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 丹
钢琴曲《自然一号》由作曲家张朝创作于2018 年初,初稿于同年2 月由青年钢琴家蔡曦在(三亚)国际钢琴音乐周首演,修改定稿在翌年6 月由钢琴演奏家吴纯于“第三届中央音乐学院钢琴音乐节”演出。①此作品归属在张朝《自然集》中。“《自然集》注重让音乐回归自然于本性,思考宇宙万物的发展和变迁,以自然界的主题感染和熏陶人性。”②《自然集》的音乐风格与“后印象主义”类似,强调自然反馈到人类意识、情感的过程。《自然一号》正是基于这种思索,通过音色、音响方面对自然界色彩、时空的汲取、模拟或重塑等,来展现自然给人的影响和启迪。对自然界音响的关注历来是作曲家钟爱的创作主题,从浪漫主义的“标题音乐”到当代作曲家的“音色音乐”,都是在利用作曲技术将音乐具象化,通过一种音响的感性听觉联想而引起或越位到其他的视觉、触觉、嗅觉等感觉,从而引起听众的共鸣或思考。
《自然一号》正是一部以音色音响建构来表达作曲家个人情怀的优秀作品。全曲两个乐章:“冰雪的冥想”和“烈焰的音诗”。标题是对具象事物“冰雪”和“烈焰”进行“冥想”和“音诗”的拟人修辞手法处理。那么,作品是通过何种创作技术和组织手法等实现音乐表现内容的呢?为此,本文拟从作品音乐表现内容出发,探寻作品背后的技术手法和哲学观念。
《自然一号》第一乐章“冰雪的冥想”着意刻画了冰雪自然裂变而引发作者的冥想,表现内容与音乐曲式结构是相辅相成的,整个乐章可归结为单二部曲式:A 部音响旨在塑造“冰雪”的音响特征,B 部则暗示了对A 部“冰雪”的“冥想”(见表1)。
表1 “冰雪的冥想”的结构分析
这里的二分性的特点显然源于音乐表现的两部分内容,为此,在音乐素材的选择亦存在着一定的区别。A 部主要有三种素材,根据音乐表现内容笔者称之为“冰雪主题”“分裂主题”“大地主题”;B 部则在之前的基础之上增加了“冥想主题”(见表 2)。
表2 音乐素材与谱例的对应
其中,“冰雪主题”“分裂主题”均以不协和音响为主,谱面稍显复杂;“大地主题”以长音持续为主;“冥想主题”则为五声性旋律,谱面简洁。进一步分析,“冰雪主题”是由协和音程与不协和音程的交替构成,音程关系依次为“减五度- 大六度- 增四度- 增二度(小三度)- 大七度”,包含了冰雪的两面性;“分裂主题”似乎暗示了冰雪的潜在冰裂,左手部分中间纯四度音程#F 与B 为中心,下方#F 与#D 和上方B 与D 两个小三度呈镜像对称。音程关系虽以协和为主,但因D 与#D增八度存在而稍显嘈杂。
从该乐章的调性中心来看,A 部分#G 与B 部分D 音为三全音关系。综观全曲,可发现作曲家在很多地方都强调了三全音音程关系。原因何在?原来,出于对名诗《枫桥夜泊》中“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这口“钟”的兴趣,作曲家曾赴寒山寺对钟的泛音列进行测量,其结果是泛音列以“D、F、B”音为主要音程关系。③在构思《自然一号》时,张朝特意选择了这种强调增四度、小三度、大六度音程构成,一方面认为钟的音色与大地的特质有着相通之处,并且钟声所蕴含的时间概念与标题中“冰雪”相关联,另一方面钟声所暗含的参修开悟也与标题中的“冥想”一脉相承。
这种对于音高材料进行精心设计的思路,同样延伸乐句关系等宏观的结构层面。第一乐章两部分均为较自由的慢速,A 部分1—19 小节,由两个平行乐句构成,每个乐句开始均由“冰雪主题”进入并发展,间插“分裂主题”,结束在“大地主题”的长音持续上。B 部分20—39 小节,同样由平行乐句构成,乐句比例关系呈现出非对称、非方整性特点,均为前句短后句长。A 与B 两部分的主题构建虽与传统手法有一定区别,如以音响塑形为基础而没有主题旋律,但从写作类型上来看却与西方古典主题如出一辙。如第一乐章第一个乐句a 是3+3+2 的结构,前三小节的主题有着清晰的动机,随后通过对动机进行巩固发展的传统手法来构建乐句,最后两小节是对动机的拆分,以音响的持续形态收束。这与古典时期sentence(即独立乐句)④的发展结构是一致的。与此同时,作曲家在主题构建上又融入了与西方传统不同的路径,不同于西方传统的动机发展多以同材料的模进拆分,这里更多采用了对比手法,并在对比的基础上借鉴了“起承转合”的原则。
