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张家港市万红幼儿园 高 俊
幼儿园“淘书行”活动中,陪孩子们去新华书店“淘书”。两个孩子拿着一本书在看着、说着,我凑了上去。“老师,这个人的脸是蓝色的。”一看,竟然是京剧图画书《盗御马》,我也忍不住翻看了起来。如此经典的京剧故事被画家和作家搬下了舞台,请到了书中,孩子们又非常感兴趣,那就买回去,带给所有的孩子。美味大餐需要各种调料来烹制,那我们也来给“京剧图画书”加点料,让它成为“中国大戏”,帮助孩子读懂并理解故事,从而爱上京剧!
《盗御马》图画书中的人物都是舞台上的模样。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我采用情境阅读法,将图画书中的内容通过影像、声音、图画提供给幼儿,营造一个栩栩如生的真实场景,以激发幼儿的情感和思维,使幼儿产生身临其境的真实体验,从而达到一定的教育目的。
整个活动以“看戏”贯穿始终。在活动室周围陈列着京剧表演使用的大旗、脸谱、服装、武器等,电视屏幕上展现着舞台样式的红幕布,幕布上有“万红戏院”四个字。活动开始,伴随着京剧音乐,孩子进入戏院;故事中每个人物出场有京剧鼓点相伴;在这样的情境中,老师的京剧着装与说话时的语调,让孩子们身临其境,感觉真的在戏院看戏。他们一直保持着好奇,来阅读这个“特别”的图画书。
运用音乐来创设情境、烘托气氛,可以让幼儿更好地感受到故事中的形象、画面及表达的情感,更深入地体会故事的意境。京剧的音乐非常有特色,让京剧《盗御马》伴奏音乐贯穿,让活动充满京剧味儿。音乐伴随孩子们上场时,孩子们感觉非常有趣;节选音乐跟着幕布拉开同时响起,让孩子们马上进入到戏剧故事中;人物的入场音乐,让画面更有动感;窦尔墩和黄三泰的比武时,虽然课件上人物并没有动,但是有了激烈的比武音乐让人充满了联想;在窦尔墩偷马时配点音乐,让孩子感受紧张的气氛;最后握手言和,恩仇烟消云散,配点音乐让故事达到高潮。
绘本阅读不仅要说,要读,更要表演。幼儿在生活中没有亲身经历,也就难以产生情感共鸣。教师在进行绘本教学时,可以引导孩子进行动作的模仿,更好地体会人物的特点。集体教学过程中“演”自然而然提升了孩子爱表演的兴趣、会表演的能力,如孩子需要准备一些人物的脸谱、武器、服装等等,放到区角游戏区域中,供幼儿表现。京剧欣赏则是让孩子走进京剧,模仿京剧中人物的表演,感受京剧的魅力,从而喜欢京剧。为此,孩子先通过阅读绘本、理解绘本,再通过自己的理解,用动作、语言、服装道具等多种形式将故事呈现出来,感受京剧的魅力,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从而喜欢上京剧。
应彩云说:有时候,尽管绘本原文丰富而铺陈,但为了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抓住孩子的耳朵,我们不妨对原文稍做无伤主题的删减,从而使教学在更为浓郁的思想感知中,达成目标。
整本京剧图画书《盗御马》中,没有角色对话。京剧人物“窦尔墩”上场,给他加上对话,使原本平铺直叙的描述变得生动起来。“我是窦尔墩,武艺高强本领大”比“有个叫窦尔墩的绿林好汉,他的武艺高强、性格刚烈”更加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接着,“黄三泰和窦尔墩比武”的场面,共有6 行字的描述,“官府屡次派重兵攻打窦尔墩的山寨,都不能取胜,于是想出了一条奸计。他们利用窦尔墩不服输的性格,派镖师黄三泰和窦尔墩相约在李家店比武,并约定比武过程中不能使用暗器……”从画面上看,却只有两个人物比武的动作,孩子们无法看出文字部分表达的内容。于是直接缩减为人物说白:“我是黄三泰,官府命我来抓窦尔墩,约好比武不使用暗器。”简洁明了,生动有趣,对于比武后分析人物特点有帮助。
针对窦尔墩盗御马的阅读过程,我进行了这样的环境创设:每个孩子的座位后面都有一个精美的书袋,书袋里都放置了图画书《盗御马》;在旁边的桌子上,摆放了几台录有盗御马图片和故事录音的平板电脑,录音也进行了故事改编。孩子们在宽松舒适的阅读环境中,自主选择喜欢的阅读方式进行阅读,相互讨论在阅读中的发现和体会,了解了盗御马的过程,为后面环节的集体交流打下基础。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语言领域教育建议:“孩子们能够依据画面线索讲述故事,大胆猜测、想象故事情节的发展。”在盗御马过程中,采取师生对话,引导幼儿根据画面进行讲述,鼓励幼儿大胆猜测和想象。
师:窦尔墩在做什么?
