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孟昭群
俗话说“齿白三分俏,貌美齿为先”。健康的牙齿不仅会给颜值加分,而且关系到饮食咀嚼、语言、仪表乃至心理等身心健康。牙齿好,可以任意享受美食,充分地咀嚼,为身体提供充足的营养。牙齿健康一旦出现问题,将会对正常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甚至可引发许多疾病,危及全身。因此,牙齿保健至关重要。然而,有些老年人却对牙齿健康漠不关心,甚至存在着一些认识误区。
有些老年人在咬硬物时,咯掉了一小块牙,认为不是大事,不用治。其实,在多数情况下,一颗健康正常的牙齿,在咀嚼比较坚硬的食物时,不会发生被硌掉一小块牙体的情况。究其原因,牙齿都是在发育不良,或是更常见的龋齿等情况下,才容易受到损坏。损坏的牙齿如果长期不进行治疗,牙齿会继续龋坏,可直接导致牙髓感染发生炎症,最后发展为需要根管治疗才能解决的牙髓炎。所以牙齿损坏后一定要尽早去专业的口腔医院检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治疗。
当然,掉了一颗牙,暂时的影响或许并不大。但在牙齿缺失后,牙槽骨就会逐渐萎缩,邻近的牙齿因为缺少依靠,也会向缺失处倾斜,变得松散。同时,缺牙处对面的牙齿也因为失去了相互咬合支撑的“兄弟”而不断伸长,最后造成咬合系统的紊乱。严重的甚至会引发颞下颌关节系统的疾病。另外,缺了一颗牙齿,整个口腔平衡会被打乱。好牙的负担就会加重,不但牙齿功能下降,甚至会加速邻近好牙的脱落。由于缺牙处左右两边的牙齿无法获得它们原先常有的支撑压力,它们会在牙龈中变得倾斜,使牙齿逐渐松动,导致牙齿不断地脱落。因此,尽早种植或镶牙,才是最健康经济的睿智选择。
实际上,牙齿缺失后3 个月时是最佳的镶牙时间。因为牙齿缺失后,牙槽骨有一个逐渐吸收的过程。3 个月时,牙槽骨的吸收已趋于稳定,3个月之内,必要时可以镶临时的假牙。如果不能及时镶牙,缺失牙相邻的牙齿就会失去制约,逐渐向缺牙的间隙发生倾斜或者移位;缺失牙的对颌牙齿也会因为失去咬合力的刺激而向缺牙的部位逐渐过长,最终使缺牙间隙逐渐变小。再则,邻牙的倾斜和对颌牙的过长,都会使镶牙的难度增加。一般情况下需要将过长的对颌牙,杀神经后磨短才能镶牙,有时镶牙的条件甚至会完全丧失。缺牙的时间越长,出现上述情况的可能性就会越大。缺失的牙齿长期不镶还可能会造成整个牙列的牙齿都发生移位,产生咬合紊乱或是颞下颌关节疾病。
殊不知,长期只使用一侧牙齿咀嚼,会造成这一侧的肌肉发达,而缺牙一侧的肌肉和颌骨因长期不使用和缺少刺激,则会发生萎缩。这样就会造成面部的不对称,严重影响个人美观。此外,长期使用一侧牙齿咀嚼也可能会造成咬合紊乱和产生颞下颌关节疾病,单侧牙齿长期负担过重也易引起牙周疾病。因此,缺牙后患者不能为了图省事就单独用不缺牙一侧咀嚼食物,这样只会使牙齿问题更加严重,而且牙齿问题只会越积越多,最后还是得去医院镶牙。相比之下,缺牙后及时镶牙才是保护牙齿的最好方法。
有些老年人认为牙齿掉了就去镶义齿,以后其他的牙齿坏了,又要重新镶,太麻烦了。不如等满口牙掉光了再镶,甚至把剩余的几颗好牙拔了,一块儿镶全口假牙省事。其实,当口内还有牙齿存在时,所镶的假牙叫作局部义齿;当牙齿全部缺失时,所镶的假牙叫作全口义齿,也就是百姓常说的满口假牙。戴用全口义齿容易出现固位力不足的缺点,也就是假牙不能稳定地位于牙床上,特别是下颌的假牙。如果口内还存在一些真牙,则可以利用其来加强假牙的固位力。此外,如果患者以前从未佩戴过假牙,直接佩戴全口假牙可能不容易适应。而从佩戴局部义齿开始,逐渐过渡到全口义齿,则相对较容易适应。
初戴假牙后可能有黏膜压痛现象,甚至出现黏膜溃疡,应及时复诊调改。如不能及时复诊,应暂时不戴。但在复诊前数小时必须戴上假牙,以便能准确找出压痛点,便于修改。活动假牙具有异物感强、咀嚼能力恢复差等特点,而且使用寿命有限,需要定期维修或更换。假牙也是有寿命的,并不是“一口假牙管到底”。老年人佩戴假牙后,如有咬合不良、错位、疼痛、松动等,应及时复查、调整,感觉合适为宜。如感觉戴义齿后有不适的地方或义齿发生损坏或折断时,切忌自己动手修改,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处理。这样才能保证假牙有良好的功能,达到满意的修复效果。如假牙不合适,千万不能将就着戴,因为佩戴劣质假牙或者假牙不合适,长期摩擦口腔黏膜,会引起黏膜充血、破损甚至溃烂,口腔溃疡长期不愈合,就可能引发口腔疾病,甚至会逐渐发展为口腔癌。
许多人认为“老掉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无法改变,其实这是个错误观念。老年人出现牙齿脱落除了衰老的原因外,还有很多因素,如不良的口腔卫生习惯和牙龈疾病的影响等,这些都是可以及早预防、杜绝发生的。因此,老年人在平时的生活中一定要注重牙齿保健,爱护牙齿,不咬硬物,注重口腔清洁,减少细菌滋生,维护牙龈健康,预防口腔疾病,从根本上解决牙齿脱落的问题。只要做好口腔保健,健康的牙齿完全能够伴随人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