表3 “半键演奏法”的三种触键法⑥
以上从音响素材到乐句、乐段结构等进行了分析,但仅有这些是不足以表现“冰雪”和“冥想”的意象,为此,作曲家对钢琴音色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创新性地探寻了一种非常规演奏法以细致入微地表现冰雪的晶莹透亮,即“半键演奏法”。对于“半键演奏法”,作曲家在曲谱中有着这样的演奏说明:
这是作者创立的半键演奏法,即用左手先将琴键轻轻按下一半但不发出琴声(可同时按数音),然后再用右手去弹奏,发出空蒙的声音。⑤
“半键演奏法”需左右手共同配合完成,在第一乐章中贯穿使用,主要分为三种(见表3):第一,力度大小不同,第二种>第一种>第三种;第二,演奏形式不同,第一种为单音、第二种为和弦、第三种两者均有;第三,音色不同,在音响空蒙的基调上第一种较“硬”,第二种较“亮”,第三种较“柔”;第四,演奏速度不易过快,这是源于三种触键法至少需要两个操作步骤,故会影响演奏速度。
可见,不同的触键法有着不同的音色的差异,其应用亦各不相同。单音化旋律以上行分解和弦式的形态存在,力度有强有弱,通常辅之第一种和第三种触键法;柱式和弦形态,音区以中高音区的强力度为主,通常辅之第二种触键法;持续时间较长的持续性单音,多以和弦的低音形式存在,力度一般较弱,通常辅之第一种和第三种触键法。
下面结合曲式结构布局、乐句的写作方式、触键方式的分配等,阐释技术与音乐表现的关系。A 部分的“冰雪主题”以协和与不协和音程交替的方式,用“半键演奏法”演奏,慢速且稍自由,塑造冰雪皎洁、明亮的色彩及不协和音程所带来的不安定因素;随后逐渐出现B 因素,即“分裂主题”,以呼应当今温室效应所带来的冰雪融化,音响中细微的嘈杂声随“冰雪主题”的模进发展、不断上移,“分裂主题”的素材不断增加。这种冰雪黯然裂动的声响引发了B 部分的“冥想”。B部分以“模拟音响”为背景基础,增加了具有民族五声调式特点的主题旋律,与“冰雪主题”呈对比复调的方式不断发展,不协和音响的程度逐步增加。B 部分旋律建立在#F宫的基础之上,通过终止落音、旋律特点来看具有羽调式的特点,在“半键演奏法”的演奏方式下,宛如古曲旋律,显露出冥想的气质。
分析可见,作曲家通过刻画追求的一种境界引发了听众对“冰雪”的思考。可以说,作品基于模拟自然音响的音响塑形,借助东方文化、文人追求的体现,引发对自然物象的思考。
第二乐章“烈焰的音诗”以刻画动态自然现象——“烈火”为基础,与前一乐章在速度、音高、组织方式、演奏法等方面都形成强烈对比。燃烧中的“烈火”,其形态是多变的,时而凶猛、时而低弱、时而晃动、时而蔓延等。这一乐章的曲式结构具有并列复三部的特点,A 部分速度较快,描写“烈焰”的各种形态,B 部分较慢,则是描述“凤凰涅槃”,C 部分则是涅槃后的重生,代表“升华”(见表 4)。
表4 第二乐章音乐结构和速度布局
若将《自然一号》的两个乐章连在一起看,全曲在音乐结构上呈现出“散—慢—中—快—散”的“中国式”布局特点。第一乐章为稍自由的慢速,可视为“散起”部分;第二乐章开始速度变快,主题清晰出现,进入到了“入调”部分;而后速度基本与“入调”部分一致但是发音点变得密集、且规模扩大,可视为“入慢”部分;再之后,速度加快,进入“复起”;最后,回到慢速,并对音乐材料进行整合,为“尾声”部分。
从音高方面来看,开始呈示出的“烈焰主题”贯穿全曲发展。该主题起始于一个由两个小七和弦构成的复杂音响,左手音为bb、bd、f、ba,右手为#c、e、#g、b。这个音响以#c 音为轴,呈轴心对称状态(见谱例1—a)。⑦“烈焰”主题开始先左手演奏白键的音簇,而后进入左右呈轴心对称的柱式和弦,一小节以后,左右手的和弦进行了变化,由以轴中心为反向组建改变为同向移动关系的相同结构,进而构成乐句(见谱例1—b)。这种以和弦结构的平行进行组建乐句的方式,与德彪西的“平涂”手法有些类似。
