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赏月习俗的由来

2020-12-03 09:20
晚晴 2020年10期
关键词:秋分赏月团圆

敬月习俗的遗痕

中秋节是远古天象崇拜——敬月习俗的遗痕。“中秋”一词早已有之,《周礼》中即有“中秋献良裘”“中秋夜迎寒” “秋分夕月(拜月)”的记载,但此时的“中秋”与现代的“中秋节”并非同一概念,只是单纯的月令时间。

中秋成为节日,是唐宋以后的事,是由仲秋时节的祭月发展而来。祭月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其祭祀的场所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礼记》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这里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这种风俗不仅为宫廷及上层贵族所奉行,随着社会的发展,也逐渐影响到民间。

直到南北朝时,以“祭月与游赏”为标志的中秋节仍未在华夏大地上全面成形。隋唐时代的繁荣,逐渐激发了民间在仲秋祭月时节的玩赏之风,赏月之风和民间流传的祭月风俗逐渐合流。另外,由于民间信仰表达的相对灵活性,人们并不需要刻意追求在秋分日祭月,所以,最接近秋分点的一个满月日,就成了这一秋月祭赏之节最佳的选择。这就是夏历八月十五。

此日三秋恰半

“中秋节”的提法最早出现于南宋吴自牧所著的《梦梁录》中:“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此日三秋恰半,故谓之‘中秋’”。

与唐人不同,宋人赏月更多的是感物伤怀,常以阴晴圆缺,喻人情事态,即使中秋之夜,明月的清光也掩饰不住宋人的伤感。从北宋末开始,中秋的节义有了更不一般的内涵。破碎了山河,破碎了汴京的明月,中秋的圆月弥足珍贵。“团圆”特征及其象征意义被凸显和强调,“团圆”涵义的加入使中秋节内涵变得完整,自此,中秋的团圆性质和地位在南宋得以确定,流传至今。

但对宋人来说,中秋还有另外一种形态,即中秋是世俗欢愉的节日。《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戏连坐至晓”“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宋代的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营业,玩月游人,达旦不绝。宋代文人中秋玩月多伴随着宴饮聚会,这一形式为都市平民效仿,到了北宋中期,形成了以文人官僚的诗筵笔会和市民宴饮玩乐并行的大众化的准节日。

到了明清时期,“民间拜月”成为人们渴望团聚、康乐和幸福的寄托。中秋节这一天,人们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升起的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都要一样。

南宋马和之《月色秋声图》,辽宁省博物馆藏。

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

中秋节有吃月饼的习俗,俗话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之说。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那时,它也只是像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的象征。

中秋吃月饼这件事儿,最先见于苏东坡的“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之句。在此之前的赏月食品,只有“玩月羹”,未见有月饼。月饼作为一种食品的名称并同中秋赏月联系在一起,始见于南宋的《武林旧事》。明代以来,有关中秋赏月吃月饼的记述就更多了。《宛署杂记》说,每到中秋,百姓们都制作面饼互相赠送,大小不等,呼为“月饼”。市场店铺里卖的月饼,多用果类作馅子,巧名异状,有的月饼一个要值数百钱。

长期以来我国人民对制作月饼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月饼的种类也越来越多,工艺越来越讲究。咸、甜、荤、素各俱异味。光面和花边各有特色。明末彭蕴章在《幽州土风俗》中写道:“月宫饼,制就银蟾紫府影,一双瞻兔满人间。悔煞嫩娥窃药年。奔入广寒归不得,空劳至杵驻丹颜。”这说明心灵手巧的厨师已经把嫦娥奔月的优美传说,作为食品艺术图案形象再现于月饼之上。清代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也有“至供月饼,到处皆有,大者尺余,上绘月宫蟾婚兔之形”的记述。足见古代月饼从内容到形式已是百花齐放了。

猜你喜欢
秋分赏月团圆
中秋赏月
白露 秋分
中秋节——八月十五庆团圆
中秋赏月
团圆中秋
二十四节气之白露·秋分
中秋一起来赏月
秋分
别样的中秋赏月
《小团圆》是否有出版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