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化 回归幼儿绘本教学的本真

2020-12-03 07:56:29
名师在线 2020年22期
关键词:蚯蚓绘本情境

张 娟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实验幼儿园,江苏南通 226300)

引 言

农村幼儿绘本教学游戏化是基于农村幼儿的现状和特点,努力将绘本教学变为快乐的游戏。将绘本阅读和幼儿喜闻乐见的游戏活动结合在一起,能提升幼儿阅读绘本的能力,促使其多领域拓展。在这样的教学中,幼儿能将绘本语言和游戏结合起来,获得更加全面的阅读感受,既培养了天性,又提升了综合能力。

一、创设情境,激活体验

2012年10月教育部颁布的《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要给幼儿提供丰富、适宜的读物,和幼儿一起看图书、讲故事,丰富其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其阅读兴趣。因此,在绘本教学游戏化的过程中,教师应激发幼儿对绘本的阅读兴趣,积极创设良好的活动情境,丰富幼儿的内心体验。例如,教师可以结合农村幼儿生活,展现一些体现农村生活的绘本;或者围绕农村幼儿亲子关系不佳的问题,展示一些体现亲子关系的绘本,为其积极创设情境,激发幼儿的生活体验。

在农村雨后的田地边,经常会有不少蚯蚓,所以幼儿对蚯蚓并不陌生,此时教师引导幼儿阅读《蚯蚓的日记》,就能更好地促其进入情境。有条件的话,教师可以带领幼儿来到草坪上寻找蚯蚓,观察蚯蚓的行为,了解其生活习性,并和绘本内容比较,看看有什么异同点;若没有条件,也可用语言和问题创设情境,引导幼儿回忆自己是否曾经看到过蚯蚓,是否观察过它们的特点。这样的绘本阅读能引导幼儿进入情境,促使其激活内心体验。接下来,教师可以让幼儿交流:“假如你是蚯蚓宝宝,会怎么记录自己一天的生活呢?”如有幼儿就将自己观察到的现象表述了出来:“我是蚯蚓宝宝,要去郊外旅行,可是我走路太慢了,一天过去了,才刚刚出门呢。”幼儿用夸张的手法展现了蚯蚓的速度很慢,同时也让其他幼儿随着故事进入情境。

在绘本教学游戏化的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幼儿的游戏心情,尝试创设和绘本内容相似的情境,带领幼儿进入情境,唤醒其生活体验,这样才能让幼儿充分感受绘本的乐趣,从而投入地展开阅读。

二、参与创编,放飞想象

绘本教学游戏化不仅体现在引导幼儿展开绘本阅读方面,还体现在创编活动中。农村幼儿的生活环境比较单一,生活经验不够丰富,针对这个问题,更要创设充满趣味性的生活场景,激发其想象力,鼓励其自编故事,这样幼儿的视野才能更宽阔,创造和表达能力也随之提升。

不少农村幼儿的家长外出打工,将幼儿交由家中长辈照顾,因此与幼儿之间存在疏离感。为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幼儿阅读《我爸爸》,鼓励其结合生活中的实际经验展开想象,参与到故事创编中。“大家回忆一下自己的爸爸,他是个怎样的人呢?如果要你编一个小故事介绍爸爸,你会如何说呢?”幼儿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展开了丰富的联想。有幼儿说道:“我的爸爸是一个大力士,他的力气可大了,几十斤重的水泥袋,他轻轻放在肩膀上扛起来就走。我觉得,他可以和大象比举重,大象都会输给我爸爸的。他不仅力气大,而且饭量也大,一顿吃的东西我一天都吃不完呢。”教师还可以鼓励幼儿围绕自己的想象互动交流,看看谁说的故事最生动,并给予其一定的奖励。在活动中,幼儿回忆起不少生活细节,感受到亲情的温暖。

在幼儿展开创编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其积极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从生活中汲取养料,并发挥想象力,这样才能让创编的故事展现出生活气息。教师要引导幼儿观察身边的人、事、物,并体现出自己的喜怒哀乐,这样的故事创编才更有意义。

三、制作道具,动手操作

绘本教学游戏化要起到学科融合的效果。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在完成绘本阅读的同时开展各种手工、美术的活动,通过活动提升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陶行知提出“教学做合一”的思想认为,教师若在绘本中加入一些小实验,让幼儿尝试动手展现小实验的内容,则能加深其印象。此外,还可以让幼儿画一画故事中的角色,围绕其形象制作手工艺品,这样也能提升幼儿的动手能力[1]。

《纸的力量》是一本有趣的科普类绘本,在引导幼儿阅读绘本故事的时候,鼓励其参与到动手操作活动中。首先,给幼儿分发纸张、剪刀、胶水等物品,引导幼儿回忆绘本中读到的内容,然后用折纸、剪贴等方法,将纸张加工成一栋“纸建筑物”,再将各种积木堆放在上面,看看谁的纸张在折叠加工后能承受更重的力量。在这个基础上,可以进行改良,如引导幼儿将纸张折叠成纸包的形状,然后放上沙土,看看谁制作的纸包能承载更多的沙土。在这样的活动中,幼儿自主制作了道具,并参与到科学小实验中,对科学探索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通过动手制作道具的方法,原本平面的人物形象变得立体化,幼儿和它们的接触更亲密。幼儿拿着自己制作的道具讲述绘本故事,讲述兴趣会更加浓厚,这样就将美术、手工、阅读、表达等融合到一起,起到绘本教学游戏化的效果。

四、搭建平台,精彩展演

农村幼儿社会接触面相对较窄,有时候想要展现自己,但却缺少表现的舞台。绘本教学游戏化过程中,要给幼儿搭建展示的平台,鼓励幼儿将自己阅读的收获展示出来,或展现美术作品,或讲述续编故事,或和小伙伴一起编演绘本剧。除线下展示外,还可以将作品上传到网络,让更多的人一起分享,这样幼儿的参与兴趣就会更加浓厚。

引导幼儿阅读了绘本《我妈妈》后,教师可以鼓励其尝试回忆和妈妈在一起生活的场景,用讲故事、编演小品等方法展现妈妈的形象,并与小伙伴分享。为了起到亲子交流的效果,教师还要将幼儿表演的内容录制下来,然后传送到网络上,让幼儿妈妈看到,并鼓励其给孩子录制视频回答。有幼儿的妈妈是护士,常常在医院加班,没有时间和孩子沟通。幼儿在小品中将妈妈想象成“超人”,展现了妈妈和“怪兽”战斗的场景。妈妈也录制了视频回应,答应孩子在战胜“怪兽”后一定尽快回来与其团聚。这样的活动既展现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又优化和改善了亲子关系。

农村幼儿一般处于隔代教育状态,亲子交流活动较少。此时教师可以利用微信等网络交流平台,将幼儿表演的视频上传到网络,让幼儿家长看到孩子的表演,并录制视频给予回应、鼓励。这样就能更好地改善亲子关系,同时也比较符合农村幼儿的生活情况。

结 语

绘本将图画和文字结合在一起,是一种适合幼儿阅读的文学形式,是儿童文化的呈现,是儿童自身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展开农村幼儿绘本教学游戏化教学活动,能促使幼儿教学回归教学的本真,帮助幼儿借助绘本进入自己的内心世界,同时也能让幼儿借助绘本打开通往外部世界的大门,让幼儿的精神品质、阅读能力等得到全面提升。

猜你喜欢
蚯蚓绘本情境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绘本
绘本
绘本
“害羞”的小蚯蚓
挖蚯蚓
挖蚯蚓
快乐语文(2017年9期)2017-06-15 20:28:36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