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忠仁
1990年6月20日,时任高州县民政局长的刘炽勤,兼任县老促会副会长。30年来,他为高州市的老区工作辛苦奔波,为老促会工作呕心沥血,为高州市老区基金的发展作出了特殊贡献,却拒绝了一切采访。这次,笔者凭着30年工作交情,且许下“只此一次”的诺言,才有了采访机会,向社会报道他的老区隋、赤子心。
老区情况的“活账本”
在工作交集的30年间,凡是笔者向刘炽勤了解情况,他都如数家珍。这次采访,我当面考证他被称为老区情况“活账本”是否名副其实。
“高州市有多少个老区村庄?其中大坡镇有多少老区村庄?”我问。
他毫不思索就回答:“高州市共有老区村庄768个,其中二战时期40个,抗战时期46个,解放战争时期682个。至于大坡镇,老区村庄23个,其中横埔、龙文肚、福州为抗战时期的,其余为解放战争时期的。”
我又问:“高州市解放前牺牲的烈士有多少?评为革命‘五老人员的有多少?”
他立即回答:“烈士122人,‘五老人员438人。”
我再问:“高州现有烈士遗属多少人?”
话音刚落,他回答:“4人,深镇、谢鸡、沙田、荷塘各1人。”
限于篇幅,我不再累赘纪录所问的十多个问题。反正凡是我问的,他都回答得迅速准确。有些人物或事件,讲得头头是道,栩栩如生。只念过几年小学的刘炽勤,记忆力为何这样惊人?根据分析,原因有三:
30多年的日积月累。刘炽勤上世纪70年代任公社副书记时起,就与民政工作结缘。1990年从镇委书记调任县民政局长,此后一连在民政岗位上千了17年。其间许多工作与老区、革命有功群体息息相关。2006年退休后,连续担任老促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专心致致从事老促会工作,许多事情都亲力亲为。三十余年满腔热情,一片苦心,老区情况人心入肺,了如指掌。
带着深情干事。刘炽勤自认为文化水平不高,因此干工作要笨鸟先飞,以勤补拙,靠情补拙。长期以来,他干任何一件事情,都投入真挚的感情。1990年、1991年评划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老区村庄时,刘炽勤带着深厚的老区情,足迹踏遍了178个有老区村庄的村委会,对每一个村委会和老区村庄的情况都十分熟悉。2001年补评革命‘五老人员时,他组织审核工作,对被评定的438人的情况反复记忆,至今还印象深刻。
花了心思记挂。刘炽勤脑里长期想着老区,心中永远装着老区人民。1996年,高州市顿梭镇苏坑、东岸镇小旺竹等两个老区村庄.因地处特别偏远而实施整体搬迁。刘炽勤多次深入现场,与搬迁群众促膝谈心,熟识如同邻居,至今仍然念得出他们的名字。
老促会里的“老黄牛”
刘炽勤在民政局长岗位上,真心实意把老促会工作作为份内事。凡是老促会分配的任务,不论多忙都尽力而为;凡是老促会遇到什么困难,不论多烦都乐意帮助,为高州市老促会成立初期打开新局面,立下了汗马功劳。他退休后更是以会为家,周周坚持上班,时时牵挂老区人、老区事。革命有功群体及其后裔找到他,总是有话好好说,高兴而去;其中一些特殊困难者找到他,总会有解决的办法;外地老促会有事情找他,总会得到热情详尽的答复;上级老促会有任务给他,总是完成得令人满意。他成为高州市老促会的好管家、会长的好帮手,人称永不疲倦的老黄牛。尤其是下面几项工作,干得特别漂亮。
老区宣传工作。高州市老促会连年荣获全国老区宣传工作一、二等奖,和广东省老区宣传工作先进集体、特别贡献奖,每年订《源流》等老区杂志500多份,—直是广东的订阅大户。每年进入征订期,刘炽勤都亲力亲为抓发行,想方设法筹措资金。当地有6个单位,深受刘炽勤的工作精神和人格魅力所感动,十多年来只要刘炽勤一声招呼,都群起响应,大力支持,为订阅老区杂志确保了基础资金。
烈士后裔助学。20多年来,刘炽勤为此项工作倾注了满腔心血。为了筹集更多的助学金,他说服民政局每年从福利彩票留成基金中划拨5万元,决定从老区基金收益款中每年安排数万元,配套省、市老促会的助学金。高州市老促会是茂名地区配套资金最稳定、单体助学金额最高、发放工作做得最好的单位。
解决老区“五难”。刘炽勤参加老促会30年,亲身经历了解决老区“五难”的全过程,每处现场都洒下了他的辛勤汗水。近年,高州市大坡镇新田村至电白区那霍镇覃坑村的跨市(区)公路建设,就体现了他的执着与韧性。两村同为抗战时期老区村,被一座高山所隔,历史上开辟的山道弯曲狭窄,通不了汽车,影响山两边近万群众生产生活。扩宽道路并铺设水泥路面,是当地老区人民的长久之盼。为了打通这个“堵点”,刘炽勤七八次深入现场调研论证,广泛宣传,指导申报,多次召开全村共产党员和村民小组长会议,商议解决具体问题,发动社会各界捐资100多万元,还动员高州籍老板主动为电白方群众捐款及帮工帮料。经过三年努力,路面宽6.5米近8公里长的硬化公路终于开通。
