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紅
提要: 梁任昉《文章緣起》是現存紀原文章名之始的第一書,著録秦漢以來自六經脱胎並獨立發展起來的文體及其始篇名。今可見最早完整文本是《山堂考索》、《事林廣記》所收南宋洪适刻本。明嘉靖後傳本多訛爲八十四題,本文校定八十五題本舊觀。《四庫全書總目》以此書爲唐張績補亡之作。今考先唐文體紀原文獻,存在總集和雜家兩種取徑,此書以聖君賢士開風氣之完篇文章爲始,是總集取徑的文體紀原,與梁以來文獻視任昉原撰爲總集的認知相合。張績補者自問世即被歸入雜家,與任昉原撰有别,宋人不取。此書相關續、補、注、訂所形成的“文章緣起類”文獻,紀原歷代文章體類達二百二十八題,是中國古代文章學譜系之獨特記録。
關鍵詞: 文章緣起 任昉 文體 文章學
“文章緣起”是北宋以來文獻對梁任昉《文章始》一書的稱謂。章如愚編《山堂考索》(1)《山堂考索》全稱《山堂先生羣書考索》,今以明正德十六年(1521)建陽書林劉洪慎獨齋刻本流傳最廣,中華書局1992年影印該本時封面簡題爲《山堂考索》;書目文獻出版社1992年影印該本時封面簡題爲《羣書考索》。前集卷二一“文章門”(2)筆者經目的《山堂考索》有元延祐七年(1320)圓沙書院刻本和明正德十六年(1521)建陽書林劉洪慎獨齋刻本,均設“文章門”,内含卷二〇“賦”“詩”、卷二一“文章緣起”“評文”、卷二二“評詩”“講説”,共6類。按上海圖書館藏宋淳祐序刊本《新刊山堂先生章宫講考索》原分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集凡一百卷,“文章緣起”所在卷目不存,李偉國據現存丁己兩集及甲集前之書序和甲集目録,推斷宋刊之一百卷約相當於元刊前集之全部(僅少元刊前集之三十八、三十九兩卷)、後集之第五十三卷以下部分及續集之一半(詳參李偉國《〈山堂考索〉的作者和版本》,《文獻》1984年第4期),則見於元、明刊本前集的“文章門”,應是宋本原有。、陳元靚編《事林廣記》(3)該書今常見版本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影印的《續修四庫全書》第1218册所收元至順(1330—1332)建安椿莊書院刻本《新編纂圖增類羣書類要事林廣記》;中華書局1999年影印的元後至元庚辰(1340)良月鄭氏積誠堂刊《纂圖增新羣書類要事林廣記》和日本元禄十二年(1699)翻刻元泰定二年刻本《新編羣書類要事林廣記》,封面簡題爲《事林廣記》。該書編纂與刊刻情況詳參胡道静《元至順刊本〈事林廣記〉解題》,《中國古代典籍十講》,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年,頁160—178。後集卷七“辭章類”(4)見前揭元至順建安椿莊書院刻本《新編纂圖增類羣書類要事林廣記》;另外元至元庚辰良月鄭氏積誠堂刊《纂圖增新羣書類要事林廣記》己集卷上“辭章類”亦收録該書。内均收録該書,並以書題《文章緣起》爲類目(5)如前揭日本元禄十二年翻刻元泰定二年刻本《新編羣書類要事林廣記》丙集卷五“文章緣起”。,《山堂考索》甚至標爲“文章緣起類”,表現出將該書所代表的文體紀原文獻視爲文章學中一個獨特門類的意識。
下文擬從任昉《文章緣起》文本校定入手,對其所代表的文獻類型之形成發展試做梳理,探討其批評特色、基本構成及所呈現的文章學譜系。
“文章緣起類”標立之基礎是梁任昉《文章緣起》。《山堂考索·文章門·文章緣起類》收録的即是該書。
現存文獻最早載及該書的是《隋書·經籍志》,其“《文章始》一卷(姚察撰)”條注曰:“梁有《文章始》一卷,任昉撰。……亡。”(6)《隋書》卷三五《經籍四》,北京,中華書局,1973年,頁1082。表明是從蕭梁目録學著作如阮孝緒《七録》等文獻著録,修《隋志》時秘閣無其書。不過隨後吕向注《文選序》引及“《文始》三字起夏侯湛,九言出高貴鄉公”,(7)見《宋刊明州本六臣注文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8年,頁20。與王得臣(1036—1115)《麈史·論文》所言“梁任昉集秦漢以來文章名之始,目曰《文章緣起》。自詩、賦、離騷、至於藝、約八十五題……任昉以三言詩起晉夏侯湛”一致;(8)王得臣撰,俞宗憲點校《麈史》卷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頁51。按頁70該卷校勘記三八“藝約八十五題”條曰:“《文章緣起》……無‘藝’,‘約’上爲‘勢’。” “藝”爲“勢”形近之訛,宋王正德《餘師録》卷三引此文並案曰:“勢、約,原作藝、約。昉此編終於崔瑗《草書勢》、王褒《僮約》共八十五也。今改正。”甚是。又洪适(1117—1184)《跋文章緣起》曰:
右《文章緣起》一卷,梁新安太守樂安任公書也。按《隋經籍志》公《文章始》一卷,有録無書。郡之爲郡且千歲,守將不知幾人,獨公至今有名字。並城四十里,曰村曰溪,皆以任著;旁有僧坊,亦借公爲重。則遺愛在人,蓋與古循吏比。後公六百年而某爲州,嘗欲會粹遺文,刻識木石,以慰邦人無窮之思而不可得。三館……獨是書廑存,可藏去。(9)洪适《盤洲文集》卷六三“題跋二”,凌郁之輯校《鄱陽三洪集》(上),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1年,頁566。
將宋朝三館所存任昉《文章緣起》,視同《隋志》所載“有録無書”的任昉《文章始》,並刻梓流傳。洪适所刻《文章緣起》今雖不能見其原版,但其内容可見於《山堂考索》、《事林廣記》,文字與吕向所引《文始》、王得臣所引《文章緣起》相合,當屬同一部書。因此,今可見最早任昉《文章緣起》的完整文本,就是洪适在新安郡齋刻的這部書。梁代文獻稱之爲《文章始》,盛唐文士或稱爲《文始》;宋人稱之爲《文章緣起》,全書“集秦漢以來文章名之始”八十五題。
目前該書以《學海類編》所收明代陳懋仁《文章緣起注》(下或簡稱爲“陳懋仁注本”)和《四庫全書》所收明陳懋仁注、清方熊補注本《文章緣起》(下或簡稱爲“方熊補注本”)流傳最廣。今有《叢書集成初編》本、《文體序説三種》本、《歷代文話》據《學海類編》所收陳懋仁注本點校本、《中國歷代美學文庫》據《四庫全書》本所收方熊補注本點校本。(10)分别見《叢書集成初編》,上海,商務印書館,民國二十六年(1937);《文體序説三種》,臺北,大安出版社,1998年;王水照主編《歷代文話》(3),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年;葉朗主編《中國歷代美學文庫·魏晉南北朝卷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不過無論陳懋仁注本、方熊補注本還是四種現代點校本,均存在明顯的錯誤,其中任昉《文章緣起序》曰“凡八十四題”;正文中“詔起秦時”、“璽文秦始皇傳國璽”兩題誤爲“詔起秦時璽文秦始皇傳國璽”一題。
