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川县秸秆综合利用现状、建议与措施

2020-12-03 13:49黄艳宇
农民致富之友 2020年32期
关键词:淅川县资源化秸秆

黄艳宇

本文深入分析淅川县秸秆综合利用现状,剖析了当前存在的热点问题,提出了利于可持续应用的新型秸秆生物资源化产业综合利用管理模式、建议及相关保障措施。

一、淅川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状

2017年农作物秸秆可利用量43万吨,秸秆综合利用率为88.5%,其中肥料化利用16.2万吨,饲料化利用8.5万吨,能源化利用6.9万吨,原料化利用4万吨,基料化利用2.4万吨。

但是,农业投入品用量依然过大,不仅破坏了土壤结构,而且土壤部分重金属含量严重超标,并直接通过侵蚀地表形成径流,对丹江口大型水库土壤水质的严重影响不容忽视。采取秸秆机械还田、过腹还田以及机械回收等措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比去年同期提高5%以上,达到60%左右,机械还田率上升到70%左右。

二、淅川县农作物秸秆资源化综合利用模式。

1、秸秆养殖与能源循环型农业模式

秸秆养殖与能源循环型农业模式的主要特征之一是将秸秆利用与畜牧养殖业、无公害种植、清洁能源生产结合起来,以秸秆作为饲料饲喂畜牧为起点,通过养殖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延伸产业链条,实现秸秆养殖、生态种植与能源生产的相互耦合与和谐共生。

2、秸秆食用菌循环型农业模式

秸秆食用菌循环型生态农业模式的主要特征是将秸秆后续利用与饲料食用菌生产栽培、养殖业、无公害蔬菜种植业、清洁型新能源食品生产业等结合发展起来,以袋装秸秆菇渣作为生产基料或应用于秸秆食用菌生产栽培或作为产业起点,通过秸秆菇渣的综合后续利用开发和再利用技术来不断延伸秸秆产业发展链条,提升袋装秸秆饲料食用菌栽培产业的经济附加值,实现市场经济与自然生态的有机协调统一,缓解袋装秸秆食用菌作为原料的使用压力,促进了重要水源区域的生态业和林业、生态农业的健康发展。

3、秸秆生物反应堆循环型农业模式

秸秆生物反应堆循环型农业模式的主要特征是通过生物菌剂作用将秸秆资源快速发酵,生产高效肥料,实现农业生产的降本增效,推动秸秆资源利用的产业化,实现农业废弃物的异地消纳。这种模式多级循环利用的基本路径可简单表述为:将秸秆放入内置式或外置式反应堆,加入微生物菌种、催化剂、净化剂进行好氧发酵,然后应用于蔬菜、水果和花卉等作物种植。

三、秸秆综合利用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

淅川县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过程中争取了国家和省市级相关部门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为中线水质安全已制定了规划和实施措施,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中取得显著的成效,但仍存在如下问题:

1、农业生产者秸秆综合利用和环保意识淡薄

许多农业生产者在秸秆综合利用方面的意识及环保意识淡薄导致了对秸秆资源的大量过度浪费和生态环境的严重污染。只有让农业生产者充分认识到对秸秆进行资源化和无害化综合处理的重要性和给他们生活带来的好处,他们才会自觉行动起来。

2、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水平低,综合利用技术缺乏。

秸秆综合利用创新技术少,综合利用率低。大田作物秸秆、畜禽粪污多采用直接还田、制沼气、堆沤有机肥等初级处理技术。高效的工业机械设备与先进生物技术设备无法有机紧密结合,废弃物无害化、资源化的效率面临着设备技术单一、难以为继的发展困境。

3、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链条不完善,进程缓慢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发展进程势不可挡。一些规模化、集约化的农场、养殖场日益发展,伴随农业生产,秸秆等废弃物的综合利用也必须同步走产业化的发展道路。秸秆综合利用的工厂化、规模化、标准化、高效化的深度发展还,缺乏一批龙头,对延长农业产,大力发展农业循环,发展以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静脉产”动带作用不强。

4、资金投入或扶持力度不够

目前,国家虽已基本出台了秸秆综合利用相关的政策法规,但由于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的不足,一些具有实质性、可操作性的优惠政策措施很好地建立或贯彻,缺乏有效的政策激励机制。

四、建议与对策

从丹江口黄河水库前期入库秸秆污染治理负荷保质减量综合控制的基本工作需求实际出发,根据淅川县丹江口三个库区及上游黄河流域库区地理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农业产业组织结构、秸秆利用资源量等的实际特点,遵循“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的发展理念,最大限度地规范开展库区农作物基地秸秆回收综合利用。

1、坚持持续发展原则

促进秸秆综合处理,将秸秆转变为资源,推进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能源化、原料化等“五化”,促进秸秆综合利用率,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护环境,促进经济、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2、落實各项农业补贴政策,加强政策宣传,鼓励和引导各类农业经营主体积极进行秸秆综合利用。