革命传统基地建设。十多年来,高州市老促会着力弘扬红色文化,指导督促一批革命传统基地的维修和建设。不论是以体制内为主体还是以社会力量为主体的项目,刘炽勤都积极参与,在调研论证、规划布局、资金筹措、联系协调、布展安排等方面,当参谋,献良策,出实招,往往起到关键作用。其中沙田鎮烈士陵园、云潭镇珍珠革命纪念馆的建设、布展资金和高州市革命历史纪念馆的维修、布展资金,都是刘炽勤亲力亲为去筹措的。
开拓智力扶贫新路。为了从根本上帮助老区人民脱贫致富,高州市老促会从2004年开始,举办老区贫困家庭青年职业技能培训班,学成后全部推荐就业,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摸索一条智力扶贫新路。取得良好效果后,他们以调研报告形式上报党委和政府,刘炽勤还|与会长一起亲自向时任市委书记和市长具体汇报。这个做法引起高州市委书记和市长的高度重视,市委市政府决定每年由财政安排60万元专项资金给老促会掌握,用于培训老区贫困家庭青年。16年来,坚持委托高州市第一技工学校每年举办一期培训班,开设专业从2个发展至14爪'共投入培训费1123万元,培训了老区青年1755人,特殊困难家庭青年491人,而且全部推荐就业,为一批老区贫困家庭致富奔康开拓了一条新路。智力扶贫工作越做越好,已成为高州市老促会名闻遐迩的一张亮丽名片。刘炽勤为打造这张名片,出力献智,辛苦其中,贡献良多。
老区基金的“智多星”
1995年,在广东省老促会的推动下,省内各地老促会纷纷兴办老区基金,一时呈现红红火火景象。但大浪淘沙,适者生存,现在基本上都销声匿迹了。而高州市老促会的老区基金,经过20多年的风雨洗礼,却越办越好,成为广东省内县(区、市)级老促会的物业老大—一目前拥有地处高州市中心的3处房产共4500多平方米,资产原值1098万元,年纯收益60多万元。每年,该会自身能够拿出数十万元,用于照顾支持革命有功群体及其后裔,还可随时拨款为老区人民办一些好事实事。
高州市老区基金在兴办过程中,刘炽勤堪称第一功臣。高州市老促会被安排在原高州镇政府旧址办公,旁边有—块原为高州镇饭堂的空地。1997年,高州市老促会里的老同志为筹建老区基金四处募捐,募得本金300多万元,计划投资办实业,采取“母鸡生蛋”形式,确保本金增值,年年有收益。但一时找不到合适的投资项目。刘炽勤和另一个同事敏锐地看到了这块空地的商机,便极力动员时任会长找政府领导,请求政府将此地块划拨给老促会,助力老区基金发展。政府主要领导认为,社会都这样支持发展老区基金,政府应当有所表示,经集体讨论后便同意了。此后,刘炽勤带领同事们周密论证规划,决定在此地块建设一栋商住楼出租,一楼作商场,二楼以上建98间功能齐全的单间宿舍,实行整楼承租,单间出租。该楼建筑总面积4200多平方米,在規划、施工、监督、办证、运作过程中,刘炽勤全程参与,当作家事一样用情用力用功。竣工开业以来,生意兴旺,效益良好。
1997年,高州市某公司在市中心建设商住楼,期间遇到资金困难。刘炽勤知悉后,主动上门商量,将手里的老区基金本金借给他们,双方得益。后来,该公司为解决资金问题,拟将商住楼一楼的铺位全部出售,售价350万元。刘炽勤知道后,在第一时间即找到该公司的张经理,宣传老促会的宗旨和老同志为促进老区发展乐当义工的情怀,通过老区情、老促会情打动公司领导,使公司愿意以280万元价格售给老促会。刘炽勤还不甘休,继续做另外两个副经理的工作,再获优惠5万元。这样,老促会以低于社会75万元的价格买到了全层铺位。交易成功后,一个社会老板找到刘炽勤,愿以550万元购买老促会这些商铺,另外给他一大笔好处费,但被刘炽勤断然拒绝了。
2000年,高州市南关居委会的社会福利手套加工厂因种种原因宣布破产。这间厂的流动资金,来源于刘炽勤任民政局长时划拨的福利彩票留成款,过去他对该厂关爱有加。闻悉手套厂破产后需处理,刘炽勤立即和有关同事与南关居委会商量,要求他们优先考虑卖给老促会,支持老区基金,助力高州老区事业发展。经过几方代表多次协商,后来南关居委会以102万元价格卖给高州市老促会。之后,刘炽勤又亲自拜访城建规划部门,申请在原三层基础上加建一层,取得城建规划部门的批准。这样总共投资120万元,又在市中心添置了一宗占地200多平方米、建筑总面积920平方米的物业。
30多年来,刘炽勤为高州市老促会老区基金的发展,费尽了心血。通过灵活理财、投资房产、加强管理等方式,实现基金本金的良性循环,稳健增值,收益逐年增加。而在基金收益支出方面,刘炽勤却为节约每一个铜板而用心良苦。例如,每年去青山、凤村等村委会发放大额捐款人家乡扶贫慈善款的横幅会标,他会在发放结束后收回妥善保管,翌年发放善款时只需在年号上改一个阿拉伯数字即可,一条横幅可用9年!这细节足见他的理财理念。目前高州市老促会的老区基金越办越红火,对此刘炽勤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