“我觉得可以通过反衬的方式展现出夸父的形象,安排一些路人,劝说夸父放弃,但是夸父不为所动。这样改编剧本,一定会更加感人。”这样的改编后,学生不仅深入体会到了夸父的形象特点,更把握到了这个神话的精髓,那就是要像夸父一样坚持不懈,勇于向不可能的事情发起挑战,大胆地战胜一切困难。
观看学生的表演视频能掌握学生是否理解了情节的发展,是否深入感悟了人物的特点,也能看到学生的理解是否有偏差。这样就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促使学生的阅读得到进一步深入。
组织学生展开专题活动也是一种很好的活动形式,通过自主制作手抄报、展开诗歌创作比赛、展开采访、调查等活动,都能让学生获得更深入的理解,起到读以致用的教学效果。鼓励学生将专题活动的成果上传到网络平台,进行互动交流。
学习《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后,组织学生展开“我心中的鲁迅”主题活动,学生各自通过自主阅读的方式搜索和鲁迅有关的信息。有的学生选择阅读介绍鲁迅生平的传记,对鲁迅的一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有的学生尝试寻找鲁迅创作的作品,通过阅读了解鲁迅作品的特点是什么。最后,鼓励学生将自己的发现写成调查报告,上传到网络上。有学生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再现了鲁迅的生平,也有的学生创作了一首展现鲁迅形象的诗歌,还有的学生用读后感的形式写了自己阅读鲁迅作品后的感受。鼓励学生积极阅读他人的作品,并展开思考:“在这些作品中,有没有让你觉得耳目一新的作品呢?你觉得自己的作品与之存在什么差距?在以后的课外阅读中你打算通过何种方式追赶对方呢?”这促使学生在专项活动后积极展开反思。
在专题活动的时候要注重学生对作品的整体把握,促使学生接受熏陶和感染,这样能让学生的思想品德和审美情趣都得到提升,促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与健全的人格。
学者朱永新认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应该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世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仅要关注学生是否读懂了课本中的文章,还要引导学生积极展开课外阅读,用立体化展示的方式体现出自己的阅读收获,让学生的阅读素养得到全面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