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伟
(作者单位:广西南宁孔庙博物馆)
古代学风传承有序,后门学士为表达对先贤圣人的敬仰之情,多通过摹作画像以兹崇祀。目前所见圣贤画像中除至圣先师孔子外,又以王阳明先生画像为多,且制作材质多样,形象特点各异,均反映了后学对阳明先生的仰止之情。
明嘉靖年间,王阳明至广西创书院、兴文教,对于岭南文化教育的影响至为深远。至今,广西各地仍留存大量与王阳明相关的历史遗迹。目前,在南宁市兴宁区镇宁炮台、隆安县中学,尚留存有两方明清时期的王阳明遗像碑及像赞碑。画像碑整体构图谨严,刻线细腻精美,其中一方尚题有赞文。在对两方画像碑刻进行墨拓的基础上,结合史料就画像及碑文所载人事、题刻年代、内容、背景等进行考释,对于研究王阳明画像版本流转及岭南教育文化发展具有重要参鉴意义。
图1 《王阳明老先生遗像》碑拓片
王阳明,名守仁,谥号文成,浙江余姚人。因于会稽阳明洞授学,遂世称“阳明先生”。明嘉靖六年(1527),王阳明兼左都御史,总督两广军务,亲赴广西镇抚少数民族起义,期间深感文治教化之迫切,乃大兴书院,每日号集门徒诸生,授书讲学论道。嘉靖七年,王阳明领兵至南宁府,于城北门口县学旧址创建敷文书院,[1]寓意诞敷文德、以远来人。敷文书院对后世影响甚大,历代文人雅士、地方官员多有募资修葺,并于其内增设王文成公祠及刊刻先生画像以追祀致祭。
自20世纪80年代起,南宁市人民公园的镇宁炮台,陆续藏入一批或新发现、或散落在各地的历史碑刻,并集中设置碑亭保护。其中有三方石碑与王阳明所创敷文书院相关,其中两方为《重修王文成公敷文书院碑记》《左江道修复王文成公敷文书院碑》,第三方即《王阳明老先生遗像》(图1)。
《王阳明老先生遗像》碑现存炮台环形碑廊内。方碑,碑高207厘米,宽140厘米。碑首为梯形,右上角残缺,后期被修补并重新刻线,与原碑线条、文字相衔接。碑首其下接连碑版。碑阳边框用缠枝纹作界格。碑首与碑版间,用单线分界。碑版居中为画像,头像上端为碑额,自右向左,阴刻篆书“王阳明老先生遗像”。
碑版正中线刻王阳明全身燕居坐像,先生面颊消瘦,颧骨高凸,额头纹隐现,眼眶深陷,眼神矍铄,平视前方,鬓髯飘逸。双手交合,作揖拱于身前。头戴阳明巾,脑后垂两条飘带,带头分别搭于左右双肩。先生内穿衬袍,外穿大袖氅衣。氅衣又称“鹤氅”,有如道袍袖者,旧制本不缝袖,故名曰氅,彩素不拘。[2]为古代常见的一种肩披式外衣。画像中氅衣素纹,对襟悬长,向下连至披风底部。胸前系带绣有如意云头盘饰,两条绅带自然垂至脚面。先生正襟端坐于太师椅之上,画像神态怡然。
太师椅源自于交椅,至明清时期逐渐定形。画像中为明式太师椅,靠背为圈椅形制,扶手拐把头处作卷云纹雕饰。其后搭脑左右各出头,刻有如意卷云纹,线条柔和流畅。扶手鹅脖为立式烛台造型,上下两端为覆莲花雕饰,刻线洗练大方,未随意多加虚饰。此类鹅脖造型一般在太师椅中较为少见。椅座在设计构图及刻线工笔上,古拙和谐,敦厚浑圆。此碑原属敷文书院,但除碑额题字外,未留题刻年代。
明嘉靖版《南宁府志》有载:“敷文书院城内北,系县学旧址,嘉靖七年(1528)都御史王守仁建”。[3]另陈纪所撰《修复敷文书院记》中,记录了敷文书院于万历癸未秋(1583)重修之事:“新建伯王文成公,平田州所创书院也,自嘉靖戊子(1528),迄今垂六十年……前为大门,颜曰敷文书院,公旧所题名也……后为后堂,窿然特起……如前廊式,后为公遗像”。[4]
此外,明嘉靖末年,因上疏弹劾严嵩六罪,被谪戍南宁的刑部主事董传策,[5]赋闲在邕期间,游历于街巷祠庙、绿水青山之间,并将其所见所闻作诗铭录,著有《邕歈稿》等。其中有一首七言律诗《阳明王先生祠像》。[6]文曰:
儒门心脈久多岐,大慧慈湖一派师。
拈出良知真指窍,向來宝证得居夷。
雄风自昔开山岳,臞像于今肃羽仪。
阅世可禁留应跡,谁寻真相破群疑。
