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永琴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中心医院妇产科 江苏 宿迁 223900)
子宫内膜息肉是临床妇产科较为常见的疾病,是指患者的子宫内膜发生过度增生,出现一个或数个肿物[1]。该疾病会导致患者出现多种临床症状,影响其身体健康。以往临床多采用宫腔诊刮术进行诊断与治疗,但效果不佳,笔者认为可采用宫腔镜诊治术,为分析效果开展本次研究,现进行总结。
共对76 例患者进行观察与分析,全部是2016 年1 月—2018 年12 月在本医院接受诊治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年龄为23~61 岁,平均年龄为(44.45±9.74)岁;年龄在40 及岁以下的患者有57 例,年龄在40 岁以上的患者有19 例;存在不孕且有生育要求的患者有18 例;45 例患者为多发息肉,31 例患者为单发息肉;未婚患者有2 例,其余74 例患者为已婚。本研究上报于医院伦理委员会,且得到批准。
纳入标准:经病理检查,确诊为子宫内膜息肉[2]的患者;B 超检查结果显示宫腔存在异常的患者;存在子宫异常出血、白带异常、腹痛等症状的患者。
排除标准:患有子宫颈恶性病变的患者;存在严重器官疾病对患者;存在血液疾病的患者;存在精神障碍疾病的患者;存在急性生殖道感染的患者;存在子宫屈度过大的患者。
所有患者均接受宫腔镜诊治术,指导患者进行相关检查,当患者的所有指标均为正常,且没有急性妇科炎症时,可进行择期手术,通常于患者经期结束后3d ~1 周时间内进行。手术前3d,告知患者不可进行性生活,手术前六个小时开始禁饮禁食,并将膀胱排空,清洗阴道。若患者存在子宫异常出血情况,则对患者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止血;若存在感染,则给予针对的抗菌药物治疗;为使患者的宫颈软化,进而方便机械扩张,在手术开始前2h 或12h,将400μg 米索前列醇片放置进患者的阴道穹隆位置。
完成手术准备后,可对患者进行手术,指导患者采取膀胱截石位,静脉麻醉,做好窥阴镜放置,暴露患者的宫颈口,操作宫颈钳将患者的宫颈前唇两侧进行固定,将宫颈进行扩张,大小与鞘套的外径一致,扩张过程中要保证动作轻柔。将宫腔镜缓慢置入,将光源开启后,向患者的子宫内注入膨宫液(浓度为5%的葡萄糖溶液),将膨宫压力调整为100 ~135mmHg,将流量调整为每分钟150 ~200ml,将宫腔镜沿着宫颈方向缓慢置入到子宫底部,以此对子宫情况进行充分探查。探查过程中,将宫腔镜面的方向灵活调整,保证观察的全面性,使术者可以掌握患者的息肉数量、大小、位置等。使用电切手术将患者的息肉切除,若患者子宫息肉的数量较多,或合并内膜增生,则可使用宫颈内膜搔刮联合电切术。将内膜与息肉送往病理室进行检查。手术结束后,将相关器械与宫腔镜缓慢退出,认真检查患者的宫颈情况,若出血则要进行处理。手术结束后,进行六个小时的禁食,并给予抗生素治疗预防感染。
(1)记录患者的相关指标,包括:手术时间、出血量、诊断时间与住院时间;(2)记录所有患者术后出现的并发症情况,统计其发生率;(3)调查所有患者的满意度,共100 分[3],超过90 分为很满意,80 ~90 分为满意,70 ~79 分为较为满意,70 分以下为不满意。统计满意度;(4)术后进行为期半年的随访,记录所有患者的复发情况;(5)分析诊断结果,记录准确率;(6)患者出院后进行为期半年的随访,记录此期间存在不孕且有生育需求患者的妊娠情况;(7)结束后对所有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其标准为:月经周期规律,月经量正常,痛经症状消失,判定痊愈;月经周期改善,月经量减少,痛经症状减轻,判断好转;月经周期、月经量与痛经情况没有变化或加重,判断无效。计算总有效率。
2.1 所有患者成功完成手术,成功率为100.00%。平均手术时间为(24.47±7.35)min;平均出血量为(9.34±4.04)ml;平均诊断时间为(14.94±4.17)min;平均住院时间为(4.01±0.97)d。
2.2 手术结束后,共有2 例患者出现发热,其发生率为2.63%。此外未出现其他严重并发症。