幼:他把马牵走了。
师:不是自己的马,他牵走了,可以怎么说?
幼:他偷走了马。
师:对!偷也叫盗,他盗走了什么马?
……
文中,朱光祖换走兵器的画面,让孩子产生朱光祖要杀窦尔墩的错觉。如果直接告诉他们画面的内容,会失去观察和猜测的思维碰撞。结合朱光祖思考的神情,于是想的“小云朵”
出现:“我拿走窦尔墩的‘护手双钩’,留下黄天霸的‘夺命钢刀’。”就揭晓了孩子们观察与讨论的结果是否正确,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是幼儿学习的重要动力,我利用课件充分调动幼儿兴趣,有效地将图像、动画、声音相互结合,把静态事物动态化,营造轻松自然的活动氛围,使幼儿轻松、愉快、自然、主动地学习。
针对京剧故事,在制作课件时要充分考虑京剧元素,制作上要与故事画面相吻合。首先,舞台要挑选接近的画面然后进行抠图制作,好把故事充分展示在舞台上。舞台的幕布像真的演出一样,可以拉幕和闭幕,这样才有真实性,让孩子们好奇幕布拉开后会是什么样的场景。故事可以分成三幕,每一幕之间都有一个拉幕的过程,让他们能够明白盗御马的前因、经过和结果。在共同回忆故事时,选用的是三面京剧大旗,然后每个大旗上都分别标有“第1 幕”“第2 幕”和“第3 幕”,再根据幼儿回忆分别代表性地出示两张图片来进行。
课件能够化静为动,对课件中的图片进行恰当处理,调动幼儿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幼儿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1.抠图与渐入:为了突出主要人物和京剧表演性,我一开始对窦尔墩和黄三泰进行了抠图处理,这样一来再通过人物的渐入,使人物有了动感,增加了趣味,一下就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比武场面中,如果直接飞镖出现就失去了一个让孩子们大胆猜测“窦尔墩和黄三泰比武谁会赢”的机会,为此,我把飞镖从画面上抠除。在窦尔墩战败时,采用抠图渐入,让孩子们体会他“败下阵来”。
2.放大与还原:绘本中有许多细节需要孩子仔细观察。为了达到观察的效果,我在课件上进行了放大处理。比如:窦尔墩和黄三泰两个不同颜色花脸的观察,我就是突出放大了上半身,让幼儿有的放矢,着重观察花脸的颜色,体会人物的性格特征。窦尔墩盗御马时,“梁九公骑御马”“熏香”“飞镖留下字条”是关键点,通过孩子自己发现和放大,让答案明朗。为了保持绘本画面的完整性和后面的观察,课件中还进行了还原处理。
3.出现与遮挡:比武场面,当幼儿都猜测窦尔墩会赢时,飞镖的出现及路线设置,使窦尔墩中镖,让孩子们真切地感受到黄三泰的奸诈。在黄天霸拜见窦尔墩,表示要见识一下千里马时,用遮挡的方式把图片上的马藏起来,让孩子进行猜测后再随着声效让马出现,给孩子以悬念,增加趣味。在课件中,为画面增加一些图像符号,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故事的情节。在绘本第三部分,为了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我在课件画面上出现了说话的符号,这样更有针对性地理解和倾听人物的对话。
为了使活动更加有趣味,让孩子们更了解故事内容,课件中还增加了很多配音和声效。
1.人物配音助理解。让故事人物自己说话,处理不同人物说话的声调、语气等,可以增加人物的表现力和故事性,减少教师过多的交代。
2.简单声效促真实。黄三泰使用飞镖,配以飞镖的声效,让孩子们感觉很有趣,还模仿着声效“嗖”的声音;窦尔墩盗走御马,骑马奔跑配以声效“马跑”,孩子们听到后不由得交头接耳……简单的声效大大增加了剧情的真实性,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的兴趣。
梅兰芳先生说过,戏剧是一项审美的艺术。审美能力的培养是要经过长期的熏陶学习和浸染的,其中,一条坦途就是在小时候多多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多多接触国粹艺术。因为了解了,所以热爱它;因为热爱了,所以把它留在了心里。通过给京剧图画书加料,让孩子们在情境中阅读,对话中理解,课件中学习,提高孩子们的活动兴趣,让孩子渐渐爱上京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