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 洁
2020年7月12日,早上,6时38分,河北省唐山市古冶区发生5.1级地震。在距离唐山市130多公里的天津市,一些早起的市民在自家电视机里看到了提前33秒发出的地震预警信息:“地震横波将在33秒(倒计时)后到达……”“河北古冶正发生4.8级左右(后修正为5.1级)地震,天津市震感轻微,请合理避险。”事后证实,作为震中的唐山市也收到了提前3秒发出的预警。
一些人将电视画面的截图发到网上,迅速引发热议。人们普遍注意到预警信息的发布者——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有些记性好的网友还记得,2019年6月四川长宁县发生6.0级地震时,这家机构也发出了预警信息。
“准确地说,发出信息的是大陆地震预警网,这是我们研究所与应急管理部门联合建设的网络。”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所长王暾这样说。在过去的12年里,他投入全部精力做的事情就是地震预警。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时,王暾正在奥地利从事理论物理研究工作。作为一个四川人,身在异国他乡,从电视里看到震后的惨痛画面时,王暾内心受到了强烈冲击。
“当时墨西哥和日本已经有了地震预警服务,而同样地震频发的中国在这方面还几乎是空白。我感觉自己可以做一些事。”王暾下定了回国的决心。
汶川地震一个月后,他带着自己的全部积蓄以及从亲朋好友那里筹集的资金回到成都,创建了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最初的团队是他从人才市场挖来的,一共7名研究生,负责研发地震预警传感器。
研发初期,一点轻微的抖动都会让报警器响起来,在现实中就是误报,会造成重大损失。但如果该响的时候不响,就是漏报,损失可能更大。王暾回忆,攻克技术难关那段时间,自己做梦时想的都是“地震了!”
在两年多的时间里,王暾咬牙坚持着,最终依靠成都高新区和科技部的扶持资金,完成了地震预警系统的雏形。2010年底,他们将设备安装到汶川地震余震区,正式进行实验。
2011年4月25日,王暾团队第一次通过自己的系统接收到了地震预警信息,这也是中国首次成功预警地震;2012年4月15日,团队与相关部门合作,第一次在电视台开通了地震预警功能。
王暾有个外号叫“王大胆”,是同事起的。他刚回国时,很多人觉得他研发地震预警技术“不够资格”,因为虽然拥有理论力学和理论物理学两个博士学位,王暾却从未做过与地震相关的研究工作。
王暾不服气。他在美国康涅狄格大学读书时,曾经与两位诺贝尔奖得主有比较深入的交流。王暾觉得他们确实很聪明,但并不是遥不可及的,“在理论物理领域,聪明人太多了,能走到最前沿、做出顶尖成果,其实是有一定偶然性的。当然,这种运气建立在主观努力的基础上。”
尽管从零开始做地震预警技术,王暾也充满了自信。虽然不是学地震相关专业的,但他在浙江大学读本科时,辅修过电子工业自动化课程,对仪器仪表和软硬件非常熟悉。“我的两个博士学位结合在浙江大学辅修的知识,可以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2010年,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和市县应急管理部门开始联合建设大陆地震预警网。目前,该网已经覆盖了220万平方公里的地震区、6.6亿人口,成功预警了57次破坏性地震。
自从大陆地震预警网启动以来,王暾面对过很多质疑。人们问他:“离震中越近的地方预警时间越短,越远的地方预警时间越长,那预警还有多大意义?”“震中的预警时间只有1~3秒,能减少多大的损失?”
王暾则坚持认为,哪怕只减少一个人的死伤,对社会而言也是有价值的。他经常引用一组第三方研究数据:当地震预警时间为3秒时,可减少14%的人员伤亡;地震预警时间为10秒时,可减少39%的人员伤亡;地震预警时间为20秒时,可减少63%的人员伤亡。
在面对质疑的同时,王暾也收到过不少正面反馈。芦山地震时,成都的一名市民在收到28秒预警信息后,从家里紧急避险到楼外。十几分钟后,他回到家里,发现天花板上的吊灯已经砸到地面上。
除了普通民众,国家重大工程单位也曾获益。2018年10月31日,四川西昌发生5.1级地震。当时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正在进行火箭发射的准备工作,在提前10秒收到预警后,对相关设备进行了紧急处理,保障了工作人员和国家财产的安全。
作为继墨西哥、日本后第三个拥有地震预警能力的国家,中国的地震预警技术已经走在世界前列。
(北方摘自《环球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