莫云此等诗不必,论世代自是名言。
由此,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董传策被贬谪南宁之后,应该于王文成公祠中领略过先生遗像,后有感而发“臞像于今肃羽仪”,昔日文成公清瘦之像今日已被尊崇为位高而兼备德才的典范,但此时“臞像”为塑像、画像又或石刻,文未详录,无考。
另据镇宁炮台内所藏的一方明万历十三年(1585)所立《左江道修复王文成公敷文书院碑》云:“敷文书院,公旧所题名也,手泽犹存焉尔。中为仪门,又中为大堂,堂扁日:耀德堂,公所敷文降虏处也。两廊各翼以精舍十八楹,后为后堂,窿然特起。前道佥事欧阳公瑜,扁其上曰:道德功勋,奉公像以立。面为对越亭,旁各翼以精舍,如前廊式,后为公石像。”碑文与府志相互印证,推知,晚至明万历十三年,左江道陈希美复修后,“公石像”已存于书院中确定无疑,且邀请已经致休的徐濬、李天伦两位德高望重的前辈题额与书丹,可见陈希美对此次重修之重视。此时相隔王阳明卒世已有六十多载。
综上所述,画像刻制年代应与敷文书院创建时间相差不远,约为明嘉靖末年至万历初年。其后随敷文书院更易,辗转流变。至民国初期,敷文书院犹存,但其名已更为王文成公讲学处。20世纪30年代,改为广西省立女子三中。期间校园内尚存有一王阳明先生纪念亭,亭内仍立有《王阳明老先生遗像》碑,先生德容道貌依然。后桂南战事不断,随世事变迁,画像碑也一度佚散市肆。新中国成立后,于1982年复得,后移入镇宁炮台内存放。
《王文成公像赞》碑现存于隆安县中学碑廊内。该校明清时期为隆安县学宫,至民国20年(1931),改为隆安县立初级中学校,今为隆安中学。《王文成公像赞》碑(图2),方碑,碑首为梯形,碑体嵌于碑廊壁墙之内,整体保存较好。碑刻材质为石灰岩青石,高160厘米,宽60厘米,厚8厘米。赞文分列于头像两侧,自右向左,由上而下,竖17行,共计211字,阴刻楷书。题首:王文成公像赞,后为内文,题款:知隆安县事昆明张树绩敬题,清嘉庆元年(1796)林钟上浣毂旦。“林钟”为古代律乐六吕之一,与一年12个月相对应,即为农历六月。“上浣”为每月之上旬。由此,碑文的题款时间为嘉庆元年六月上旬某良辰吉旦。
碑文前段盛赞王阳明为旷世先哲名贤,独阐良知格物之学。追忆其于贵州、广西分别抚定宸濠、思田民变。并奏疏朝廷,肇造隆安县治。先生遗留仁爱于后世,其音容笑貌犹在,隆邑县民追怀其高德,为报其恩世代延绵不绝。后半段则叙述南宁府敷文书院镌刻有先生石刻遗像,以不忘其德。隆安县民也感先生始创县治之恩,设立生祠以祭之。但荒芜久矣,遂改建神阁,并在故地创建书院广播教化,以尊仰先生设坛讲学不倦之初衷。而其真人画像自应传移摹写于神阁内,以便民众祭祀报德。赞文谨记大略。
在民国23年(1934)修《隆安县志》卷五艺文志中有录,经比对校勘,其与碑记赞文一致,仅别于题款:“王文成公像赞并跋,嘉庆元年(1796),署知县,张树绩,昆明人。”[7]赞文誊录如下(表碑文换行处,□为字迹漫漶之处):
图2 《王文成公像赞》碑拓片
王文成公像赞
猗欤上哲,旷世名贤,德综将相,学贯人天,良知阐奧,性道独传,民求通隐,过愿绳愆,宸濠既定,复靖思田,干羽布化,顿靖烽烟,泽流邕管,远近鸣弦,隆邑肇造,遗爱惟先,冠裳宛在,道貌依然,谥崇爵懋,食报绵延。
邕郡敷文书院,镌阳明先生遗像于石,誌不忘也。隆之民尤感,肇造斯邑之德,立有生祠,久亦荒芜,兹改建神阁,复就其余地,设立书院,以广教化,是即所,以仰体阳明先生讲学不倦之盛心也哉。其真像自应移摹于兹,俾得崇奉祭祀,以报□德故,既赞之,复记其大累云。
知隆安县事昆明张树绩敬题。
嘉庆元年林钟上浣榖旦。
