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地区与中原文化简论

2020-12-01 05:21程有为
地域文化研究 2020年1期
关键词:中原地区中原文化

程有为

世界上的四大文明古国,皆仰赖大河的恩惠,如美索不达米亚(又称巴比伦)文明之于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埃及文明之于尼罗河,印度文明之于印度河、恒河,中华文明之于黄河、长江。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中华文明数千年来绵延不断,形成了历久弥新的中华传统文化。

中国是一个疆域辽阔的大国,根据自然环境的差异与地缘政治的状况,可以划分为许多地区。就黄河流域而言,其上游为甘青地区,下游为海岱地区,中游为中原地区。“中原”号称“天下之中”,亦名“中土”、“中州”,以别于四方和边疆地区。中原因其区位优势,成为古代中国一个特别重要的地区。中原文化植根于中原地区,是中国古代的地域文化之一,且长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居于核心地位。深入研究中原文化,阐述其的形成和演变的历史,揭示其发展规律,有利于加深对黄河文明、中华文明与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

一、中原、文化与中原文化

(一)中原与中原地区

“中原”一词,始见于先秦文献《诗经·小雅》。其《吉日》篇云:“瞻彼中原,其祁孔有。”《小宛》篇云:“中原有菽,庶民采之。”①朱熹:《诗集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年,第118、138页。在这些诗篇中,“中原”指的是原野,而非特定的地域。春秋以降,“中原”方逐渐成为一个地域概念。

作为方位概念的“中”,与四方相对。而作为地域概念的“中原”,是取“天下之中”的含义。由于黄河与其支流伊洛河交汇的地区是中华文明肇始阶段和夏、商、周三代的奠基之地,而被称为“天下之中”。西汉初刘敬说:周成王、周公“廼营成周雒邑,以此为天下之中也,诸侯四方纳贡职,道里均矣”。“雒”是“洛”的异体字,即洛阳。成周雒邑即今河南洛阳。著名史家司马迁也说:“昔唐人都河东,殷人都河内,周人都河南。夫三河在天下之中,若鼎足”②《史记》卷97《刘敬传》、卷129《货殖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716、3262页。。以古都洛阳为中心的河东、河内、河南地区被称作“天下之中”。西晋左思说:“九土星分,万国错跱。崤函有帝皇之宅,河洛为王者之里”③左思:《三都赋序》,见萧统编《文选》卷4,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75页。。东晋十六国时期王弥也说:“洛阳天下之中,山河四塞。”④《资治通鉴》卷87,永明十一年,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2764页。

“天下之中”又称“地中”、“土中”,反映了古人的宇宙观念。《周礼》说大司徒的职掌之一就是:“以土圭之法测土深,正日影,以求地中”。“日至之景,尺有五寸,谓之地中,天地之所合也,四时之所交也,风雨之所会也,阴阳之所和也。然则百物阜安,乃建王国焉。”⑤杨天宇:《周礼译注》第二《地官司徒》,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150页。中原不仅在地理位置上居中,而且在气候、物产方面比四方优越,因而宜为帝王建都之地。西周时以洛邑(今河南洛阳)为地中,日至(即夏至)影长一尺五寸即测于此。阳城(今河南登封告成)有“周公测影台”,据说周公在此测日影,以此为地中。近年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即以此为依据。东汉人王充说:“九州之内五千里,竟三河土中。周公卜宅,《经》曰:‘王来绍上帝,自服于土中。’雒则地之中也。”⑥王充:《论衡》卷24《难岁》,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377页。由此可见,“地中”与“土中”的含义似乎有区别,“地中”指的是一个点,即都城所在地;“土中”即“中土”,指的是一片,即中部地区。

和“中原”相近的概念还有“中州”。《禹贡》托名大禹治水,分天下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九州”,其外围又有“五服”。九州从“冀州”始,而“豫州”居九州之中。汉代人以冀、豫二州为中土。如西汉刘安等解释“何谓九州”,罗列八州之后说:“正中冀州曰中土。”⑦何宁:《淮南子集释》卷4《地形训》,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312页。东汉王充说:“建初孟年,中州颇歉,颍川、汝南民流四散”。⑧王充:《论衡》卷29《对作》,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443页。东汉时颍川、汝南二郡属于豫州,王充直接称之为“中州”。总之,豫、冀二州位于黄河中游地区的大河南北,并称“中州”,与中原地区大体相合。

“中原”是一个历史地理概念,由于历史时代不同,“中原”所指地域不断发生变化。

至迟在春秋时期,“中原”已经成为一个地域概念。晋惠公六年(前645)秦军侵晋,败晋军于韩原(今山西河津、万荣间),俘晋惠公以归。秦穆公向其大夫咨询如何处置晋惠公,公子絷主张杀之,公孙枝说:“不可。耻大国之士于中原,又杀其君以重之,子思报父之仇,臣思报君之雠。虽微秦国,天下孰弗患?”①《国语》卷9《晋语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328页。在此,公孙枝称晋国之地为“中原”。晋公子重耳至楚国避难,离开时对楚成王说:“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②杜预:《春秋左传集解》僖公二十三年,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334页。重耳所说的“中原”指晋、楚两国之间的土地,即今河南地区。总之,最早的“中原”指的是黄河中游地区,包括今晋南、豫西及豫中地区。

战国秦汉时期所谓中原似不包括关中地区。秦末楚汉之际齐地辩士蒯通对汉高祖说:“秦之纲绝而维弛,山东大扰,异姓并起,英俊乌集。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于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③《史记》卷92《淮阴侯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629页。这就是“中原逐鹿”成语典故的由来。此处所言之“山东”,即华山或者崤山以东;或称“关东”,即潼关或函谷关以东。“山东”和“关东”均包含中原地区。西汉景帝时发生吴、楚七国之乱,叛军被击败于梁、齐、赵地,即今河南商丘、山东淄博和河北邯郸一带。时赵人徐乐上书言:“七国谋为大逆……然不能西攘尺寸之地而身为禽于中原者,此其故何也?”④《史记》卷112《平津侯主父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956页。徐乐所说吴、楚诸王被擒之地“中原”,显然是关东或山东地区。

在中国历史上的国家分裂时期,“中原”常与四方、特别是“南方”相对称。如三国时期蜀相诸葛亮的《出师表》说:“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帅三军,北定中原。”⑤《诸葛亮集》《文集》卷1,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517页。诸葛亮以曹魏所辖的东汉王朝腹地为中原。十六国时期羌族首领姚弋仲对诸子说:“今石氏已灭,中原无主,自古以来未有戎狄作天子者。”⑥《晋书》卷116《姚弋仲载纪》,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961页。姚弋仲以后赵的辖境即今河北、河南、山东、山西一带为中原。北宋末宋高宗为避金兵欲逃往东南,李纲奏曰:“盖河北、河东者,国之屏蔽也。料理稍就,然后中原可保,而东南可安。”又说:“自古中兴之主,起于西北,则足以居中原而有东南;起于东南,则不能以复中原而有西北。”⑦《宋史》卷358《李纲传》,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11254、11257页。此处的“中原”主要是指以宋东京开封与西京洛阳为中心的地区。

