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塔河县第一中学 许桂香
1.西周时代,贵族阶级普遍盛行孝友或孝悌观念,周公曾告诫卫康叔,不孝不友是最大的罪恶。由此可知,西周时期
( )
A.儒家伦理观念已初步确立
B.统治秩序借助于道德观念
C.贵族阶级内部实现了团结
D.社会道德体系已基本建立
2.西周早中期,大量青铜器豪华精美、端庄厚重,礼乐器众多。战国中晚期,大量青铜器风格朴素、注重实用,日用器更普遍。这反映了
( )
A.长期的战乱使青铜铸造业衰落
B.战国时期贵族政治经济实力下降
C.铁器推广使人们对青铜器的需求量减少
D.战国时期废除了礼乐制度
3.管仲在齐国推行了“官山海”政策,通过垄断制盐业和冶铁业,沉重打击了齐国的私营盐铁业,使盐铁业重新回到“工商食官”状态。这种做法的主要影响是
( )
A.恢复西周的“工商食官”政策
B.推动重农抑商政策形成
C.促进经济国有化政策的产生
D.促进官营手工业的产生
4.中国许多大学的校训出自古代文化典籍。如清华大学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出自《周易》;复旦大学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出自《论语》;厦门大学校训中的“止于至善”出自《礼记》。这表明
( )
A.传统价值追求具有旺盛生命力
B.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源远流长
C.高等教育致力于复兴传统文化
D.儒家思想传统影响教育发展
5.有史学家认为,西周社会与商朝一样,仍是由贵族、平民、奴隶三大阶级构成的。与商代不同的是,西周贵族内部有更细的等级划分,等级的色彩尤其明显。对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解释合理的是
( )
A.分封制使周王处于天下共主的地位
B.宗法制进一步细化了西周贵族等级
C.世袭制造成了贵族把持政权的局面
D.神权与王权的结合神化了西周王权
6.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指出,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丧服之大纲四:曰“亲亲”,曰“尊尊”,曰“长长”,曰“男女有别”。这表明周朝
( )
A.儒家思想得到统治者的认可并被推行
B.通过强化等级秩序维护中央集权
C.通过规范礼乐制度维护贵族等级特权
D.宗法制下形成了强大的家族凝聚力
7.中国传统家族有“长兄如父”“小儿不及长孙”的说法。这些说法体现的是
( )
A.家族和睦 B.等级秩序
C.贵族世袭 D.宗法观念
8.春秋战国时期,商业主要以迎合统治者的奢侈消费为急为先,连城市手工业都竞相生产“悦在玩好”的奢侈品。这反映出当时
( )
A.市场消费水平的提高
B.商业服务群体单一
C.工商业发展受到限制
D.下层民众消费水平低
9.考古资料表明,西周时期,一些异姓诸侯国虽然远离王畿地区,但是其青铜器物等,在形制、纹饰和工艺风格上都与周王朝表现出较强的一致性。这主要说明当时
( )
A.礼乐制度日益受到冲击
B.工官制实现礼器标准化生产
C.分封制有利于中原文化的传播
D.华夷观念推动民族间文化交流
10.考古资料显示,河北石家庄庄村赵国遗址考古中出土大量农具,其中铁农具占全部农具的65%。在辽宁抚顺莲花堡燕国遗址出土的铁农具,占全部农具的85%以上。这说明
( )
A.我国铁犁牛耕耕作方式已经成熟
B.战国时期铁农具已在全国普遍使用
C.东北地区耕作技术超过河北地区
D.铁农具已在农业生产中占主导地位
11.战国时,赵国铸造了大量的样式多样的青铜货币,其中布币是最主要的货币形式,还有为适应与燕齐交界地区的商业交往而铸的刀币,以及受秦国影响铸造时间较晚的圜钱。这反映了当时赵国
( )
A.手工业技术很发达 B.具有工商立国思想
C.一度取得霸主地位 D.积极开展商贸活动
12.“王”本是夏商西周最高统治者的称号,历代大王上位之后表示自己功德不足以与上古帝王媲美,故只称王,不称帝。春秋时始有诸侯称“王”,到了战国时诸侯纷纷称“王”。这实质上反映了
( )
A.战国时周天子失去对诸侯的控制
B.春秋战国时分封制走向瓦解
C.春秋战国时国家从分裂走向统一
D.春秋时期周天子势力强大
13.殷人凡遇征战、田猎、疾病、行止等,都要求于神,以测吉凶祸福。周人认为天之好恶与人之好恶一致,天命与人事息息相通。春秋时期,“天”已经开始从超验的神的地位下降到了现实世界。这些变化表明春秋时期
( )
A.政治制度中的神权色彩消失
B.儒家天命观思想影响很深远
C.天人关系的重心发生了变化
D.出现贵贱、主从的人伦关系
14.郭沫若主编的《甲骨文合集》从众多甲骨中精选41956片,分类编排,共分成奴隶和平民、奴隶主贵族、官吏、军队刑罚监狱、战争、农业、商业、建筑、天文历法、祭祀等21个类别。由此可推知
( )
A.史家的研究大都具有主观偏见
B.甲骨文已是成系统的文字
C.当时已形成强有力的中央政权
D.当时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
15.《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这反映出,《墨子》
( )
A.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
B.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
C.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D.体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