画像中王阳明先生居中,头像两侧为赞文。先生头戴阳明巾,后坠有飘带两根,带头自然垂于两侧肩头。先生身穿便服,正襟稳坐于太师椅之上,神情平和,左手微扣右手,合拱于胸前。面部特征的刻画尤其细腻,面颊消瘦,颧骨凸出,额头皱纹可见,眼神深邃有神,鼻子立体圆隆,鼻翼两侧法令纹线短而深,双唇微合,下颚竖挺。双唇上下及两腮胡须飘逸有型,垂于颈前。整体面部形象的刻画生动入微,极其写实。先生内穿大袖袍衫,也称道袍,其为明代士人便服,交领右衽,衣长盖脚,袖长过手,袍衫通体素纹。《云问据目抄》有云:“隆万以来,皆用道袍。而古者皆用阳明衣,乃其心好异,非好古也。”[8]可知,道袍在明代中晚期的隆庆至万历年间乃十分盛行。外套一氅衣,俗称披风,以御风寒。衣裳搭配繁简有序,线条流畅,一副明代雅士燕居的生活写照。
除人物面部表情外,座椅、椅套的刻线简洁流畅。阳明先生靠背太师椅,椅座结构牢固浑圆。弧形靠背,后高前低,扶手出头。先生着笏头履,脚心朝外,踏于脚枨之上。方座四周脚枨下方有如意纹牙板作为连接,敦实有力。“太师椅”得名源自于官名,为明式椅类家具中的翘楚,等级一般较高,常作为儒雅、高贵的象征。而王阳明先生居于其上稳若泰山,道貌自然,也表达了后学门生及其追随者对先生的仰慕及崇祀之情。椅套自然悬垂椅背之上,刻线所现质地柔软,跃然纸上。上端刺绣有缠枝纹,也称万寿藤,寓意“生生不息”。下绣有勾连万字纹,其中心为五瓣花,用双线将局部空间一分为四格,每一界格内有一万字纹。万字纹古时有驱邪祈福、万福吉祥之功效。整体纹饰繁而不杂,简而不重,极富艺术性,将袍褂的立体感表达的饱满到位。
王阳明先生画像整体造型谨严,刻工极佳,线条蜿蜒回转极有张力。同时刻线虽细,然而深浅有别,将人物与景致刻画的错落有致。较好地刻画出人物形态和服饰质感,是一幅人物形象特点刻画到位,线条表达具有较强表现力的线刻人物像,为目前现存王阳明画像碑刻中不可多得之佳作。
明代南宁按察黎澄题有《隆安县学碑记》:“隆安旧属南宁极西边之地……总督王阳明公……于是即今地创为隆安县治……爰即其地而迁建学宫焉……工肇於嘉靖己未(1559)季冬月,迄明年丁亥月而落成焉,……前为櫺星门,次仪门,三间中为圣殿,中庭左右为两庑,以妥配享诸贤,右为祠堂以祀王公,示不忘本也”。[9]又画像碑赞文所记“肇造斯邑之德,立有生祠”,可知隆安县王文成公祠在其卒前已存。而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知县姚居易将王文成公祠始移入县学宫之中祭之,并非首创。然祠内是否石刻画像以祭之,未录无考。隆安县学最早由知县章珪,于明嘉靖十六年,始建在城北;三十九年,知县姚居易迁于城东郊;四十二年,知府方瑜捐资续成,学制乃备;万历十四年(1586)毁于燹,知县袁壁重修,明末兵火久圮。[10]
至清代乾嘉年间,王文成公遗像再次被奉供于榜山书院内。关于榜山书院沿革始末,在民国23年(1934)修《隆安县志》中,有三处提及。分别为乾隆五十七年(1792),知府张树绩改隆安书院名“兴文”为“榜山”,于文庙右侧,内有首先议请设立县治之王文成公遗像;[11]榜山书院于县城东门外王文成公祠故址。中建讲堂,后为杰阁,上祀魁星,下奉王文成公祠神主;[12]经始于乾隆乙卯(1795)之冬,落成于嘉庆戊午(1798)之夏,匾曰“榜山”。[13]
由上,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睹王文成公祠荒芜久矣,知县张树绩携其幕僚捐资,首倡于王文成公祠故址处,迁“兴文书院”至此改为“榜山书院”,另在书院杰阁内奉祀王阳明神主牌位,以及王文成公遗像。工程肇始于乾隆乙卯(1795)之冬,竣结于嘉庆戊午(1798)之夏,前后历时三年。
碑文所记以报“议请县治”之德,乃明嘉靖十二年(1533),王阳阳奏请朝廷始置隆安县之史实。并承叙了后事详由,隆之民,尤感肇造斯邑之德,将先生石刻真像由南宁敷文书院传移摹写于榜山书院杰阁内。民国版《隆安县志》其与所记一致,应系摘抄赞文碑并誊录之。