按宋元以迄明張榘編、嘉靖二十五年(1546)刻本《藝林十二卷》(下或簡稱“《藝林》本”)所見存《文章緣起》,任昉《文章緣起序》均曰“凡八十五題”,正文中“詔”“璽文”均作兩題。不過《藝林》本中“詔起秦時”一題在上行之末,“璽文秦始皇傳國璽”一題在下行之始,“時”與“璽”字序緊接,可能誤讀成“詔起秦時璽文秦始皇傳國璽”。明萬曆丁酉(1597)周履靖敍刊《夷門廣牘》所收録《文章緣起》正是顯例。該本目録有“詔”無“璽文”,正文前序曰“凡八十四題”,正文每題占一行,此前各本作兩題的“詔”“璽文”被連刻爲“詔起秦時璽文秦始皇傳國璽”一題一行。顯然錯將“詔”“璽文”兩題連讀爲一,故目録中無列“璽文”,原序“凡八十五題”被改爲“凡八十四題”,陳懋仁注本、方熊補注本均襲此誤。(11)除上述四種現代點校本依陳懋仁、方熊沿襲《夷門廣牘》本之訛誤外,不少當代論著也沿襲《夷門廣牘》本之訛。如章太炎《國故論衡》中卷“文學·辨詩”中“《文章緣起》所列八十五種”一句本不誤。但龐俊、郭誠永卻疏證曰:“‘五’當作‘四’。”其後列出八十四个文章名,無“璽文”,顯然沿襲“璽文”條混入“詔”條之訛(龐俊、郭誠永《國故論衡疏證》,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頁417)。又如佘汝豐《任昉文章緣起研究》(香港大學1985年碩士學位論文)和楊賽《任昉與南朝學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頁252,276,282)也稱《文章緣起》所録文章名爲八十四題。
故有必要回歸明以前刻本來認識任昉《文章緣起》。今可見保留了洪适刻任昉《文章緣起》全本的最早版本,當是元延祐七年(1320)圓沙書院刻本《山堂考索》前集卷二一“文章門·文章緣起類”所收文本(下或簡稱“《山堂考索》本”),末有落款署“洪适題”的刻書跋語,(12)《山堂先生羣書考索》,中華再造善本影印元延祐七年圓沙書院刻本。内容與宋刻本《盤洲文集》所録《跋文章緣起》同。其次爲元至順(1330—1332)建安椿莊書院刻本《新編纂圖增類羣書類要事林廣記》後集卷七“辭章類”所收文本(下或簡稱“元至順《事林廣記》本”),今收入《續修四庫全書》。該本末刻書跋語署“紹興三十年四月二日鄱陽洪适識”,(13)見《續修四庫全書》(1218),頁354。比《山堂考索》本及《盤洲文集》所録多了時間信息,蓋别有版本來源,得到學界較高認可。(14)詳見吴承學、李曉紅《任昉〈文章緣起〉考論》,《文學遺産》2007年第4期;收入吴承學《中國古代文體學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頁297—317。
不過,此元至順《事林廣記》本與元至順(1330—1332)西園精舍刻本《新編纂圖增類羣書類要事林廣記》後集卷七“辭章類”、(15)見日本國立公文書館藏本。元至元庚辰(1340)良月鄭氏積誠堂刊《纂圖增新羣書類要事林廣記》己集卷上“辭章類”、(16)見中華書局1999年影印版《事林廣記》,頁147—148。明弘治五年詹氏進德精舍刊本《增新類聚事林廣記》續集“辭章類”内容相同,(17)見日本國立公文書館藏本。“辭章類”内列“文章緣起”和“聲律類格”兩目,屬於任昉《文章緣起》文本的 “謝恩”至“檄文”、“明文”到“七發”均竄入“聲律類格”目内。據《山堂考索》本,《續修四庫全書》1218册影印的元至順《事林廣記》涉及任昉《文章緣起》的頁面裝訂順序應是: ①頁354上欄,②頁355下欄,③頁355上欄,④頁354下欄。
值得指出的是,日本元禄十二年(1699)翻刻元泰定二年(1325)刻本《新編羣書類要事林廣記》(下或簡稱“翻刻元泰定本《事林廣記》”)丙集卷五僅設“文章緣起”一目,無 “聲律類格”,没有頁面竄亂。(18)見中華書局1999年影印版《事林廣記》,頁332—333。此本源頭可溯至元代前至元(1264—1294)刻本《事林廣記》,元泰定乙丑(二年,1325)再刻時“新增添六十餘面”。長澤規矩也曾指出此本“丁集卷十之《蒙古文字》(舊體),庚集卷十之《至元驛語》……等增補部分,作爲元代的資料,頗具價值”。(19)見長澤規矩也編《和刻本類書集成》第一輯解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頁3。《文章緣起》所在丙集位於丁集之前,有可能非泰定再刻增添内容。出現頁面裝訂竄亂的元至順《事林廣記》,可能是在元代前至元年間本或元泰定二年刻本《事林廣記》丙集卷五“文章緣起”内增添“聲律類格”後形成的樣貌。由於元至順以來《事林廣記·辭章類》之裝訂竄亂流播甚廣,今已難斷此屬無心之失還是刻意製造,並讓後刻本都承襲了這個錯誤。(20)除元至順以來《事林廣記·辭章類》多有如此竄亂外,佚名《新刻天下四民便覽三台萬用正宗》(明萬曆二十七年刊本)卷六“師儒門·辭章類”亦有同樣現象。但無論如何,日本元禄十二年(1699)翻刻元泰定二年(1325)刻本《事林廣記》丙集卷五“文章緣起”,是《事林廣記》系統《文章緣起》文本之較精善者。
歸納起來,要回歸宋元刻本面貌研究任昉《文章緣起》,目前最值得利用的是如下三種版本:
(一) 元延祐庚申(1320)圓沙書院刻《山堂先生羣書考索前集六十六卷後集六十五卷續集五十六卷别集二十五卷》前集卷二一“文章門·文章緣起類”存録本。本文引據中華再造善本影印本。簡稱“《山堂考索》本”。
(二) 元至順(1330—1333)建安椿莊書院刻《新編纂圖增類羣書類要事林廣記》後集卷七“辭章類·文章緣起”存録本。本文引據《續修四庫全書》第1218册影印本。簡稱“元至順《事林廣記》本”。
(三) 日本元禄十二年(1699)翻刻元泰定二年(1325)刻本《事林廣記》丙集卷五“文章緣起”存録本。本文引據中華書局1999年版《事林廣記》影印本。簡稱“翻刻元泰定《事林廣記》本”。
後兩種版本屬於《事林廣記》系統: 元至順《事林廣記》本時代較早,但存在頁面裝訂竄亂;翻刻元泰定《事林廣記》本無頁面裝訂竄亂,但作爲十七世紀的翻刻本,難以排除翻刻者據他書校改之可能。(21)翻刻元泰定《事林廣記》本與《山堂考索》本均以“文章緣起”類獨佔一卷,“反騷”“哀詞”二題文字同《山堂考索》本而不同於元至順《事林廣記》本,或據《山堂考索》本校改過。故三種版本中,以時代最早、無頁面裝訂竄亂問題的《山堂考索》本條件最佳。不過如前述洪适刻書跋落款異文所示,兩種《事林廣記》本别具校勘價值。下文試以《山堂考索》本爲底本,兩種《事林廣記》本爲參校本,整理校定宋元時人所見任昉《文章緣起》文本,爲進一步研究“文章緣起類”文獻之用。
文 章 緣 起(22)校定凡例: 以元延祐七年(1320)圓沙書院刻《山堂考索》本爲底本;元至順(1330—1332)建安椿莊書院刻《事林廣記》本、日本元禄十二年(1699)翻刻元泰定二年(1325)刻本《事林廣記》爲參校本。凡所校改,均用腳注形式出校説明。校語中並引兩種參校本時,簡稱“兩種《事林廣記》本”。校語酌録參校本亦通之異文,參校本誤者不表。
梁太常卿任昉彦升集(23)“集”,兩種《事林廣記》本作“曰”。
《六經》素有歌、詩、書、(24)“書”,原無,此據兩種《事林廣記》本及下文“《左傳》叔向詒子産書”補。誄、箴、銘之類: 《尚書》帝庸作歌、《毛詩》三百篇、《左傳》叔向詒子産書、魯哀公《孔子誄》、孔悝《鼎銘》、《虞人箴》。(25)“尚書帝庸作歌毛詩三百篇左傳叔向詒子産書魯哀公孔子誄孔俚鼎銘虞人箴”原爲小字注,此據兩種《事林廣記》本改。此等自秦漢以來,聖君賢士沿著爲文章名之始,故因暇録之,凡八十五題,抑以新好事者之目云耳。
三言詩,晉散騎常侍夏侯湛。
四言詩,前漢楚王傅韋孟諫楚夷王戊詩。
五言詩,漢騎都尉李陵與蘇武。
六言詩,漢大司農谷永。
七言詩,漢武帝柏梁殿連句。
九言詩,魏高貴鄉公。
賦,楚大夫宋玉。
歌,荆軻作易水歌。
離騷,楚屈原。(26)“屈原”,兩種《事林廣記》本作“三閭大夫屈原”。
