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尔玛》:好莱坞镜像中的人性光辉

2020-12-03 03:17
民族艺林 2020年3期
关键词:黑人音乐

(宁夏民族艺术研究所,宁夏 银川 750004)

《塞尔玛》(Selma)由非洲裔美国女性导演阿娃·杜威内执导,阿娃·杜威内与保罗·韦伯联合编剧,大卫·奥伊罗饰演民权运动领导马丁·路德·金、蒂姆·罗斯饰演阿拉巴马州长乔治·华莱士。2014 年11 月11 日于美国电影学会首映,该影片获第87 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和最佳原创歌曲两项提名,其中主题曲《Glory》获奖;在第46 届美国有色人种大奖电影类奖项中获得最佳剧情类电影、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女配角等四个奖项,最佳男配角科曼饰演詹姆斯·贝弗尔;主题歌演唱者之一、最佳女配角卡门·艾乔戈饰演金的妻子科雷塔·斯科特·金。

一、人权诉求

塞尔玛是美国南部亚拉巴马州的一个城市,20 世纪60 年代,美国民权运动气势高涨,1965 年3 月7 日,约600 名塞尔玛民众为争取平等的投票权利发起示威游行活动,计划从塞尔玛前往蒙哥马利,但他们在途经埃德蒙·佩特斯桥时被当地的警察拦截,在双方僵持不下的情况下,警察最终动用武力来驱散示威人群,造成多人受伤。这起事件被称为“血腥星期日”事件。[1]电影《塞尔玛》根据这一历史事件改编,讲述了1965 年由黑人马丁·路德·金、霍西亚·威廉姆斯、拉尔夫·戴维·阿伯内亚等六大民权领袖组织塞尔玛、蒙哥马利和阿拉巴马三次声势浩大的抗议声讨,这些运动直接推动了1965 年《选举权法案》的通过,让黑人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得到保障。

早在17 世纪时,英国哲学家洛克提出人权就是人人都具有生命、自由、财产的自然权利。英国权利法案、美国独立宣言、法国人权宣言无一不是关于基本人权理论化的结果,[2]随着第一代人权思想的高度发展,在一次次反殖民主义、反种族主义、反帝国主义、反侵略主义、反霸权主义的斗争中,人们高举义旗、奋力抗争,每对抗一次就朝着光明迈进一步,人权内容不断得到充实、丰富。

电影中以阿拉巴马州长乔治·华莱士为首的白人霸权高喊:“现在隔离!明天隔离!永远隔离!”与之相对,在街上游行,在白宫走廊里静坐、唱歌、大喊的长期受到磨难的黑人,以和平的方式抗议作为美国公民应该享有的权利,这些权利仅仅是巴士上的前排座位、接管公园、孩子能进公立学校、拥有选举权、拥有工作岗位等最基本的人权诉求,这一切在种族主义者的眼里被认为是贪得无厌、忿类无期。如果没有国家层面的积极行动,基本人权难以得到保证。“很少见到,一件事能公开美国内心最深的秘密,美国黑人平等权利问题就是这样的一件事,为了这件事,很多人遭到了残暴的攻击,根本没有什么黑人问题、南方问题,而只有美国问题。宪法规定没有人可以因为种族或肤色而被拒绝参与选举,为了纠正这项基本权利遭到拒绝,这周三我会向国会提交法案,旨在剔除这些非法障碍。这项法案将会驳回所有选举中的投票限制,不管是国家、州立或是地方选举。”影片中林登·贝恩斯·约翰逊总统的一席演说让人们看到希望。

二、藏在花丛中的一尊大炮

“藏在花丛中的一尊大炮”是音乐家舒曼对钢琴诗人肖邦音乐作品的评价,肖邦用铿锵的音乐向侵略者严正抗议,号召波兰人民前仆后继的奋勇精神,坚信祖国人民起义终将成功的必胜信念。电影《塞尔玛》没有“好莱坞大片中豪华的大制作、绚丽的舞美、令人震撼的特效等炮制出来的巨大的视觉冲击力”[3],被影评人认为是奥斯卡最佳影片入围者中“最不起眼”的一部影片,它以现实主义表现手法,客观地将历史事件呈现出来,少有煽情,但游行队伍在佩特斯桥上遭受警察武力镇压,黑夜里游行队遭遇警察警棍打击、追赶,以及慌乱中躲避在餐馆的吉米被警察枪击身亡的镜头,超越了经过特技处理后的镜像所来的震撼力,这种震撼力直抵灵魂,它就像藏在花丛中的一尊大炮,以平衡的批判观点启示世人重新思考影片中反映的主题的现实境遇。