值得注意的是,现存的这方《王文成公像赞》碑落款为嘉庆元年(1796),相去县志所记迁改傍山书院落成于嘉庆三年相隔两年。由此推断,“移摹”石刻画像先于书院修葺完成。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实为知县张树绩首倡于迁改“榜山书院”,其属下及幕僚于各处开始集资筹备,而将南宁府敷文书院王阳明画像碑“移摹”于榜山书院乃其中之一工项。至乾隆六十年(1795)书院迁改之工才正式付诸实施,而次年即嘉庆元年(1796)《王文成公像赞》碑已镌刻完工,张树绩题书以跋记之。
纵阅《王文成公像赞》碑,赞文由题、跋两部组成。“题者标其前,跋者系其后”。[14]前段题文盛赞王阳明旷世文治武功,而后段跋文则记录了本次迁改之工及移摹先生石像于兹的缘由。然赞文最后“复记其大累云”或疑漏实情,“复记”即重复记录。由此,前段赞文应于首倡复修书院并勒碑之时已存录于县志,后散佚。而画像碑完工之际,再次刊刻勒碑前后缘由,是为跋文“复记”之。
同时,观《王文成公像赞》碑,知县张树绩两侧的赞文,字径大小不一,右侧字体稍大,而左侧则由于字数稍多,刻意通过压缩字径来节省题刻空间。似镌碑之前未经考量,仅通过题书主题以排版镌刻,也符合先题后跋之史实。综上,赞文之题早于跋,跋文成于嘉庆元年(1796),距其首倡题赞之时已过四年。
此外,“移摹于兹”即先于临摹,而后刊刻,最后移入祠堂内奉祀。将《王阳明老先生遗像》碑与《王文成公像赞》碑进行对比,《王阳明老先生遗像》较之后者,除无赞文及复杂的边廓界格外,画像中人物面颊、表情、动作神态及服饰坐姿均一致,而《王文成公像赞》的细部线刻雕工较之前者则更为生动繁芜,在临摹原作之基础上,又结合了清代服饰及家具的时代特征。
目前,关于阳明先生遗像的专题研究较少,大多为图像辑录,但对于版本源流探讨及承接梳理,尚欠深入。其中杨德俊先生是为王阳明画像研究集大成者,结合多年的调查,对明清至民国、贵州明代书院和祠堂中阳明画像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对海外收藏及历代像赞给与关注。[15]钱明基于现存阳明先生遗像,对其蕴含的历史内涵及附加的文化记忆进行阐析。[16]谭佛佑则考究了清末贵阳阳明祠阳明先生小像移摹于广西迁江的一段史实。[17]
王阳明的画像目前留存在世的版本较多,形象有坐、有立,材质以石质碑刻和卷轴纸作为主,另有其他材质存世,量少。依据类别,主分两类,其一为戴冠朝服大像,其二为燕居授学小像。广西现存的两方阳明先生画像碑属后者。燕居像流传于世的多为蔡世新所作,且至少存有四种版本。[18]阳明先生画像在其生前就已流传于赣南地区,明正德十二年(1517)岁末,阳明返师“至南康,百姓沿途顶香迎拜……各立生祠。远乡之民,各肖像于祖堂。”[19]而此时的画像可能出自于当时的儒生及乡民之手,非属专工之人,画作只注其形,不注其神,未能有令王阳明称意之作。其中唯独又以其门生蔡世新之画像最深得阳明先生之欣赏与推举。
蔡世新,号少壑,赣县(今江西赣州)人。擅长于人物肖像与勾勒青竹,其画风简洁清雅,忠于写实但又不为其所束缚与局限。“时王文成公镇虔,召众史多不当意,盖两颧稜峭,正面难肖,世新幼随师进,独从旁作一侧相,得其神似,名大起。”[20]另据《蕉廊脞录》云:“先生像,为蔡世新所传者极多……小者不爽毫髮,令观者肃然畏敬……上有七痣,气象凜凜,望之竦畏”。[21]
综上,蔡世新自幼便追随阳明之学说,因而有机会近距离观察先生的形神特征,且多为其讲学论道之时的神态。因此,其所绘乃是王阳明燕居授书像,而该版本流传最为广远,对后世的影响也最大。其后蔡世新声名远播,南昌等地时常有文人雅士、达官显要聘其去临摹作画。蔡世新所画阳明先生像较为写实,且以侧像为最真,或是侧像最能将文成公额头七痣表达的更加明显所故。
图3 燕居授学图
图4 侧身立像
图5 燕居坐像