詔,起秦時。(27)按兩種《事林廣記》本此條作“詔秦始有之”。
璽文,秦始皇傳國璽。
策文,漢武帝問三王策文。
表,淮南王安諫伐閩表。
讓表,漢東平王蒼上表讓驃騎將軍。
上書,秦丞相李斯上始皇書。
書,漢太史令司馬遷報任少卿書。
對賢良策,漢太子家令晁錯。
上疏,漢中大夫東方朔。
啓,晉吏部郎山濤作選啓。
奏記,漢江都相董仲舒詣公孫弘奏記。
牋,漢護軍班固説東平王牋。
謝恩,漢丞相魏相詣公車謝恩。
令,漢淮南王有謝羣公令。
奏,漢枚乘奏書諫吴王濞。
駁,漢侍中吾丘壽王駁公孫弘“禁民不得挾弓弩議”。(28)“駁漢侍中吾丘壽王駁公孫弘禁民不得挾弓弩議”,原作“駁漢侍中吴丘壽王傳公孫弘禁民不得駁弓弩議”。此據兩種《事林廣記》本改。
論,漢王褒四子講德論。
議,漢韋玄成奏罷郡國廟議。
反騷,漢楊雄作。(29)按“翻刻元泰定《事林廣記》本”同;“元至順《事林廣記》本”此條作“反文,漢揚雄作反文”。“楊雄”,刻本或作“揚雄”,今從底本。下同。
彈文,晉冀州刺史王深集雜彈文。
薦,後漢雲陽令朱雲薦伏湛。
教,漢京兆尹王尊出教告屬縣。
封事,漢魏相奏霍氏專權封事。
白事,漢孔融主簿作白事書。
移書,漢劉歆移書讓太學博士論左氏春秋。
銘,秦始皇登會稽山刻石銘。
箴,漢楊雄九州五官箴。
封禪書,漢文園令司馬相如。
讚,司馬相如作荆軻讚。
頌,漢王褒聖主得賢臣頌。
序,漢沛郡太守(30)“沛郡太守”下當有脱字。按《文章流别論》曰:“史岑爲《出師頌》、《和熹后頌》,與魯頌體意相類,而文辭之異古今之變也。”《文選》卷四七《出師頌》作者“史孝山”下李善注曰:“范曄《後漢書》曰: 王莽末,沛國史岑,字孝山,以文章顯。《文章志》及《集林》、《今書七志》並同,皆載岑《出師頌》,而《流别集》及《集林》又載岑《和熹鄧后頌并序》。”蓋所脱乃“史岑”二字歟。作鄧后序(31)“鄧后序”,兩種《事林廣記》本作“和熹鄧后序”。。
引,琴操有箜篌引。
志録,楊雄作。
記,楊雄作蜀記。
碑,漢惠帝四皓碑。
碣,晉潘尼作潘黄門碣。
誥,漢司隸從事馮衍作。(32)“馮衍作”,兩種《事林廣記》本作“馮衍作德誥”。
誓,漢蔡邕作艱誓。
露布,漢賈弘爲馬超伐曹操作。
檄,漢丞相祭酒陳琳作檄曹操文。
明文,漢太山太守應劭。
樂府,古詩。
對問,宋玉對楚王問。
傳,東方朔作非有先生傳。
上章,後漢孔融上章謝太中大夫。
解嘲,楊雄作。
訓,漢丞相主簿繁欽祠其先主訓。
辭,漢武帝秋風辭。
旨,後漢崔駰作達旨。
勸進,魏尚書令荀攸勸魏王進文。
喻難,漢司馬相如喻巴蜀并難蜀父老文。
誡,後漢杜篤作女誡。
吊文,賈誼吊屈原文。
告,魏阮瑀爲文帝作舒告。
傳贊,漢劉歆作烈女傳贊。
謁文,後漢别部司馬張超謁孔子文。
祈文,後漢傅毅作高闕祈文。
祝文,董仲舒祝日蝕文。
行狀,漢丞相倉曹傅朝幹作楊元伯行狀。
哀策,漢樂安相李尤作和帝哀策。
哀頌,漢會稽東部尉張紘有陶侯哀頌。
墓誌,晉東陽太守殷仲文作從弟墓誌。
誄,漢武帝公孫弘誄。
悲文,蔡邕作悲温舒文。
祭文,後漢車騎郎杜篤作祭延鍾文。
哀詞,漢班固梁氏哀詞。(33)“梁氏哀詞”,“翻刻元泰定《事林廣記》本”同;“元至順《事林廣記》本”作“梁氏女哀詞”。
挽詞,魏光禄勳繆襲。
七發,漢枚乘作七發。
離合詩,孔融作四言離合詩。
連珠,楊雄作。
篇,漢司馬相如作凡將篇。
歌詩,漢枚臯作麗人歌詩。
遺命,晉散騎常侍江統作。
圖,漢河間相張衡作玄圖。(34)“張衡”,原作“張人”,此據兩種《事林廣記》本改。
勢,漢濟北相崔瑗作草書勢。
約,漢王褒僮約。
右《文章緣起》一卷,梁新安太守樂安任公書也。按《隋經籍志》,公《文章緣始》一卷,(35)“文章緣始”,兩種《事林廣記》本作“文章始”。按今本《隋書·經籍志》作“文章始”。有録無書。郡之爲郡且千歲,守將不知幾人,獨公至今有名字,並城四十里,曰村曰溪,皆以任著。旁有僧坊亦借公爲重,則遺愛在人,蓋與古循吏比。後公六百年而适爲州,(36)“适”,原作“造”,此據兩種《事林廣記》本及下文“洪适題”改。嘗欲會粹遺文,刻識木石,以慰邦人無窮之思,而不可得。三館有集六卷,悉見蕭氏、歐陽氏類書中,疑後人掇拾傳著,於傳亡益。獨是書僅存。(37)獨是書僅存,兩種《事林廣記》本作“獨是書僅存可藏去(弆)”。世所傳墓誌皆漢人大隸,此云始于晉日,(38)“晉”,原作“厝”,此據兩種《事林廣記》本改。蓋丘中之刻,當其時未露見也。紹興三十年四月二日鄱陽洪适題。(39)“紹興三十年四月二日鄱陽”十一字原無,此據兩種《事林廣記》本補。
上節據元刻本《山堂考索》和《事林廣記》所録内容校定,庶幾可以恢復南宋紹興三十年(1160)四月二日洪适在新安郡齋所刻任昉《文章緣起》全本的文字原貌。
清代四庫館臣認爲此本《文章緣起》非任昉原撰,主要理由有四: (一) 《隋書·經籍志》載任昉《文章始》一卷,稱有録無書,可見其書在隋代已亡;(二) 《唐書·藝文志》載任昉《文章始》一卷,注曰張績補,是今本此書爲張績補亡之作;(三) 宋代《太平御覽》引用了許多書但是不收此書;(四) 該書對於各類文章緣起“引據頗疏”。對此,吴承學、李曉紅曾予辯駁,指出四个理由均不成立。《隋志》斷爲“梁有……亡”的著作,在新舊《唐志》中重新出現,可能是因“古書近出”,如陶弘景《本草經集注》被《隋志》著録爲“亡”而《唐志》重出,敦煌出土鈔本證明其書唐時不亡,任昉《文章始》的情況相仿,不可輕言其在隋已亡。吕向的引用表明盛唐秘閣有《文章始》。雖則新舊《唐志》載《文章始》“任昉撰,張績補”,但宋代文獻著録《文章緣起》時並不再提“張績補”,推測“張績所補可能分量很少,也有可能張績所補乃附于《文章始》之後,後人因其不重要而删去,僅保留《文章始》之舊”。(40)詳見前揭《任昉〈文章緣起〉考論》一文。
這裏想進一步指出的是,從《隋志》與新舊《唐志》對《文章始》的著録來看,任昉原撰與張績所補内容可能存在較明顯的學術屬性差異,表現在《隋書·經籍志》載任昉《文章始》在“總集類”;(41)《隋書》卷三五《經籍四·集志》,頁1082。而經“張績補”的任昉《文章始》在新舊《唐志》中位屬“雜家”,(42)《舊唐書》卷四七《經籍志下·雜家》,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頁2034;《新唐書》卷五九《藝文志·雜家類》,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頁1535。四庫館臣“考《隋書·經籍志》載任昉《文章始》一卷,稱有録無書。是其書在隋已亡。《唐書·藝文志》載任昉《文章始》一卷,注曰張績補。……此本,其殆張績所補,後人誤以爲昉本書歟”,(43)《四庫全書總目》卷一九五《文章緣起》提要,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影印本,頁1780。顯然未注意任昉原撰與經張績補者在學術歸類上的差别。
事實上先唐學術界關於文章體類淵源的探討,存在兩種學術路徑: 一是“總集”取徑的文章學文體紀原,一是“雜家”取徑的文體紀原。洪适刻傳至今的任昉《文章緣起》,明顯屬於“總集”取徑,在學術歸類上同於《隋志·總集類》所載任昉撰《文章始》;而不同於新舊《唐志·雜家類》所載“任昉撰、張績補”《文章始》,下試論之。
