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共建基层治理新格局

2020-12-03 13:56邓良奎
四川党的建设 2020年22期
关键词:试点城乡乡镇

邓良奎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今年,在推进城乡基层治理工作中,达州市准确把握推进基层治理制度创新和能力建设的总体要求,积极探索健全和落实党组织领导下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新途径,不断优化制度设计,创新方式、多措并举、精准发力,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下移,为城乡基层治理工作起好步、开好局。

在高位统筹上着力,健全领导管理体系。达州市级构建起由组织部部长任主任、2名市委常委和4名副市长任副主任、32个市级部门负责人任委员的“1+6+32”领导体系,并设立市委基层治理办,增设1名副县级专职副主任,市委组织部增设基层治理科,新增行政编制3名。7个县(市、区)委员会主任均由党委书记担任,并成立了城乡基层治理促进中心,增加2名科级职数和7名以上的事业编制。坚持长远任务和年度任务相结合,编制未来5年477项重点任务和年度70个重点项目,逐一建立台账,项目化管理、清单式推进。

在试点示范上聚力,完善工作规划部署。深入开展乡镇治理“2+40+X”试点示范行动,重点培育大竹县庙坝镇、宣汉县南坝镇2个省级试点乡镇,分类打造“中心镇、特色镇、卫星镇、边界镇”四个类别的40个市级试点示范乡镇,并同步督促县级试点示范乡镇建设。扎实推进城市基层治理示范体系建设,以“三区三站三中心”为抓手,坚持分层分类示范引领、分批分期统筹推进原则,市级层面每年确定1个示范县(市、区)、5个示范街道、10个示范社区、20个示范小区,用3年时间分级建设一批城市基层治理示范县(市、区)、示范街道、示范社区、示范小区,以点带面推动城市基层治理重点工作落地见效。

在组织支撑上用力,有序推进重点事项。持续推进以“党支部标准工作法”为核心的基层党建绩效管理,不断创新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全面构建起城市“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网格片区党总支—居民小区党支部—楼栋院落党小组”五级组织架构,探索构建农村“乡镇党委+区域党委+村(社区)党组织”组织架构,建立小区党组织550个,新建“两新”组织党组织14个,推进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有效覆盖。建好活动阵地,加大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和村党群服务中心改造升级,大力实施城市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补短板”达标工程,积极推进主城区党群服务中心亲民化改造,依托活动阵地统筹推进数字乡村、智慧社区建设,探索构建“一站式”“一窗式”便民服务机制,让政务服务更加便捷高效、群众办事更加省心省时。加大投入保障,积极构建村干部报酬与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常态增长机制,探索建立社区专职工作者报酬待遇正常增长机制,试点推行财政、社会、集体、农民“四个资本”有机融合模式,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切实提升基层党组织经费保障水平。

在力量聚合上发力,完善共建共治机制。大力实施社区专职工作者“四个一批”工程,出台“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选拔任用管理实施办法”,深入实施优秀农民工回引培養工程,新选拔315名优秀农民工、48名退役军人、46名返乡毕业大学生进入村(社区)“两委”班子。深入推进千名学子定制培养、千名书记专业提能、千名干部学历提升“三千计划”,大幅提升900名村干部能力素质、吸纳800名村组干部提升学历层次,每村平均储备5名以上后备力量,依托“达州新时代学习频道”全覆盖培训新任村干部1080名。出台激励引导专家人才在疫情防控一线担当作为的“十条措施”,制定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职工防疫抗疫“六个必须”要求,开展“六大对接”行动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在重点区域成立临时党支部249个、设置“党员先锋岗”8000余个,推动2.2万余名机关干部到疫情防控一线“双报到”。结合“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创建”“群众最不满意的10件事”开展整治,建立信息共享、任务共抓、督导共推制度,动员党员干部群众共同参与基层治理,破解了基层治理中“主体单一”的问题。

在过程管控上使力,凸显整体联动效应。制定《城乡基层治理绩效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坚持“计划—执行—检查—处理”落实工作四循环机制,强化目标任务的过程管控和量化考核,在统分结合中有效调动各地各部门的积极性、主动性。分层构建委员会、室务会、组务会工作机制,实行工作任务月调度、季度督查、半年通报,倒逼目标任务落地落实。市、县两级分别建立党代表视察评议制度,抽调相关省、市党代表组成城乡基层治理工作视察小组,采取现场观摩、集中座谈等方式,每年开展1—2次集中视察评议,发现问题,限期整改,督办落实。(作者系中共达州市委组织部部务委员)(责编/范吴瑕)

猜你喜欢
试点城乡乡镇
乡镇改革怎样防止“改来改去”?
“老乡镇”快退休,“新乡镇”还稚嫩 乡镇干部亟须“平稳换代”
城乡涌动创业潮
让乡镇纪委书记敢亮剑
党委重视 人大尽责 乡镇人大立出新威
城乡一体化要两个下乡
固废试点“扩容”再生资源或将纳入其中
省级医改试点的成绩单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城乡一体化走出的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