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明韬 刘晓飞 王雅静 张鑫 迟乃超 李凤彪
(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 100024)
室内装饰装修过程中使用的涂料、胶黏剂及各种木质和合成板材均会释放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引起室内空气污染[1-4]。因此,消费者通常会在装修完成后,检测室内空气中的VOCs 污染水平,待其满足《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2002)要求的限值后入住。值得注意的是,已有的研究表明,室内VOCs 种类繁多[5-6],但GB/T 18883—2002 中仅规定了苯、甲苯及二甲苯在内的3 种有机物限值[7],导致对于室内环境其余种类VOCs 的监测研究较少。此外,室内VOCs 存在持久释放性,释放时间可达数年之久[6,8],而居家生活过程中也可能重新引入有机污染物[5,9],这些都导致室内VOCs 污染可能长期存在。
本研究中,使用Tenax 吸附管采样,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检测10 种常见VOCs。调查人员通过走访居民,选择不同装修年限的家庭进行采样,以室外环境空气本底值为对照,采样过程中不刻意进行室内通风或封闭处理,以考察常态化的室内VOCs 污染状况,为预防及改善室内空气VOCs 污染提供指导。
采样地点为北京市朝阳区某居民区,选择同一栋居民楼中不同装修期满的住户进行采样。采样时间为2020 年3 月14 日。为考察室内VOCs 的实际污染水平,采样前不特意进行通风及室内封闭管理,采样点为避开通风口,离地高度1.0~2.0 m 处。分别选择客厅、主卧、次卧、厨房及厕所为重点监测点。研究组同时在距采样居民楼东南西北5 m 处布设4 个采样点采样,考察环境空气本底值。
2010 plus 气相色谱-GCMS-QP 2020 单四级杆质谱(岛津,日本),SH-Rxi-624Sil MS 毛细管色谱柱(30 m,0.25 μm,1.4 μm,岛津,日本),TD 20 热脱附(岛津,日本),BCT-600 老化仪(北京博赛德科技有限公司,中国),GilAir Plus 采样泵(Gilian,美国)。甲醇(农残级)购于美国Fisher 公司;VOCs 标准品(O2Si,1 000 mg/L)。
使用经300 °C 老化20 min 后的Tenax 吸附管,GilAir Plus 采样泵以200 mL/min 采样15 min,记录采样体积及现场温度、气压,将采样体积折算为标准状况后计算有机物浓度。
参照《环境空气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吸附管采样-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HJ 644—2013)设置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仪器条件[10]。热解吸脱附仪载气为氦气,干吹流量60 mL/min,解吸温度为250 ℃,热解吸5 min,冷阱温度-15 ℃,冷阱脱附温度250 ℃,脱附时间3 min,进样时间1 min。气相色谱仪分流比1∶5;载气为氦气;柱流量2.17 mL/min。升温程序为初温40 °C 保持2 min,以8 ℃/min 升温到90 ℃保持4 min,以6 ℃/min 升温到180 ℃后结束。质谱使用EI 离子源,接口温度200 ℃,离子源温度230 ℃,使用全扫描(35~350)m/z 进项样品采集。目标污染物保留时间、特征离子及方法检出限见表1。
表1 目标污染物保留时间、定量离子及定性离子
研究共采集11 户52 个室内空气样品,对其中10 种VOCs 进行检测,包括卤代烃3 种、芳香族化合物7 种(见表1)。
室内空气VOCs 测定结果见表2。
表2 室内空气VOCs 测定结果 μg/m3
