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全花 丁旭
(陕西省安康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 安康 725000)
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和合理应用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1]。药剂学是药学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之一,是一门应用型技术学科,具有实践性强、应用面广、多学科交叉的特点。通过学习,学生应具备基本的制剂理论、实际操作技能。在完成目标实验同时,将中药特色剂型引入教学,以增加学生的求知欲和趣味性,以培养技术性实用人才。
中药传统制剂经过几千年的沉淀,丸剂、膏方在市场上魅力永存;如作为急症用药的安宫牛黄丸,具有补虚和扶正作用的膏方;随着提取分离技术的发展,中药颗粒剂及中药饮片颗粒成为散剂的延伸剂型,但有些传统剂型和技术已经失传或正在被淘汰如药捻等。如何选用“简、便、廉、验、安全性高、实践性强、疗效独特等优点”的实验,使学生掌握基本技能操作的同时,又能掌握其中的理论依据,真正体会到中药药剂学处方设计的合理性,我将游学到的中药特色技术结合到实践教学中,应用效果显著。
1.1 中药注射剂、滴丸、软胶囊、口服液、颗粒剂等新型剂型的广泛应用,丰富了中药剂型,但剂型是为临床疗效服务的,传统剂型各具特色,针对不同疾病有着不同的优势;并且同一种方剂,由于配制的剂型不同,亦可能有不同的治疗效果。
1.2 中药散剂,因其具有比表面积大、易分散等特点,是常用剂型,实验选用“益元散”的制备,处方中有滑石、甘草、朱砂;且朱砂色深,有毒,采用水飞法炮制,同学们在掌握等量递增法的同时,也掌握了打底套色法。
将甲捻作为拓展讲授,甲捻是著名老中医房之萱先生的独创传统法之一,主要用药为甲字提毒散,用纸为做工考究的河南萱纸,再以纯手工制作的精良手法撮就而成。采用内裹和外粘的方法,搓成后的甲捻要有一定的硬度,平直硬紧,用手摇晃不松软、不漏药。适用范围疮疡外科、痔瘘科、乳腺科、口腔科等。作为拓展讲授,使得继承不离古、发展不离宗。
1.3 中药软膏剂,因其具有良好的附着性、涂展性、广泛用于皮肤科、骨伤科、肛肠科。将北京中医医院用于慢性皮肤溃疡及皮肤软组织感染等多种疾病治疗的朱红膏纱、赵炳南教授治疗脓疱病、湿疹皮炎、皮肤疖肿、毛囊炎、丹毒等疾病首选的芩柏软膏用于教学实验,使学生掌握不同类型、不同基质软膏剂的制备方法及其操作要点。
1.4 煎膏剂是中医治疗慢性病的常用剂型之一,选益母草膏的制备;使学生掌握炼糖的经验标准:为色泽金黄,滴水成珠(一开始滴入水中扩散,后来呈圆形、类球形),收膏的经验判断指标:①用棍棒趁热挑起,“夏天挂旗,冬天打丝”,②用棍棒趁热蘸取膏液,滴于白纸上,不现水迹,③将膏液滴于食指上与拇指共捻,能拉出约2cm左右的白丝。
1.5 丸剂是多用于慢性病和虚弱性疾病,我们选用大山楂丸的制备,通过操作,学生对炼蜜的程度嫩蜜、中蜜、老蜜有所掌握。方中的六神曲、麦芽经过炮制,体现中药的一大特色。
2.1 中药汤剂因为配伍灵活,体现中医“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因其吸收快,效果好,它一直是中医对抗疾病的有力“武器”。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中药调剂、煎药也出现智能化,中药的自煎、代煎、免煎优缺点进行探讨?
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信息化技术在药品调剂、中药煎药等药学管理工作中的应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中药饮片颗粒智能调剂设备,通过品种扫描、自动计算、自动配药、密封包装等过程,精准快速调剂,保证配药质量,做到零差错,同时也缩短病人的候药时间。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认识到新型中药饮片颗粒的发展,虽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但增加了临床用药的多样性,也为中医药发展的现代化做出了贡献。
2.2 黑膏药制备过程通过药料的提取、炼油、下丹、去火毒、涂布,黑膏药是我们的先辈在生产力相当落后,对化学知识认识甚少的情况下,最早利用化学合成法发明的可直接粘贴于皮肤,并通过皮肤吸收以取得治病效果的药物制剂,但存在工艺落后,傻、大、黑、粗,环境污染,贴敷部位难以洗涤,不如口服方便等缺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快速“去火毒”,缩短制剂时间,如何借鉴现代橡皮膏及透皮吸收技术,对提取工艺、基质等进行大胆的改进,将中医药基础理论与现代化的制剂手段相结合,使传统的黑膏药重新焕发青春,得到认可和广泛的应用。
3.1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康复中心,将中医药传统疗法与北方地域特点相融合,开展的药浴、蜡疗、中药熏蒸、中药外治、内调美容等诊疗工作
其中中药蜡疗,是在中医药理论知识的指导下,将医用石蜡与中药封包结合应用于患处,起到驱除致痛因子、消除炎症及延缓关节衰老等功效,具有治疗疾病、缓解病痛的作用,是传统疗法与现代技术密切结合的特色中医疗法。
药浴中心根据中医理论,遵循阴阳五行变化之规律,结合治未病中心及体质辩证之方法,创立具有中医特色的五行池,深受广大群众的推崇。
3.2 将中药特色制剂融入教学实验实训
最具代表性的传统剂型有丸、散、膏。中药传统制剂在历代医家的医疗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的独特的制剂技术。由于中药自身的特殊性,决定了一些新剂型并非适用于所有的制剂,如糖浆剂、胶囊剂、口服液,注射剂等,将传统制剂在传承的基础上,适应现代临床需要,不断改进和创新,以适应临床治病的需要。
当前,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深入挖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完善高职院校对学生“一专多能”的培养方案,推动中医药人才体系的建设。
中医博大精深,草木吐秀含灵。中国地大物博,气候多样,孕育着种类丰富的植物、动物和矿物资源,守护华夏民族疾病防治的物质基础,对保障人民健康和民族繁行起着重要作用。
陕西是中医药文化的发祥地之一,陕西省的中药材资源包括了文化资源、自然资源、独特的“太白”七药及种植药材四个方面,自古以来就有“秦地无闲草”,“陕西多名医”的美誉;安康素有“漆、麻,耳、倍之乡”和“中药材摇篮”的美称,中草药有黄连、杜仲、党参、当归、天麻等。融入中药特色制剂,让学生都能够了解中医药文化,热爱中国传统文化,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利于学生毕业后服务于地方经济,促进中药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