谱例1
a.核心和弦的构成
b.乐句的构建
“烈焰主题”以起始音簇式和弦为核心因素展开变化,有时改变节奏型、有时增加音乐层次、有时对核心因素进行删减等,贯穿于乐章各结构部分(见表5)。结合曲式结构图,“入调”部分开始呈示出“烈焰主题”并四次连续发展之后,13 小节处在保持基本结构同时,对主题压缩,并进行节奏、节拍、力度的变化;“入慢”部分,主题层次厚度增加,并多次对音乐律动进行扩展或收缩,节奏型发音点越来越紧密,但基本结构仍然与“烈焰”保持一致;“复起”部分速度变快,力度增强,“烈火”不断持续发展终于在88 小节出现连续七次的“双手全臂演奏音块”,令全曲到达音乐的高潮;95 小节处乐曲进入“尾声”,伴随作曲家在谱面标记的“涅槃”字样,速度、织体、力度以及音乐形象都发生较大的变化,可见,作曲家意在体现“烈焰”中的“凤凰涅槃”悲壮和重生。同样,主题的变化呈现出个性化、现代感的同时,其核心因素依旧遵循了传统技法中主题的发展方式,通过变奏、拆分等变形手法来展现烈火不断变化的形态。
表5 “烈焰”主题在各部分中的贯穿变化
在A 部分主题变形的过程中,音乐的松紧相持对于控制“烈焰”形态的变化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各结构中,音乐基本呈现出一紧一松的排列特点,节奏音型的疏密、音乐织体的薄厚、音乐层次的多寡、音乐力度的强弱等等,呈现出“一波多折”的形态。在演奏法上,A 部分主要以钢琴常规演奏法为主,B部分在表现“凤凰涅槃”时,作曲家采用了“音后回声踏板”技法,即用短促的顿音演奏和弦,快速放开琴键的瞬间踩下踏板,使制音器并未完全消除琴弦震动,起到回声的效果。⑧这种“回音混响延长”的技法,似乎暗示了“涅槃”后的“重生”。
结合曲式结构及其音乐表现内容,“烈焰”主题开始即强调音簇与和弦音区的跨跃,附点节奏时值的递减渐变,以强力度的演奏方式、和弦排列的高密集等来表现火焰的“热烈”。“入调”“入慢”“复起”各部分,以“烈焰主题”为基础延伸变化发展,速度的变化就像“风速”的改变而引起火势的大小;音区的起伏代表了火焰的高低;音高素材的拉伸移位代表了火焰的疏密和动势等。该部分在速度的控制下,以钢琴白键的音簇和左右手同时演奏的柱式和弦为基础,通过拆分、模进、错位、变奏等进行发展而成。尾声部分在逐步涨势的“烈焰”中达成“凤凰涅槃”,音乐以多层次织体、空洞与复杂和弦的对位、和弦的平行进行等去塑造,体现着大火焚烧中“其音更清”形象的表达,刻画对人生、对自然、对社会的一种不折不挠的“凤凰涅槃”精神。
《自然一号》体现出的是一种“反差美学”,作曲家借此“表现面对逆境的乐观精神,探索钢琴与自然的关系,其中有对空间、色彩、气息的探索,也有对自然的感悟和新的演奏法的探索”⑨。
中国哲学思维有着诸多的“反差”对比,如“静”与“动”“虚”与“实”“阴”与“阳”“缓”与“急”等等。《自然一号》中的“反差美学”首先体现在第一乐章“冰雪”的“静”与第二乐章“烈焰”的“动”,如速度的慢快、演奏法的虚实、音型的疏密程度、音色的明暗差异、层次的薄厚等乐章之间的宏观方面;其次,音乐形象复调式对比所形成的“反差美学”,如在第二乐章“涅槃”的部分,作曲家用深沉、强烈的低音来表现“地狱”的音乐形象,在低音上方用明亮、圣洁的高音来描述“天堂”的音乐形象,“天堂”与“地狱”完全对立反差,以复调式织体同步进行从而形成强烈的对比。⑩这两种“反差”存在着宏观与微观、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微观与局部上音乐形象的对比,借用了西方对比复调的音乐形态,利用音乐组织的强烈“反差”蕴含着巨大的推动力。