现可见最早的阳明先生正面燕居坐像,为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邹守益所编《王阳明先生图谱》[22]中所录先生坐像(图3),画中阳明先生脸颊消瘦,身着道袍,双手合拱,席地而坐,为王阳明燕居授业讲学图。但画幅较小,因而对于人物面部表情的刻画不似精细。而现藏会稽阳明先生正统末孙王氏家庙中的阳明先生石刻侧身立像(图4),对王阳明面部的刻画就极为细腻,将史书所记阳明先生左额痣点这一细微特点,表现的极为到位,较为写实,似蔡世新所作。而阳明先生坐椅燕居图则最早见于明代天启年间,现安徽九华山阳明书院内存有《阳明王先生小像》石碑一方(图5),其人物为侧身坐像,形态及面部表情与蔡作极为相似,或思虑王阳明为古之先贤,地席而坐实属不恭,乃后人传摹之中附加座椅所致。
现镇宁炮台中《王阳明老先生遗像》,虽同为坐像,但与之稍有区别。其一座椅为太师椅,在椅类家具中规格甚高;其二王阳明已经转为正面坐像;其三笏头履半出道袍,踏于脚枨之上。除此,其他身着道袍、双手作揖拱于胸前,头戴阳明巾、飘带垂于两侧肩部则完全一致。由此,应在《阳明王先生小像》之上,结合先生席地坐像及侧面立像,传摹贴附,乃成今之所见《王阳明老先生遗像》。
前文已述,至明万历十三年(1585)重修之时,“公石像”已存于敷文书院中。古代树碑乃极费工物之事。由此,究其树碑者,其一应为阳明学说之仰体者,乃立碑以祭之;其二应属地方达官显赫,方能调用财物、人力以勒石镌碑。考嘉靖末年至万历初年南宁地方官吏,其中嘉靖三十八年(1559)到任的左江道欧阳瑜兼备以上条件。
欧阳瑜,安福(今江西吉安)人,举人,嘉靖三十八年(1559)任左江分巡道。[23]其为王阳明门人,深受阳明学术思想的影响,一生践行阳明学说,与王阳明关系甚密。嘉靖六年,王守仁赴广西,途中“至吉安,大会士友螺川,诸生彭簪、王钊、刘阳、欧阳瑜等偕旧游三百余,迎入螺川驿中”。[24]师徒二人亦师亦友。且欧阳瑜生于赣南,作为蔡世新之同乡,领略及获取阳明先生画像乃唾掌之便。
欧阳瑜于王阳明辞世31年后的嘉靖三十八年(1559),赴南宁任左江分巡道,重游恩师授业解惑之故地时,感怀物是人非,于是有感而发勒石题书、立碑以记。现南宁市郊东南的青秀山岩壁上留有“阳明先生过化之地”摩崖石刻,就是欧阳瑜于明嘉靖四十年五月所题刻,以记文成公对邕城的文教过化之德。而《阳明老先生遗像》与之前画像相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即结合了时代特征,又保留了蔡世新写实之画风。为目前现存最早的王阳明燕居授学石刻画像碑之一。浙江余姚王阳明故居在2007年重修时,仿制一方《阳明老先生遗像》木刻像,并于瑞云楼一楼内的《真三不朽——王阳明生平事迹陈列》中复制了此像作为展图。
王阳明辞世之后,后世门生学徒、地方乡贤民众,独以奉祀祭拜其燕居讲学像者居多。这也反映了王阳明最终完成了由政治家、封疆大吏到教育家、儒生学者形象的转变。广西遗存的这两方明清时期王阳明先生燕居讲学像便乃其中之代表。
南宁敷文书院,于明嘉靖末年刻《王阳明老先生遗像》,并奉入公祠以祭,乃道德之功勋。隆安县学宫,于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也将王文成公祠列入县学之内祭奉。后于清乾嘉年间重修榜山书院时,将南宁敷文书院内《王阳明老先生遗像》碑“移摹”至书院杰阁内以祭之。现敷文书院、榜山书院均已湮灭,仅存两方王阳明画像碑见证其兴盛之过往。画像刻线虽已漫漶,赞文也已糟朽,但其可以与地方志相参校,与文献资料形成互补研究,为研究明清时期岭南地区文化教育、社会发展的宝贵实物资料,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受地理环境及历史发展的影响,广西古代书院教育程度远不及中原地区发达,但在以王阳明为代表的南下官员、本地乡贤的倾力带动下,于各地创建了多所书院,兴学传道、授业解惑,遗存有众多历史遗迹以及历代乡贤名宦的重修碑记。