“雜家”取徑的文體紀原,今可見之例如張華《博物志》卷六《文籍考》曰:“《謚法》、《司馬法》,周公所作。”(44)張華《博物志》第六“文籍考”,南京,鳳凰出版社,2017年,頁69。崔豹《古今注》卷中“音樂”追溯樂府歌題,如:“《别鶴操》,商陵牧子所作也。娶妻五年無子,父兄將爲之改娶。妻聞之,中夜倚户而悲嘯。牧子聞之,愴然而悲,乃歌曰:‘ 將乖比翼隔天端,山川悠遠路漫漫,攬衣不寢食忘飱。’後人因爲樂章。”(45)崔豹《古今注》卷中“音樂”,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頁124。皆是在“好觀秘異圖緯之部,捃采天下遺逸,自書契之始,考驗神怪及世間閭里所説”(46)余嘉錫《四庫提要辨證》卷一八《子部九·小説家類三·博物志十卷》,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頁1154。、“意在釋古今事物之名義,爲多識之助,故爲雜家者流”(47)參見《四庫提要辨證》卷一五《子部六·雜家類二·古今注三卷附中華古今注三卷》,頁861—862。時涉及文籍始作,本無專意于文章之體,紀原目的是爲博物多識之助。
“總集”取徑的文章學文體紀原,需建立在某類文體前後之作斐然成集的基礎上,通過歷觀前後之作,把握傳承關係,給定始作,强調始作的典範性。如摯虞(?—311)《文章流别論》曰:“《七發》造於枚乘,借吴、楚以爲客主。先言‘出輿入輦,蹷痿之損;深宫洞房,寒暑之疾;靡漫美色,宴安之毒;厚味暖服,淫曜之害。宜聽世之君子,要言妙道,以疏神導體,蠲淹滯之累’;既設此辭以顯明去就之路;而後説以聲色逸游之樂。其説不入,乃陳聖人辯士講論之娱,而霍然疾瘳。此因膏粱之常疾,以爲匡勸,雖有甚泰之辭,而不没其諷諭之義也。其流遂廣,其義遂變,率有辭人淫麗之尤矣。崔駰既作《七依》,而假非有先生之言曰:‘嗚呼!楊雄有言: 童子雕蟲篆刻。俄而曰: 壯夫不爲也。孔子疾小言破道,斯文之族,豈不謂義不足而辯有餘者乎?賦者將以諷,吾恐其不免於勸也。’傅子集古今‘七’而論品之,署曰《七林》。”(48)《藝文類聚》卷五七《雜文部三·七》引摯虞《文章流别論》曰。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頁1020—1021。此中摯虞關於“《七發》”文體的溯源,就建立在傅子(即傅玄)《七林》基礎上。《七林》今不可見,但傅玄《七謨序》曰:
昔枚乘作《七發》,而屬文之士,若傅毅、劉廣世、崔駰、李尤、桓麟、崔琦、劉梁之徒,承其流而作之者紛焉: 《七激》、《七興》、《七依》、《七疑》、《七説》、《七蠲》、《七舉》之篇。通儒大才,馬季長、張平子亦引其源而廣之,馬作《七厲》;張造《七辯》。(49)《藝文類聚》卷五七《雜文部三·七》引,頁1020。
表明當時存在枚乘《七發》到崔駰《七依》等衆多前後具有傳承關係的“七”體作品。《文章流别論》據之論七體流别,首先用大半篇幅談《七發》自身的“匡勸”之辭、“諷諭之義”,接着指出《七發》之後作“遂變”成“辭人淫麗之尤”,最後特别引用《七依》之言强調“賦者將以諷”、恐“七”文章繼續走向“勸”“淫麗”一途。顯然其重心在始篇《七發》,目的在引導“七”體創作回歸典範。
從現存文獻看,至遲從漢代揚雄開始,即十分重視文章創作應當學習典範。班固《漢書》卷八七《揚雄傳上》載:
先是時,蜀有司馬相如,作賦甚弘麗温雅,雄心壯之,每作賦,常擬之以爲式。又怪屈原文過相如,至不容,作《離騷》,自投江而死,悲其文,讀之未嘗不流涕也。以爲君子得時則大行,不得時則龍蛇,遇不遇命也,何必湛身哉。乃作書,往往摭《離騷》文而反之,自岷山投諸江流以吊屈原,名曰《反離騷》。又旁《離騷》作重一篇,名曰《廣騷》。又旁《惜誦》以下至《懷沙》一卷,名曰《畔牢愁》。
此中揚雄學習司馬相如作賦,擬司馬相如之賦“以爲式”;學習屈原《離騷》而作《反離騷》、《廣騷》,樹立了摹擬爲文的創作風氣。班固《漢書·揚雄傳》贊曰:“(揚雄)實好古而樂道,其意欲求文章成名於後世,以爲經莫大于《易》,故作《太玄》;傳莫大於《論語》,作《法言》;史篇莫善於《倉頡》,作《訓纂》;箴莫善於《虞箴》,作《州箴》;賦莫深於《離騷》,反而廣之;辭莫麗於相如,作四賦;皆斟酌其本,相與放(倣)依而馳騁云。”(50)《漢書》卷八七下《揚雄傳》,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頁3515—3583。總結表彰了“放依”六經和前代聖君賢士典範之篇開展個人寫作的模式。今本任昉《文章緣起序》“《六經》素有歌、詩、書 、誄、箴、銘之類: 《尚書》帝庸作歌、《毛詩》三百篇、《左傳》叔向《詒子産書》、魯哀公《孔子誄》、孔悝《鼎銘》、《虞人箴》。此等自秦漢以來,聖君賢士沿著爲文之始”,思路與舉例均類班固此贊。
從班固、摯虞到任昉,文章家大抵推崇“放依”“沿著”前代典範之篇開展個人寫作,認爲這種創作是同聖君賢士相與馳騁。班固自己的文章,便有“擬”揚雄之作“以爲式”者,如漢揚雄《連珠》曰:“臣聞明君取士,貴拔衆之所遺,忠臣不薦,善廢格而所排,是以巖穴無隱而側陋章顯也。”班固《擬連珠》曰:“臣聞公輸愛其斧,故能妙其巧。明主貴其士,故能成其治。”可見班固對揚雄《連珠》的“放依”“沿著”。王充《論衡·案書篇》曰:“文有僞真,無有故新。廣陵陳子回、顔方,今尚書郎班固,蘭台令〔史〕楊終、傅毅之徒,雖無篇章,賦頌記奏,文辭斐炳,賦象屈原、賈生,奏象唐林、谷永,並比以觀好,其美一也。”(51)黄暉《論衡校釋》卷二九,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頁1174。以文辭“象”前賢之作爲美。由此可以理解摯虞《文章流别論》對《七發》後作“遂變”的批評。
《文章緣起》載:“七發,漢枚乘作《七發》。”雖只短短八個字,但按其《序》“録”“自秦漢以來,聖君賢士沿著爲文之始”衡之,則堪稱最爲扼要地體現出摯虞《文章流别論》關於“七發”文體源流的認識,首先作爲文章體類之名的七發,是枚乘《七發》一文得到傅毅、馬融等“放依”“沿著”所形成。枚乘《七發》被定爲始篇,重在該篇得到“聖君賢士”如傅毅、馬融者之“沿著”,是文體史上的典範;至於其是否最早用“七”名篇則非關緊要。
换言之,《文章緣起》所標立“文之始”,是經“聖君賢士”認可、“沿著”的權威典範;而非《博物志》那種“觀秘異圖緯之部”“及世間閭里所説”得來的秘異遺逸。《文章緣起》全書遍録八十五個文章體類之名,雖不無“新好事者之目云耳”的博識,但更根本的落腳點是這些始篇開創了一類文體史。如“離騷,楚三閭大夫屈原”,藴含着屈原《離騷》經揚雄等聖君賢士沿著所形成的“騷”體源流史觀;“連珠,楊雄作”,藴含着揚雄《連珠》經班固等聖君賢士沿著而形成的連珠體源流史觀。故全書雖僅簡約記録文章體類之名及其緣起時代、作者、篇名,但確如摯虞《文章流别論》那樣堪供“作者繼軌,屬辭之士以爲覃奧而取則”。(52)《隋書》卷三五《經籍四·集志》,頁1089—1090。從學術屬性上證明洪适關於《文章緣起》即《隋志·總集類》所載《文章始》之判斷可信。
今可見最早用《文章緣起》之題指稱任昉《文章始》的北宋王得臣,也認同《文章緣起》是一部總集屬性的文章學著作,其《麈史》卷中“論文”云:
梁任昉集秦漢以來文章名之始,目曰《文章緣起》,自詩、賦、離、騷至於勢、約,八十五題,可謂博矣。……至韓、柳、元結、孫樵又作“原”,如《原道》、《原性》之類;又作“讀”,如《讀儀禮》、《讀鶡冠》之類;又作“書”,如《書段太尉逸事》;“訟”,如《訟風伯》;“訂”,如《訂樂》等篇,嗚呼,文之體可謂極矣,今略疏之,續彦升之志也。(53)王得臣《麈史》卷中,頁51。