与采样楼宇周围环境空气中VOCs 本底值相比,室内空气样品中二氯甲烷、氯仿、四氯化碳及苯、甲苯、二甲苯、氯苯、1,4-二氯苯均有检出,其平均含量范围ND~28.9 μg/m3,显著高于环境空气本底值(检出限0.3~1.0 μg/m3),证明其为室内污染源释放产生的结果。其中,1,4-二氯苯为含量最高的物质,平均值达到测试VOCs 总量的51.7%;甲苯、二甲苯、苯分别占测试VOCs 总量的17.0%,15.7%,7.05%,分别为本次检测浓度含量第2~4 位的污染物,其皆满足《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2002)规定的限值(苯:110 μg/m3,甲苯:200 μg/m3,二甲苯:200 μg/m3)。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目标污染物的含量波动较小(浓度范围ND~68.8 μg/m3),证明其在室内空气中的含量较为稳定,但1,4-二氯苯浓度的变化范围(浓度范围ND~320 μg/m3)显著高于其余物质,在不同居室内的含量差异显著。
根据调查情况,将室内空气样品依照装修完成时间划分为<2 a,2~10 a 及>10 a 3 组,并以污染物平均浓度进行比较,见图1。
图1 不同装修年限VOCs 污染平均浓度
由图1 可知,随装修完成时间的逐步增加,室内空气中卤代烃及芳香族化合物(除1,4-二氯苯外)含量呈下降趋势。例如,装修完成2 a 内室内空气苯含量为2.21~9.17 μg/m3,甲苯含量为2.59~68.8 μg/m3,二甲苯总量为3.36~51.1 μg/m3;装修完成2~10 a 苯含量降低到1.91~7.45 μg/m3,甲苯含量降低到2.35~28.6 μg/m3,二甲苯总量为3.69~33.4 μg/m3;装修完成10 a 后,苯含量降低到0.79~7.26 μg/m3,甲苯含量为0.69~17.8 μg/m3,二甲苯含量为ND~5.29 μg/m3。然而,1,4-二氯苯含量随装修完成时间的增加而提高,尤其是装修完成>10 a 组中的1,4-二氯苯含量值显著高于装修完成<10 a 的两组样品。
值得注意的是,室内1,4-二氯苯可能有多种来源,如家具表面油漆、涂料、皮具等,或产生于芳香类物质复杂的生成、累积及消除的物理化学过程中[5,11]。然而,本研究中装修时间>10 a 组样品中1,4-二氯苯含量值明显较高,且其变化趋势与其余VOCs 存在差异,分析其原因为,本组家庭居住者多为中老年人,其大多习惯使用含1,4-二氯苯的樟脑球对衣柜进行杀虫,其由衣柜缝隙扩散至整体室内环境中造成空气污染,而刚刚完成装修(<2 a)或装修年限较短(2~10 a)的家庭多为青年居住者,多数无使用此类灭虫剂的习惯。
本研究采用评价指数法评价室内空气质量[4,12]。该方法以拟评价污染物的平均浓度Ci与其对应的标准限值Si的比值为污染物分指数,通过计算全部拟评价污染物的污染分指数后,计算最高分指数和平均分指数乘积的算数平均值,得到室内空气品质指数I,该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本文参照文献中提出的有机污染物指导限值[4],芳烃及卤代烃化合物质量浓度限值皆为50 μg/m3。室内空气污染物等级按综合指数分为5 级。以综合指数<0.50 为空气清洁,0.50~1.00 之间为未污染,1.00~1.50 为轻度污染,1.50~2.00 为中度污染,≥2.00 为重污染。由公式计算各组采样家庭的空气综合指数,结果见表3。
表3 不同家庭样品的空气品质评价
由表3 可知,54.5%的家庭空气为清洁;36.4%的家庭空气为未污染;9.1%的家庭空气为重污染。其中,卤代烃分指数为0.02~0.08,对空气品质指数贡献较小;芳香族化合物分指数为0.28~4.51,其中分指数>1.00 的单项皆为1,4-二氯苯,证明控制其污染水平对保证室内空气质量十分重要。
本研究搜集常态化的室内空气样品进行检测,发现室内环境中长期存在VOCs 污染。其中,苯、甲苯及二甲苯引起的空气污染较轻,在不同采样点位含量差异不大,在通风良好的情况下,通常不会成为室内污染的主要目标物。但是,1,4-二氯苯在部分样品中含量较高,是家庭使用樟脑球的结果,其为室内空气污染的重要贡献者,在室内空气检测过程中应引起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