值得特别提及的是,在宋辽夏金元政权对峙时期,人们称北宋辖境为“中国”,并以之与“中原”互称。例如岳飞手疏言:“金人所以立刘豫于河南,盖欲荼毒中原,以中国攻中国,粘罕因得休兵观衅。”⑧《宋史》卷365《岳飞传》,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11386页。又如《大金国志》称金熙宗“童时聪悟,适诸父南征中原,得燕人韩昉及中国儒士教之。”⑨宇文懋昭著、崔文印校证:《大金国志校证》卷12《熙宗孝成皇帝四》,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179页。

在国家分裂或民族矛盾尖锐的时期,“中原”的地域概念更加泛化,其内涵由地域方面向文化方面转化,成为“中国”、“中华”的代表或者同义词,有很强的象征意义。例如元明之际朱元璋的《奉天讨元北伐檄》写道:“当此之时,天运循环,中原气盛,亿兆之中,当降生圣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盖我中国之民,天必命我中国之人以安之,夷狄何得而治哉!余恐中土久污膻腥,生民扰扰,故率群雄奋力廓清”。⑩《明实录》(一)《太祖实录》卷36,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本,第402-404页。这段话以中原、中土与中国、中华互称。近代革命志士邹容之《革命军》亦言:“忍令上国衣冠,沦于夷狄;相率中原豪杰,还我河山!”①《邹容文集》,重庆:重庆出版社,1983年,第58页。“上国”亦指中原地区。

由于中原一词在不同时期所指代的意义不尽相同,中原地区的地域范围颇难界定。著名史学家吕思勉概言:“原来古代所谓中原之地,不过自泰岱以西,华岳以东,太行以南,淮汉以北,为今河南、山东的大部分,河北、山西的小部分”。②吕思勉:《中国文化史》,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8年,第297页。当代历史地理学者指出“中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如果仅从传世文献来看中国古代史,黄河中下游曾是华夏文明的渊薮,所以狭义的中原,专指中国古代在关中、河洛立都的王朝而言,是以这一地域为中心看天下的中土心理。广义的中原,泛指黄河中下游地区,应当说也是来自古代的地域认知传统。”③李孝聪:《中国区域历史地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49页。要之,狭义的“中原”指今河南一带,广义的“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

2012年国务院批复的《中原经济区规划》指出:“中原经济区涵盖范围包括河南省全境,河北省邯郸市、邢台市,山西省晋城市、长治市、运城市,安徽省淮北市、亳州市、宿州市、阜阳市、蚌埠市、淮南市凤台县、潘集区,山东省聊城市、菏泽市和泰安市东平县,共涵盖30 个地级市和3 个县区。”④刘先琴、董一鸣:《中原迈上新征程》,《光明日报》2012年12月3日第一版。中原经济区的范围除河南全省外,还包含河北、山西、山东、安徽四省与河南邻近的地区。这一区域界定虽然着眼于经济方面,又立足于当代,但也有一定的历史依据,可以作为我们确定中原区域范围的参考。

笔者以为,关于“中原”地区的界定,宜参考前人曾称作“中州”的《禹贡》冀、豫二州辖境,司马迁称作“天下之中”的“三河”(河东、河内、河南)地区,以及汉唐以降的行政区划情况。中原地区的范围,应以明、清至今的河南省辖区为主体,兼及周边地区,如山西南部、河北南部、山东西部、安徽北部及陕西东部等。它大致北起霍泰山、漳河一线,南至桐柏、大别山,西起华山,东至黄淮平原西半部。

中原地区的政治关乎天下兴亡,牵系国家盛衰;经济长期领先于全国,居于全国经济重心地位;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和主流之一。北宋灭亡以后,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外移,中原地区在全国的地位下降,逐渐落后于沿海沿江地区。

(二)“文化”的概念及其内涵

何谓“文化”?中国和西方,古代和近现代,都有各种不同理解。

在中国古代,“文”的本义指各种交错的纹理,引申为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各种象征符号,进而具体化为文物典籍、礼乐制度,及与“德行”对称的“道义”等;又由纹理义导出彩画装饰之意,引申为修饰、人为加工、经纬天地,与“质”对称,与“实”对称;进一步推衍为美、善、文德教化,以及文辞、文章,与“野”对称,或与武事对称。“化”则有变、改、化生、造化、化育等意。归纳起来,“化”的含义是二物相接,某一方或双方改变形态性质,由这层内涵引申为教行、迁善、告谕使人回心、化而成之等。①冯天宇等著:《中华文化史》(第2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3-6页。

“文”与“化”的并联使用最早见于战国末年。《易传》称:“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②周振甫:《周易译注》上经《贲卦》,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第80页。此处“人文”与“化”紧相连接,已接近“以文教化”的表述方式,但尚未构成一个词语。西汉以后,“文化”正式作为专用名词使用,如刘向说:“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③刘向撰、赵善诒疏证:《说苑疏证》卷15《指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420页。此处已将“文”与“化”连用,“文”是文德,“化”是教化,即籍文德以行教化。西晋时期的诗文中出现了完整的“文化”词语和概念。如束皙的《补亡诗》云:“文化内辑,武功外悠”。④萧统编、李善注:《文选》卷19《诗甲》,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273页。“文化”与武力征服相对应,其含义包括文治、教化和礼乐典章制度,有辑和于内之功。总之,“文化”是一个中国古已有之的词汇。中国古代的“文化”概念,大约是指文治教化的总和,基本属于精神文明的范畴。

在欧洲的文艺复兴时代,人们将“文化”视为“艺术的总称”,强调文化是人类对美的追求和自由的创造。十九世纪以降,不同领域的学者提出了各自的文化概念。心理学家强调文化是人们借助于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包括文学艺术中一切真、善、美的东西,陶冶心灵,追求社会完美和和谐的过程;人类学家以为文化或文明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等,强调它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和“整个的生活方式”;社会学家认为文化是指人造物品、货物、技术过程、思想、习惯和价值观念,强调价值观念和价值系统是文化内涵的核心。⑤郑师渠总主编:《中国文化通史》之《总序》,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0年,第2-3页。

今天通用的“文化”一词,是近代学人在译介西方相关语汇时,吸收西方学术思想,借用中国固有的“文”、“化”及“文化”等词语,并赋予新的含义,加以熔铸再造而成的。著名学者梁启超说:广义的文化“包括政治经济;狭义的仅指语言、文字、宗教、文学、美术、科学、史学、哲学而言。狭义的文化尤其是人生活动的要项。”⑥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分论三《文物的专史》,见《中国历史研究法》附录,北京:东方出版社,2012年,第274页。概括而言,所谓文化,就是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是人类特殊的生活方式和活动方式,是社会成员共同的文明素质和心理结构;是民族的集体智慧、集体性格;是凝结在社会成员中的核心价值、行为定势。

当前,人们更多的将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类,或者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类。今人一般认为,广义的文化就是人类创造的一切,即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狭义的文化就是指精神文化,即观念形态的文化,它是整个文化结构中最深层的部分,“包括思想、观念、意识、情感、意志、价值、信仰、知识、能力等等人的主观世界的活动及其物化的形态或外铄的成果,如典籍、语言、文字、科技、文学、艺术、哲学、宗教、道德、风习,等等。”⑦郑师渠总主编:《中国文化通史》之《总序》,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0年,第6-7页。

显然,广义的文化等同于“文明”,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几乎无所不包,应该属于历史学或社会学的研究范畴。对从事文化或文化史的研究者而言,“文化”应该取其狭义,即精神文化。

