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新征程 创造新伟业 国防科技工业科技委召开专家座谈会热议《建议》,畅谈发展

2020-12-04 02:55刘昊元
国防科技工业 2020年11期
关键词:国防科技战略建议

刘昊元 /文

伟大成就鼓舞人心,新的征程催人奋进。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五中全会,为中国擘画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新图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这一载入史册的盛会,作出了一个又将被历史铭记的战略部署,将科技创新的战略意义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 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摆在各项规划任务的首位,进行专章部署。这是我们党编制五年规划建议历史上的第一次。

11 月10 日,国防科技工业科技委组织各领域组专家召开座谈会,传达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热议《建议》,畅谈发展。

科技创新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11 月4 日,国防科工局召开干部大会传达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国防科工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克俭强调,《建议》对“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第一个“全面”作了新表述,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党中央统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作出的重大部署。《建议》强调“促进国防实力和经济实力同步提升”“到2035 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建设现代化国防科技工业的需求极为迫切。

“这是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作出的战略布局。”国防科技工业科技委副主任王毅韧在座谈会上表示,十九届五中全会描绘的2035年的愿景,目标具体真切,特别鼓舞人心,让科技人员倍感责任重大的是,全会提出了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

党中央对科技创新的战略方针和谋划部署是一脉相承,也是与时俱进的。从“向科学进军”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从确立科教兴国战略到建设创新型国家,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到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在中国发展的每一个关键历史时期,党中央对科技工作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都推动科技事业不断迈上新台阶,让科技创新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动力。

国防科技工业科技委副主任刘东奎认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立足国内,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面对国内外环境的新变化,我们要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技创新解决方案,更加需要创新这个第一动力。

国防科工局科技与质量司司长潘爱华在会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高质量发展对科技支撑的需求在国防工业领域表现尤为明显。“《建议》的核心要义是‘三个新’,创新与三个‘新’密切相关。国防工业必须把创新放在核心地位,以科技自立自强为战略支撑,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构建完整高效的科研攻关体系;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筑牢强健的基础支撑能力体系;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形成完善的科技创新治理体系。”潘爱华说。

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集团首席专家牛玉清激动地表示,“此次全会将科技的作用提升到新高度,用‘核心地位’和‘战略支撑’这样的浓墨重彩来形容。”

“5 年前,我们提出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地位,经济发展是当时的主要任务,所以关注更多的是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核心作用。”在北京理工大学教授马壮看来,中国今天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这意味着科技创新在中国发展的地位更重要,影响范围更加宽广,不管是经济,社会、健康还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科技都在发挥核心作用。

国防科技工业科技委委员蔺建勋深有感触地说,“过去我们强调的自主创新是一种实施方式,而这次首次提出的‘科技自强自立’是一种结果。”他说,近两年严峻的国际形势表明,国家的自强自立,必须基于科技自强自立,“过去我们依赖其他国家的核心关键技术部分,现在成为被他们卡住的短板。”

增强创新自信需要从零开始的勇气

面向未来,要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必须加强党对科技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大力推动原始创新,增强创新自信,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坚持科技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科技攻关和应急攻关的体系化能力,统筹布局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构建系统、完备、高效的国家科技创新体系,激发调动广大科技人员和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创造性,加快走出一条从人才强、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创新发展新路径。

航天科技集团九院科技委副主任赵元富也呼吁,要进一步增强原始创新能力以及科技创新的引领能力,包括以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突破口,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

“强调科技自立自强,要求我们科研工作者首先要树立信心,要有从‘0’开始的勇气,敢闯‘无人区’。”航空工业集团634 所科技委主任周荣林感慨,中国发展到这个阶段,我们不能再搭别人的便车,跟在后面亦步亦趋了。他打了个比方:“以前我们总是等别人证明蒸汽机装到马车上可以跑起来,而且比马跑得快,再去琢磨是不是可以把这个马车换个样子。但现在我们要做的是,要证明蒸汽机可以装到帆船上,代替帆,虽然一开始的速度可能很慢,但我们要持之以恒做下去。”