1955 年,金曾组织过著名的蒙哥马利罢车运动,号召全市黑人对公共法进行抵制,迫使法院取消地方公共运输工具上的座位隔离;1963 年,他在首都华盛顿组织了一场争取黑人权益的游行,以及电影中展现的三次争取投票权的游行,金遵从非暴力的方式领导美国民权运动13 年。如现实生活一般,电影没有刻意将金塑造成一个伟大光辉的领袖形象,但其与美国上层政要据理力争、善于制造舆论的人格魅力犹如一把利剑,直抵敌人胸膛。

“这次强大的游行会是有史以来最强大的抗议示威游行之一,终点在亚拉巴马州的国会大厦是有至关重要的原因的,我们抗争的不仅仅是为了自由选择坐在哪里的权利,自由选择去什么学校的权利,不仅仅是选举自由。不过我们保证,我们每天都在产生新的能量来战胜反对的声音,我们如此大胆的拥抱这新的能量,热情洋溢地展现出来,它反射的光芒会照亮无尽的黑暗。社会扭曲了人的本性,从奴隶制到重建时期,再到我们现在所处的悬崖边缘,……我们会朝着真相和自由前进,我们不会停止,我们会为了自己的权利而游行,我们会为了完整的公民权利而游行,直到邪恶和黑暗给正义的光明让道,没有人、没有神话、没有不安能阻止这次运动,……你们要问这样的黑暗何时才能结束?我们什么时候才能获得自由?今天在此我要说,我的兄弟姐妹们,尽管要经历痛苦和泪水,我们的自由很快就要来临,因为被打倒的真相会重新站起来,谎言不可能永远存在”!

电影结束前,伴随富有节奏感的音乐,展现一幕幕黑白历史画面。在金最后这份激情洋溢的演讲中,镜头推向了他身边的人、台下的听众、巡逻车里的吉姆·克拉克(白人警长)、办公室中的约翰逊,字幕打出了每个人后来的命运,[4]在主题歌曲中为电影画上圆满句号。

1968 年4 月4 日,金被一名种族主义极端分子枪杀,年仅39 岁,这一事件在影片中未呈现,金的逝去改变了种族的命运,换来了更多的平等权利。金的妻子科雷塔成立了马丁·路德·金中心,并于1983 年成功取得了金的生日纪念日1 月15 日为国家法定假日,她一生未再婚。

三、协调的音效结构

整部电影的音效与故事情节、叙事结构协调、统一,影片开始,金在接受1964 年由挪威奥斯陆诺贝尔颁发的“诺贝尔和平奖”时的背景音乐徐缓而庄重,钢琴慢速、反复地奏出由低到高的几个琶音和弦,管弦乐用较弱的音量奏出,这宁静得快要窒息的音乐犹如黎明前的黑暗,有一种不祥征兆。金在颁奖礼上发表演说之后,几位黑人小朋友边下楼梯边快乐地谈论着弄什么样的发型好看,突然一声极强的爆炸声,划破了宁静的音乐,持续的爆炸声、楼房倒塌、四位小朋友被压在废墟里的慢镜头直抵人心,此时管弦乐由弱到强。电影中每一次冲突的情节都以平静但充满压抑和声色彩的管弦乐作为背景音效,音乐蕴含着一种即将爆发的力量,其音调引人深思。金为逝去的四位小朋友及其他遭到谋杀的黑人伸张正义,对政府从未对谋杀者采取任何措施而感到愤慨,但金一直控制着自己的情绪与约翰逊总统对话。尽管金提出的准许黑人无障碍地参与到投票,被约翰逊总统以“南方大多数地方还未废除种族隔离,第一场胜利还未赢先不要挑起第二场战争,政治上的下一场战争是消除贫困”为理由拒绝了金的诉求,尽管矛盾和冲突依然存在,但电影展现给观众的是对抗的双方都尽力以和平的方式对话,都在积极努力地寻找一种平衡点化解根深蒂固的种族偏见。