2.3 所有患者中,达到很满意标准的患者有27 例,达到满意标准的患者有31 例,达到较为满意标准的患者有18 例。满意度为100.00%。
2.4 在为期半年的随访中,共有4 例患者复发,其复发率为5.26%。
2.5 宫腔镜诊治术的诊断结果中,有75 例患者为阳性,其准确率为98.68%。
2.6 进行为期半年的随访,18 例不孕且有生育要求的患者中,有12 例患者妊娠,其中9 例患者足月分娩,3 例患者处于妊娠状态。妊娠成功率为66.67%。
2.7 所有患者中,42 例患者为痊愈,31 例患者为好转,3 例患者为无效,总有效率为96.05%。
子宫内膜息肉是临床常见的妇科疾病,是指患者的局部子宫内膜出现过度增生而导致的疾病,该疾病会导致患者出现腹痛、白带异常、子宫不规则出血等症状,部分患者还会出现不孕,对患者的身心健康有着极大不良影响,若病情严重,甚至可能发生癌变,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4]。
相关研究表示,子宫内膜息肉与以下因素有关:(1)炎症因素,如妇科炎症、产褥期感染、分娩、子宫内手术、流产等;(2)内分泌因素,如经常使用激素含量较多的保健品、绝经后或围绝经期使用激素进行治疗等,都会导致其雌激素水平提升;(3)其他因素,如糖尿病及高血压等慢性疾病、年龄增长、长时间使用他莫昔芬药物等。上述因素都会导致患者出现子宫内膜疾病,且大部分患者为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仅有少数患者为单一因素。以往临床对子宫内膜疾病主要采用超声检查进行诊断与筛查,这种检查方式不会对患者造成创伤,能够根据患者病灶的回声特点确定患者是否患有疾病,具有较高的准确率且图像清晰,但若患者在月经中后期出现内膜增生或其子宫内膜息肉的体积较小,则很难进行区分与确诊,进而出现误诊。而目前临床证实诊治子宫内膜息肉效果理想的方法之一为宫腔诊刮术,通过该方法对子宫内膜息肉疾病进行诊断与治疗,虽然具有一定效果,但总体并不理想,不仅会给患者造成较大的创伤,且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几率较高,即使顺利完成手术,不仅无法保证手术效果,还存在较高的复发几率。基于此笔者认为可应用宫腔镜诊治术,该手术属于微创手术,手术时间更短,对患者造成的创伤更小,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几率更低,有利于其术后恢复;在宫腔镜下进行手术,术野更加清晰,使术者可以更加清楚的观察患者的宫腔情况,进而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同时还可以更加精准的进行息肉切除,更加彻底,且不会对患者其他正常组织造成损伤[5]。为进一步分析在子宫内膜息肉诊治中应用宫腔镜的效果,笔者开展本次研究,其结果显示,所有患者成功完成手术,成功率为100.00%。平均手术时间为(24.47±7.35)min;平均出血量为(9.34±4.04)ml;平均诊断时间为(14.94±4.17)min;平均住院时间为(4.01±0.97)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63%,满意度为100.00%,复发率为5.26%,妊娠成功率为66.67%,诊断准确率为98.68%,治疗总有效率为96.05%。以上数据可充分体现出子宫内膜息肉中应用宫腔镜诊治术的效果。但同时宫腔镜诊治术也存在一定缺点,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1)宫腔镜诊治术开展前需要对患者进行麻醉,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寒战等不良反应;(2)宫腔镜诊治术的手术用时较长,高于超声检查与宫腔诊刮术,患者机体的暴露时间较长,更容易发生应激反应,且出现感染的几率增加;(3)宫腔镜诊治术对患者的宫颈宽度具有一定要求,所以为了保证手术顺利开展,需要进行宫颈扩充,该操作很容易导致患者的宫颈与阴道受到损伤,使得患者术后恢复受到影响。
综上所述,在子宫内膜息肉诊治中应有宫腔镜的效果十分理想,诊断准确率高,治疗效果理想,且安全,应在临床积极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