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伟 王浩东 李永芬
大连工业大学,辽宁 大连 116034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种“体验—成长”的课程,通过心理健康课程的教育达到学生人格的完善及心理的成长,因此从本质上心理健康课程是一项关注心灵成长的生命教育活动。基于把心理学理论知识的多少等同于心理健康水平的认识,当前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侧重于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因此心理健康课程针对性和实效性欠缺,心理课程与学生的心理健康需求存在严重的脱节。在教学方法上也往往依托于讲授、视频等,形式相对陈旧,使得学生的理性心理知识与感性心理体验形成断层,最终心理健康课很难激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参与热情不高,无法获得深度的心理体验,难以实现心灵成长的目标。因此,延续现有的心理健康课程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大学生心理成长的需要。而沙盘游戏作为一种体验式、自性化的获得心理成长技术,走入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必然会丰富课堂内容提升课堂效果,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注入新的活力。将生态化人格主题教育与沙盘游戏结合,是沙盘游戏拓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一个尝试。
大学生生态化人格在课堂中的探讨往往会流于形式,缺少现实体验,而沙盘游戏有效的消除理论学习和实践体验的脱节现象,满足大学生生态化人格塑造的需求,让学生们在身历其境的实践体验中受益。沙盘游戏与生态化人格主题教育高度契合,这是由沙盘游戏本身的优势所决定。
首先,沙盘游戏降低大学生的心理防御。在面对面的言语交流情境中,出于自我保护,学生的自我暴露会有所保留,交流内容有意识的取舍,这种在交流中表现的心理防御极可能会使学生内心的重要情结或真实的情绪情感被隐藏起来。沙盘游戏为大学生提供一个“自由而且受保护”的空间,使得大学生感觉到安全和被接纳,并降低心理防御性,学生大胆地去想、去说、去做,生态人格中所包含的人与自己、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游戏中充分的得以展现。其次,沙盘游戏帮助大学生重新检视自我。在制作沙盘作品时,可以任意在沙盘世界里创造和自由发挥。他们开始探索自我的内心,重新认识自己,甚至可能直面到或自然信仰的虚无、或生命意义感迷失、或受物欲的支配、或生态利己主义倾的自己。再次,沙盘游戏的非言语优势。语言是交流的一种方式,但不一定是最有效的方式,情感和思绪用言语难以准确的表达时,沙盘游戏的强大的优势就表现出来,沙盘游戏是静默的过程,无声的表达。在沙盘游戏的世界里,通过摆放沙具,移动沙子,展现不同沙盘主题,就能将内在情结、真实的感受以及心理的冲突呈现出来,甚至展现出大学生自我觉察也难以触及的潜意识世界。最后沙盘游戏的教育形式在互动和分享中实现了朋辈互助。沙盘游戏拓展到心理健康教育课中,课堂的多元互动,特别是生生互动,被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在互动分享中学生触发了自我的觉察与觉醒,达到了心灵的成长。
明确心理教育课程中沙盘游戏是实现教学目标而借助的一种教育活动手段,与在心理咨询和治疗中的沙盘游戏的应用有一定的不同,因此在操作内容和形式方面要与心理课程主题内容紧密结合起来。在内容上,心理课以专题讲座为主要形式,沙盘操作要与专题讲座内容契合起来;在形式上,采用课内与课外、个体与团体,单次沙盘与序列沙盘等多维度多形式组合进行。
国内外尚无90分钟的“沙盘游戏课”模式,也没有相关课例。研究者从以下四个方面探索了沙盘游戏进生态化人格主题教育课程建模,以便于沙盘游戏在心理健康课堂的应用和推广。一是建立沙盘游戏课的课堂公约。沙盘课涉及到挑选摆放沙具,体验、分享等多个环节,没有规则,极易课堂混乱,因此,设立课堂公约是必要的,公约内容涉及硬件设施(沙盘、沙具、沙)的维护、课堂纪律的维持,当然最重要的是同学间彼此的尊重及隐私的保护。二是建构课堂活动流程。90分钟的课堂,把握好流程步骤,根据沙盘课的特点有效的分配好课堂内容,按照明确游戏活动规则、故事或者冥想引入、主题的探索与思考、学生制作沙盘、同伴分享沙盘故事、庄家代表分享故事、学生互动、教师总结提升的次序逐一进行。三是创设学生分享方式。讲故事、分享是学生最喜欢的部分,选取轮流坐庄的方式开展学生交流、分享、提问。四是创建教师指导方式。教师采用写分享提纲、现场提问、提醒学生调整沙具等方式启发学生对沙盘进行探索与分析,当然,出于课堂时间的有限、教师资源的限制及学生隐私保护等原因,教师的指导更多留待课下延伸。
沙盘游戏具有一定的筛查功能,摆放的特殊沙具、特殊的摆放方式、有明显心理偏差的主题以及互动分享中暴露的心理问题隐患等,对这些特殊情况要进行课后跟踪辅导。内容包括单独找学生沟通了解其心理状况,进行心理辅导(包括个体沙盘游戏辅导),在后续的沙盘游戏课堂持续关注该生等,当然,这部分内容与心理咨询辅导工作紧密相关。
通过过程性检测了解沙盘游戏的课堂效果。制作课堂记录表和沙盘游戏满意度调查等,其中课堂记录表要求学生在沙盘游戏中填写,记录表中涉及描述作品、将作品与自己的心理特点联系、制作作品时的内心体验、自己的成长改变、给自己的作品用十分制打分等要素。沙盘游戏结束后填写沙盘游戏满意度调查表。教师对学生的反馈进行统计,并根据生成的数据结果及时调整辅导方法。
(一)提升以学生为导向的教学理念。解决课程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问题,消除课程理论学习和实践体验的脱节现象,在改革和创新中提升高校以学生为导向的教学理念。
(二)实现教师和学生双赢的教学目标。从教师来讲,一是提升教师教学自信,提升教师教学的自我效能感,二是在沙盘游戏指导互动中,教师提升与学生同感共情、沟通互动,对沙盘作品洞察分析、觉察领悟,最终实现真正的教学相长;从学生来讲,是有效的提升学生的深度体验式学习的效果。在沙盘游戏的互动中,学生深入的认识了自我,自我意识走向了成熟,同时在朋辈互助下,习得新的行为模式。
总之,沙盘游戏技术主要用于各类情绪障碍和行为障碍的治疗中。很多沙盘游戏工作者把沙盘游戏应用于心理评估、心理咨询、心理治疗、人力资源开发和EAP等诸多心理领域。而将沙盘游戏引入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与心理课程主题内容有机结合,本身就是一种尝试。这一研究使沙盘游戏适用领域扩展到教育教学,直接指向学生的心理需求,这是沙盘应用领域的扩展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