如果说影片极富哲理思辨的管弦乐恰当地表现出了民权运动的戏剧冲突,慢速而忧郁的钢琴音乐表现出了悲伤情绪;那么影片中极富民族特色的黑人音乐则犹如一剂良药,排解人们内心的苦闷与怨恨。金与其民权运动的同伴到达塞尔玛准备开展下一阶段活动,当他们进入标有“仅服务于白人”的艾伯特酒店时,白人用诧异的眼光看着他们,金被其中一位白人当头一拳击倒在地,同伴扶起金,金说道:“没关系、没事的,这地方太完美了。”为避免与白人发生冲突,他们快速地离开了,这一幕让人想起了越王勾践,这是需要多么强大的内心隐忍力。金内心承受巨大痛苦唯有民权运动的胜利、黑人歌手马哈莉娅·杰克逊的歌声带给他些许安慰。但金是一位坚强的勇士,以自己的感召力号召所有黑人觉醒:“如果我们不能为自己爱的人,自己坚信的事付出自己的生命,那这辈子就不算活得完整。”在气氛愉快或充满斗志的场景里,非裔美国黑人的灵歌、蓝调音乐,鼓及其他打击乐器演奏出的独特的切分节奏声响烘托出极美的音画场景,音乐以宁静为主,没有喧闹、嘈杂、尖锐、刺耳的声音。

英语“Glory”名词意为“光荣、荣耀、赞颂”,主题曲《Glory》歌颂的正是争取民权胜利获得的这分荣耀,音乐平稳,具有黑人流行音乐风格特点,融独唱、说唱、合唱于一体,在短短4’28”的音乐中,音乐揭示了黑人在民权运动中的不懈努力,从心底发出“誓死抗争、不懈争取,直到使命完成”的声声呐喊,坚信终有一天荣光将不期而至。曲式结构为ABABA’,A 乐段是歌曲的主旋律,由独唱、钢琴伴奏、人声伴唱三个声部组成,B 乐段为说唱、钢琴伴奏、弦乐组三个声部。钢琴柱式和弦伴奏始终在低音区奏出沉重的音响,表现了坚定信念,其和声在每一乐句中起着引领的作用;弦乐组运用连弓与连顿弓、抛弓、跳弓等技巧齐奏,在说唱段落,小提琴奏出了结实、饱满的顿音效果,斩钉截铁的节奏铿锵有力,充满正义的力量,在抒情的演唱段落,弦乐又如诉说般娓娓道来,充满向往;人声伴唱部分重复“glory”,与独唱声部形成问答式呼应。A’再现段在A 乐段基础上加入弦乐组,增加了音乐的厚度,小提琴在高音区与人声声部大跨度共同呈现了激昂的情绪。这首主题曲由美国创作型歌手约翰·传奇、说唱歌手科曼演唱,约翰·传奇、科曼和杰·史密斯共同创作。2015 年2 月第57 届格莱美颁奖晚会中,此曲作为压轴歌曲再次深情演绎,感动了现场每一位观众。在此次颁奖礼中,约翰·传奇获最佳流行歌手提名,科曼获“最佳说唱合作”提名,其专辑《Nobody’s Smiling》获最佳说唱专辑提名。

2015 年3 月7 日,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现任总统奥巴马和家人以及众多政界人士参加了在塞尔玛举行的“争取黑人投票权的塞尔玛游行50周年纪念活动”,奥巴马发表演说:“50 年前的那一场民权大游行还没有结束,弗格森事件并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它证明了种族歧视在美国并没有彻底消亡,美国种族歧视的历史阴影仍然笼罩着整个国家。”①在今天,美国仍存在阻碍民众参与投票的法律,并且还有多部类似法律正在酝酿之中。在人类争取自由、民主、平等的道路上,人们受到长期而痛苦的盘剥,“不分人种,人人生而平”的疾呼从未停止,有太多的人为此饱受苦难,失去生命,他们的逝去为后继者铺平了道路,人们即使遭受再多的剥削、偏见和屈辱也毫不退却。

四、结语

20 世纪60 年代,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处于“后现代社会”这一具体的历史时代和社会形态,电影《塞尔玛》站在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的角度,以其很强的政治性和社会学眼光,关注阶级、种族、性别、文化、社群之间的权利关系,批判了种族歧视的丑陋社会偏见,成功的人权诉求闪烁着人性的光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坚信真理终将战胜邪恶!

注释

①2014 年8 月9 日,美国密苏里州的弗格森18 岁黑人学生迈克尔·布朗被警察击毙,布朗被枪杀在当地引发抗议活动,并演变成骚乱。时至今日,此类现象在美国仍然时有发生。

猜你喜欢
黑人音乐
奇妙的“自然音乐”
黑人谈河流
影史上第一个黑人与白人接吻的镜头,是他剪辑的!
浅析《钢琴课》中黑人主体性的重建
音乐从哪里来?
高中生写100遍“黑人的命也是命”
音乐
善跑不擅游的黑人
音乐
善跑不擅游的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