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2020年的初春突然迎来了 “停课不停学”,这突如其来的变故,给生物教学带来的巨大冲击。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只有尊重自然规律、把握教育规律、顺应学习规律,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做好线上线下的教学衔接,才能获取更好的成绩。
关键词:多媒体信息技术线上教学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20)10-0-01
过去我们将酷炫又先进的多媒体信息技术置于“辅助教学”的从属地位,线上课堂的到来,使得多媒体技术实实在在地变为了教育教学的“主角”。日常的教育教学的形态因此发生改变,学生居家学习,师生之间的联系完全依靠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教师与学生都出现了不适应和手忙脚乱的现象。而这种教学模式持续时间的不确定性,让教师和学生的内心变得慌张、压力倍增。如此持续一段时间之后,就会暴露出许多问题来。
一、教师对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使用不够娴熟,虽然之前进行多次学习培训,但是对其作用和价值的认识不够深入,对其研究甚少,也很少进行专门的操作练习
春季开学初期,在毫无心里准备的接到“停课不停学”的任务后,教师们就像一群没有实战经验的新战士应对突如其来的战役,短暂的惊慌失措后便只能硬着头皮往前冲,边操练边打仗,甚至是边造武器边学习使用武器。于是平台瘫痪、网络卡壳、有视频没有声音、有声音见不到人等的问题时有发生,更别提对线上教学方法、学习方式、效果监测进行改进了。到后来,全国大部分学校都复课了,但我们从这场考验中汲取经验,从理论到方法,研究如何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以应对集体性的突发事件或者单个学校、单个班级的偶发事件。当出现偶发事件、不得不停课的时候,教师可以从容地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授课,学生回家打开电视或电脑,接通网络,就可以继续学习。
二、线上教学往往是一个教师在上课,好几个班的学生同时在线学习,即使还有几个教师在线上答疑,师生之间缺乏良性互动,学生学习的差异化也难以得到及时反馈和处理
以往课堂教学由于有时间和纪律约束、教师的管教,学生的学习生活都是沿着教师和家长设定的轨道前进。而“停课不停学”期间,这样的轨道消失了,学生们自由前进,有些学生适应很快,能够掌控线上学习的步调,而有些学生就不愿走或不会走,上课走神发呆、发困,甚至有些同学迷上了网聊或游戏,完全进入黑白颠倒的混乱状态。这样就造成了学生严重的两极分化。而造成这样的差异的原因,很可能是教师和家长代替学生做了很多事情,帮忙把一切都安排好了,学生没有自己做主的机会,一切只需按部就班地做就好了,致使部分学生的自我约束力、自我规划、自我管理、自主学习等能力存在严重的不足。在居家学习这段时间里,也有一种特别听话的学生,表面上看很有自觉性,教师布置什么就做什么,没有要求就不会自己去做,这只能说是长期以来“训练有素”。一旦让这类学生自己安排时间、自己做计划,他们很可能会不知所措。在别人的监督和管理下有秩序地做事与自主安排有序做事,其价值和意义是不一样的。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很重要,所以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学生自主学习习惯、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要指导学生做计划、控制节奏、建立秩序,形成学校的“精气神”或学校的灵魂,保证培养人的核心任务不变,以便在新的教育形态、新的学习方式下自我适应、自我成长。
三、教师线上教学和课堂教学的水平存在较大差异
网课期间,很多教师无法很好地驾驭网络教学,他们无论是教学设计还是教学方法,还是跟过去的课堂教学一样强调“启发式”教学法,教师在线上“启”之后,學生是否“发”,教师很难掌握。又或是把课堂的“满堂灌”改成线上的“满网灌”,这样的课缺乏新颖又显枯燥,肯定没人爱听,成效自然就差。教学方式变了、教学平台变了,整个教学设计也要相应做出调整,一定要把学生设计进去。在线上教学中,教师的作用就是一个“引子”,教师要让自己提供的资源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支持系统,并在学生可能会遇到困难的地方搭好“桥梁”,引导学生更深入的学习。要想办法让学生主动参与,师生合作完成而不是由教师独立完成整个教学过程。要培养学生自主选择学习资源和驾驭这些资源的能力。今后,我们要主动谋划,积极备战,经常演练,这样才能长期保持良好的危机应对状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四、家庭教育面临着巨大考验