“原始创新,从0 到1,是非常难的一件事,但叶企孙基金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军工行业的科技创新工作可以吸纳更多的基金参与,这些基金的参与都是为了支持原始创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吕广宏教授说,“在这次全会精神鼓舞下,我们科研人员更要撸起袖子,为建设科技强国,为实现2035 年的美好愿景奋斗。”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屡次用国防工业领域的人和事鼓舞士气,在整合优化科技资源配置中强调“两弹一星”成功有赖于我国强有力的组织系统;在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中再次提及“两弹一星”精神;在号召学习爱国科学家典范时,以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等老一辈军工专家为代表。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新年贺词中,列举的7 项标志性成果,有5 项产生于国防工业领域,充分体现了总书记对国防科技的重视。”国防科技工业科技委办公室常务副主任郑鹏说。

积跬步以致千里,汇涓滴而成江海。前行的信心和力量,来自数十年积累的强大实力,一系列成就为创新自信增添了充足的底气。育新机、开新局,创新是化解危机的“金钥匙”,创新自信更是危中见机的“题中之义”。

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要让科技自立自强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还必须坚持“四个面向”,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张克俭在传达五中全会精神时强调,要统筹推进国防科技工业高质量发展,立足国内、把关键环节牢牢扎根在国内,确保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确保核心技术和工业能力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努力在国防科技工业空间布局、能力布局、组织结构布局、产业布局等方面加强谋划,优化国防科技工业布局。

吕广宏说,“目前的现状是研究主体集中在各个高校与科研院所,虽然在一些细分领域取得了科研上的突破,但在整体的工程化实现与制造工艺层面,和国际先进水平还有明显差距。”

“科技发展应该坚持需求导向、应用驱动,把政府的把控与市场化运行的作用发挥好,把企业、用户纳入项目立项、评审和结题验收等环节,紧紧抓住应用需求的‘牛鼻子’。”兵器工业二一七所副所长李春光说。

“近几年我们一直在强调产学研合作,让科研院所和企业共同来做一些事情,但现在看来,仅这样是不够的。”王毅韧指出,如在集成电路领域,涉及精密加工等工业基础,这部分完全靠市场、企业去做不太现实,因为前期投入大、技术攻关难度大,但市场需求相对较小,是不能光靠市场来驱动的,这时候就需要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来补齐“短板”。

王毅韧认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包括国家实验室体系、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以及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科学数据中心等承载国家使命的科研机构,它们应致力于从国家战略全局的高度解决事关国家安全、国家发展、国计民生等根本性问题,而不仅仅服务于某个单位或区域。

“科技自立自强需要有一批世界一流研究机构作为国家科技的战略支撑,比如,国家实验室、研究型大学、重点研究院所、企业研发中心等等,这应该是今后国家培养创新人才、沉淀创新能力的重点。”牛玉清说,同时,需要推进科研机构的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加快实施现代院所管理制度。

“要进一步依靠改革完善科技体制机制和国家创新体系,营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环境,培育、吸引、凝聚国内外高素质创新要素,特别是吸引一流的创新人才为我所用,为科技自主自强筑牢制度和体制机制基础。”周荣林认为。

中国船舶工业系统工程研究院研究员徐世均发言强调,开放合作、交流互鉴对推动中国科技创新发挥了重要作用,国防工业科技创新体系应该更加开放、更多样式、更多渠道以全球视野谋划科技创新,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

新时代答卷已开启,砥砺奋进时不我待。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吹响了凝聚和鼓舞全国人民奋勇前进的嘹亮号角,创新的核心地位和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支撑定位,更是对科技界发出的冲锋号和动员令。经过多年积淀,国防工业科技创新正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转变,我们有让科技自立自强成为国家发展战略支撑的底气和信心。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指引和战略部署下,在习近平总书记向科技界发出的“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的号召下,力同心,真抓实干,我们一定能推动国防科技工业劈波斩浪、行稳致远,驶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猜你喜欢
国防科技战略建议
美国国防科技集成创新初探
国防科技工业自然环境试验研究中心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区域国防科技创新生态系统的构成与培育
接受建议,同时也坚持自己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好建议是用脚走出来的
多式联运发展的战略与路径
关于不做“低头族”的建议
三代人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