正是由于这些反差对比,塑造了音响空间感,如第一乐章中,三种“半键演奏法”频繁转换所引起的音响层次感的变化、单音式素描引起的对于古琴的模仿、柔和泛音引起的不协和的对抗所带来的碰撞等。而上述空间感,与音响“留白”所引起无限想象容易联系在一起。张朝在访谈中曾提及,“作品有很多‘留白’,给观众想象和感受的空间,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特有的气质,看似什么都没有,却能唤起无限的遐想”⑪。这种中国特色的美学概念被作曲家运用在自己的创作中,对乐章标题的塑造即具有一定画面感。《自然一号》两个乐章音乐结构都具有二分性的特点,开始部分先是用音乐描述主题的音响特征,第二部分则传递出一种意境或想象,具有音响写意的意思。这种音响写意不具有明确的指向性,从而使得听众要对其进行通感联想,这正是蕴含“留白”的中国哲学思维。
《自然一号》的音响建构,在追求模拟自然音响的同时,重在表达个人的人生体验,可谓“借音抒怀”。为了更加贴合音乐表现意图,作曲家探索开发新的演奏法,如第一乐章的“半键演奏法”和第二乐章的“音后回声踏板”,以求准确表达“冰雪”“烈焰”的具象特征。对此,张朝曾说:“对于这种创新技术,如我很多年来反复强调的一个观点——不孤立的运用一种新技法。技法一定要与音乐内容紧密结合,有技法又有真实的情感,这就像人的两条腿一样,平衡才能走得稳、走得远。创新要有与其相对应的内容表现,如此,音乐可以更生动地展现,技法也不是‘空中楼阁’地孤立存在。”⑫新的演奏法不能凭空捏造,要与音乐表现意图相衬托。
《自然一号》虽然在音乐展开手法上与西方传统音乐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整体思维则建立在中国哲学的基础之上。新发明的演奏法即是在追寻一种中国式的东方语言,演奏法体现的“空蒙”的音响特征正是基于中国式的审美;这种“中国思维”,还体现在整体“散起—入调—入慢—复起—尾声”的速度布局,“反差美学”宏观、微观的贯彻以及音色音响的变化使得听觉意念上的留白等中国式哲学思维。因此,《自然一号》是基于音色音响的塑形,开发新的音乐语言、借用中国传统哲学思维,形成强烈的音乐表现以给人反思或启迪的一部优秀作品。
①钢琴曲《自然一号》的首演信息中央音乐学院官方网站有所记录,具体网址为:http://www.ccom.edu.cn/xwyhd/xsjd/2019s/201904/t20190415_54833.html。
②张凯《“钢琴的‘东方魂’——当代作曲家张朝访谈记》,《钢琴艺术》2018 年第 6 期,第 5 页。
③音高素材的溯源根据笔者对作曲家张朝先生的采访整理而成。
④关于“sentence”的论述可详见“郭新《三个英语音乐术语的辨义、溯源与应用——勋伯格调性音乐理念对西方音乐分析学科和曲式教学的影响》,《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6 年第1 期。
⑤⑥见张朝钢琴曲谱《自然一号》的演奏说明,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和朔特音乐出版社联合出版。
⑦根据本人对作曲家的采访,张朝将“烈焰主题”的核心和弦称之为“阴阳和弦”,大三代表“阳”、小三代表“阴”,和弦负阴而抱阳。
⑧利用“回声”或“混响”效果进行音乐创作,在室内与或者乐队作品中已早有体现。有关“混响法”和“回声法”有专门的介绍,参见于京君《配器新说》(上),《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9 年第 1 期。
⑨同②,第4—12 页。
⑩根据本人对作曲家的采访,张朝将第二乐章“涅槃”中的两个层次形容为“天堂”与“地狱”,并以此阐释了作品中“反差美学”的应用。
⑪⑫ 同②,第 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