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茜 杨光振
阔别故土40多年,退休外交官朱敏才没想到还会重新踏上贵州的土地,对家乡既熟悉又陌生。老伴孙丽娜是中国第一批小学英语老师,在北京执教近40年,对贵州更是一无所知。
“我就是要去贵州最需要老师的地方无偿支教。我是一名退休教师,只想在自己的有生之年为西部的孩子做点事。”孙丽娜说这话的时候距初到贵州已过去9年,两人足迹遍布望谟、贵阳、兴义、遵义等地,“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
72岁和61岁,这个年纪的老人,大多都徜徉在各大公园遛遛鸟、散散步,享受退休后的清闲生活。但是这对夫妇不同。
朱敏才,原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现商務部)驻尼泊尔商务参赞;孙丽娜,拥有近40年教学经验的我国第一批小学英语教师。2005年退休之后,老两口没有选择北京的安逸生活,他们听说,当下的贵州山区,极度缺乏师资,学生们没有老师,没有课上。老两口坐不住了,决定离开北京,回到故乡贵州,走进大山里,开展支教活动。这一去,就是九年。
孙丽娜清晰地记得,2005年5月28日,他们坐着火车来到贵阳。“只要有水、有电、有地方住,哪里需要我们都去,而且分文不取”。
二老的话感动了社会热心人士。在他们的帮助下,最终确定了望谟县复兴镇第二小学,作为他们支教路的第一站。
“我们想要打开山区孩子看世界的‘窗口。”朱老师说。
教学楼下一间不足20平方米的小屋,搁下一张双人床,靠墙三面再塞上衣柜、杂物柜、电脑桌和做饭的一应家什,只剩下一条窄窄的“几”字形通道……这是朱敏才和老伴孙丽娜在贵州山区遵义县龙坪镇中心小学的居室。
朱敏才说:“现在,我们想的更多的是,要提高孩子们的素质,让他们学会倾听与沟通,学会交流。希望有一天他们走出去时,可以抬起头,带着自信展示自己。”在朱敏才所教授的六年级班级里,同学们手里拿着一张他绘制的“六何图”,六何分别指出是何人、何时、何地、何物、何如、何故。
“您将记者在大学里学习的‘5W1H新闻要素教给了贵州乡镇六年级的学生。”朱敏才说:“是的,这是国际通行的六个元素。用这六个元素引导孩子看待世界的方向,也是孩子好奇心的源头。从六个元素出发,帮助他们打开与人、与社会乃至与世界交流的大门。”
“这些孩子很聪明,但是比较害羞,让他们开口比考试更重要。”在贵州九年的支教生活,朱敏才和夫人孙丽娜已经逐步将自己支教重点从一开始的让孩子们有老师上课,到努力提升孩子的自信,提高孩子倾听、交流的能力。
8年里,朱敏才和夫人孙丽娜辗转贵州省黔西南州、贵阳、遵义支教,望谟二小、尖山苗寨小学、世华小学、裕民小学和龙坪镇中心小学这些鲜为人知的学校名称,因为朱敏华而让更多的人知晓。
条件最艰苦的是尖山苗寨小学,这个位于贵州兴义市马岭镇大蚌村群山之中的学校,是苗寨每户人家自己背石头建成,每次从学校到集镇补充物资,都要步行4小时左右。
尖山小学除了朱敏才夫妇只有一个老师,因为他们夫妻的到来,学校在语文、数学、英文课程基础上,还给这些苗族孩子开设了品德课、音乐课、体育课等课程,夫妇两人分工协作,孙丽娜通过媒体为学校募捐物质、与其他学校建立联系,开展活动;喜欢摄影的朱敏才还担任起为寨子里的乡亲和学校摄影的任务。深处山区的学校,对外交流很少,当地的孩子大多惧怕陌生人,不愿意说话,朱敏才夫妇通过上课、游戏、对外活动让孩子们逐渐开朗、自信。尖山小学的孩子们学会了讲卫生、懂礼貌,学会唱汉语歌、跳舞,甚至深度地了解“世界”的含义。
朱敏才录制的尖山小学视频里,孩子们面对镜头从最初的躲避、低头变成面对镜头嬉笑打闹,主动挥手说“Hi”、做鬼脸。
9年支教经历,朱敏才、孙丽娜夫妇远离儿女、深受病痛折磨,厚厚的病历和检查化验单摞在一起近15厘米高。长期艰苦的生活条件,高原强烈的紫外线照射,再加上阴冷潮湿的气候,使得二老的身体情况一日不如一日。在2015年,孙丽娜老师的右眼已经近乎失明,左眼也仅仅剩下0.03的视力。为了预防病变,她身上所有的妇科器官都已经被摘除。而朱敏才老人,更是被医生警告,“随时都可能有生命危险”。现在孙丽娜已停止上课,照顾朱敏才的生活,并想方设法为学校增添物资。
“支教生活有苦有累有快乐,孩子的变化是我们最大的动力。当初我的一句提议成为他现在不愿意离开的理由,只要他每天能爬起来,我们就会教下去。”(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