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复光
摘要:中职院校的思想政治课程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阵地,也担负着培养具有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职业技能人才的重任。因此,在新时代中职思想政治学科教学中,教师必须在坚持育人为本的基础上,全面创新课堂教学的方法,从而有效促进学生德育素养和职业能力的全面提升。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从利用信息技术教学、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营造合作学习氛围、组织开展实践活动、加强家校合作教育等方面出发,探索新时代提高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关键词:中职;思想政治;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129(2020)13-0118-01
传统的中职思想政治教学课堂中,教师往往过于重视实践教学,忽视了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不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使学生德育素养得不到有效的提升。因此,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中职思想政治教师就必须转变过往的教育理念,创新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模式,从而有效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和政治素养的提升。
1中职思政课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1学生们缺少学习兴趣和自主参与性。思政课堂有庞大的知识体系,在学生发展过程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因此,在思政教育课堂,内容过于死板说教性强,学生学习兴趣较弱。
1.2教学效果不理想。中职思政课堂上,教师沉浸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不能自拔,学生不能牢记于心,教育内容不能消化和吸收。
1.3实践性较弱,学生们不能将理论转化为实践。思政教育帮助学生们形成生活的新姿态,潜移默化。但是,现阶段的思政教育课时少、内容多,实践的机会少之又少,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
2中职思政课教学的有效方法
2.1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重视课堂教学改革。思想政治课的对象和教学主体是学生,应从学生实际需求出发,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贯彻在思政教学改革全过程。首先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例如,采用体验式课堂教学,通过增设思政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深入教学过程,亲身体验主动探求新知,潜意识地促进学生思想建设和教育养成;专题式课堂教学,以某一思政专题教学为例,选取典型的时事新闻、热点话题及专业理论知识组成教学素材,学生进行分组学习、思考、讨论总结,共同完成该专题学习任务,可提升学生学习思辨能力和教学实效性。
此外,教师可利用视频、慕课、云课堂等智能互联网辅助教学工具,将课堂设计、教学与学生需求紧密关联,将课堂教学主体定位于学生,实现课堂互动性和课上课下结合教学,增强学生的教学主体性、参与度及积极性,践行“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2.2利用“互联网+”教学的多元化,提升教学改革实效。“互联网+”在思政教学改革的应用,能将开放性、空间性、共享性等优势发挥,打破传统教学空间和时间的局限。如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网站,设置大量思政理论课程、热点时事新闻、十九大报告解读链接、心理健康、在线留言等等模块,学生自主浏览学习,实时交流学习心得和思想困惑,教师及时掌握学生学习动态及思想变化等。“互联网+”模式将思政教学处于可重复性的虚拟教学环境,实现线上线下、课上课下随时随地自主教学与在线解疑答惑,拓宽教学互动渠道和学生的知识面,提高思想政治教学的灵活性、多元化及时效性,真正地将思政教学“活”起来,有利于促进思想政治教学改革的持续性。
2.3构建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营造教学改革氛围。新时代背景下,高速、便捷的互联网资源可使高职学生随时随地、有选择性地接受并学习到海量信息资源和系统全面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打破课堂教学为主的知识获取途径,教师和学生的师生关系也潜移默化地发生变化。比如教师和学生可自行通过学习强国、党建等App软件,强化自我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学习和党性修养。在思政课堂上,可针对某一思政理论知识进行研讨,激发思想碰撞和重塑思政知识结构体系,实现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交往、互动,师生之间交流、沟通、共享、启发,构建一种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使得思政教学课堂更加具有互动性及开放性。
2.4重视教学实践活动,提供教学改革支撑。一是院校与诸如革命纪念馆、烈士陵园等社会机构建立合作实践基地;二是开展假期义务教学、三下乡等公益活动;三是校内举办爱国主义征文、诗歌朗诵、读书日等校园活动;四是疫情期间,鼓励计算机专业学生在所住社区乡村发布免费维修电脑的公益倡议书,暖心“跑腿”行动等等,将学生的精神面貌和专业技能知识相融合,并在社会实践中得以展示和提升,同时注重社会实践的正面宣传和榜样教育,充分发挥榜样教育的激励示范作用。教学实践活动的多样化开展,将学生的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相辅相成,为思想政治教学改革提供支撑点,也为学生的立德树人教育奠定实践意义。
2.5促进实践,帮助学生们融入。教师要在特殊的节日或者在生活中鼓励学生们将学到的知识践行。例如,在清明节,组织学生们进行网络祭扫的活动;在重阳节,组织学生们到敬老院帮助老人做力所能及的事;在生活中,鼓励学生们相互帮助,形成团结友爱的氛围等。通过一系列的实践,帮助学生们建立学习的思维,促进思政课堂的生机和活力展现。
在中职教育思政课堂,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以生为本,构建良好的学习环境,立德树人,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教育影响力,提升思政教育的吸引力。
结束语: 新时代背景下,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承载着“立德树人”的使命,其教学改革永无止境,应充分考虑学生的时代特点,结合学生获取知识途径的新变化,借助移动互联网络、抢占网络阵地,既需要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育德与育心相结合,将全面深化教育改革,和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作为当前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要求和新目标。
参考文献:
[1]雷伟.新时期下提高职业中专学校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性探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11):137.
[2]刘瑞敏.中职学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初探[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2(18):45-46.
[3]刘志章.论中职学校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法律素质的培养[J].现代职业教育,2019,(28):208-209.
[4]马正南.论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人文教育[J].中外交流,2019,26(34):88.
[5]崔海濤.体育教学在中职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J].魅力中国,2019,(22):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