從唐代的文獻中輯出“原”、“讀”、“書”、“訟”、“訂”五例“文章名”,皆是獲得文章學領域的“聖君賢士”“沿著”過的,如“原”體,《唐文粹》卷四三録韓愈“五原”、“三原”,皮日休《原化》、《原親》,牛僧孺《原仁》,卷四八有杜牧《原十六衛》等。後來的文體學專著如吴訥《文章辨體》、賀復徵《文章辨體彙選》等總集“原”體序題及選文,亦皆以韓愈《原道》爲始。(54)見吴訥《文體明辨》卷三九“原”、賀復徵《文章辨體彙選》卷四三一“原”。王得臣所續無疑是“作者繼軌,屬辭之士以爲覃奧而取則”之始篇。
不僅王得臣“續彦升之志”所補新出文章名之始,嚴格遵循始篇即文體典範的總集取徑。其後目録學著作中,不涉及“張績補”的《文章緣起》一律列在具有“總集”意味的類目内,如宋尤袤《遂初堂書目》“文史類”:
任昉《文章緣起》一卷。
陳騤《中興館閣書目》卷五“總集類”:
昉《文章緣起》一卷,凡八十五題。(55)陳騤《中興館閣書目》卷五,《南京圖書館藏朱希祖文稿》(6),南京,鳳凰出版社,2010年,頁476。
陳振孫《直齋書録解題》卷二二“文史類”:
《文章緣起》一卷,梁太常卿樂安任昉彦升撰,但取秦漢以來不及六經。(56)徐小蠻、顧美華點校《直齋書録解題》卷二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頁641。
均是辨章該書具有指導創作的文學批評價值的表現。唯趙希弁《郡齋讀書附志》將《文章緣起》載在“類書類”:
《文章緣起》一卷,右梁太常卿任昉彦升所集也,自秦漢以來聖君賢士所爲文章名之所始,備見於中。(57)孫猛《郡齋讀書志校證·讀書附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頁1150—1151。
殆是據《山堂考索》、《事林廣記》等類書存録的文本而論。不過這些類書是將《文章緣起》録在“文章門”、“辭章類”内,仍然説明該書的“總集”屬性。
可以説無論從文本内容,還是目録學家的歸類看,宋人所見任昉《文章緣起》的學術屬性都同於《隋志·總集類》所載任昉撰《文章始》,而不同於新舊《唐志·雜家類》所載“任昉撰、張績補”之《文章始》。
《隋志》將任昉撰《文章始》與摯虞《文章流别志》、《文章流别論》、劉勰《文心雕龍》同列在“總集類”;將張華《博物志》、崔豹《古今注》和書名類似《文章始》的謝吴(《舊唐志》作謝昊)《物始》都列在“雜家類”,(58)《隋書》卷三五《經籍三·子經志》,頁1006—1007。説明目録學家對總集取徑的文體紀原與雜家取徑的文體紀原有區别歸類。新舊《唐志》將含有“張績補”的《文章始》列入“雜家類”與《古今注》、《物始》並列,説明“張績補”部分具有濃重雜家色彩,淡化了任昉原撰的總集特色。從《舊唐志》將“《物始》十卷謝昊撰。《事始》三卷劉孝孫撰”與任昉《文章始》列在一類,(59)《舊唐書》卷四七《經籍志下·雜家類》,頁1034。而《新唐志》將“《事始》三卷”移至“小説家類”、撰人改爲“劉孝孫、房德懋”來看,(60)《新唐書》卷五九《藝文志·小説家類》,頁1541。《新唐志》非盲目沿襲《舊唐志》,而是對此類追溯事物起始類著述有再次甄辨。《新唐志》還在“總集類”下别分“文史類”,原來與《文章始》並列在“總集類”下的劉勰《文心雕龍》,被從“總集類”分至“文史類”。經“張績補”的任昉《文章始》被留在“雜家類”,説明在《新唐志》編纂者看來“張績補”確屬雜家手筆。
按《直齋書録解題》卷十“雜家類”著録唐王叡《炙轂子》三卷後;又于卷二二“文史類”著録《炙轂子詩格》一卷,表明時人有從雜家著作截取“總集”屬性部分内容獨立成書的做法。同理,宋人即使見到“任昉撰、張績補”《文章始》,也可能從文章學的角度只取總集屬性的任昉原撰獨立成書,以《文章緣起》稱之,蓋亦有與《物始》、《事始》之類雜家著作保持距離之意。
要之,新舊《唐志》見存的《文章始》“張績補”部分内容,屬於雜家手筆,與任昉原撰有别,能被區分剔除。王得臣所見及洪适所刻任昉《文章緣起》,是回歸《隋志》所載任昉《文章始》面貌的總集特質之作。現代學界評價該書,也多肯定其所舉文章始篇比較“有具體的成形標準”,(61)方孝岳《中國文學批評》,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7年,頁91。讀者可由此篇揣摩各始篇所在文章體類之體性、規式和格調。(62)《劉咸炘學術論集·文學講義編》,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頁3。
當然,如任昉《文章緣起序》言,該書乃“因暇録之,凡八十五題,抑以新好事者之目云耳”,有博識多聞之意。張績從雜家的視角補之,表明任昉原撰受到雜家關注。王得臣在“續彦升之志”後提到:
任昉以三言詩起晉夏侯湛,唐劉存以爲始于“鷺于飛,醉言歸”;任以頌起漢之王褒,劉以始于周公《時邁》;任以檄起漢陳琳檄曹操,劉以始于張儀檄楚;任以碑起于漢惠帝作《四皓碑》,劉以《管子》謂無懷氏封太山刻石紀功爲碑。任以銘起於始皇登會稽山,劉以蔡邕《銘論》“黄帝有金几之銘”其始也。若此者尚十餘條,或討其事名之因,或具成篇而論,雖有不同,然不害其多聞之益。(63)《麈史》中“論文”,頁51。
按陳振孫《直齋書録解題》卷十“雜家類·事始三卷”曰:“唐吴王諮議宏文館學士南陽劉存撰。”王應麟《玉海》卷五五“藝文·元豐事物紀原”曰:“元豐中,高承以劉存、馮鑑《事始》删謬除複,增益名類,皆援摭經史以推原初始,凡二百七十事。”王得臣所引蓋出自“援摭經史以推原初始”的雜家之書,劉存《事始》。而劉存似曾針鋒相對地提出與任昉不同的各體始篇説。
儘管王得臣認爲劉存雜家取徑的文體紀原“討其事名之因”,與任昉總集取徑的文章學文體紀原“具成篇而論”視角不同,不害多聞之益。宋代以來從“討其事名之因”的角度指摘任昉《文章緣起》的論説仍不乏見。如吴子良《荆溪林下偶談》卷二:“梁任昉有《文章緣起》一卷,著秦漢以來文章名目之始。按論之名起于秦漢以前荀子《禮論》、《樂論》,莊子《齊物論》,慎到《十二論》,吕不韋《八覽》、《六論》是也,至漢則有賈誼《過秦論》,昉乃以王褒《四子講德論》爲始,誤矣。”按任昉《文章緣起》以《四子講德論》爲始篇,而不及吴子良所列各篇,蓋因《四子講德論》以對話方式論理,獲得阮籍《樂論》、《達莊論》和嵇康《聲無哀樂論》等的“沿著”,是其總集取徑的結果,無可厚非。吴子良之遽斷任昉爲誤,再次説明雜家取徑文體紀原與總集取徑文體紀原之分野;同時也提示了僅簡約記録文體名及其始篇名之《文章緣起》,因缺乏具體闡釋而越來越不易得到後世理解。
在宋人的一些學術筆記中,凡引及《文章緣起》條目,往往增加相關文獻佐證。如王應麟云:
《文章緣起》:“連珠,揚雄作。”沈約曰:“連珠之作,始自子雲。……蓋謂辭句連續,互相發明,若珠之結排也。”(64)武秀成、趙庶洋《玉海藝文校證》卷二〇《總集文章·漢連珠》,南京,鳳凰出版社,2013年,頁929。按“沈約曰”部分標點有誤,本文徑改。
在《文章緣起》後增引沈約《注制旨連珠表》中語,一方面佐證連珠體的創始者爲揚雄的説法,一方面補充説明連珠文體特色。
吴子良的訂誤與王應麟的增注,啓發了陳懋仁(1565—?)對《文章緣起》的注釋。《文章緣起注》“墓誌,晉東陽太守殷仲文作《從弟墓誌》”條注曰:
漢崔瑗作《張衡墓誌銘》。洪适云:“所傳墓誌,皆漢人大隸。此云始于晉日,蓋丘中之刻,當其時未露見也。”周必大云:“銘墓,三代已有之。薛考功《鐘鼎款識》十六卷載: 唐開元四年,偃師畊者得比干墓銅盤,篆文,云:‘右林左泉,後岡前道,萬世之靈,兹焉是寶。’然則銘墓,三代時已有之矣。”
