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系,山西临汾 041000;山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山西临汾 041000)
越调又称为四股弦,是我国地方戏曲中颇具特色的一种,广泛流传于河南、陕西、山东等地,河南是越调的主根,从1830 年起它一直雄踞河南三大剧种之一。[1]河南越调剧目丰富,至今流传的有500 余出,其内容既有反映民俗事象的淳朴唱腔,又有反映征伐战争的激昂曲调,由于其所包含的特殊历史意义,河南越调一直备受广大观众的喜爱,并于2006 年被正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河南越调主要分为反映民俗生活的外装戏与反映帝王将相的正装戏,其中正装戏更有影响力,主要传唱的剧目有《打銮驾》《进妲己》《赵公明下山》等。而外装戏以生角、旦角为主,主要代表剧目有《青龙山》《火焚绣楼》《李双喜借粮》等。然而随着社会文化娱乐方式多样化,“满城锣鼓万人迷,村村都有越调戏”的景象早已不见,越调日渐式微,越剧团濒临倒闭,大批演员转行,人才流失,越调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面临困境。[2]新媒体融合时代,越调也不断尝试创新表演形式,利用电视、广播、网站等媒体实现跨媒介传播,但是仍存在同质化严重的问题,如何利用多种新媒体,实现越调文化的可持续发展,跨媒介叙事为其提供了一个可以探索的方向。[3]
跨媒介多样化传播已是当前河南越调主要的传播策略。不同的媒介平台能够对不同的传播内容进行整合。《梨园春》《好戏天天看》《九州大戏台》《梨园闯关我挂帅》《中国戏曲大会》《戏苑百家》等戏曲文化类节目的播出,无疑都是采用多样化传播方式对河南越调进行互动宣传。
《梨园春》最初在河南卫视首播,之后随着该节目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爱奇艺、腾讯视频、优酷视频等平台进行跟播,该节目还推出短视频在西瓜视频、抖音短视频、微信等平台上进行传播。网络媒体普及以来,越来越多的戏曲文化类节目采取跨媒介传播策略,其传播方式更加多样化、传播范围也更加广泛。例如戏曲文化节目《九州大戏台》不仅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网站、腾讯视频、爱奇艺、搜狐视频、优酷等新媒体平台播放,同时还在哔哩哔哩视频网站上推出系列节目,开设了自己的专栏。此外,还建立了“越调网”,推出了“戏曲大全”手机客户端、喜马拉雅FM 音频节目等,与观众进行更加深入的互动,实现了多渠道跨媒介传播。
演员与观众联动传播是利用明星效应,增加粉丝观众的关注,以此提升节目的知名度。早期传统类戏曲文化节目《好戏天天看》《中国戏曲大会》《戏苑百家》等均是回播戏曲唱段或者只有普通人员参与的文化类节目,完全依靠戏曲本身的知名度与接地气的内容吸引观众,没有明星效应。近年来播出的一些戏曲文化节目,与早期的戏曲节目不同的是多采取邀请明星做嘉宾的策略,通过明星产生的效应,带动粉丝,吸引更多的观众关注节目。如河南卫视的《梨园春》由最初单纯的演员擂台比赛,之后邀请表演艺术家点评,到现在邀请更多明星作为嘉宾的方式,用更丰富的形式演绎越调文化。这种利用明星效应,带动粉丝实现节目联动传播,是目前越调文化电视节目类媒介采取的较有效的传播方式之一。
有学者认为,文化跨媒介传播主要呈现出三种类型:一是文化作品内部的跨媒介叙事;二是文化产生机制的跨媒介应用;三是不同媒介的跨屏传播。近年来,越调文化节目不断尝试创新戏曲内容与表演形式,打破不同媒介之间的壁垒,把音乐、舞蹈、绘画、诗歌等诸多艺术元素的特征融合创新,大大丰富了越调的艺术张力与内涵,增强了戏曲的趣味性与观赏性。如越调电影《李天保娶亲》《智收姜维》《诸葛亮吊孝》等节目,将戏曲表演者搬移到真实的场景中,实现了多媒体艺术形态交融整合。[4]2019 年河南越调艺术保护中心成员赴韩国参加嘉年华国际艺术节,演出曲目为《老子》,将唱词译为韩文,并以游街的方式表演,融入了多种艺术元素。这种打破原有单一的传播模式之举,使传统戏曲文化变得更加时尚有趣。[5]
