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湖塘桥实验小学 许 陈
“绘本”是用图画与文字共同叙述一个完整故事的读本,以画为主,字少而画面丰富,以画传达故事情节,符合低年级儿童早期阅读的特点和习惯。把绘本作为课程资源的一部分,运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称之为绘本教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在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感受阅读的乐趣,培养学生有指向、有节奏的想象创编能力,同时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绘本非常符合这一要求,因此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那如何利用绘本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呢?根据低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和思维特征,我将绘本阅读划分为三个板块:整体阅读、合作阅读、探究阅读。
绘本对儿童来说具有很大的吸引力,绘本以文图配合讲故事,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读一本绘本,要先读读封面,可以在故事没有开始之前指导儿童发现图画中隐藏之意。而这个过程,可以培养孩子的观察力、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拿起一本绘本,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封面。比如《小猪变形记》的封面上是一只插着翅膀的可爱小猪,一下子就抓住了孩子的好奇心,使他们迫不及待地想去了解故事的全部,我们可以先引导学生根据图片想象一下文章讲述的是什么?再引导学生从图片转向文字的观察,了解文字提供给我们的信息,学会图片和文字结合起来读,读到更多的收获。
首先,让学生结合文字和图片整体阅读绘本故事,了解故事梗概。通过师生交流,探讨绘本内容,充分发挥想象力,为深入阅读打好基础。
绘本贴近孩子的生活,故事生动有趣,能培养孩子多元思考的能力。在让学生正式合作阅读之前,要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那就是抓住关键信息。比如在教学《小猪变形记》时,先引导学生细读第一次变形,边讲解边在黑板上板贴关键词“遇见谁、心里想、好主意、怎么做、怎么说、结果呢”,帮助学生更有条理地按照事情发展顺序讲述第一次变形,根据这些关键词尝试把故事讲清楚、讲具体。还可以让学生加上动作、配上表情,注意讲故事时候的声音和语气,把故事讲得有趣生动。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很少尝试合作阅读,但是合作能力对学生未来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尝试合作阅读教学是必要的,我们可以通过绘本阅读逐步开展。首次尝试合作阅读绘本教学时,可以先教给学生分工的方法。比如阅读时,可以一人读,其他人听,也可以大家一起读;可以分好角色,每人读一部分;还可以将学生分为主讲、导演、评委等。这样简单的分工尝试,能让学生迅速进入状态,体会绘本内容,并在合作中互相帮助、互相提升。
将探究活动引入课堂教学,让学生有目的地学习绘本内容,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意识。教师提供令学生感兴趣的情节,引导他们去绘本中积极探索,在探索中获得答案。比如在教学《爷爷一定有办法》时,要引导学生重点阅读老鼠一家的生活,尝试为其创造新的故事。绘本阅读时,有时学生会特别关注某一个画面或情节,可以让他们分享这些自己感兴趣或看不懂的内容给其他学生。同时,要鼓励学生积极自我评价,让他们在下次探索中更有信心。
教师不仅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阅读,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理解内容、诱发想象。在学生对绘本产生浓厚兴趣后,思维已经被打开,情绪已经被激发,想象创编欲望迫切,我们可以让学生通过画画、制作等方式,自己动手加深印象。比如在教学《小猪变形记》时,可以让学生拿起画笔给小猪画一画变形的样子,然后想一想、说一说,创编新的故事情节,看谁写得好写得精彩,从而鼓励学生大胆创作。
绘本的价值和魅力在于:它没有一句教条,却能满足孩子成长的需要;没有一丝说理,却能启发孩子的深入思考;没有一点喧闹,却能激发孩子的开心大笑。学生绘本读多了读好了,无论是语言的积累还是画面的积累,都厚实了;无论是思想还是情感,都活跃而丰富了。《小猪变形记》教会学生“做自己,最幸福”,《不要随便欺负我》教会学生勇敢地对“恶势力”说不,《猜猜我有多爱你》让学生懂得“爱才是世界上最大的”……
绘本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不可能把书中所有东西都教给学生,我们首先要做到也是最重要的是教会孩子阅读方法、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教师对绘本深入准确的挖掘,是阅读教学的前提与保障。优秀的绘本往往蕴含丰富的信息,不能仅停留在对情节的大致了解,要做深层次探索和准确引导,这样的绘本阅读带给孩子的发展才是无限的。
我的绘本阅读研究才刚刚开始,相信在一次次摸索中,我会寻找到更加合适的方法;相信学生通过绘本的阅读,能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阅读习惯也越来越好;相信阅读能力提升也能带来语文学习能力的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