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曲斌
“象”是在中国哲学中的重要范畴,它的思想源自《周易》哲学。孔颖达说:“夫易者象也,爻者效也。”[1]其疏又曰:“易卦者,写万物之形象,故‘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谓卦为万物象者,法象万物,犹若乾卦之象于天也。”[2]《周易》系统的“象”,赅括古往今来,统摄宇宙万物。三才之中的人之应然,须法“象”“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3]。
中国书法推崇以简驭繁、“拟诸其形容”[4],注重在有限笔墨中寓于无限的情思,李阳冰认为:“随手万变,任心所成,可谓通三才之品汇,备万物之情状者矣。”[5]这深深契合着“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6]的《周易》“象”的宗旨。本文通过从物象到心象的论述,试图剖析中国书法审美范畴中“象”的丰富内涵。
物象之态充盈于天地之间。芸芸自然之象,有形之象最为直观可感。壁立千仞、山石耸峙,日月星辰、鸟兽虫鱼,烟波浩渺、山岚氤氲,都作用于人们的视觉感知。这些可感之象,古人往往在其书法理论中加以叙述和呈现。成公绥论隶书曰:“烂若天文之布曜,蔚若锦绣之有章。”[7]索靖论草书曰:“盖草书之为状也,婉若银钩,漂若惊鸾,舒翼未发,若举复安。”[8]康有为论钟鼎文字云:“钟鼎及籀字,皆在方长之间,形体或正、或斜,各尽物形,奇古生动。章法亦复落落,若星辰丽天,皆有奇致。”[9]隶书布局灿烂华美,草书之形似银钩惊鸾,钟鼎籀字尽物形、若星辰,皆是书家对有形之象的表达与呈现。
自然之象不仅是有形的,有时也以无形之象呈现。无形之象不是空无、虚无,而是可以感知的世界,就像拂面的清风,就像“骨气洞达,爽爽有神”[10]的精神气息。
自然之象除了有形、无形之别,也有动静之分。静态之象主要呈现为形状、色彩、大小等等。静可以是上林春花,可以是孤松一枝,也可以是错彩镂金。书法理论中也记载了古人眼中的动态之象,“龙威虎振,剑拔弩张”[11],“飘风忽举,鸷鸟乍飞”[12],“插花美女,舞笑镜台”[13]。动态之象表征着一个动作、一个过程、一种活力、一种生机。综合来看,显与隐,静与动,并不是孤立地被人们感知,它们往往互为表里,都是万千物象的有机部分,也是书家仰观俯察的物象。动静多变的自然物象为“眺彼鸟迹,始作书契”的文字象形提供了基本的参照。
万千物象之态给予了造字者启示。段玉裁针对“书者如也”说道:“谓如其事物之状也……谓每一字皆如其物状。”[14]这实际上是在说早期汉字的象形性。许慎对文字象形性的阐述,先从汉字起源角度说起:“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15]他又认为“六书”之中的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种构字法,都与汉字的象形有关。特别是,“画成其物,随体诘诎”的日、月,明确地指出文字取法物象;“视而可识,察而可见”的上、下,也表露了形象的重要;“比类合谊”的武、信,是以形表意的组合;“取譬相成”的江、河,虽以声为据,但终不离以形记音。[16]这些构字法则,与“象形”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文字发展的早期,具有浓厚的模仿事物形体的意味。各民族早期文字都有此特点。汉字、苏美尔文字、埃及古文字,皆是如此。文字的逐渐演变,与象形渐行渐远,取而代之的是符号化的愈演愈烈。“隶变”是中国书法史上、文字演变史上的一件大事。在“隶变”这个重要的转折点上,实用性充当了催化剂的角色。“盖秦之末,刑峻网密,官书烦冗,战攻并作,军书交驰,羽檄纷飞,故为隶草,趋急速耳。”[17]汉字中隶书已经难以觅见“随体诘诎”的迹象。汉字不仅是语言符号,也是审美符号。当汉字象形、写实的诉求沉淀为形式的、象征性的表现,先民们对于文字象形的依傍就开始蜕化为对于线条质感的吟味、空间分布的祈尚,书法的审美性由此得以孕育和发展。汉字的去繁适简,使得书法的表现力大大增强。及至“二王”行草,线条遒媚多变,章法行云流水,自然洒脱而最富韵味。“象”的内涵的暗流,也因此而发生了新的走向。