(三)中原文化

中原文化区的提出,首先来自考古学界的区系类型理论。苏秉琦将现今中国人口分布稠密的地区分为六大区系,“以晋、陕、豫三省接邻地区为中心的中原地区”为其中之一。宿白将中国考古学文化分为六大区系,其中也包括“以关中、晋南、豫西为中心的中原”。严文明认为新石器时代黄河、长江流域有6个较大的文化系统,其中包含“黄河中游的中原文化系统”。李学勤将中国青铜时代分为7个文化圈,“中原”为其中之一。

广义的中原文化是以中原地域为基础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在农业文明和内陆文明占主导地位的时代,中原区位特点显现其居“天下之中”的优势,它在中国古代不仅是政治与经济生活的主要舞台,也是主流文化和主导文化的发源地。区域文化突出表现在政治一体化状态下的地方特色。当传统区位特征发生变化后,其文化因子上的物质层面随之发生变化,而精神层面则独立于政治、经济之外,以对客观世界反映的观念形态出现,支配人们的思想行为,并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充实而系统化,呈现出新的特色。我们研究中原文化,应更多关注其精神层面。

就文化的地域性而言,在中原大地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中原文化,既是区域内文化长期传承积累的过程,也是以自己的文化底蕴为基础,与周边文化相互碰撞、吸收和融合的过程,是历史发展的时间和地理环境的空间的结合体,因而具有特定的文化意义。

就文化的民族性而言,史前、先秦时期的中原文化是以华夏部族文化为主体的文化。史家将上古民族分为华夏、东夷、苗蛮三个集团,或者河洛民族、海岱民族和江汉民族三个族群。所谓华夏集团即河洛民族。史前时期华夏部族集团生活在今陕东、豫西和晋南一带。苏秉琦说:“仰韶文化的庙底沟类型可能就是形成华族核心的人们的遗存,庙底沟类型的主要特征之一的花卉图案彩陶,可能就是华族得名的由来,华山则是可能由于华族最初所居之地而得名。”①苏秉琦:《关于仰韶文化的几个问题》,《考古学报》1965年第1期。河南三门峡一带是庙底沟文化的中心区,伊洛盆地、嵩山周围又为夏族居地。史称:“自洛汭延于伊汭,居阳无固,其有夏之居。”②《逸周书》卷五《度邑解》:见《帝王世纪世本逸周书古本竹书纪年》之《逸周书》,济南:齐鲁书社,2011年,第46页。可见,华族的中心区在河南、山西、陕西三省交界地区,夏族的中心区则在豫西的伊洛平原和嵩山一带。在其东方有夷族,南方有苗蛮。其间曾发生过接触和争斗,也发生着文化的交流和相互影响。夏部族建立夏王朝,豫西和晋南地区为其核心区。商部族在漳河流域崛起,南下灭亡夏王朝,建立商王朝。周部族在关中渭水流域兴起,东下灭亡殷商,建立周王朝。夏、商王朝的都城迁徙频繁,而大多在中原地区,西周王朝又营建洛邑以为东都。夏、商、周三代,三个部族在中原地区杂居融合,逐渐成为一体。三代统治者都是华夏文化的传承者。周族自以为是华夏部族的后裔,自觉抵御戎夷的内侵。春秋时期中原诸国倡导“尊王攘夷”,主张“裔不谋夏,夷不乱华”③杜预:《春秋左传集解》定公十年,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1675页。,又以文化礼仪而不以血统而作为“华夷之辨”的标准,努力维护华夏文化传统。汉代以降,中原地区成为汉族的中心区,中原文化是以汉族为主体兼容其他民族的文化。冯友兰说:“中华民族是以中原文化为中心,团结各时期的四方各民族而形成的。这样中华民族的意识,到现在还是团结我国各民族的一种很大的力量。”①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76页。

与中原文化密切相关的文化概念,还有河洛文化。河洛文化是根植于河洛地区的文化。河洛地区是黄河中游干流与其支流伊洛河交汇的地区,它以洛阳为中心,主要包括今河南省的西部、中部和北部及山西南部地区。河洛地区是中原地区的核心区,河洛文化也是中原文化的核心。

文化是时代的产物。中原文化除了空间范围规定,还应有其时间断限。笔者以为,所谓中原文化指的是中原地区的传统文化,其时段主要在中国古代,近代为传统文化延续和转型期,尚可包括在内。

二、中原文化的环境生态

中原是中国地域文化生成、发展的一方沃土。首先,它自然环境优越,适宜人类生存,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其次,它是全国建都时间最长的地区,长期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兵家必争,大事迭出,贤才会聚。其三,它是华夏部族的起源地,汉民族的中心区,也是民族融合的重要地区。这些,为中原文化的生成和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一)优越的自然环境

中原优越的自然环境,包括多样性地形地貌,温和的气候,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四通八达的水陆交通等。

中原地区位于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的过渡地带,西起黄河、华山,东至黄淮海平原的西半部,北起吕梁山、太岳山、太行山,南至桐柏山、大别山。北、西、南三面为山地环抱。西部山地是秦岭的余脉,中条山、崤山、熊耳山、伏牛山、外方山呈扇状分布,山高林密。黄河以北有太行山前盆地、长治盆地、运城盆地、临汾盆地,黄河以南有南阳盆地和伊洛盆地。东部平原一望无垠,土壤肥沃。处于山地与平原过渡地带的黄土丘陵土层深厚。中原地跨黄河、淮河、海河和长江四大流域。黄河横贯中部,主要支流有伊洛河、沁河、汾河。淮河发源于桐柏,支流有颍河、涡河、洪汝河。北部的卫河、漳河流入海河,西南部的湍河、唐白河注入汉水。河流纵横,利于灌溉与水运。中原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总之,多样性的地形地貌,温和的气候,丰富的资源,适宜于人类生活和生产发展。

中原有“天下之中”的区位优势。秦岭、淮河是中国南方与北方的分界线,中原地跨淮河南北,西部山区为秦岭余脉,南北方向上居全国中部,东西方向上偏东。中原地区在交通、贡赋、地理形势等方面得天独厚的优势。

中原地区交通便利。夏、商、周三代已修筑都城通往各地的道路。秦朝咸阳向东的主干道横贯中原地区。从东汉开始洛阳成为丝绸之路的东端起点,西经关中、河西走廊可达西域。北宋时期以东京开封为中心的陆路四通八达。战国时魏国开凿的鸿沟连通黄河和淮水,成为大梁(今河南开封)通往东南的水上运输线。汉末建安年间曹操在黄河以北开凿白沟运河和利漕渠,又在黄河以南修治睢阳渠,已有南北运河的雏形。隋炀帝时开凿以洛阳为中心、北至涿郡、南达余杭的大运河,极大地方便了中国南北的水上交通。北宋开封周围有四条渠道,汴水是一条水上大动脉。元代将大运河截弯取直,贾鲁河和卫河仍然是重要的水上运输线。总之,在中国古代,洛阳、开封长期是全国的交通中心,便利的交通为中原经济发展、文化交流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二)发达的社会经济