《王阳明老先生遗像》及《王文成公像赞》碑,见证了当时王文成公及后世名宦及地方官员通过创建书院,承接兴教的一段薪火相传的历史,铭刻了阳明先生之遗风至后世仍被推崇追忆,地方贤达、文人政要以其为做学之典范的历史图景。王阳明所创书院研学之风,乃星火燎原。一时间文教之风渐起,开启了明代中期广西书院发展的高峰,设坛讲学之风蔚然,极大的推动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科考文教事业的发展。后期也助推了心学在八桂大地的传播与盛行,对广西乃至岭南地区文化教育的发展影响悠久深远。
注释:
[1] 莫炳奎纂:民国26年(1937)《邕宁县志》。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第859页,2011。
[2][明]吕毖撰:《明宫史》卷三《内臣服佩》,第8页。四库影印本。
[3][23][明]方瑜撰修:嘉靖《南宁府志》卷4《学校志》第3、4页。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刻本。
[4][清]金鉷等修:雍正《广西通志》卷 104《艺文》第25页。四库影印本。
[5]董传策:字原汉,华亭(今属上海)人。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进士,授刑部主事,官至南京礼部右侍郎。
[6][明]董传策撰:《董传策集》,《邕歈稿》卷二,第4页。明万历刻本。
[7][11][12][13] 刘振西纂修:《隆安县志》卷五,第12、130、2页。民国23年(1934)铅印本。
[8] 钱泳、黄汉、尹元炜、牛应之编:《笔记小说大观》,第13册第110页。南宁:江苏广陵古籍刻印出版社,1983。
[9][清]汪森編:《粤西诗文载》文载卷28,第26页。四库影印本。
[10][清]金鉷等:雍正《广西通志》卷 38《学校》,第4页。
[14] [东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第83页。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
[15] 杨德俊:《王阳明遗像图册》。贵阳:贵州大学出版社,2016。
[16] 钱明:《王阳明遗像综考——兼述贵阳阳明祠所藏之阳明像》,《阳明学》第18号,东京,明徳出版社,2006;钱明:《王阳明遗像中的历史记忆与文化信息——从比较东亚阳明学的视角出发》,贵州文史丛刊,2016第2期。
[17] 谭佛佑:《贵阳阳明祠王文成公遗像远播粤西事迹考述》,《王学研究》,2013年第1期。
[18] 杨德俊:《王阳明先生遗像综述》。《王学研究》第370页,2017年辑刊。
[19][明]王阳明著:《王阳明集》(下),第389页。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7。
[20][清)徐沁撰:《明画录》,卷一,第10页。嘉庆四年(1799)读画斋丛书本。
[21][清]吴庆坻编,张文其、刘德麟点校:《蕉廊脞录》。《历代史料笔记丛刊》,第200页。北京:中华书局,1997。
[22][明]邹守益:《王阳明先生图谱》。民国30年(1941)据明嘉靖抄本之影印本。
[24][明]钱德洪编:《阳明先生年譜》,下卷,第22页。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毛汝麒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