晉隱士趙逸曰:“生時中庸人耳,及死也,碑文墓誌必窮天地之大德,盡生民之能事。爲君共堯舜連衡,爲臣與伊臯等迹。牧民之臣,浮虎慕其清塵,執法之吏,埋輪謝其梗直。所謂生爲盜蹠,死爲夷齊。妄言傷正,華辭損實。”又按: 楚子囊議恭王謚曰:“先其善,不從其過。”《白虎通》以爲“人臣之義,莫不欲褒大其君之德,掩惡揚善,義固如是。然使後世有稽無徵,何以爲戒?構文宜少鑑於逸言。”湯顯祖云:“墓銘須夜爲之。”其有感於逸言深矣。(65)任昉撰,陳懋仁注《文章緣起》,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1478),臺北,商務印書館,1986年,頁225。
注文結構與王應麟《玉海》注“連珠”體近似,通過引用、排列史料闡明文體源流、文體寫作特點。四庫館臣評陳懋仁“其注,每條之下,蔓衍論文,多捃拾摯虞、李充、劉勰之言,而益以王世貞《藝苑卮言》之類,未爲精要”。(66)《文章緣起》提要,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1478),頁204。從注文對文章學文獻的引證來評議陳懋仁《文章緣起注》,並未公允。如“墓誌”條注釋所示,史料徵引範圍已遠爲擴大。其中引用《洛陽伽藍記》卷二《城東·建陽里(靈應寺)》注中趙逸批評史官“華詞損實”之語,來説明墓誌多諛詞的文體特徵,巧妙得當。其引用史料之左右逢源、别有會心可見一斑。
尤爲值得指出的是,陳懋仁注幾乎彙集糅合了唐宋以來文獻對《文章緣起》所録各體的探源認識。“墓誌”注所引洪适之説來自洪适《文章緣起跋》。作爲《文章緣起》的校刻者,洪适對任昉此書的體例是明確的。故其雖不同意以墓誌起源于晉人,提出始篇當在漢代墓誌中辨識,仍未離任昉所劃定“秦漢以來聖君賢士沿著爲文之始”、“具成篇而論”的文章學文體紀原範疇。但其後周必大《跋王獻之保母墓碑》以《比干墓銅盤篆文》提出“銘墓三代已有之”,則屬“觀秘異圖緯之部”、“討其事名之因”的雜家文體紀原了,該文後面提及“任昉在梁撰《文章緣起》乃謂墓誌始晉殷仲文,洪丞相适跋云世傳東漢墓碑皆大隸,疑昉時尚未露見。其説良是。惜乎洪公不見漢磚也。”可見對任昉《文章緣起·墓誌》始篇説有商榷意圖。陳懋仁先贊同洪适之語,舉出“漢崔瑗作《張衡墓誌銘》”爲該體始篇,可見其本人對任昉“具成篇而論”的文體紀原取徑是清楚並認同的。但仍注引周必大的“銘墓三代已有之”,表現出集成“討其事名之因”和“具成篇而論”的兩種文體紀原成果,更爲縱深認識墓誌文體源流的追求。此外如“論,漢王褒《四子講德論》”條注:“荀子《禮論》、《樂論》,莊周《齊物論》,慎子《十二論》俱在褒前。”(67)《文章緣起》,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1478),頁213。後尚有關於論體寫作特點的注文,兹不贅引。本自前引吴子良語,可見陳懋仁注對雜家取徑文體紀原的兼容。
陳懋仁注影響頗大。(68)明朱荃宰(?—1643)撰《文通》即多暗引陳懋仁《文章緣起注》。見明天啓刻本《文通》。林古度爲陳懋仁《文章緣起注續》二書撰序稱:
天地萬物,皆有名號之所自始,名號立,其義乃彰。不爾,則天地無稱謂,萬物無本原矣。天地萬物,惟文章爲最貴。齊天地於古今,後萬物而不朽者也。文章不知其名與義,何有于著作,何辯乎篇目,斯任敬子《文章緣起》所繇作焉。……乃千載下,復有檇李陳無功先生,枕典席墳,鈎玄析理,著書六十種,聚書數萬卷,海内名碩,亡論識不識,咸推詡之,非止彦回之許敬子也。既注《緣起》,又續其所未盡,遂爲文海大觀。且夫緣者,?凃&也,因也;起者,立也,作也。?凃&其所因,立其所作。闡明古人之初心,導引今人之别識。燦然明世,啓迪後學,詎止爲敬子功臣。……橋梓著述,行將有勘取官無者,此《緣起注》、《續》其一也。(69)見《文章緣起正續編》,日本寶曆八年(1758)浪花(大阪)書林澀川清右衛門刊本,早稻田大學圖書館藏。
林古度認爲,任昉《文章緣起》是關涉天地萬物“名號之所自始,名號立,其義乃彰”的書,贊同陳懋仁兼容“討其事名之因”的注釋思路,並以《文章緣起注》授徒方熊。(70)詳見後引方熊撰《文章緣起後序》。後方熊在陳懋仁注基礎上再益補注,如對“七”體的補注云:“古人戒册用九與七,屈子《九章》、《九歌》,孟子、莊子《七篇》命名。”(71)《文章緣起》,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1478),頁228。被四庫館臣批評爲“失於糾駁者尚多……謂枚乘《七發》源於《孟子》、《莊子》之《七篇》,殊爲附會”。(72)《文章緣起》提要,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1478),頁204。但如果瞭解方熊的師承立場,則也可以説方熊比陳懋仁更着力于追溯文章“名號之所自始”,從《孟子》、《莊子》之《七篇》中尋找七發體的“事名之因”,蓋方熊的自覺追求,也是補注的特點。
綜上,自唐代劉存從“討其事名之因”的角度,提出與任昉《文章緣起》有别的“文之始”認識後,到周必大、吴子良等從“討其事名之因”角度徑指任昉《文章緣起》不足,唐宋以來彙聚在《文章緣起》名下的論説多是總集、雜家視角相糾纏。到陳懋仁、方熊兼采“討其事名之因”“具成篇而論”兩種紀原取徑注釋任昉《文章緣起》,可以説實現了總集、雜家文體紀原取徑的有機兼容,所形成梁任昉撰、明陳懋仁注、清方熊補注《文章緣起》,是一種比任昉《文章緣起》更具文體史縱深感的新型“文章緣起類”文獻。
明清以來任昉《文章緣起》傳播更廣,如本文第一部分所述,不僅有《山堂考索》《事林廣記》那樣的類書存録傳播,而且有《藝林十二卷》、《夷門廣牘》等叢書的傳刻。圍繞該書的探討自然也更爲熱烈,其中以專書專卷形式出現的,管見所及即有陳懋仁《文章緣起注》、《續文章緣起》,方熊補注《文章緣起》,孫璧文《文章緣起之誤》,錢方琦《文章緣起訂誤》、《文章緣起補》等。下文試展開介紹。
前文已談過陳懋仁《文章緣起注》的學術特色,這裏再對該書的版本流傳稍作交代。
陳懋仁字無功,萬曆中官泉州府經歷,時人稱之爲陳無功參軍;生於嘉靖乙丑(1565)年,崇禎丁丑(1637)時仍在世;(73)陳懋仁生卒年可據姚士麟《年號韻編序》、《庶物異名疏序》推知,其生平詳見倪春軍《陳懋仁〈續文章緣起〉版本考論》,復旦大學中文系編《第四届中國古代文章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18年4月,頁304—318。著書多種,其中《文章緣起注》一卷、《續文章緣起一卷》最見稱於時,傳播甚廣。
《文章緣起注》一卷,現可見最早刻本屬南京圖書館藏《陳懋仁雜著》本,該本後尚有陳懋仁《續文章緣起》一卷;日本寶曆八年(1758)浪花(大阪)書林澀川清右衛門曾據該本影刻,《文章緣起注》封面題作“文章緣起 正編”,《續文章緣起》封面題作“文章緣起 續編”。因《陳懋仁雜著》難以驗見,本文引據日本影刻本,下文或簡稱之爲“寶曆本”。(74)本文據早稻田大學中央圖書館4F古書資料庫藏本,二册裝,編號ヘ16 00548 1—2。此本卷目下署“梁樂安任昉彦升撰、明嘉興陳懋仁無功注、嘉善錢棅仲馭定”,正文前《文章緣起注·續序》稱:“檇李陳無功先生……既注《緣起》,又續其所未盡,遂爲文海大觀。……令子獻可,三長獨秉,多讀父書……而諸孫楚楚,各擅藻摛,九方臯將旦暮遇之,則先生食報于子若孫,政爾未艾,橋梓著述,行將有勘取官無者,此緣起注續其一也。”署“崇禎壬午陬月福唐林古度撰”(下或簡稱“林古度序”),則刊刻時間當在崇禎壬午(十五年,1642)正月前後不遠,從“先生食報于子若孫”一句,推測此時陳懋仁已辭世。此本蓋其去世後不久,子孫據家藏遺稿請錢棅(1619—1645)校定刊行的,可謂陳懋仁晚年定稿。