论及书,就不能不提画。书与画,正如一对胞生艺术。除了书论,画论上对有形与无形、静态与动态的物象也有呈现。
郑板桥有这样的创作经验:“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18]北方的清秋,气息微凉而惬意。画家披衣晨起,步入庭下。此时,朝阳初启,天地之间明亮、澄澈而柔和。露珠莹莹,流转不定,宿露未收,轻烟笼罩,好风拂过,竹柏摇曳。画家以空明之心境契合之,胸中升腾起一片勃勃的画意。自然世界中包含有万象之美,白云缱绻、鸟鸣花香、苔痕点点、山石奇顽。世间百态之象既是通向泼墨山水、笔墨丹青所渲染之幽境的曲径,也是书家借此来裁成书象的肇始。
然而,书法不像绘画那样,可以直接提取、直观显现。它既不描摹山水花鸟,也不进行人物写真。“画取形,书取象;画取多,书取少”[19]。郑樵提及的“象”“少”,不是对物象细节的刻画,而是将万千的物象注入一脉之线,通过具有不同情调的线条呈现大千宇宙的一“类”之美。正是简洁而表现性强的线条,使书法囊括了自然的万象之美,使书法实现了从自然之象到书法之象的转换。书法线条的这种迹化、“纯化”或者说抽象,就是“囊括万殊,裁成一相”[20]。书法所裁之书象,就是书法家对万化流行的过滤和扣留。隐隐然千里阵云,开阔舒展,就是一横;磕磕然危峰坠石,坚实有力,就是一点;苍劲如万岁枯藤,直中见曲,就是一竖。自然中天涯之初月、遥茫之星河,都在书家笔下妙裁为线条的回环往复。锥画沙、印印泥、屋漏痕、折钗股也是这方面的显例。
书法的“裁成一相”,首先与《周易》中“象”的传统有关,其次与汉字之“象”有关。一方面,八卦成列,象在其中。卦象有限,却能以一敌万,应征着天地万物之变。书家将《易传》的简易之道发挥得淋漓尽致,他们最善于将万千之态凝于万毫之端,以线条作为心灵图式,反映万物变化。另一方面,文字就是一种象。书法是汉字书写的艺术,作为载体的汉字使得书法的艺术语言归根结底仅为组合汉字的线条,而没有颜料和色彩堆砌。
书法中的“裁成一相”与西方数理几何的抽象是不同的。西方在数理哲学的传统影响之下,具有数理抽象、形式抽象的传统。西方美学家库申说道:“人们以为美寓于比例得当之中,不错,这确是美的一个条件,但仅仅是一个条件。一件东西不合比例,的确不成为美。美的事物,尽管和几何图案有相当大的差距,总有一种活生生的几何学寓于其中。”[21]西方艺术中常常看到几何式的、构图式的作品,符合黄金比例的断臂维纳斯,布局整齐、均衡、充满理性的建筑与花园,皆是此例。
书法以抽象而纯粹的线条涵摄了日月之态、山川之形,将活泼的生命迹化,并流泻于字里行间。线条的这种“象”之包蕴,以少胜多,以形取神,在似与不似之间奔行游走。然而,借助线条对物象的“裁写”和捕捉,书家多青睐于对动态之象的关照。
视听的直接体验,成为艺术家创作的法门。书家需要走进自然、深入自然、体会自然,妙悟自然的一推一挽、一俯一仰,获得创作上的飞跃。一条形式简洁而内蕴丰富的线条将天地之间的风雨水火、雷霆霹雳和书家灵魂深处的飘忽灵动、严肃端庄连了起来。正如韩愈所说:“天地事物之变,可喜可愕,一寓于书。”[22]
牵动书家心绪的,往往是通过对世间动象的玩味。书论中对此多有记载:“矫然突出,若龙腾于川;渺尔下颓,若雨坠于天”[23],这是论古文字;“若行若飞,蚑蚑翾翾”[24],这是论篆书;“或若鸷鸟将击,并体抑怒,良马腾骧,奔放向路”[25],这是论隶书;“凌鱼奋尾,骇龙反据,投空自窜,张设牙距”[26],这是论草书;至于龙书、蛇书、蝌蚪书、灵芝书,这种写实装饰性的书写,被孙过庭批评为“巧涉丹青,工亏翰墨”[27]。
为什么书家要重视“动象”?