中原所在的黄河中游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土质疏松肥沃,中国北方的原始旱作农业率先在这里出现,裴李岗文化遗址发现的石斧、石铲等农具以及人工栽培的粟和稻粒,磁山文化遗址的粮食窖藏,就是证明。中原地区属于粟作和稻作的交叉区,在气候、土壤、植被和农作物等方面具有南北过渡的特征。土地肥沃,光照充足,雨量适中,作物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地区开始使用铁制农具,推广牛耕,由原始农业进入传统农业阶段。汉代中原地区土地普遍垦殖,生产技术先进,灌溉形成网络,成为粮食和丝麻的主要产区。隋、唐前期中原地区人口稠密,山区和河陂岸畔的土地也得到垦殖,是全国粮食和蚕丝的首要产区。北宋中原地区农业仍有所发展,此后逐渐落后于江南地区。

中原地区的手工业也很发达。夏、商、周三代铸铜是重要的生产门类,创造了辉煌的青铜文明。冶铁业在战国时期迅速发展,汉代在全国居领先地位。当时已能炼成性能良好的铸铁脱炭钢和球墨铸铁,比西方早一千多年。陶瓷也是一个重要门类。南北朝时期卫河、漳河流域成为瓷器的重要产区。巩义黄冶发现了唐代烧制三彩陶的窑址,洛阳出土的唐三彩釉色斑斓。五代郑州柴窑的瓷器有“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之誉①陈元龙:《格致镜原》卷36《古窑器》,台北:新兴书局有限公司,1972年,第1593-1599页。。宋代全国有五大名窑,中原独有其三,即官窑、钧窑、汝窑。中原也是丝麻纺织品的重要产区,汉代全国设有两个服官,陈留郡襄邑(今河南睢县)即为其一。魏晋时丝织品种类繁多,质量上乘。隋朝迄唐代前期,黄河南北是全国盛产丝织品的地区。北宋开封锦院所产丝织品和“蜀绵”并称天下第一。

夏代中原地区商业兴起。春秋战国时期,周(今河南洛阳)人经商之风甚盛,郑、卫、宋国商业发达。秦、西汉时期,洛阳、宛县(今河南南阳)是全国著名的商业都市。东汉魏晋时洛阳成为全国商业的中心。隋朝东都洛阳的丰都市有120行3,000多个店肆,盛唐时洛阳城人口已过百万。北宋东京(今河南开封)人口逾百万,店铺密集,夜市和瓦市兴起,是当时世界上商业最发达的国际都会。

总之,中原地区是全国经济开发最早的地区,夏、商、周三代中原经济在全国最为发达。春秋、战国至西汉,中原所在的关东经济区和关中经济区同步发展,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东汉至隋唐,关东经济区独占鳌头。中原社会经济的发展,成为唐代开元、天宝盛世的重要标志。“安史之乱”使中原地区遭受严重破坏,原本兴旺发达的经济一下子跌至谷底。而魏晋以降中原地区百姓大批南迁,江南人口增加,生产技术提高,经济发展迅速。唐中期以后全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北宋河南的经济实力当与河北不相上下,处于最发达的行列。”②程民生:《河南经济简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186页。及宋室南迁,全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完成。此后中原在全国的经济地位明显下降。文化的发展受经济的制约。北宋以前中原的社会经济长期处于领先地位,为文化的繁荣奠定了基础。后来随着经济的衰落,文化也发展迟缓。

(三)民族融合的重要地区

中原是华夏部族和汉族的中心区,也是中国古代民族交汇、冲突、杂居和融合的重要地区。中原地区的民族融合,大体可以分为先秦—秦汉、魏晋隋唐和宋元明清三个阶段。

早在文明肇始的五帝时期,华夏部族与东夷、苗蛮部族就发生着争斗、共处与融合。夏、商、周三代,三个部族在中原地区杂居融合,逐渐成为一体。春秋时期中原地区有许多少数民族居住,呈现出“戎逼诸夏”和“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的局面。①《后汉书》卷87《西羌传》,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2872页;《公羊传》鲁僖公四年,《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影印,1980年.第2249页。战国时期戎、蛮、夷、狄逐渐与华夏族融合。秦汉王朝实行郡县制度,打破了先秦以血缘划分的部落方国的藩篱,华夏部族融合进入中原的四裔部族,最终形成汉民族。中原成为汉族的中心区。

魏晋南北朝是民族杂居、融合的又一个重要时期。西晋灭亡后,北方的匈奴、鲜卑、羯、氐、羌等“五胡”纷至沓来,中原地区呈现出胡、汉杂居局面。其间有过激烈的民族冲突乃至仇杀,也有各族人民的和平共处。三个半世纪以后,进入中原的北方诸族实现了汉化和封建化。在建都中原的“五代”诸政权中,后唐、后晋、后汉都是源于突厥的沙陀人所建。沙陀贵族鼓励沙陀族人与汉人通婚,学习汉族文化,促进了沙陀等族与汉族的融合。

宋金元三代是民族融合的第三个重要时期。金朝废除刘豫的伪齐后,“虑中(国)〔州〕怀二三之意,始置屯田军,非止女真,契丹、奚家亦有之。自本部族徙居中土,与百姓杂处”②宇文懋昭著、崔文印校证:《大金国志校证》卷36,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520页。。内迁的女真人、契丹人与汉人通婚,改用汉姓,学习儒学,迨至元末已完全融入汉族。元朝统一全国后,大批蒙古、色目军士迁入,“与民杂耕,横亘中原”③何广博:《伯颜宗道传》,见《述善集研究论集》,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57页。。元末明初蒙古人、色目人已与汉人不易识别。明初朱元璋禁止胡服、胡姓、胡语,留在中原的诸少数民族多变成汉人。清代不少满族人士进入中原,渐与汉人融为一体。

北方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带来了草原游牧民族的文化,给中原地域文化输入了新鲜血液,使之更加丰富多彩。

(四)长期建都、兵家必争之地

夏、商两代的都城基本都在中原地区。西周营建洛邑,作为统治四方的中心。平王东迁,洛阳成为东周王朝的首都。东汉、曹魏和西晋三朝均以洛阳为都城,北魏也迁都洛阳。隋唐又以洛阳为东都。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南)在中国分裂时期也多次成为都城所在。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代”建都开封和洛阳,北宋王朝以东京开封为都城,金朝后期也迁都开封。总之,中原是全国建都朝代最多、时间最长的地区。都城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往往也是文化中心。中原作为都城畿辅地区,文化常开全国风气之先。

在宋代以前,中国的都城主要在关东的洛阳、开封和关中的西安之间游移。都城建于洛阳、开封时,中原为京畿地区;都城建于关中时,中原又是其东部屏障和通往东方的孔道,因而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顾祖禹说:“河南,古所称四战之地也。当取天下之日,河南在所必争。”①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四《河南方舆纪要序》,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2083页。数千年来,中原地区发生过无数次战争,例如牧野之战、鄢陵之战、楚汉荥阳相持、昆阳之战、官渡之战等。虽然有些战争对社会进步有推动作用,但也使生产遭到严重破坏,给人民带来了很大的苦难。中原地区还发生过不少动乱,如董卓之乱、八王之乱、永嘉之乱、安史之乱、靖康之乱等。文化的发展与社会的稳定有很大关系,动乱必然给文化带来破坏。例如汉末的董卓之乱,洛阳的图书文献遭到极大损失,东汉王朝在首都积累的文化成果毁于一旦;北宋末的靖康之乱也使宋都开封的文化急剧衰落。但是战乱也可能对文化的发展有一定促进作用,例如战国时期战争不已,却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汉末的战乱也没有妨害建安文学的繁荣。