16.《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乃去其三面”,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这一记载意在说明
( )
A.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
B.捕猎是夏商时的主要经济活动
C.商朝已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D.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
17.中国历史上不少皇帝为封国问题大伤脑筋,出现过严重的封王反叛,但历代皇帝照封不误。中国古代封国不断主要在于
( )
A.分封制度的优越
B.宗法关系的存在
C.专制皇权的需要
D.地方势力的强大
18.孟子认为,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下列阐释最符合材料意思的是
( )
A.政治生活是伦理道德生活的延伸
B.强调道德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
C.重视德教在仁政施行中的作用
D.德行是王位继承的主要考量因素
19.韩非子在实践基础上将其理论加以完善,提出要建立“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的大一统集权国家。下列主张与该思想理论相符的
是
( )
A.一家二贵,事乃无功
B.战阵之间,不厌诈伪
C.法不阿贵,绳不挠曲
D.事以密成,语以泄败
20.先秦时期某思想家提出,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殿赏,量功而分禄。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这属于
( )
A.强调赏罚分明的法家思想
B.认为人生无常的道家思想
C.提倡为政以德的儒家思想
D.主张选贤任能的墨家思想
21.下图为春秋战国之际局部示意图。当时,范蠡在陶、子贡在曹鲁之间经商成为巨富,这一现象反映了
( )
A.区域位置影响商贸发展
B.争霸战争促进经济交往
C.交通条件决定地方经济状况
D.城市规模扩大推动商业繁荣
22.下图是西周与战国两个时期相同文字的不同写法,反映出字形发生了变化,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
A.文字的频繁使用 B.书写材料的不同
C.各国变法的实施 D.“书同文”的推行
23.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这表明西周时
( )
A.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
B.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
C.宗法制度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D.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
24.“王”字在甲骨文中是一把斧头的形象,象征军事首领的征伐权力。战国时期,孟子认为,“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他的观点
( )
A.与甲骨文“王”字的本义一致
B.是“无为而治”的理论依据
C.体现出儒家强调教化的政治理念
D.奠定了宗法制度的思想基础
25.被孟子称为“贱丈夫”的民间商人,最初是不合法的,不能到城里市场上去交易。他们只能在野外找个土岗,“以左右望”,获取利益。后来,民间商人向政府纳过税后就可以在城里的市场上进行交易了。这一变化反映了
( )
A.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B.民间商人推动商业市镇崛起
C.政府不再监管商业活动
D.民间商人可以取得合法地位
26.下列汉字字体中,得名缘于书写材质的是
( )
A.隶书 B.金文 C.小篆 D.草书
27.《国语》讲“祀,国之大节”。有学者认为,青铜器在商周时期被视为“政治的权力”。可推断,商周时期青铜器主要用作
( )
A.农具 B.礼器 C.食具 D.货币
28.《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 )
A.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
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C.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
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
29.古代儒家学者批评现实政治,往往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这表明了儒者
( )
A.不能适应现实政治 B.反对进行社会变革
C.理想化的政治诉求 D.以复古为政治目标
30.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
( )
A.河南 B.河北 C.陕西 D.山东
31.考古工作者在河南辉县琉璃阁发掘了一座春秋时期的诸侯墓,出土了只有周天子才能使用的九鼎。这反映了
( )
A.宗法制度的瓦解 B.分封制度的崩溃