首先,动态之象能反映形式的连绵之势。“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28]这是讲从一点到一字到终篇的连势。“凡落笔结字,上皆覆下,下以承上,使其形势递相映带,无使势背”,[29]这是讲一行之连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及其连者,气候通其隔行。惟王子敬明其深指,故行首之字,往往继前行之末,世称一笔书者”,[30]这是讲一篇之连势。书家对这种连绵之势的重视,反映了他们对动象的偏爱。
其次,动态之象能反映形式的开阖之势。“狡兔暴骇,将奔未驰”[31],百钧之弩,会挽待发,在这静态与待发、待动、待飞的临界点,极具有张力。内在的冲突构成富有强烈动感的瞬间,并出现巨大不平衡,使得形式内部对峙起来。而这种张力、这种对峙,这种开阖的刹那间,最为直观、最为直接、最为有力地挑动着人们的视觉与知觉。王铎在书法创作时,特别是在行草创作中,最喜欢制造这种待动、待发、待飞的极致,然后一笔而书,滚滚而来,气势磅礴。
再次,动态之象能表现物象的生命之“真”。何为“真”?“真”不是停留在对摹写对象的“像”的层面,而是造就出气质俱胜、活泼泼的生命感。“似者得其形,遗其气。真者,气质俱盛。”[32]书家对动态之象的摹写,更能写出自然之活趣、物象的生气,更能表现一个神、气、骨、血、肉俱全的生命体。书家不只是停留在刻板地观察和刻画点画的起承转合,而是透过皮相的外层直击精气神、把握高妙处。生意滔滔,天机流荡,书家借动态之象展示丰富的生命内涵。
总之,这种动态之象表露运动的趋势和方向,这使它包蓄着力量,与静止相对、与死气不同。描写这种运动之象,就是描写物象之“真”,就是追求鸢飞鱼跃、活泼泼的生命精神。对这种活泼的生命精神的向往和吟哦,需要人们去除主客的对立,在物我两相宜中伸展自己的性灵。
“立象以尽意”出自《周易·系辞》,这个命题的落脚点是在“尽意”上。“立象以尽意”就是从借自然之象到表心灵之象的过程中,人心与万象融通,在万物一体中尽己之意,舒展自己的性灵。立象尽意的思想直击书家心性的本源。
观自然之象,要万物与我为一。自然世界,物象众多,仪态万千。山川草木,云蒸霞蔚,尽在其中。这些动象、静象、有形之象、无形之象,孕育着绘画之象、汉字之象的胚胎。许慎说:“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33]张怀瓘说:“察其物形,得其文理,故谓之曰文。”[34]这里的“象形”“察其物形”,不是将主客对立,而是在人与物的优游中物我合一。对于自然之象的关照,人不应将自己置于主客相分的一端,而是“身与竹化”。正如苏轼所说:“与可画竹时,见竹不见人。岂独不见人,嗒然遗其身。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庄周世无有,谁知此凝神。”[35]
借汉字之象,要求于形式内外。汉字承载着沟通千里、联络古今的实用性价值。正如清代陈澧说:“声不能传于异地,留于异时,于是乎书之为文字。”[36]汉字除了作为语言符号,它也是一种审美符号。对于汉字的审美性,古人书论多有记载。索靖说:“(草书)和风吹林,偃草扇树,枝条顺气,转相比附,窈娆廉苫,随体散布。”[37]王羲之《书论》载:“或转侧之势似飞鸟空坠,或棱侧之形如流水激来。”[38]汉字的符号性是有形之象,它引导人们进入一个笔墨之外的、氤氲飘忽的境界。苏轼对于形式的超越强调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他说道:“斯人定何人,游戏得自在。诗鸣草圣余,兼入竹三昧。时时出木石,荒怪轶象外。”[39]如果说作为使用性、符号性的汉字尚有“看—被看”的二元关系,而注重审美性的、“荒怪轶象外”的汉字,则在笔墨之外沟通着书家胸臆。
裁书法之象,要中得心源之妙。“囊括万殊,裁成一相”是书家对一多关系的处理,就是以物象为本,经过书家对自然的提炼概括,囊括世间万象,成就一“类”之美;“囊括万殊,裁成一相”就以字象为用,取其载体地位,并依附其结构的丰富性,呈现美的形体。此为“妙裁”。书家所裁之象,即为从物象到书象。他们观取物象之动,经由一迹简洁而表现力强的线条收拢。这线条的蜿蜒流淌,多是书家对动态之象的裁取和表现,或是“龙跳天门,虎卧凤阙”[40]的寓动于静,或是磕磕然之高峰坠石。共通的是,这种动象应表现活泼的生命之态。
表心灵之象,在神遇中融于物。象,本是视觉形象之物,先要目取,更要神遇。正如虞世南说:“故知书道玄妙,必资神遇,不可以力求也。机巧必须心悟,不可以目取也。”[41]书家正是需要以“心”、以“神”观自然、师自然,在心与物交相和合中,升腾起大化流行和生生自然中蕴含的生命节奏。“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42],书家借一管之笔,在舞动的线条中,写就心之起伏、情之波澜。
注释:
[1][2][3][4]王弼,韩康伯,孔颖达.周易注疏[M].清嘉庆二十年南昌府学重刊宋本十三经注疏本.
[5]陈思.书苑菁华[M].宋刻本.
[6]王弼,韩康伯,孔颖达.周易注疏[M].清嘉庆二十年南昌府学重刊宋本十三经注疏本.
[7]成公绥.隶书体[G]//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9:9.
