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温泉镇聂河小学 史绪强
新课标明确提出,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感受、体会以及喜爱游戏的天性,让学生把玩、看、画、做有机融合,激发与培养他们的想象力,使学生体会到美术的魅力,引起他们对美术持久的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只有对美术有兴趣,学生才会好好学,而美术教学只有发挥出美术的魅力,才能使课程内容形式和教学方式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年龄段的孩子具有强烈的自我表现欲望,而美术教学可以满足他们的这一需求。小学美术活动可以说是展现小学生自我能力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中小学生可以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适当地开展美术活动对于小学生想象力的培养能够起到积极作用。美术教师可以利用美术教学活动给小学生提供自由的创作空间,使每个小学生都能够充分展现自我。在美术活动中,小学生由于兴趣激昂,会踊跃发言,十分投入,这对于教育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想象力是一种以记忆表象为材料,通过分析表象,结合自己的思维形成新的形象的过程。反映到美术教育中,我们可以发现,想象力是美术教育的基础,每个小学生在美术教育中都有发挥想象力的空间和机会,教师应该给他们充分的自由与空间,令他们在无拘无束的想象空间中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目前,美术教材中明确规定美术课程中培养学生想象力的目标与指标,这都可以通过教材体现出来。美术教材不能是学生被动接受的对象与内容,其内容对于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创新能力、想象力乃至人生观都会起到重要的影响。因此,美术教师在进行美术教学的时候,应该把新课标的理念充分融入教材中,发挥教材的优势,促进学生想象力的提升。同时,教师应对美术教材进行整体的了解并梳理其中的知识构成体系,便于教师在培养学生想象力时对教材中的知识点有完全的掌握。
不同年级、不同年龄的学生具有不同的特点,不仅如此,他们的接受能力以及知识水平也存在很大差异。美术教师在进行美术教学的时候,需要通过关注学生的特点、要求以及知识水平等制订适合该年龄段学生的教学方案,因材施教,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真正的启发。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添画法是最合适的。在对低年级的学生进行美术课程教学时,教师应该选择一些技能与表现方法单一的内容。低年级的学生对外面发生的任何事情都非常好奇,其“乱画”的技能是与生俱来的,他们对于美术课程充满了热情。因此,美术对他们想象力的激发有重要作用。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这种天性加以引导,让他们在画纸上绘出自己想象中的内容,进而培养其想象力和创新力。例如:教学“校园里的花”时,教师可让学生观察校内的花草,运用大小不同的点、流畅富有变化的单线条来写生各种植物,并将点与线结合,添加上背景,使画面的构图更加完整。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添加一些新的内容,表达不同的时间、环境等。最后为学生布置一些相似的作业,如在画面中画些小草、小花、小动物等。写生有助于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发现美、表现美的能力,锻炼学生的观察力、感受力和动手能力。
小学阶段的学生开始对形有了认识,能够初步掌握基本形,概括地表现常见物体,比如太阳、电视机、房屋、冰箱等。但是这种一成不变的造型对于学生的想象力发展起到了一定的限制作用,其实学生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改形。比如说三年级的“万花筒”一课中,学生需要学习的是用几个相同的三角形进行组合,通过变换形状的位置、方向、大小等来产生新的、更奇妙的构思。这正是一种令学生展开想象的大胆组合,有助于拓宽学生的思维,极大地提高其创作的质量,充分体现小学生奇妙的童心和丰富的想象力。当然,小学生在创作的时候,不能凭空想象,教师需要提供一些万花筒,让他们按照自己的观察、理解进行组合,发展想象力。通过学习“万花筒”这一课,学生不仅了解了万花筒的图案是对称的,还可以试着按自己的设计来表现色彩类似于万花筒的图案,这对于他们创造性思维的开发起到了积极作用。
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就是命题法,命题法可以分为想象画、记忆画、日记画等。在教学图片引导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如故事启发、播放视频、实物联想、图片诱导等,进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例如:教学三年级“二十二世纪的建筑”时,让学生想象未来建筑,教师在课上可首先向学生展示我国现有的建筑,引导学生对未来建筑的造型展开想象,并设计出富有创意的建筑,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出来,同时让他们在绘画的过程中加入自己在电视、电影以及画册中看到的相关事物,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在这一节课程中,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力绘制出令人惊喜的作品,让我们收获到不一样的惊喜。这些作品展现了学生对未来建筑的期望。在“会飞的玩具”这一课中,在作业过程中要激励学生大胆、自由地发挥创意,力图做出与别人不同的玩具,然后让学生在教室里相互欣赏、评价,并分小组比比谁的玩具飞得快、飞得好。这些作品充分表现出了学生的纯真和想象力。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是美术知识的传播者。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树立创新的意识,重视美术欣赏课程,让学生充分了解不同的艺术,让他们在欣赏的过程中了解这些作品的年代、表现手法、艺术价值。教师需要创造一些条件,比如幻灯片、录像、计算机等多媒体设备的使用,通过这些设备的辅助,提升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总之,开发小学美术教育资源的同时不能忽略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和一切为学生发展的目标。所以,小学美术教师应该在进行美术教学之前,深刻理解美术课程的目标以及标准,用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课程培养学生的美术综合素质,为国家培养更多的美术人才。
现实生活中,美的东西随处可见,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因此,教师要想方设法创新教学方法和模式,使学生对万物产生更多的联想,用他们多元化的创造力去创造更多多姿多彩的作品,不断满足他们的表达欲望,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并通过想象力的培养,影响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影响学生的衣食住行的每一个角落。21 世纪的教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是真正的素质教育,只有重视美术教育,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想象力,才能培养学生将来对自然和社会的审美和欣赏能力,真正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