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文宇 宋 莹 沈阳工学院
最近几年,由食品安全而引发的事件时有发生,一次次为大众敲响了食品安全的警钟,国家及各级政府相关部门,也在不断出台相关政策,并加大监管力度,但依然有人铤而走险,在生产、加工、运输等环节大做手脚,为自己牟利,而食品安全又带有隐蔽性、相对性与爆发性,在生产一段时间后才被察觉,因此,如何处理好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维护社会稳定的关键。
食品安全,是指食品在满足食品营养标准的前提下,不含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不会在食用后出现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威胁,而这一点,正是我国的《食品安全法》中提到的,这也是国家对从事食品企业的一项硬性要求。具体而言,食品安全可分为3 个层次:①食品数量安全,即食品生产数量满足国家或地区人们的需求。②食品质量安全,即所生产的食品,在营养、卫生等方面符合国家的既定要求。③食品可持续安全,即食品生产建立在友好环境的基础上进行[1]。
正所谓“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在人类发展中的地位,是其他物质所无法替代的,它满足了人体对营养物质的基本需求,因此,可以说,任何人类活动,都离不开食品。然而,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一些人却因一己私利,而在食品方面动手脚,使得一些食品不再是人们口中的美食,而是成为导致人体患病的重要因素,因此,提高大众的食品安全意识至关重要,意识的提高,可以避免各类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让大众可以安心享用餐桌上的美食。
就目前情况而言,我国食品安全整体情况较好,国家高度重视食品安全,但仍然有一小部分群体铤而走险,做了危害大众利益的事情,在生产、加工、储藏等环节,不依照国家既定标准,并将食品通过各种渠道销售出去,导致区域性的食品安全隐患。
而除了小部分人的不法行径之外,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较低,也成为阻碍我国食品安全发展的重要因素。很多人因为误食过期或劣质食品而导致食物中毒,这便是缺乏食品安全意识的一种表现。另外,一些食品生产者,如农产品种植人员,为了提高农作物产量,过多施肥,喷洒农药,造成农作物体内化学物质含量超标,这些食物最终也成为了人们口中的“美餐”。还有一些企业为了提高产品的色、香、味等品质,经常在食品中添加添加剂,而添加适量的添加剂,国家是允许的,但一些生产商,为了节约成本,牟取暴利,而在食品中加入过量的添加剂,导致了食品质变等问题。不难看出,我国在食品安全问题治理方面,依然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2]。
要降低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概率,应从提高全民食品安全意识出发。①政府加强食品安全科普,可利用强大的互联网平台,向人们普及食品安全知识,让大众了解、重视且能够主动识别食品是否存在安全隐患。②要构建区域性食品安全网络,对流通于本地的食品,进行登记入网,一旦发现问题,需及时发出通告,另外,在网络平台上要设置食品安全投诉专栏,对于民众投诉的食品,及时检查,若一经核实,要严惩不贷,若消费者恶意提供食品安全信息,也要依法处理,并及时阻止假消息的扩散。③加强对食品生产者的宣传教育,要定期组织座谈会,进行工作汇报,避免因利益驱使而产生错误思想,而对于个体农牧民,也要发放食品安全手册,让其遵守规定,避免农牧产品出现食品污染情况。
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食品卫生部门作为食品市场的监督者与指导者,应做到“在其位,谋其政”,处处以百姓为先,为百姓谋福利。在食品安全方面,可继续加强监查工作,做到不定期监查,对从生产到加工,再到储藏、运输、销售各个环节了如指掌,并建立食品数据库,对于流通于市场的食品进行信息入库,包括产品的产地、加工地、负责人等等,以此对那些企图谋不义之财的加以限制。而对于问题食品,也可依据数据库的信息,进行追责,并进行新闻通报,广而告之,让不法之人受到应有的惩罚。
综上,食品安全关系着大众民生,因此,无论是社会大众,还是相关管理部门,亦或食品行业从业者,都应提高自己的食品安全意识,进而达到大众可以辨别食品是否安全,管理部门能实时把控食品市场信息,从业者坚持本心的从事生产,保证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