中国古代的许多政治、经济、文化改革首先在中原地区进行,例如春秋时期的子产改革,战国时期的李悝、申不害变法,北魏的孝文帝改制,北宋的王安石变法。社会变革往往伴随着社会的不稳定以及各种思想和主张的激荡,这反而会促进文化的发展。

(五)名人荟萃之区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是文化的创造者,杰出人物对历史文化的发展也有不可忽视的贡献与影响。在宋代以前,中原地区名人辈出,贤才济济。丁文江曾对“二十四史”立有列传的历史人物一一进行籍贯考证,列出5,783名历史人物的地理分布表,其中河南籍历史人物有912人,占总数的15.8%,居第一位。②丁文江:《中国历史人物与地理的关系》,《东方杂志》第20卷第5号,1923年。自唐至北宋,全国有史籍可考的186 名状元中,河南籍有47 名,居全国首位。③胡兆量等:《中国文化地理纲要》,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33页。“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中原地区作为历代都城所在,常吸引全国各地的优秀人才到此求学、仕宦、生活,成为天下英贤聚集之地。在中原文化的发展进程中,文化贤哲和学术大师一直起着引领风气的作用。

三、中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阶段

文化表现在已往全部的历史过程中。钱穆说:“除却历史,无从谈文化。我们应从全部历史之客观方面来指陈中国文化之真相。”④钱穆:《中国文化导论·弁言》,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第6页。要深入了解中原文化,必须考察其全部历史,探讨其形成、发展、演变的轨迹,以“通古今之变”,获得对中原文化的规律性认识。

对于中原历史文化的阶段划分,人们见仁见智,互有异同。笔者依据历史时期,将中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演变,分为以下八个阶段:一、史前至夏、商、西周三代:奠基与形成期;二、春秋、战国:勃兴期;三、秦、汉:重构与拓展期;四、魏、晋、南北朝:融合期;五、隋、唐、五代:繁荣期;六、北宋、金、元:鼎盛与衰落期;七、明、清:缓慢发展期;八、晚清至民国:交汇、冲突与转型期。

人们一般将文字出现以前的人类历史称为史前史。考古学家又按照人们使用的生产工具的性质把史前史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两个阶段。

旧石器时代是人类历史最早的阶段。人类以打制石器为主要工具,过着采集和渔猎的生活。中原地区是我国境内最早有人类居住的地区之一。20世纪中叶,考古工作者在黄河北岸的山西省芮城县西侯度村发现石制品32 件、带有切割和刮削痕迹的鹿角、烧骨及大量哺乳动物化石,年间距今约180万年,这是我国境内发现的最古老的石器地点。后来又在该县匼(ke)河发现2,000余件石制品和大量的哺乳动物化石,时间距今约六七十万年,属于旧石器时代中期。在距今约50 万—20万年间,黄河以南已有“南召猿人”“栾川人”在伏牛山区繁衍。距今10万年前后,又有“卢氏人”和“许昌人”在中原大地生存。中原地区是中国旧石器时代南北文化交会的重要地区。

距今一万年前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开始加工和使用磨制石器,出现了农业、畜牧业和制陶、纺织等手工生产。中原新石器时代遗址分布广泛而密集,形成了包含裴李岗—磁山文化、仰韶文化和中原龙山文化的考古学文化序列。

裴李岗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早期的一种文化遗存,因河南新郑裴李岗遗址的发现而得名,主要分布在豫西山地东部边缘的丘陵地带以及豫中、豫南的黄淮平原地区,时间大约距今9,000—7,000年。石器经过琢磨,制作精致。人们将野生植物培育成庄稼,将野猪和野羊驯化成家畜,建造圆形或椭圆形的半地穴式房屋,过着定居生活。比裴李岗文化稍晚,在冀南、豫北又有磁山文化分布。

仰韶文化因河南渑池县仰韶村遗址的发现而得名,大约距今7,000—5,000年,河南中西部以及陕西关中地区、山西南部、河北南部为其中心区。河南境内此类遗址以三门峡、洛阳、郑州等地最为集中。仰韶时代的先民在河谷台地上营建村落聚族而居,用石斧砍除荆棘,用石(骨)铲或鹿角锄翻耕土地,种植黍、稻,饲养狗、猪、羊、鸡。陶器造型精美,外表多有彩色纹饰。当时社会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的繁荣期,并开始向父系氏族过渡。到了仰韶文化庙底沟期,社会出现阶层分化,开启了中原地区文明化的进程。

庙底沟二期文化是仰韶文化过渡到中原龙山文化早期的文化遗存,它主要分布于豫、晋、陕三省的交界地区和洛阳、郑州地区。中原龙山文化可分为河南龙山文化、陕西龙山文化与山西陶寺类型文化。河南境内已发现龙山文化遗址1,500余处。工具种类增多,磨制更加规范、光滑、锋利。在汝州煤山、登封王城岗、郑州牛砦遗址等发现了冶铜遗物,表明当时已进入铜石并用的时代。铜工具的使用提高了生产力水平,出现了较多的剩余产品,私有制发展,氏族成员分化,阶级出现。在河南登封王城岗、淮阳平粮台等地发现14座龙山时代城址。山西襄汾县的陶寺大型城址表明在陶寺类型文化中期已经进入到早期国家阶段。

原始农业的产生和发展为文明的起源奠定了基础。黄河中下游地区黄土松软肥沃,气候温暖湿润,是旱作农业的起源地和中心区域。经过数千年的积累,龙山时代的中原社会已经迈入文明的门槛。五帝时期华夏族群在中原地区创造的文化成为中原文化的滥觞。

中原文化形成于夏、商、西周三代。禹临终时传位于伯益,禹的儿子启杀死伯益,自己做了国王,夏朝诞生。河南龙山文化晚期和分布于颍、汝河流域的新砦期文化遗存属于夏代前期的夏族文化,二里头文化则是夏代后期的文化。偃师二里头遗址是夏代后期的都城遗址,那里发现的青铜礼器是社会进入青铜时代的标志。商部族在今豫北、冀南崛起,其首领成汤出兵灭夏,建立商王朝,偃师商城、郑州商城和安阳殷墟都是商代的都城遗址。商代创造了辉煌的青铜文明,并开始使用比较成熟的文字——甲骨文。周武王灭商建立周朝,周成王时营建洛邑,作为东方的统治中心,周公在此制定的礼乐制度对后代有重大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是文化发展的“轴心”时代。东周的都城洛阳成为宗周礼乐制度的渊薮。战国时期中原地区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一批文化元典得以创制。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人李耳是道家学派的鼻祖,长期在洛阳担任史职。宋国蒙(今河南民权)人庄周是战国中期道家的代表人物。《老子》和《庄子》是道家的主要经典。鲁(今河南鲁山,一说山东滕州)人墨翟是墨家的代表人物,他长期在宋国(都今河南商丘)做官,与其后学著有《墨子》一书。法家的代表人物李悝、申不害、商鞅、韩非,纵横家张仪、苏秦,杂家吕不韦,兵家尉缭都是中原地区人士。《诗经》中有十五《国风》,大半属于中原地区的诗歌。《老子》《庄子》《韩非子》代表了战国时期散文的最高成就。郑、卫之音特色独具。魏国(都今河南开封)人石申所著《天文》,记载了天空的星象,墨子及其弟子对数学、物理进行了开创性研究。这一时期中原文化勃兴,出现了第一个高峰。