[8]索靖.草书势[G]//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9:19.
[9]康有为.广艺舟双楫[G]//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9:775.
[10]袁昂.古今书评[G]//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9:74.
[11][40]萧衍.古今书人优劣评[G]//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9:81.
[12]萧衍.古今书人优劣评[G]//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9:82.
[13]袁昂.古今书评[G]//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9:75.
[14][15][33]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清嘉庆二十年经韵楼刻本.
[16]王镇远.中国书法理论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6.
[17]赵壹.非草书[G]//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9:2.
[18]张法.中国美学史[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283.
[19]倪涛.六艺之一录[M].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0]张怀瓘.书议[G]//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9:148.
[21]库申.论美[G]//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古典文艺理论译丛.卷3.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1443.
[22][42]韩愈.送高闲上人序[G]//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9:292.
[23]卫恒.四体书势[G]//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9:13.
[24]卫恒.四体书势[G]//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9:14.
[25]成公绥.隶书体[G]//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9:10.
[26]索靖.草书势[G]//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9:20.
[27]孙过庭.书谱[G]//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9:127.
[28]孙过庭.书谱[G]//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9:130.
[29]蔡邕.九势[G]//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9:6.
[30]张怀瓘.书断[G]//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9:166.
[31]卫恒.四体书势[G]//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9:16.
[32]陈望衡.中国古典美学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537.
[34]张怀瓘.文字论[G]//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9:208.
[35][39]苏轼.苏文忠公全集[M].明成化本.
[36]陈澧.东塾读书记[M].清光绪刻本.
[37]索靖.草书势[G]//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9:20.
[38]王羲之.书论[G]//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9:28.
[41]虞世南.笔髓论[G]//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9: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