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贵平
展开中国地势图,可以看到,被称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拔地而起,格外醒目。构成青藏高原的山体,如我们所熟知的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唐古拉山,都是沿纬度走向,由西向东延伸。唯有横断山南北跨度,显得特立独行。
是什么力量迫使横断山不向东西发展,而是转向南北,横行于青藏高原东南?
6500万年前,印度板块与亚欧板块猛烈碰撞,青藏高原剧烈抬升,并向东西两端释放压力。在东端,它遭到扬子板块的顽强抵抗,大地互相挤压,形成大规模的褶皱与断裂。这些褶皱共有七列,包括伯舒拉岭-高黎贡山、他念他翁山-怒山、芒康山-云岭、沙鲁里山、大雪山、邛崃山、岷山,统称“横断七脉”。
这场地质冲突,形成了横断山以冰峰雪岭、高山峡谷为主体的地貌格局。山脉的南北横亘,不仅造成东西地貌的分野和屏障,同时也阻隔了人类族群之间的流动、文明的传播。
纵观中国西南的历史,每一次地理文化的大突破,都是基于对这个“樊篱”不屈不挠的抗争。古盐道如此,茶马古道如此,南方丝绸之路亦如此——它就是为了突破横断山阻绝而一路挺进的。
丝绸之路,是由德国地理学家冯·李希霍芬于1877年正式提出的,指以丝绸贸易为主的东西方商路和交通路线。南方丝绸之路,在中国境内贯穿四川、云南、西藏等地,在境外连接东南亚、南亚及中亚诸国,历经秦、汉、唐、宋、元、明、清并延续到上世纪五十年代,是中国最古老的国际通道,也是贯穿于横断山的国际商贸交通网络。
南方丝绸之路总长约2000多公里,从地图上看,其具体路线错综繁杂,从成都出发,分为东、西两道:东为五尺道,路线是从成都南行至乐山、犍为、宜宾,再經大关、昭通、曲靖,西折经昆明、楚雄,进抵大理;西道即灵关道,其路线是离开成都平原,向西南方向进发,经邛崃、雅安、荥经、汉源、越西、西昌、会理、攀枝花、大姚,西折至大理;东、西两道于大理短暂交汇后,又各自西行至保山、腾冲等地,直奔外域而去。
南方丝绸之路之所以始于成都,是因为古蜀地是中国丝绸的主要原产地。古蜀国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很适合生产丝绸,也因此有了后来大规模开发的丝绸之路。
公元前122年,被汉武帝派遣出使西域的张骞,证实了中国西南沟通印度的民间商道确实存在的消息——张骞向汉武帝报告,他偶然在中亚见到了蜀布和邛竹杖,一问,原来是有蜀郡商人私下通商到身毒国(今印度)和中亚。自此,“蜀身毒道”第一次进入国家视野。
于是,一条苍茫大山深处的道路在唐蒙、司马相如等人的开通下完成,并逐步形成交通网络。中国的丝绸、蜀布和漆器以及印度和中亚的琉璃、海贝、宝石等商品,便通过这条路络绎不绝,往来不止。
在汉武帝联合外域、北攻匈奴的总方针下,南方丝绸之路既是一项政治战略,也是一项经济策略,整个过程虽有曲折,但西南地区总是纳入了大汉的版图——唐代交好“南诏”,元代结束“大理”,明清经略西南,无一不围绕着南丝之路展开;山间小道也一再拓宽、延长,从游商单薄的脚步声,到深林清脆的铜铃响,然后有了驿站和关哨,有了车马和喧哗……
人与人之间既已有了商品流通,就必然导致文化的交流。南方丝绸之路,也是人类历史上一条文明飞渡、文化交流的五彩走廊。如汉代印度佛教随着南丝之路传入中国。唐初,叙利亚基督教的一个分支景教也沿着丝绸之路传入唐朝,在长安、成都等地兴建寺庙。而古蜀国在以丝绸换来自己所需的包括海贝、象牙、青铜合金原料等大量物资的同时,也较多接触并吸纳了近东青铜文明中的重要元素,并因此创造出了高度发达的青铜文明,三星堆遗址的重大考古发现就是最好的证明。
所以,南方丝绸之路是伟大的。它连接了时间又贯通了空间,承担起中国历史与文明的变迁,也浸润着人间气息,有着自己的记忆和温度。如今,那一条条绵长而崎岖的古道,历经风蚀雨剥,仍断断续续蜿蜒在大西南的山间水畔,默守在历史的原乡,那一曲高亢的远征之歌依旧在耳畔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