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佑新思政课堂“红”起来

2020-12-03 05:56刘瀚路
科教新报 2020年37期
关键词:湘潭毛泽东思想毛泽东

刘瀚路

■名片

李佑新,男,1957年9月生,娄底新化县人,中共党员,湘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其教学成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加强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教育的探索》获湖南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和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出版著作16部(包括主编),发表论文80余篇。多项教学成果获省部级一、二等奖项,获得“全国优秀教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湖南省徐特立教育奖”等荣誉。2020年8月,荣获首届“湖南省教书育人楷模”称号。

“李老师的课讲解细致,旁征博引,深入浅出。”“每次上课,都感叹李老师知识积累的深厚和对课程内容把握的透彻”。“李老师在课堂上总是充满力量,令人信服……”学生们这样评价李佑新的课。

湘潭大学教授李佑新的思政课除了“扎实”“有料”之外,还有一抹特殊的“红”色。这抹红色来源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湘潭,一代伟人毛泽东的家乡;湘潭大学,毛泽东亲自倡办的大学;而研究毛泽东思想更是湘潭大学几代思政师生的传统和使命。自进入湘潭大学读书起,李佑新就继承了这个传统和使命,进行毛泽东思想研究。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不仅是李佑新的研究主题,也是个人精神上的“偶像”。

走进李佑新的办公室,在满墙的书籍里,有大半部分是关于毛泽东的。数十年如一日的研究,李佑新已是国内著名的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专家,还带领团队把湘潭大学建设成了国内毛泽东思想研究领域的学术重镇。毛泽东思想的研究成果,更是成为李佑新教学创新的灵感来源,让思政课堂“红”起来。

2015年,李佑新翻阅文献时,被杨昌济与毛泽东的教学互动打动。“在一师时,杨昌济常讲述青年学生救亡图强的故事来激励毛泽东等学生。在这样的教学下,毛泽东等青年学生成长为民族的脊梁。”

借鉴杨昌济的教学方式,李佑新率团队开发思政课程《恰同学少年》,“在课程中,我们讲述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学生时代的故事,让学生们看看他们是如何学习、锻炼、交友的。”这门课程引起青年学生的共鸣,深受喜爱。

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故事让思政课的内容“红”起来,怎么让思政课在学生中“红”起来呢?

“学生来到大学不仅仅是上专业课学专业知识,还要通过思政教育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李佑新将思政教师铸魂育人的责任看得很重。“我发现很多大学生喜欢远足。”而湘潭的红色资源丰富,有很多红色文化场馆、基地。李佑新结合学生兴趣和实际情况,带团队开发了“红色之旅”的教学方式。“把思政课堂搬到红色文化基地,设置徒步路线,一路上为学生实地讲解红色故事,让学生走一走、看一看、学一学。”

学生沈俊楠对2017年参加的“红色之旅”活动记忆犹新,“一路上,我们听老师讲解万名民工抢修灌渠的故事,感受着当年‘移山之志、穿山之志的豪情,最终徒步近13公里走到湖南省韶山灌区工程管理局。这是一次身体和头脑上的双重学习和锻炼。”如今,这样的“红色之旅”已成为湘潭大学的常规课,“红色之旅”“红”起来了。

各种主题的讲座、引人入胜的影片、寒暑假的社会调查活动也成为课堂的延伸。“听讲座、查文獻和做调查、看影片、走红色之旅、讨论和演讲、写论文心得和调查报告,这样的‘六位一体创新教学模式让思政课更有亲和力、更接地气了。”李佑新如是说。

今年,《恰同学少年》又“上新”了。在李佑新的指导下,“80后”教授李伏清对《恰同学少年》进行线上精品课程开发,在课程中引入了虚拟仿真技术,让学生可以沉浸式地参观虚拟展览馆,与伟人“互动”。李佑新希望,年轻一代的思政教师能接过“接力棒”,在教学创新上焕发热情;年轻一代的学生喜欢上思政课,树立远大理想。

如今,李佑新已过退休年龄,可依然活跃在教学一线。面对学生和青年教师们深夜发来的问题,他依然会第一时间解答。“第一次走上讲台时,思政老师于我是一份职业。转眼三十多年过去了,我愈加体会到思政老师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使命和责任。只要身体还行,我就想一直教下去。”李佑新说。

猜你喜欢
湘潭毛泽东思想毛泽东
湘潭高月塘大桥施工线型监控与合拢策略研究
湘潭八仙桥都市民俗活动空间调查
急救知识普及
湘潭:天生C位
抗美援朝,毛泽东立国之战
1949,毛泽东点将
录毛泽东词一首(草书)
吴自立“闹事”与毛泽东复信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毛泽东思想闪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