3、建设秸秆存储体系

秸秆存储是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中的一个薄弱环节,由于秸秆废物出现过于集中,收集、存储不容易、不方便,从而随地弃置、焚烧,并且,导致利用秸秆时,没有秸秆可以利用,秸秆存储形成了秸秆综合利用的瓶颈。

4、增强秸秆收集能力

秸秆收集机械是关键工具,通过对秸秆打捆机等机械补助,增强淅川县秸秆收集处理能力,从而提升淅川县秸秆综合利用水平。通过资金补助,可带动1—2倍社会资金,促进秸秆的资源化利用。

5、带动提升秸秆基料化利用

赤松茸是最佳的利用秸秆栽培的菌类,它比平菇,草菇,鸡腿菇等都适合,并且显示出极大的市场潜力,可产生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示范、推广赤松茸栽培,是促进秸秆综合利用的有效途径。

淅川县应因地制宜,扶持大力推广赤松茸栽培,发展成全国最大的赤松茸栽培县,带动全国的秸秆基料化利用。

6、促进秸秆能源化利用

通过建设2座秸秆沼气示范点,带动秸秆沼气建设,从而提升淅川县秸秆能源化利用水平。

通过对秸秆固化成型的扶持,促进淅川县秸秆2万吨成型处理能力,提升0.5%秸秆综合利用率,同时,降低煤炭对本地大气的污染。

7、促进秸秆肥料化利用

秸秆肥料化利用是秸秆最主要的利用途径,同时,也是土地持续利用的关键。秸秆工厂化处理存在成本高、处理能力低、延迟时间长等不足,最理想的途径是秸秆直接还田,充分发挥秸秆的潜在价值。

8、促进秸秆饲料化利用

通过对秸秆青贮饲料化利用的扶持引导,提升淅川县秸秆过腹还田的能力和水平。

五、保障措施

1、强化组织领导,成立部门协调机制

淅川县从环境保护、解决“三农”问题和中线工程水质安全的战略高度出发,切实完善相应的农业扶持优惠政策和激励措施,将农业产品的深加工、基地设施建设和农业生态工程、结构调整、农民就业增收等领域结合联动起来,做好秸秆综合利用及秸秆气化清洁能源工程利用的规划和基地建设,探索发展模式。

淅川县委、县政府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的领导,由淅川县环境保护委员会负责全县环境保护措施的制定和落实,协调和解决重大问题。

2、选好技术支撑,开展“产、学、研、政”的战略合作

聘请南阳师范学院作为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实施的技术依托单位,负责项目实施方案编写和全程技术指导。

3、拟定项目实施细则

要加快建立一套完善的后期评价运行机制,建立一套综合性的评价质量指标体系和绩效评价管理方法,客观评价秸秆综合利用项目推进效果。要不断强化意识,分工明细,责任落实到位,并及时加强对项目经营运行日常督查、考核和风险评估,确保淅川县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取得明显实效。

4、加强政策扶持力度,保障项目持续开展。

县政府将协同相关职能部门,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秸秆综合利用相关扶持保护政策。以调动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和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积极性,加快培育多种形式的秸秆综合利用经营性服务组织,鼓励新型治理主体开展农业清洁生产和资源循环利用,将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建设与后续管护统筹考虑。逐步形成稳定的、持续的资金来源,保障项目建成后运行经费充足。

5、建立秸秆综合利用监控系统

建立完善各类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的日常环境监测管理体系,加强各级农业环境监测队伍管理机构体系建设,不断提升秸秆综合利用、农业面源污染例行监测的能力和水平,定期开展秸秆综合利用监测活动,评估水源保护区域内水质以及农业生态环境动态变化状况,建立中线水源区生态风险预警机制。

6、广泛开展秸秆综合利用,利用宣传教育工作,提升环保意识

充分利用网络报纸、广播、电视、新媒體等传播途径,加强当前农村秸秆面源环境污染危害防治、秸秆环境资源保护、秸秆综合利用的理论科学普及,让广大农民群众充分了解当前农村秸秆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本质和直接危害。大力宣传秸秆综合利用的重要意义,普及化害为利、变废为宝的清洁秸秆生产利用技术和秸秆污染防治政策措施,让广大群众充分理解、支持、参与行动到秸秆回收综合利用重点工作。深入开展秸秆生态环境文明宣传教育和专业培训,切实提高项目经营管理人员和项目群众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为积极推进秸秆综合利用项目的公众参与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作者单位:473000河南省南阳市农村能源环境保护管理站)

猜你喜欢
淅川县资源化秸秆
磷石膏资源化综合利用任重道远
人造石行业固废资源化处理及综合利用概述
持续发力 多元投入 淅川县加强水源区水土流失治理
解读“一号文件”:推进秸秆综合利用
推广秸秆还田 有效培肥土壤
淅川县
淅川县双河镇遗址M19及出土陶器组合
污泥的处理及资源化利用
秸秆综合利用模式探索
淅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