C.等级制度的颠覆 D.礼乐制度的破坏
32.战国时期魏国的李悝、齐国的邹忌、秦国的张仪等,都是执掌大权、声名卓著、出身寒微的卿相,但这些新起者亦不再被分封。这反映了战国时期
( )
A.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
B.世卿世禄制趋于瓦解
C.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已确立
D.人才的流动比较频繁
33.下列选项不能体现宗法制及其影响的是
( )
A.“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B.“谱牒不立,则传久而失宗”
C.“父死子继,兄终弟及”
D.“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
34.《尚书·酒诰》云:“人无于水监(照镜子),当于民监。”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
( )
A.兼爱尚贤 B.主权在民
C.以民为本 D.道法自然
35.先秦诸子百家既相互辩难,也相互影响。儒家与法家主张的共通之处是
( )
A.重农抑商 B.强调制度与秩序
C.厚古薄今 D.重视道德与人伦
36.2017年11月,甲骨文顺利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的评审,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我们通过甲骨文可以
( )
A.了解商朝的社会历史
B.研究书法发展的历程
C.确定中华文明的源头
D.印证汉字是最早文字
37.西周初期,受封的诸侯大多面临着艰难的建国过程,他们既要平定当地部族的反抗,又要“移风易俗”,重建社会秩序。这表明分封制
( )
A.促进了诸侯争霸的形成
B.扩大了王畿的统治区域
C.有利于周文化的传播
D.增强了中央对地方控制
38.在中国古代,褒扬官员德行和政绩,往往称其人为“民之父母”,官员亦以“为民父母”“爱民如子”作为执政的理想境界。这一现象反映出
( )
A.宗族关系已成为执政的基础
B.“家天下”观念的政治影响
C.官员考核主要依据民本思想
D.官民之间具有共同政治诉求
39.孟子发扬孔子开创的儒学,主张涵养“浩然之气”,倡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后世影响极大。孟子这些言论所强调的是
( )
A.努力完善个人品德 B.坚持个人独特性格
C.勇于突破礼制束缚 D.敢于反抗专制暴政
40.西周以前,贵族社会流行一夫多妻婚姻;西周时期,一夫多妻制被一夫一妻多妾制取代。这一变化的主要影响是
( )
A.强化周天子的权威
B.增强权力传承的稳定性
C.降低了女性的地位
D.削弱了贵族的特权地位
41.家训宗规伦理以儒家思想为主体,通过家国意识同构,旨在实现社会和谐,体现了民族传统道德思想与规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子(孔子弟子)曰:“孝弟(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材料二约之二:吾族务要恪遵祖训,以伦理为纪纲,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妇和顺;一家雍睦(和睦),端由于此。即同宗相处,须要安分守己,尊莫凌卑,强莫欺弱;卑幼者不许冒犯长上,富贵者宜怜穷困。循规蹈矩,宗族称孝,乡党称弟(悌)。
(1)据材料一,指出仁的根本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有关仁的政治主张。
(2)历代许多家训体现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伦理。据材料二,归纳儒家伦理的主要内容。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孔子认为,礼乐制度的松弛、崩坏,导致社会动荡,极力主张“道(导)之以德,齐之以礼”,重建社会秩序。孔子曾把重建礼乐秩序的希望寄托在统治者身上,称:“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他一度入仕为官,以求实现其治国理想。他还提倡“学而优则仕”,其弟子亦多有入仕者。孔子认为一个人要成为完美的人,必须用礼乐规范个人的言行举止。个人“不学礼,无以立”,在言行上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孔子关于礼的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孔子关于礼的主张。
参考答案
1.B 2.B 3.B 4.A 5.B 6.C 7.D 8.B 9.C 10.D 11.D 12.B
13.C 14.B 15.C 16.A 17.B 18.B 19.A 20.D 21.A 22.A 23.B
24.C 25.D 26.B 27.B 28.C 29.C 30.C 31.D 32.B 33.D 34.C
35.B 36.A 37.C 38.B 39.A 40.B
41.(1)根本:孝悌。
政治主张:为政以德(以德治民或德治);实行仁政。
(2)家庭和睦;宗族团结;乡里和谐。
42.(1)礼乐传统;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礼崩乐坏;思想活跃。
(2)重建礼制社会;希望主政者能担当重建礼乐秩序的大任;积极入仕,以礼治国;人人都践行周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