秦汉时期的中国进入帝国阶段,是中原文化的重构与拓展期。当时在政治上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度,学术思想上一元独尊。随着汉民族的形成,汉族文化也逐渐形成。东汉首都洛阳是当时全国的文化中心。洛阳太学是全国传授经学的最高学府。章帝召集名儒在洛阳北宫白虎观讨论儒学,写成《白虎通义》,熹平石经则是官方审核的经书定本。而在儒学兴盛的同时,佛教传入,道教形成,呈现出儒、释、道三教并存的端倪。史学、文学从经学中分离出来。贾谊的《过秦论》《陈政事疏》和晁错的《论贵粟疏》皆为西汉鸿文;贾谊的《吊屈原赋》、张衡的《二京赋》、蔡邕的《述行赋》则是辞赋的名篇。《汉书》《东观汉纪》等史学著作出现。张衡在洛阳主持天象观测和编订历法,所著《灵宪》阐述了天地日月生成和运动的理论。张仲景撰写的《伤寒杂病论》,为后世中国医学发展开辟了道路。西汉地方官员韩延寿、黄霸等用儒学教化民众,在中原逐渐形成忠直礼让、勤本务农的风气。

魏晋南北朝时期封建统治削弱,道家、法家、名家学说抬头,洛阳一带成为玄学思潮的发源地。何晏和王弼首倡玄风,“竹林七贤”紧随其后。佛经翻译与佛学研究高潮迭起,北魏后期的洛阳成为中国北方的佛教中心,中原文化中融入了部分印度文化。北方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带来草原游牧民族文化,与当地汉族的封建文化互相碰撞、吸收。魏孝文帝在洛阳推行汉族封建礼仪制度,改变鲜卑旧俗,促进了胡族文化和中原汉人文化的融合。魏晋时期诗歌创作兴盛,“建安七子”中的阮瑀、应玚及女诗人蔡琰都是中原作家,许昌和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南)先后成为建安文学的中心。阮籍擅名正始文坛。太康年间潘岳、潘尼的诗作辞采华丽。曹植的《洛神赋》脍炙人口,左思的《三都赋》成,洛阳纸贵。钟繇精于隶书和楷书,以龙门造像题记为代表的魏碑体魄力雄强,骨势峻迈。这一时期是中原文化的多元融合期。

隋唐时期国力强盛,文化开放。东都洛阳有国子监诸学。隋炀帝初创科举考试制度,武则天率先在洛阳实行殿试和武举。人才的大量涌现为文化的兴盛奠定了基础。佛教在与儒学、道教互相竞争、吸收中逐渐中国化。玄奘赴天竺(今印度)学习佛学,后致力佛经翻译,开创唯识宗。韩愈倡导新儒学,有“道济天下之溺”的盛名。唐代中原文学家集中涌现,诗歌、散文创作成就辉煌。杜甫被称为“诗圣”,其诗作广泛反映社会现实,有“诗史”之誉。岑参是边塞诗的卓越代表。李贺诗风瑰奇,元稹的乐府诗朴实通俗。李商隐的无题诗缠绵悱恻。韩愈提倡“文以载道”、言贵独创,致力于散文写作,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著名书法家褚遂良、颜真卿在中原留下了不少墨宝手迹。吴道子所绘佛道人物端庄秀丽,衣褶飘逸,被尊为“画圣”。中亚、西亚的音乐、舞蹈、杂技相继传入。苏轼说:“君子之于学,百工之于技,自三代历汉至唐而备矣。故诗至于子美,文至于退之,书至于颜鲁公,画至于吴道子,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①苏轼:《书吴道子画后》,《苏东坡全集》卷98,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8年,第5588页。总之,隋唐时期是中原文化的繁荣期。

宋金元时期是中原文化由鼎盛而衰落的时期。陈寅恪说:“华夏文化历数千年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时。”②陈寅恪:《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证〉序》,《金明馆丛稿》二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245页。建都开封的北宋王朝实行右文政策,国子监诸学和科举制度不断完善,书院教育异军突起。当时全国有“四大书院”,中原地区独有其二,即嵩阳书院与应天府书院。洛阳人程颢、程颐创建洛学,经过朱熹的阐扬,称作“程朱理学”,成为元、明、清三代的统治思想和官方哲学。文学方面宋词兴起,书法绘画成就卓著,郭熙的《早春图》、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举世闻名。世俗市井文化开始兴盛。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火药、印刷术、指南针都出现于此时。李诫撰写的《营造法式》总结了古代的建筑理论和实践经验。总之,北宋时期中原文化达到巅峰状态。宋室南迁以后,全国的政治、经济中心从中原地区移出,金、元两代中原文化呈现衰落的趋势。

明、清两代,中原文化发展相对迟缓。理学、心学思潮继续广为流布,经世之学出现。人们长期受理学思想的熏陶,行为多被封建礼教约束。文坛相对沉寂,但李梦阳、何景明、王廷相和侯方域、宋荦等人的成就尚值得称道。王铎的草书险劲苍郁,有“神笔”之誉。明清戏剧艺术兴起,河南梆子逐渐成为重要的地方剧种。朱载堉发明的“十二平均律”,吴其浚的《植物名实图考》,反映了音律和植物学方面的重要成就。明、清两代豫西山地与豫东平原长期固定在一个行省内,中原各地的风俗民情逐渐趋同。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入侵中国,中国逐渐变成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处于内陆腹地的中原社会也发生了变革,农业、手工业生产逐渐商品化,近代工矿业的出现,在城市出现了新型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中原地区在保存封建文化传统的同时,也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中原文化进入中西文化交汇与向现代转型期。

总之,从夏、商、周三代以迄北宋,中原文化常开风气之先,思想活跃,学术博深,文学繁荣,艺术多彩,科技先进,教育发达,风俗淳朴。宋室南迁以后,中原文化开始衰落。明、清两代,中原文化发展缓慢。清代后期至民国时期,中原文化开始向现代转型,并为其复兴奠定了初基。

四、中原文化的特性和历史地位

要深化对中原文化的认识,必须将中原文化与其他地域文化加以比较,阐明中原文化的特性,并探讨中原文化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一)中原文化的特性

关于中原文化的特性,学界有多种不同认识。笔者以为,中原文化具有根源性、融合性、延续性、辐射性等特点。

中原地区历史悠久,建都时间最长,是历史文献记载最多的地区。中原文化是一种根源性文化,中华传统文化的不少内涵起源于此。例如河南舞阳贾湖出土的裴李岗文化时期的骨笛是迄今中国已发现的最早的乐器,汝州阎村出土的仰韶文化彩陶缸上的《鹳鱼石斧图》是迄今中国已发现的最早的绘画作品之一。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青铜礼器是中国进入铜器时代的标志,郑州商城、安阳殷墟出土的青铜器,代表着中国辉煌的青铜文明。殷墟的甲骨文字则是中国最早的成熟的文字。“河图洛书”的传说被人们视为中华文化的源头。周文王在羑里(今河南汤阴)演《易》奠定了《易》学的初基,周公在洛阳制作的礼乐影响中国数千年。春秋战国时期的道家、墨家、法家、纵横家、杂家均发源、活跃于中原地区,儒学亦率先在中原地区传播。东汉经学兴盛于洛阳,魏晋玄学、宋明理学起源于洛阳。中国古代的官学教育体系和科举制度在中原地区创立。总之,中原文化的许多内涵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源。