寶曆本林古度序後尚有署“長水范應賓識”的《文章緣起注舊序》,表明此本前當另有一舊本。按《學海類編》(下文簡稱“學海本”)亦收録陳懋仁《文章緣起注》一卷、《續文章緣起》一卷。開篇《題辭》與寶曆本范應賓《文章緣起注舊序》文字全同,曰:“任彦升有《文章緣起》,而吾鄉陳無功爲之注,又爲之續也。……無功嗜義篤古,工爲詩,世必有共賞之者,不具論。”似長輩鼓勵後輩的語氣,蓋是陳懋仁早年請鄉賢爲《文章緣起注》、《文章緣起續》所寫題辭。據申時行《承德郎工部屯田清吏司主事范君墓誌銘》:“光父諱應賓,别號嵩臺,光父其字,姓范氏。……生以嘉靖癸丑,卒以萬曆辛丑,年四十有九。”(75)《賜閒堂集》卷二七,《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134),濟南,齊魯書社,1997年,頁568。范應賓卒於萬曆辛丑(1601),則題辭當在1601年前,其時陳懋仁約三十六歲。可以説學海本保留了陳懋仁早年初定本的舊觀。(76)《學海類編》初編者曹溶(1613—1685)亦陳懋仁同鄉,有條件獲得陳懋仁此書的早年初定本。
從注文内容看,亦當是學海本早出,寶曆本晚出。後者一方面增補了罕見文獻,如“歌,荆卿作《易水歌》”條注,學海本第一句無出處,(77)本文引據中山大學圖書館藏清道光十一年(1831)六安晁氏木刻《學海類編》本,現代排印本見《歷代文話》(3),頁2522。寶曆本增加了夏侯玄和説明“歌者,聲永而導鬱者也”出自《山海經》。(78)筆者引據前揭早稻田大學圖書館藏本,按《四庫全書》本《文章緣起》所收陳懋仁注内容與寶曆本同,見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1478),頁208。一方面删節了常見文獻,如“五言詩,漢騎都尉李陵《與蘇武詩》”條,學海本(79)排印本見《歷代文話》(3),頁2520。和寶曆本同引鍾嶸《詩品》,但後者引文簡短,蓋已避常見文獻引文過長。
要之,陳懋仁《文章緣起注》今見存兩種系統,一是存陳懋仁三十六歲左右初出本舊觀的學海本;二是存陳懋仁晚年定本舊觀的《陳懋仁雜著》本/寶曆本。初出、後出之别在《續文章緣起》一書的學海本、寶曆本身上體現得更爲明顯,後文再詳。
不過無論初出之注還是後定之注,其體例並無根本差異,都是通過引用、排列史料闡明文體源流、文體寫作特點。曹溶在《學海類編》“輯書大意”中説明該叢書乃“雜抄舊著成編,不出自手筆者不録”,陳懋仁的“文章緣起類”二書編在該叢書“集餘”之三“文詞”類中,該類小序曰:“重立言也,學者博覽羣書多有不能濡筆者,皆由講論之不精,體裁之未悉,閲是編可以登高能賦矣。”此説不免有射利意圖,但也提醒我們從博覽羣書、悉文章體裁的角度認識《文章緣起注》。上一節説明陳懋仁注文博徵史料,有對“討其事名之因”和“具成篇而論”的兩種文體紀原成果的集成追求。這裏想進一步指出其注文在集成前人成果的基礎上,也間有注家個人的特出之見。如“九言詩,魏高貴鄉公所作”條注曰:
《大雅》“泂酌彼行潦挹彼注兹”,《文章流别》謂“九言之屬”。按“泂酌”三章,章五句。《夏書·五子之歌》“懔乎若朽索之馭六馬”,九言也。(80)按此注學海本、寶曆本同,排印本見《歷代文話》(3),頁2521。
其“按”本自《毛詩注疏》卷二四:“《詩·大雅》:‘泂酌彼行潦,挹彼注兹,可以餴饎。豈弟君子,民之父母。泂酌彼行潦,挹彼注兹,可以濯罍。豈弟君子,民之攸歸。泂酌彼行潦,挹彼注兹,可以濯溉。豈弟君子,民之攸塈句。’《泂酌》三章,章五句。”將摯虞《文章流别》所舉九言句“泂酌彼行潦挹彼注兹”斷爲兩個句子: 一五言句、一四言句,表明對九言長句易斷爲兩句的警惕;並改以《夏書·五子之歌》“懔乎若朽索之馭六馬”爲九言句式典範。這種更改可從王世貞(1526—1590)《弇州四部稿》卷五三“雜體·九言”《苦熱》一詩“凛如足踏太行萬古雪,怳若卧對匡廬千尺泉”兩句中得到印證。可以説陳懋仁注並非四庫館臣所認爲的“蔓衍論文,多捃拾摯虞、李充、劉勰之言”,其對摯虞《文章流别》九言句起源的否定,對《夏書·五子之歌》九言句的發掘,反映了明代文壇在九言詩句法上的新探索。
方熊補注本《文章緣起》,今所見最早有國家圖書館藏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侑静齋刻本。該本爲前述清《四庫全書》所收《文章緣起》之底本。侑静齋本方熊《後序》稱:
憶奉教于乳山林丈人,式瞻其嗜書深癖,不啻日芻豢而身文繡,方其以梁任敬子《文章緣起》相授,喜欣欣見眉宇,謂“文章源流,莫若是書”。熊鈔録成册。及讀宋洪文惠題記:“《緣起》一卷,《隋經籍志》有録無書,嘗欲刻識木石,慰邦人無窮之思。”則又歎賢者用心,非止一時,必及百世而無已也。後數百年有陳參軍爲之注,好尚之同蓋如此。敬子文惠皆千載上宦於徽。熊,徽産也。生千載下,夫豈無文惠所謂無窮之思哉。……參軍注原製作之言,多取之常熟吴氏《文章辨體》,熊附録嘉興沈氏《文體明辨》,間溢以己見,是書似于藝林不可少矣。蓋昔賢用意,惟引其端,待來者竟其説,而其書愈佳。今則由參軍之説而暢之耳。溯流尋源,殆備於是。敬子只在秦漢著眼,不及三代。今故于宋後篇目如經義、題跋皆不必續録。嗚呼,文章之道大矣。一言以蔽之,曰古文者,可措而行之者也。由敬子緣其名目而疏其體要,體要者,反古之道也。世不講於此道久矣。乃取古人書激揚敍列如此,人不指爲迂,鮮矣。(81)見國家圖書館藏清康熙三十三年侑静齋本《文章緣起》。
可見方熊關注《文章緣起》起因于林古度教導,也認爲任昉原撰“惟引其端,待來者竟其説,而其書愈佳”,故在林古度所序之陳懋仁晚年定稿《文章緣起注》後益加補注。《後序》中方熊還自陳出身徽州,補注《文章緣起》乃爲致敬任昉,“敬子只在秦漢着眼,不及三代。今故于宋後篇目如經義、題跋皆不必續録。”故侑静齋只刻《文章緣起》,題下署“梁新安太守樂安任昉彦升撰,明參軍嘉興陳懋仁無功注,黄虞外史歙方熊望子集補注”,無涉陳懋仁《續文章緣起》。依侑静齋本傳刻的《四庫全書·文章緣起》後亦無陳懋仁《續文章緣起》,原因蓋亦在此。
孫璧文與方熊同爲安徽人,清光緒八年(1882)刻本《新義録》卷五九“文類二”載: 安徽太平縣孫璧文玉塘甫,一字玉堂,撰有《文章緣起之誤》。
全書體例是先引任昉《文章緣起》原文條目,而後以按語形式表達其對該條的認識。引用條目從“賦始楚宋玉”開始,無語及三言詩、四言詩、五言詩、六言詩、七言詩、九言詩,故只見文章名76題。兹引其中數條以見其例:
賦始楚宋玉。(案: 《漢·地理志》屈原作《離騷》諸賦,似始于原。)
詔始秦時。(又手詔始漢高祖,見《隋志》。詔用黄紙始唐高宗,見《雲仙雜記》。)
璽文始秦始皇。(傳國璽。)
墓誌始殷仲文作從弟墓誌。(案: 《續事始》唐人得比干墓誌,刻其文以銅盤,似墓誌銘始于殷。)
玉篇始司馬相如。(《凡將篇》。辨見後。)
可見孫璧文按語主要針對任昉所列文章體類之始篇而發。故而將任昉所標舉始篇放入括弧内,作爲按語提頭。按語多據他書如《漢·地理志》、《續事始》等,提出比任昉所列時代更早的始篇。這是延續周必大、吴子良從“討其事名之因”視角指摘任昉《文章緣起》的做法,其中“墓誌”條按語所提出的“比干墓誌”,即是周必大提過的。