孩子没法到校上学,很多家长也没法上班,整天待在家里,父母关注孩子学习状态的时间一长,就出现了很多家庭不和谐的情况,导致亲子关系紧张。同时居家让孩子更加了解父母之间的关系及心理状态,而在家庭教育中,父母什么样的关系、处于什么样的心理状态,是积极阳光充满正能量,还是消极抱怨负面情绪,对孩子的心理状态和学习效率影响是非常大的。家长的境界、家庭的状态,包括家长的科学素养背景,对孩子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在居家学习的日子里,父母可以同孩子一起学习、研究生物知识,如让学生利用已经学习的生物知识解释病毒和传染的方式,解释什么是免疫、什么是疫苗,解释为什么要戴口罩、勤洗手等,这既是知识的活学活用,也是非常好的病理知识和防控知识的普及,既增长了病毒、预防等知识,又增进了亲子关系、促进了家庭和睦。
另外,停课不停学期间,受条件所限,很多高中生物实验在家里无法完成,学生们只能通过线上的实验视频进行学习,缺乏动手操作实践;学生每天按学校的课程表学习,所接受的知识容量大,没能及时消化,长期积累,出现较大的学习漏洞;学生长期面对电脑电视,会出现视觉、听觉上的疲劳等问题。
面对线上教学出现的各种弊端,复课后,如何对线上生物教学进行查缺补漏,如何在缩减课时的情况下确保教育教学质量目标的达成。
1.尽早抚平线上教学给学生带来的负面情绪,是我们复课的首要任务
这场变故,使得学生的情绪变得有些沉重甚至压抑。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可以让学生较快消除心理的阴霾。教师可以利用相应的背景充分挖掘课程资源,积极开展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渗透生命教育,上好生命教育的第一课,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以及学科素养。如搜集病毒的相关资料,通过课堂上展示,让学生对病毒的作用机理有一个正确的认知,从而能够理性思考、积极应对、明辨是非,更要认识到健康对于生命的重要意义。利用生物学知识解读对病菌的防控相关问题,如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生物知识解释严格执行居家隔离,杜绝了空气飞沫传播的风险这一做法的科学性,提升学生的自我防护意识。又如可详细分析病毒的生物学结构,引用生物课本上的知识,介绍病毒之间的共性以及病毒与原核生物、真核生物之间的区别。介绍病毒的感染特点以及感染途径。从而让学生知道防控的正确方法,增加学生生物学习的兴趣,缓解此次变故带来的紧张感。同时还应该针对生物学科的特点,带领学生将线上不能开展的一些重点实验做一遍,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及对生物课程的期待感。
2.建立班级互帮团体,学生相互监督,以较快改掉网课期间的陋习,恢复学习状态
在“停课不停学”期间的居家学习,少了师生互动、学生讨论的环节,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学习缺乏主动性、参与性。有的学生没了老师的监管与鼓励,又没了同学之间的比较与督促,学习难以进步,有的学生还趁机沉迷网聊、游戏。长期的居家学习,使学生的生活规律、行为习惯、学习方式及学习方法都发生了改变。这样的改变带来了诸多的问题如无法专心听课,常常发呆走神,莫名的烦躁,听不懂又不知道怎么解决等等。这些问题最后就成为开展课堂教学的障碍。建立班级的互帮团体,可以帮助学生,建构日常学习行为规范,增强学习信心,重建学习规则,以一个最佳的状态,进入课堂学习。
3.做好生物学科知识内容衔接
经过长时间的线上学习,本学期课程内容基本完成。要做好线上和课堂教学内容的衔接,首先,要做好线上教学情况摸底。教师要提前明确线上学习学了什么,梳理每节课的听课、上课笔记,以及了解线上作业的反馈情况,摸清学生是否掌握该节课的重点,突破该课的难点。其次,通过一次有效的综合性摸底检测或者现场抽查的办法,帮助学生找出自己学习的薄弱或疏漏环节。最后,要对全班学生学习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将学生的问题归类,整理出学生在线上学习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和个性化问题,进行查缺补漏。针对共性问题和一些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学科教师集体备课,以专题形式进行讲解突破;对个性化问题,可以利用零碎的时间,通过互帮团体、个别指导、反复练习等办法进行逐步解决。这样不仅对线上学习期间的知识点进行复习梳理,也实现了线上教学与课堂教学的无缝对接。
总之,作为高中生物教师可以利用科学的生物学知识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理论联系实际,同时做好学科宣传教育工作,让学生无论在什么情况都能受到良好的专业教育。
参考文献
[1]张国状.高中生物教学反思[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3(23):362.
[2]王清华.高中生物教学反思[J].引文版:社会科学,2015(002):123.
作者简介:陈晓劼(1988.7—),女,汉族,福建省漳平市人,学士学位,漳平市第一中学,研究方向:高中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