中原文化是一种多元文化汇聚融合的文化。中原地区地处中国中部,有史以来许多地域和族属的文化在这里交汇、融合。在中原文化的萌芽阶段,当地的仰韶文化、中原龙山文化即与大汶口—山东龙山文化、屈家岭—石家河文化、良渚文化、红山文化等发生交流和互动,吸收其先进因素,如红山、良渚文化的玉礼器等,从而逐渐成为各地域文化的核心,最终形成多元一体的夏文化。春秋战国时期,南方的楚文化、东方的齐鲁文化都对中原文化有较大的影响,邹鲁地区儒家文化的影响尤深。汉、唐时期洛阳成为丝绸之路的东端起点,中原人民以博大的胸襟,吸收北方胡族和西域各族人民的草原游牧文化,对印度的佛教文化也予以吸纳、改造。总之,中原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能够博采其他地域的文化成就而加以融合发展,以保持自身的先进性。

中原文化是一种长期延续、传承不断的文化。在中国历史上,有些地域文化兴起之后,经过一段辉煌,很快衰落,乃至中断、消失,中原文化却得以长期延续,传承不绝。中原地区的文化发展链条数千年不断线,成为中国华夏文化的重要传承区。

中原文化长期是一种向四方传播、辐射的强势文化。近年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证明,生活在中原地区的华夏部族先民较早摆脱野蛮和蒙昧,迈入文明的门槛,逐渐成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中心。中原是夏、商、周三代的京畿地区,开发比周边地区早,较早使用青铜器和铁器,进入传统农业阶段。秦汉至唐宋中原地区经济长期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政治制度和文化教育也常开全国风气之先,引领时代潮流。中原地区是全国建都时间最长的地区。从公元前21世纪“禹都阳城”开始,到1234年蒙古军队攻破汴京灭金为止,前后约有20多个全国或地方王朝在中原地区建都或设立陪都,时间长达2,000 多年,这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中原作为历代京畿,长期是全国的政治中心,也是文化中心,许多重大文化事件在这里发生,许多文化制度在这里创立。中原长期成为全国文化的首善之区,中原文化带有正统文化的特点。历代统治者利用行政和教化的手段将中原文化向全国各地区推广。中原文化具有很强的辐射力。人是文化的载体,大规模地移民在文化传播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西晋末的永嘉之乱和北宋末的靖康之难,中原人民大批迁往江南及西北、东北地区,将先进的中原文化带到江南和塞北,促进了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文化繁荣。中原文化与东南地区土著文化的融合,形成了闽南文化和客家文化。

(二)中原文化的历史地位

关于中原文化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学术界多有论述。刘乃和说:“在我国史前文化和进入文明社会后的文化发展过程中,中原文化,尤其是其中的河洛文化,始终发挥着中心作用和导向作用,因而成为华夏文明的核心,是炎黄文化的发源地和深远而丰富的民族文化的奠基石。”①刘乃和:《〈中原文化与传统文化〉序》,《中原文化与传统文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1页。中国古代文明以黄河、长江流域为基地,中原地区为中心,中国史前文化是一个“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中原地区是夏文化、华夏文化的发源地及其形成、发展的核心地区,中原文化在这一格局中具有重要的无可替代的地位。中原文化是华夏文明形成阶段的核心,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主流。

中国古代文明是多源的、多区域的,但是在不同时期,不同区域的文化发展又是不平衡的。在若干关键的当口,特定的区域会起特殊的历史作用。在龙山文化时期,随着中原地区在调整重组后再度崛起以及社会文明化进程步伐的加快,文化分布的格局也在发生变化,在内重结构的中央形成了一个核心,导致文化的交流活动开始出现了一个围绕中原这个中心展开的趋势。以中原为中心全方位的交流,形成一股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促进着民族间的理解和认同,推进着多元文化和社会一体化趋势的发展。华夏族在中原地区建立了中国最早的广域国家政权,并逐渐实现了国家的相对统一。夏、商、周三代都在中原建都,进入中原的东夷、苗蛮等族逐渐与华夏族融合为一体。“中华文明的演进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视为不同地域文明以及不同民族的文明,在交往过程中整合为一体的过程。整合的模式是以中原华夏文明为核心,核心向周围扩散,周围向核心趋同,核心与周围互相补充、互相吸收、互相融合。多元一体的格局最晚在西周就建立起来了。”②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第一卷)《总绪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2页。秦汉时期,华夏族和其他民族融合为一,形成了中国的主体民族——汉民族,中原地区成为汉族的中心区。此后,许多王朝建都洛阳、开封、邺城,中原成为全国文化的中心。各民族、各地区在长期的文化互动、交流中形成同质化和一体化现象,并逐步整合成一个具有共同价值取向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模式。作为主流文化的中原华夏文化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模式的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

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和主流是礼乐制度和儒家思想。早在夏、商两代,礼乐制度就在中原地区形成与发展。西周初周公姬旦在吸收前代礼乐的基础上,在洛阳制定一套礼乐制度。春秋战国时期,东周的都城洛阳成为宗周礼乐的渊薮。孔子在周代礼乐文化的基础上,创立了儒家学派。孔子周游列国时,首先在中原地区传播儒学。孔子死后,其高足子夏在“西河”聚徒讲学,儒家学说在魏国广泛传播。道家的代表人物老子、庄子,都是中原人士,他们首先在中原地区创立和弘扬道家学说。此后,儒学与道学互补成为中国思想学术的主体结构。早期法家李悝、申不害、商鞅以及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韩非也是中原人士,先秦法家学说在中原地区形成、流行。从东汉到魏晋,洛阳是全国儒学的教育和研究的中心。佛教在东汉时期传入洛阳,经魏晋隋唐时期的传播及与儒学、道家学说竞争、融合,逐渐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魏晋玄学兴盛于洛阳,宋明理学也起源于洛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思想学术的主导。

总之,在北宋以前的许多朝代,中原地区居全国政治、文化的中心,中原文化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元代以降,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从中原地区移出,中原文化发展缓慢,不能望东南沿海地区文化之项背。

五、中原文化精神

中原文化体现着一种精神,一种价值观。中原文化中蕴含的根深蒂固的中国意识,历久弥坚的大一统观念,“和合”、“中和”、“和而不同”等和谐思想,爱国奉献、大公无私与自强不息、奋发有为的精神等,且具有普遍价值,至今仍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一)中国意识与大一统思想

中原地区是最早的“中国”所在地,中原文化强调的“中国”意识,是中国历史上多民族融合和民族团结的精神力量。中国在夏代已经形成广域国家,进入王国阶段,其都城遂成为这一广域国家的中心,即“国中”。西周时期已经出现“中国”这一概念。西周初期的“何尊”铭文称:“惟王初迁宅于成周……惟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此中国,自之乂民。’”①马承源:《何尊铭文初释》,《文物》1976年第1期。意思是说,周武王灭商以后,认为洛阳一带是中国(即国中),要将都城迁到此地。《诗经·大雅·民劳》言:‘惠此中国,以绥四方。’②朱熹:《诗集传》卷17《大雅·生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年,第199页。“中国”是对四方而言。最早的“中国”即指河洛地区。数千年来,从最早的炎黄族团发展到华夏部族,再突破夷、夏之别,融合各个少数民族进入汉族群体,直至兼容所有中国境内的民族群体构成中华民族大家庭,都是在“中国”意识基础上形成的。

