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陈永彬(成都市双流区第一人民医院)
导读慢性支气管炎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病之一,指的是气管粘膜、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出现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反应。患者症状表现以咳嗽、咳痰为主,一般持续时间超过3个月,连续发病时间超过2年。在确诊患慢性支气管炎前,应先排除肺结核、支气管哮喘、肺脓肿等其他疾病所致的咳嗽、咳痰、喘息等情况。那么,慢性支气管炎应该如何预防及护理呢?以下简单介绍其相关内容,如下。
体质较差。多数患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普遍存在年龄较大、运动不足、体质较弱等情况,如果冷暖空气交替、季节变化,极容易引起慢性支气管炎,对患者的健康、生活产生影响。另外,部分患者患急性支气管炎后未及时予以治疗,则可能引起疾病迁延,进而转变为慢性支气管炎。
空气污染严重。随着我国快速发展,空气污染情况越来越严重,近年来雾霾情况频繁发生,空气中弥漫大量粉尘,人们的户外行走、运动时呼吸道吸入有害物质后引发刺激,呼吸道粘膜出现损害,影响其防御及清洁功能,从而造成并发慢性支气管炎。
吸烟。据相关调查发现,吸烟人群患慢性支气管炎的概率远高于不吸烟的人群,主要由于香烟内含有大量有害物质,长时间吸烟会使其作用于呼吸道,从而损害呼吸道功能,诱发疾病。
过敏。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因接触过敏物质而引起慢性支气管炎,较为常见的过敏原如花粉、霉菌、油漆、螨虫等,一旦长时间接触,则会引发疾病。
(1)上呼吸道感染的预防。上呼吸道感染可能会引发慢性支气管炎,因此需要对其进行重点预防,尤其是冬、春两季时要注意保暖,多添加能够抵御寒冷气温的衣物。如感觉咽喉存在明显肿痛感,且伴有间歇性或持续性咳嗽等症状,必须立即入院接受检查,及时服用药物,以防止炎症进一步扩大。(2)加强运动锻炼。培养自身良好的运动习惯,但在气温相对较低的季节要尽量减少户外运动或剧烈运动,以免引起上呼吸道感染。平时可多进行有氧运动,例如散步、慢跑、广场舞等,适度的无氧运动则包括跳绳、羽毛球等,进而增强自身的身体素质,提高对病毒的抵抗力。且平时应多进行呼吸操的锻炼,可通过深呼吸的方式帮助排除肺部或支气管中多余的二氧化碳,在锻炼时可逐渐延长呼气或吸气的时间,但也需量力而为,不能出现使大脑缺氧的情况。(3)佩戴口罩。为防止有害物质、大颗粒物质被吸入呼吸道内,降低对支气管的刺激和感染几率,应培养佩戴口罩的习惯,尤其是在外出时。由于冬季雾霾相对严重,在外出进行有氧运动时必须佩戴口罩,且需选择卫生部门指定的防霾口罩。(4)戒烟。如存在长期吸烟的习惯,则必须逐渐戒掉烟瘾,且每天要适当开窗透气,但在冬季时可减少开窗频率。如条件允许可在家中放置空气净化机,减少室内空气污染。(5)耐寒训练。在日常生活中可积极开展耐寒训练,主要是为了提高人体对寒冷气候的抵抗能力,进而降低支气管内炎性病变几率。实际训练时必须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先使用温水擦拭双臂和脸部,并逐步过渡至冷水,每天至少擦拭3次。如外界温度过高(如夏季)时,则不得使用温度过低的水擦拭,以免对皮肤造成冷刺激而产生痉挛,或产生炎症。(6)饮食预防。日常饮食方面应避免味道过于刺激的食物,例如生冷、油腻、辛辣等,尤其是夏季时不能一次性食用过多冷饮或雪糕,在处理如大葱、大蒜、洋葱等气味辛辣的食材时也要注意保护呼吸道,尽可能食用熟后的食材,以免生食时气味从食道进入呼吸道而产生刺激。应多食用富含蛋白质、纤维素、维生素的食材,例如蔬菜、水果、坚果等,补充营养的同时在侧面提高身体免疫能力。(7)在日常生活中需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凡事需要想得开,凡是负面情绪(诸如急躁、愤怒、抑郁等)都会增加人的精神负担,而精神压力过大就会导致免疫功能障碍,使得发生各类疾病的概率均提升。
排痰护理。对于病发慢性支气管炎的患者来讲,其症状表现最具代表性的为咳嗽、咳痰,通常早晨清醒后咳嗽作为严重,夜间偶尔加重。而当冬季与春季交替期间或者温度骤降时,患者咳嗽症状同样会加剧,相反夏季症状表现较轻。患者痰液中多含黏液或泡沫状,少数患者痰液中可能带有血丝,另外,一些患者症状变化会由咳嗽发展至咳痰,最终致气喘。而对于体质较弱亦或年纪较大的患者来讲,咳痰时难以自主完成,那么就需要做好排痰护理,从而确保痰液顺利咳出。具体措施为:将手指并拢,微微向内弯曲,掌心呈空,轻力拍打患者背部,注意控制节奏与力度,可由下至上顺序拍打,同时鼓励患者咳痰。必要时,可使用吸痰器等设备辅助排痰。
健康宣教。一些患者因缺少疾病相关认知,从而配合治疗及护理的依从性较差,那么,应通过发放知识手册、一对一宣教等方式帮助患者了解疾病,做好日常保健工作,从而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安抚患者不良心理,帮助其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进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总而言之,慢性支气管炎疾病同人们的健康、生活质量息息相关,应做好预防及护理工作,从而改善患者症状表现,提高其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更快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