書後全録《四庫全書總目·文章緣起》提要,蓋贊同四庫館臣所謂“檢其所列,引據頗疏……玉篇云起《凡將》,不知《蒼頡》之更古……皆不足據爲典要。”上引條目中“玉篇”即沿襲館臣之誤。(82)“玉”字衍。詳見前揭《任昉〈文章緣起〉考論》一文。括弧内所謂“辨見後”,即提醒讀者參見後所録提要之指誤。
值得注意的是,孫璧文所用任昉《文章緣起》並非《四庫全書》本,表現在“詔起秦時”、“璽文秦始皇傳國璽”作兩條,無誤。其按語亦間有發揮,如“詔始秦時”條按曰:“又手詔始漢高祖,見《隋志》。詔用黄紙始唐高宗,見《雲仙雜記》。”似非指誤,反而補充秦代之後出現的“手詔”和“詔用黄紙”情況,是介紹詔體文化了。
孫璧文之後,更大張旗鼓指摘任昉《文章緣起》之誤者當推晚清錢方琦(1876—1901),所著《文章緣起訂誤》、《文章緣起補》也沿襲清代四庫館臣的意見,没有理解任昉《文章緣起》以典範成篇爲文章始的準則,主要用“事名”之始去駁任書的“成篇”之始。如《文章緣起訂誤》:“又謂辭始漢武帝《秋風辭》,非也。駿案: 《易》有《繫辭》上下篇,《毛詩》又曰歌辭《南陔》《由庚》,諸篇有聲無辭,此即辭之權輿。”可見錢氏以此前文獻提及“辭”名者爲始,甚至不管其是否有文辭。值得一提的是其《文章緣起補》:
三言,駿案: 《湯·盤銘》,以“新”字協韻,即是三言詩之始,至“江沱”“振鷺”則大盛矣,晉夏侯湛作三字詩抑在其後。
與前引《麈史·論文》所載“任昉以三言詩起晉夏侯湛,唐劉存以爲始于‘鷺于飛,醉言歸’”思路相承。由此我們産生了一種推測,唐張績補《文章始》體例可能近似錢方琦此本《文章緣起補》,是對任昉原撰的補正訂誤,而非補亡之作。總之,從劉存以來,指摘《文章緣起》之誤,甚至予以補正之文獻,大體都以經史文獻中偶見題名、片段爲始,與《文章緣起》以開風氣之先的完篇作爲文章體類之始篇的思路截然有别。不過這些所謂補正竭澤而漁地鈎稽經史著作及歷代筆記乃至醫籍中有關文章淵源所始的文獻,呈現出各文類在早期文化土壤中萌芽的情況,顯示了中國文章形態深遠的根源和漫長的發展歷程,别有意義。
陳懋仁《續文章緣起》是一部系統續補任昉《文章緣起》未及文章體類之書。
任昉原撰系統著録秦漢以來“聖君賢士”沿著六經文體所創制文章名八十五題,僅録其文體名及始篇時代、作者、篇名,極爲簡約,“惟引其端,待來者竟其説”,引發了上述補注、訂誤;但同時也因其簡約,能在較短篇幅内完成對傳世文章體類緣起的總覽,故自問世之後即有沿其體例增補新出文章體類的續作。《隋志》著録在“總集類”的陳姚察《續文章始》,今雖不可得見。但從“總集”定位看,應該如王得臣續“原”、“讀”、“書”、“訟”、“訂”者,遵循文章學文體紀原取徑,録任昉後新出文章體類之書。但如前所述,南宋以來的《文章緣起》衍生文獻,大多糅合“具成篇而論”、“討其事名之因”文體紀原思路,陳懋仁的《續文章緣起》便既續補王得臣以後新出文章體類,也續補《文章緣起》捨棄的雜家取徑文章始。
《續文章緣起》版本總體上如陳懋仁《文章緣起注》,有學海本和《陳懋仁雜著》本/寶曆本前後兩種版本系統。學海本陳懋仁《續文章緣起》續詩四十五題、文二十題,凡六十五題;《陳懋仁雜著》本/寶曆本/續文章名則達一百零八題(詳見附録)。這些文類從來源上看,可略分爲兩種,一類沿任昉《文章緣起》取徑,及時著録唐以來發展起來的文體,如“絶句”、“律詩”、“詞”等,將詩、歌詩等文體的新變體式吸納進“文章緣起類”的文章譜系中;一類沿雜家取徑,從先秦以來文獻中鈎稽標舉《文章緣起》所不録者,如原來總在“樂府”名下的“繇、曲、行、吟、怨”和“盤中詩”、“大言小言”、“賓戲”等,這些文章名當爲任昉曾見,但《文章緣起》未予著録,蓋因其非經“聖君賢士”“沿著”的典範之體。《續文章緣起》予以著録,與它們在後世獲得發展不無關係,同時也體現出 “文章緣起”之學向縱深發展的趨勢,陳懋仁蓋有在“文章緣起”名義下集成古今文章體類譜系的意識。
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刊姚培謙、張景星編《硯北偶鈔》合收了任昉《文章緣起》和陳懋仁《續文章緣起》,前揭倪春軍文曾指出硯北本《續文章緣起》所著録文章名數量多於學海本,文章名的解題則較簡短,誠是。這裏還想進一步指出: 從所録文章名看,此本實亦祖自《陳懋仁雜著》本;但解題比學海本、《陳懋仁雜著》本都簡短,乃是編者有意删簡的結果,與硯北本《文章緣起》僅録任昉原撰,無録各家注文合觀可證。這種收録任昉原撰《文章緣起》及陳懋仁《續文章緣起》解題删簡版的做法,亦見於清嘉慶三年(1798)刊朱琰輯校《詩觸》,皆表明清代學者認同任昉原撰之簡約體例,且以之整齊彙編相關文獻來總録文章體類。
錢方琦《文章緣起補》也有續補任昉《文章緣起》之意,該書著録三十二個文章題(詳見附録)。不少與任昉《文章緣起》和陳懋仁《續文章緣起》重複,題中之“補”于增補之外,又有重爲補正的意思。這從其與《文章緣起訂誤》的重合條目可以見出: 如“四言詩”條,《訂誤》謂:“又謂四言詩始韋孟《諫楚王戊詩》,非也。駿案: 毛詩實爲四言之祖。”《補》曰:“四言始於《詩》。《文章緣起》謂始于漢韋孟《諫楚夷王戊詩》,非是。”《文章緣起補》是錢方琦沿“文章緣起類”著作“文章名+始篇”的著録方式,去完善他心目中的文章譜系。
除以專書專卷探討外,明清還有不少關於《文章緣起》的零星討論。如姚士麟爲陳懋仁所作《續文章緣起題跋》中,還提到“急就章、兩頭纖纖、五噫、十干、十二支、歇後及命、呪、質劑、券、契、千文、伶仃、示(過所)”等待補文章體類。後來如清祝文郁《(康熙)寧化縣志·凡例》曰:
任昉《文章緣起》不載志,始于班固,此缺也。顔師古曰:“志,記也,積記其事也。”今讀班氏十志,彙其事而以己意裁成之,敍議錯行,首尾竟幅。竊意郡邑志,當仿其體而爲之……聊備一體云爾。(83)清同治八年重刊本。
查任昉《文章緣起》之漏,補備“志”一體。又如章太炎《國故論衡》中卷“文學·辨詩”曰:
文章流别,今世或繁于古,亦有古所恒睹,今隱没其名者。夫宫室新成則有“發”(見《檀弓》),喪紀祖載則有“遣”(《既夕禮》有讀遣之文),告祀鬼神則有“造”(見《春官·太祝》),原本山川則有“説”(見《毛詩傳》)。斯皆古之德音,後生莫有繼作,其題號亦因不著。《文章緣起》所列八十五種,至於今日,亦有廢弛不舉者。
即指出“發”、“遣”、“造”、“説”是先秦禮儀場合常見之文章體類,後世逐漸隱没,(84)章太炎《國故論衡》,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頁87。又可參見吴承學《中國早期文體觀念的發生》,香港三聯書店2019年版,頁21—23。如同南朝任昉《文章緣起》所列文章體類在晚清時“廢弛不舉者”。今既可承認《文章緣起》所著録“廢弛不舉”之體,則“發”、“遣”、“造”、“説”也同樣應予存録。
綜上可見,任昉《文章緣起》激活了後世學者對於文章“體之所從出,何以爲體,而極之於無所不變”的探索熱情,(85)范應賓《文章緣起注·續文章緣起》題辭,見《學海類編》本。圍繞該書的續、補、注、訂誤所形成的“文章緣起類”文獻,迄今徵録文章名已達二百二十八題之多,允爲最全面的文章體式記録。其對經史子集等文獻所存文章名目及其體式淵源的窮盡式徵録,指示出古今文章體類的興衰線索,展現了傳統“大文章觀”之不絶如縷,在在值得繼續探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