大一统思想是在广域国家中产生的。《诗经·小雅·北山》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就是一种大一统思想。《尚书》中的《禹贡》托名大禹治水,划分九州、五服,制定贡赋,也反映了大一统思想。自秦汉进入帝国阶段后,“大一统”思想对中国民族文化的一体化曾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形成了一种无形而强大的向心力。中原地区是众多王朝的都城所在地,大一统思想根深蒂固,形成了传统的民族基因。“大一统”思想根植于中国人的心灵深处,他们坚信,国家统一则各民族共享太平、安居乐业;山河破碎则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在“大一统”信念驱使下,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的政治精英和知识精英皆以一统“天下”为己任,在统一中谋求长治久安。中国历史上几次从分裂割据走向统一,无不是中原王朝所倡导的大一统思想深入人心所造成深刻影响的结果。

中原文化是一种根文化,它的强劲凝聚力和向心力表现在所有受其沐浴的中国人都对自己的祖居地怀有深厚的情愫,都竭力保持自己的文化认同精神和民族归属感。例如客家人曾经多次播迁,但是无论走到哪里,都以自己来自河洛地区而感到骄傲,并坚定地保存自己拥有的河洛文化。闽台地区的闽南人也承认河洛地区是他们的祖籍地,作为中原文化核心的河洛文化对他们有巨大的感召力和吸引力。

(二)中和、和合思想

中原文化中蕴涵着丰富的和谐思想。殷商甲骨文已出现“中”字。它除了与四方对应,表示地理上的“中”之外,也表示“中道”,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尚书·大禹谟》说:“民协于中,时乃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①蔡沉:《书集传》,北京:中华书局,2017年,第22、23页。《易经》亦倡导“中”与“中正”。《尚书·尧典》言:“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西周、春秋之际出现了“和同”之辩。史伯对郑桓公说:“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②《国语》卷16《郑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515页。率先阐述“和”的含义及其与“同”的区别,并倡导“和”。此后“和”的思想为春秋战国诸家所继承。晋国魏绛主张“和戎狄”。《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挫其锐,解其忿,和其光,同其尘。”③朱谦之:《老子校释》第42、第4章,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175、第19页。道家认为万物都包含着阴阳二气,它们在冲虚的气中达到统一,所以和是万物演化的目标。“和光同尘”就是以谦下不争、清静无为来达到人的身心和谐,处理好人际关系。庄子主张“和天下”。西汉戴圣编纂的《礼记》也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④杨天宇:《礼记译注》第31《中庸》、第19《乐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899页。赋予“中和”这一哲学概念以普遍意义。儒家明确提倡中和思想,成为中华文化的精髓,执政的准绳,为人的标准。总之,中原文化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自身的和谐。

(三)爱国为民、无私奉献精神

中原文明属于农耕文明。以农耕为生的人群必须定居下来,其从事生产、赖以生活的一方土地必须安定,安居方能乐业。但是乡土的安定必须靠强有力的国家政权来维护。因此人们依赖国家、爱护国家。中国古代的社会机构是家国同构,国是家的扩大,家是组成国的细胞。国与家、族密不可分,于是在人们心中产生了浓厚的家国情怀。爱国思想就是爱家、爱乡观念的扩大。士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就是这种意识的反映。在中原历史上,爱国行为、爱国思想屡见不鲜。春秋时期郑国改革家子产曾表示:“苟利社稷,死生以之。”⑤杜预:《春秋左传集解》昭公四年,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1248页。在唐代的安史之乱中,张巡坚守睢阳(今河南商丘),不惜为国捐躯;北宋政治家范仲淹在河南邓州写的《岳阳楼记》抒发了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情操。民族英雄岳飞精忠报国,以收复中原为己任。

中原文化中包含着丰富的民本思想,以百姓为国家的根本。民本思想包含着人民性的精华,泽及后世,成为中华文化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尚书》中包含着崇尚道德、以民为本的价值取向。《尚书·五子之歌》说:“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贾谊说:“闻之于政者,民无不为本也。国以为本,君以为本,吏以为本。”⑥贾谊撰、阎振裔、锺夏校注:《新书校注》卷9《大政上》,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338页。从民本思想出发,可以引申为注重民生、民利以及体恤民间疾苦、民力、民情等德政思想。《易传》言:“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中原许多政治家、思想家、官员都具有关心百姓疾苦的情怀和保民、为民、爱民思想。春秋时期,陈国人逄滑说:“臣闻国之兴也,视民如伤,是其福也。其亡也,以民为土芥,是其祸也。”⑦《春秋左传集解》哀公元年,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1710-1711页。主张统治者将民众当作伤病者看待,而不能当作泥土草芥。郑国执政子产向然明咨询为政之道,然明回答:“视民如子。见不仁者诛之,如鹰鸇之逐乌雀也。”①《春秋左传集解》襄公二十四年,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1013页。子产深以为然。《老子》说:“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②朱谦之《老子校释》第49章,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194页。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白居易《新制绫袄成感而有咏》诗写道:“百姓多寒无可救,一身独煖亦何情。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争得裘长万丈,与君都盖洛阳城。”③《全唐诗》卷451,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5103页。北宋理学家程颢任县令时,以“视民如伤”为其座右铭。这些,表现了士人关心民瘼、愿与民众同甘共苦的情怀。

总之,自古以来,中原地区的志士仁人以天下社稷为己任,体现着高尚的爱国为民、无私奉献精神。

(四)自强不息、奋发有为精神

中原文化中也包含着一种自强不息、奋发有为的精神。《易传》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④周振甫:《周易译注》上经《乾卦》,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第3页。《列子》中《愚公移山》的神话故事,反映了古人坚忍不拔的改造自然与社会的雄心壮志。为了战胜大洪水,大禹手足胼胝,率领民众疏浚河道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春秋初年,郑国从关中东迁虢、郐(今河南荥阳、新密、新郑一带),百姓“庸次比耦,以艾杀此地,斩之蓬蒿藜藿,而共处之”。⑤杜预:《春秋左传集解》昭公十六年,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1410页。姜戎迁至晋国南部“狐狸所居,豺狼所居”之地,“除翦其荆棘,驱其狐狸豺狼”以居,⑥杜预:《春秋左传集解》襄公十四年,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902页。建设新的家园。这些,都体现着艰苦创业的精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焦裕禄带领兰考人民改变贫困面貌,林县(今林州)人民的劈开太行山、引水入境的“红旗渠”精神,正是古人艰苦奋斗精神的延续。

上述中原文化精神,不仅在中华民族精神的熔铸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在当前的现代化建设中仍然值得弘扬。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坚持保护利用、普及弘扬并重,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⑦《光明日报》2011年10月26日05版。中原文化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农耕文化,它曾经有过昔日的辉煌,也蕴含着许多优秀传统。但是近代以来,其封闭、保守的弱点也显现出来。我们深入研究中原传统文化,要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服务。

猜你喜欢
中原地区中原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沁园春·赞中原
“一席话”的来历
浓墨重彩 绘中原出彩画卷
追梦新时代 中原更出彩
谁远谁近?
打造中原地区航空人才培养高端平台
紫外法快速测定中原地区12种蔬菜VC含量
两汉时期中原地区瘟疫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