统一的“故事世界”是跨媒介叙事的逻辑起点。跨媒介叙事虽然也是利用不同的媒体传播作品,但是跨媒介传播只是利用不同媒体对同一作品进行“翻拍”“改编”等,而跨媒介叙事是利用不同的媒介来构造一个整体的故事世界。[6]例如某一个戏曲作品在电影媒体上主要演绎一个英雄人物是如何诞生的,那么在电视媒体上则可以补充电影中未交代的故事背景与其他细节,也可以引出其他角色或者群体,各个角色最终完成了某一目标。在构造统一“故事世界”的过程中,各个媒介文本之间还会存在互动与交织,这才是发挥了跨媒介叙事的作用。越调剧目的故事文本本身具有合理性与连贯性,尤其是反映征伐战争的文本,都是围绕统一的故事世界,创作出适应不同媒体平台的作品,丰富跨媒介叙事的内容与形式。
积极参与的受众是戏曲文化跨媒介叙事逻辑运行的动力。跨媒介叙事本身就是媒体之间、受众之间的互动,正是受众积极参与文化互动才成就了融合文化。最具代表性也是最受观众喜爱的越调艺术家无疑是申凤梅先生了,越调《智收姜维》《诸葛亮吊孝》所塑造的诸葛亮形象能够在全国甚至全世界走红,除了文本故事吸引人、演唱风格独特之外,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扮演者申凤梅先生精到的演绎,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观众。申凤梅先生继承创新越调艺术,不断进行改革,形成了“申派”越调表演风格,吸引了众多的粉丝观众,他们利用多种新媒体平台模仿申凤梅先生进行表演,还有一些粉丝观众拜师学艺,专业学习“申派”越调,不同方式参与的受众为越调文化跨媒介叙事作出了不同程度的贡献。
詹金斯教授主张从文化的角度研究多媒介融合,他使用“黑匣子谬论”解释如果所有媒介都被整合在一起,那么各种媒介内容都将通过“黑厘子”进入我们的生活,而事实上媒介越来越多,手机、电脑、电视、平板等,虽然传播内容上可完全融合,但是各种设备功能上却出现分离,没有任何一种媒介功能可以满足所有人。[7]所以多媒介融合时代,不是新媒介取代旧媒介,而是不同媒介不断强化各自的优势特征,突出个性化传播。跨媒介叙事正是充分展示不同媒介的个性特征,受众可以从不同的媒介平台上获取对同一个戏曲故事文本的多维、立体认知。电视、电影、短视频、微信等,对戏曲的表现方式是不一样的,越调文化的多种文本,无论是通过哪种媒介都能够发挥各自媒介的个性特征,形成一个不断扩展的宏大叙事体系。
跨媒介叙事并不是一种新的叙事方式,而媒介融合下的一种新的机制。近年来,越调文化通过不断的改革创新,已经做到了跨媒介传播,但是跨媒介叙事的尝试还比较欠缺。多媒体互文生产是越调文化进行的跨媒介叙事的常见方式,利用不同媒介平台进行文本开发,使之贯穿于电影、电视、综艺节目等新媒体。通过传统越调剧目所建立起来的受众基础来进行再媒介转译,让越调文本在多种媒介平台上流传,在这种传播过程中形成互文,运用多种跨媒介叙事技巧召唤更多的受众,促进越调文化自身发展。
多媒体互文叙事是越调文化跨媒介叙事的运行方式之一。叙事超越媒介边界,一个故事文本在不同的媒介平台传播,或者不同的故事文本在不同的媒介中构建起同一故事世界,产生多种类的衍生品。越调文化已经开始尝试跨媒介叙事,从舞台剧扩展为戏曲电影、综艺节目等,《智收姜维》《诸葛亮吊孝》《李天保娶亲》《火焚绣楼》等越调剧目被改编为戏曲电影,戏曲电影将一个故事文本扩展到更加广阔的空间。多媒体互文叙事的方式使得越调不再是单一的传统舞台剧,它可以是戏曲综艺节目,也可以是一部电视剧或者电影,通过不同的媒介进行融合,不同媒介传播的文本内容既互为铺垫又相互协作配合,文本框架不断延伸,共同完成整体跨媒介叙事,而不是将一个媒介上的故事文本原封不动地复制到另一个媒介平台上。媒介融合时代使得文本内容横跨多种媒体平台的传播方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日渐式微的越调文化要实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必须充分运用跨媒介互文叙事的方式,打破原来封闭式的创作,运用商业模式对传统越调剧目进行包装,然后运用电视、电影、网络视频、网站、微信等不同媒介平台进行大力推广。
