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金苓
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农业机械化水平也在提升,构建全新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妥善解决机械化相关的问题,进行有效策略的总结分析,需要引起农业事务服务中心的高度重视。必须为我国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奠定下坚实基础,并派出专业的技术人员,参与到农业机械化研究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功能优势,进而打开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局面。本文特意进行了信息技术有效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的研究。
在我国农业的现代化发展过程当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价值越来越高,广泛推广也将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合理应用信息技术,已成为现代农业发展、农业机械化建设的必然选择,有效融合“信息化”和“机械化”,进一步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现代农业良性发展的前景一片大好,还能减少资源浪费,不断提高土地利用率,可谓一举数得。下面,笔者就从几个方面出发,关于信息技术的应用及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升简单阐述了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乏高素质的技术人员
高素质、高水平的技术人员,对于农业机械化建设和信息化发展来说起着重要作用,作为农业生产与信息技术加强联系的主要媒介,不断提高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专业水平等非常必要且关键。然而,优秀的技术人员比较稀缺,大多数技术人员仅拥有专业知识,缺乏农业的生产经验,他们发挥的媒介作用十分有限,很难及时的、有效地传递高科技知识,为广大农民提供设备技术服务,这也导致基层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升阻力重重,农业现代化、信息化发展进程的加快异常困难。除此之外,有些农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参差不齐,受到了多方因素的干扰影响,专业培训活动的开展并不及时,无法打造出一支综合素质水平较高的农业科技队伍。
2、农业机械生产的形式化
我国有着丰富的土地资源,要想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必须保证农业生产活动开展中,农业科学技术的应用取得理想成效。但是,由于缺乏高素质、高水平的优秀人才,基层工作者不能将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传授给广大农民,农民们对于农业机械化的认识并不全面,仍以传统的生产方式进行农业生产,很多地区农业生产的“自动化”过于形式化,基层农业机械化建设受到了一定的干扰影响。
二、应用信息技术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的重要意义
在客观条件的影响下,农业機械化建设和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面临着很大压力。传统的农业种植模式尚未打破,农民们使用机械工具,实现高效化生产的意识不强,信息技术的应用效果不尽如人意,针对弊端现状的有效改善势在必行。具体而言:首先,要用信息技术进一步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并且解决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其次,要用信息技术提高各类农作物的产量,潜移默化中提升粮食总产量,使更多农民自愿加入机械化生产活动中,取得最大化的经济效益;最后,要用信息技术扩大农业机械化生产的范围,把握时机进行农业内部结构的升级,加强管理,积累经验,最终为我国农业的整体发展奠定下坚实的基础,越来越多人关注到农业机械化,助力于农业生产的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等。
三、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化中的具体应用
1、有效利用电子装备
科学技术人员可以利用电子装备,有效控制农业机械化生产,实时监控自动化生产系统,逐步扩大网络控制范围,确保农业生产活动中机械设备的应用更加安全,更加高效,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使广大农民充分信任农业机械化,自觉投入自动化、智能化的生产活动中。
2、真正实现人机配合
在农业机械化操作中,必须考虑现实情况,真正地做到人机配合。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改造升级监控系统,并实现数据终端的智能化显示,人与机械进行了良好地沟通合作,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也将得到妥善解决。农业机械化向着更为便捷的方向发展,才能够产生最大化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采集掌握农情信息
全面掌握农情信息,是保证农业生产活动顺利开展的必要前提。农情信息主要包括土壤信息、水源信息、气候信息、农作物信息等,这些信息具有多维度、可变化等特征,合理应用信息技术,使用智能化的管理设备,进行农情信息的搜集整合尤为重要。比如:准确采集到土壤信息,进行农业机械化生产后,就能促进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并且解决种植区域内的土壤污染问题,全方位、多角度渗透科学化的农业种植理念。再如:收获农作物时,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有效控制农业机械设备,大大节约了劳动力,也避免收获过程中的粮食浪费,促进我国农业的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总而言之,为了促进农业经济的高速发展,进一步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选择应用信息技术是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关键所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我们要从不同角度、新的层面出发,设法扩大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使更多人关注到农业的机械化生产,不断减少发展阻力,真正为农业智能化生产、高效化生产等奠定下有利基础。
(作者单位:125200 辽宁省绥中县农业事务服务中心农机化发展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