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倩倩
为探究玛纳斯县棉区机采棉最优种植模式,本试验通过设置两种模式:(行距(6.6+1.0dm),等行密植模式(行距7.6 dm)2 种机采棉种植模式, 对2种棉花生长发育、产量、纤维品质和杂质等关键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等行密植模式比常规模式花期大概早3 天左右,在盛花期果枝以及开花果枝分别多0.5条、1 条。 等行密植模式机采籽棉的纤维长度、断裂比强度分别提高了0.4 mm 和0.4cN·tex-1,加工皮棉纤维长度、断裂比强度分别提高了0.2 mm 和0.3 cN·tex-1,同时降低了含杂率。等行密植模式具对棉花提质增效促进作用。
我国近年来,随着机采棉的不断发展,传统的高密度机采棉模式因为机采籽棉含杂率高,需要更多工序进行清理,同时对棉纤维长度、强度均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造成短纤维指数上涨,严重影响了机采棉原棉品质。因此,需要调整株行距达到作物最佳密植,并与机械收获技术相结合,以有效促进机采棉质量。基于此,对常规模式(行距(6.6+1.0)dm),等行密植模式(行距7.6 dm)2 种机采棉种植模式进行研究,目的是通过扩大行距、缩小植株间距,改善通风透光条件,达到高效、优质的生产目标。同时,也可以为玛纳斯垦区机采棉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材料与方法
1、材料
试验于2018年在新疆玛纳斯县北五岔镇渠边地进行。试验设置常规模式(6.6+1.0)dm 宽窄行配置,株距0.9 dm,理论密度29.2 万株·hm2)和等行密植模式(7.6 dm等行距,株距0.57 dm,理论密度23.1 万株·hm2)2 种植模式。2 种模式的试验面积都是4.67 hm2,并且都是用一膜三管的方式布置。试验品种均选择新陆早72号,选在4月15号播种,4 月18 日出苗,7月8日打顶,9月8日喷洒脱叶剂。其他水肥管理措施跟当地高产田一样管理。
2、方法
对棉花的苗期、出芽期、开花期和成穗期进行了调查和记录。选择具有相同生长趋势的样品,在开花高峰期对其农艺性状进行研究。中间行10株,旁边行10株。此外,还对打击期产量构成因素进行了研究。每个处理选3個样点,每个样点连续取5株,从旁边行续取5株,全部采摘后回实验室进行铃重和衣分测定。机采工作结束以后,分别取机采籽棉轧花厂分轧的皮棉样品,送新疆昌吉州纤维检验所测定籽棉、皮棉品质和杂质含量。
二、结果与分析
1、生育期比较
通过分析两种植方式下棉花的生育期,在同步滴出苗水条件下,等行密植模式出苗期为4月28日,比常规模式早3天。这主要是因为等距密植模式比传统模式有更好的地膜曝光面。从生育期整体来看,等行密植模式下棉花的生育期比常规模式少3 天,且稍早。这主要是因为同排密集种植模式下的冠层通风和光透过率比常规种植模式有较大优势。
2、不同处理盛花期农艺性状
从盛花期的农艺性状来看,等行密植模式与常规模式,株高、叶铃、初果节高、单株果枝数、单株开花果枝数分别增加2.7 cm、0.5片、2.3cm、0.5和1条。这说明在相同的水、肥条件下,等行密植模式棉花种植的生长趋势强于常规模式。为了保证等行密植模式下棉花的稳定生长,在田间管理上应区别于传统模式,尤其是缩节胺的使用方面。
3、不同处理的产量及其构成因子
分析表明,等行密植模式与常规模式两个处理的收获密度分别为15.8万和14.2万株·hm-2,保苗率分别为54.1%和61.5%,说明等行密植模式的保苗要优于常规模式的保苗。由于通风透光性好,单株铃重和铃重比常规种植方式多0.4 g和0.1g。籽棉产量比常规模式增产55.5kg·hm-2,增产0.99%。产量差异不显著。
4、不同处理的纤维品质及含杂情况
从纤维品质性能来看,等行密植模式籽棉的纤维长度和断裂比强度较常规方式分别提高了0.4mm和0.4 cN·tex-1,加工皮棉分别提高了0.2mm和0.3cn·tex-1,具有一定优势。两种处理的长度均匀度指数与马克龙值无显著差异。等行密植模式籽棉的短纤维指数要比常规模式籽棉的低1.2个百分点,这主要因为等行密植模式通风透光性好,中、下部铃纤维可以充分发育。在杂质含量方面,该模式采集的种棉比常规模式低0.4个百分点,经处理的皮棉比常规模式低0.3个百分点。综上所述,等排密植模式在纤维长度、断裂比强度、短纤维指数和杂质比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三、探讨
随着棉花机械化采收面积的逐渐增加,籽棉含杂率高已成为影响后处理质量的主要因素。本试验结果表明,等行密植模式籽棉含杂率得到了有效降低,为后期工艺优化升级提供了可能。从棉花机械化采收产量构成、纤维品质这两方面来讲,等行密栽模式的产量与常规模式不相上下,纤维品质具有一定优势。
总之,试验表明,等行密植棉花种植方式可以缩短棉花的生长发育过程,促进棉花植株个体发育,增加单株铃重和铃重,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棉花的产量和品质。
(作者单位:831100新疆玛纳斯县北五岔镇农业(畜牧业)发展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