“后现代”的一些研究中常见的“碎片化”概念,本意是指完整的东西分散成诸多碎块。媒体之间融合最显著的特征就是碎片化,网络快速传播使得完整的内容被分散成若干碎片,碎片段在媒介平台的快速传播符合现代媒体传播规律,也符合受众更加快速、更加便捷接收信息的需求。我们在电视、短视频、微信、微博等媒介平台上看到的信息都是将完整的故事场景分散成多个小片段,这样受众无论在任何时候,选择任何媒介,都可以快速接受。越调曲目也已经在利用哔哩哔哩视频网站、抖音短视频、西瓜视频等媒介进行碎片化传播,曲目被分成若干简单的叙事场景,或者截取曲目中最精彩的小片段,受众纷纷在平台上模仿越调片段表演,这加快了越调文化传播速度,拓展了传播范围。碎片化叙事与戏曲节目的紧密结合,成为越调文化跨媒介叙事的主要特征。碎片化的传播方式也带动了受众的分化,受众的个体需求被不断强化,传播者需要更多地从受众的角度考虑如何传播,这从另一方面加强了不同媒介传播的碎片化趋势。
互动叙事是越调文化跨媒介叙事的主要方式之一。对于文化娱乐类节目来说,如果缺乏与受众的互动,其娱乐功能与娱乐效果会大大降低。没有互动就意味着没有娱乐,越调文化传播亦是如此,越调很长一段时间的传播主要是以民间舞台的形式,受众范围十分有限,与受众的互动更是少之又少。后来随着越调通过电视、电影的形式演出,传播的速度与范围虽然在扩大,但是与观众的对接却也无法实现。而现今在网络视频节目中,观众可以在节目下方发表评论,可以通过发送“弹幕”发表意见,创作者可以根据观众的反馈调整节目内容,越调运用现代媒介叙事大大增强了与受众的互动。例如《梨园春》《九州大戏台》《梨园闯关我挂帅》等戏曲文化节目都将观众拉进节目的叙事中,节目邀请明星、艺术家作为嘉宾,专门设置有嘉宾与观众的交流互动环节,还有一些越调影视节目的演出场地选在学校、城市广场、著名景点等,有大量的学生、市民、游客直接参与进来,这是真正的线下面对面的互动。这种互动方式体现出越调文化节目与传统叙事方式的不同,面对面的即时传播,是一种真正的互动,能够提升节目的整体价值与效果。
如果说跨媒介叙事是一个概念的话,那么构建“故事世界”则是落实跨媒介叙事的具体策略。詹金斯教授提出的“故事世界”,是一个宏大的体系,由于其能够在多种媒介平台上囊括多种角色与故事情节,因此比节目本身所展示的范围要更广阔,甚至比整个产品系列还要宏大。媒介融合的过程中,不同的媒介展示同一个故事时具有互文性,每种媒介塑造的单个故事整合成一个宏大的“故事世界”。因此,越调文化的跨媒介叙事不仅是单个媒介的故事本身,而是不同的媒介共同构建的统一“故事世界”。
越调著名大师申凤梅先生在《智收姜维》剧目中不断完善剧本,增加了第六场姜母、姜妻这两个人物和“破关迎眷”的一场戏,增加的这一场戏可以创新表演形式,在不同的媒体上进行传播,实现跨媒介互文叙事,使观众可以从更多细节,多方位地感受诸葛亮智收姜维的形象。与此同时,为了构建更加宏大的越调文化故事世界,河南越调剧团及河南越调艺术传承保护中心等机构还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手机客户端等平台讲述越调小故事,同时设计、售卖关于越调戏曲的文创与其他周边产品,组织展会、制作漫画等,共同建构有关越调文化的统一“故事世界”。
“故事世界”的构建始终要以受众的体验为核心,建构“故事世界”成功与否,关键要看观众能否从心理上构建起一个完整的故事体系。目前,河南越调面临着同质化现象严重的问题,在不同媒体的传播,许多只是对剧目的二次剪辑,根本没有互文性叙事,这从根本上忽视了受众的体验感。《梨园春》《九州大戏台》《梨园闯关我挂帅》等节目因为形式相似,导致受众审美疲劳。接下来的跨媒介探索中,应该以受众为核心,充分考虑观众的审美体验,让观众能够通过节目主动参与构建起越调的“故事世界”,让观众充分体验到越调文化的独特魅力,这才是建构越调文化“故事世界”的终极目标。
在媒体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地方传统戏曲文化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艺术表现形式与媒体传播方式方面不断进行着新的探索。虽然随着大众文化娱乐方式的不断更新,河南越调的传承与发展受到巨大的冲击,但是只要把握好跨媒介融合的新机遇,不断探索多媒介协作叙事、与受众良性互动、互文情节构建统一故事世界、最大程度地创造跨媒介叙事的价值,越调文化一定能够走向辉煌,为弘扬中华民族灿烂的戏曲文化增添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