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以实践取向为背景,主要从课程体系的建设、课程内容的改革、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几方面论述了物理学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以期对物理师范本科生的培养提供借鉴。
关键词:实践取向;物理学;师范生
DOI:10.12249/j.issn.1005-4669.2020.27.289
1 前言
当下国际教师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即是教师的专业化,因此近几年教育领域关注的课题是专业老师的专业能力问题。但是经过调研发现,实际情况不太理想,尤其是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新一代教师。作为刚进中学的物理教师,暴露出的问题更是突出明显。很多地方的老师的综合素养、教学技能和执教能力都不能达到一位合格的物理教师的专业要求。比如不会说课,讲课没有逻辑,上台讲课和背书念书无明显差别,教态不好,基本没有肢体语言,讲课效果不能恭维。而在目前高校,我们开设的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等课程对物理师范生的专业要求都有所对应的课程开设,但却没有达到实际效果,本文对我们目前刚毕业的物理师范生从教情况分析、反思并得出一些结论,希望可以改善这种现状,让在校物理师范生实际掌握专业执教技能,做一个能上讲台,会讲课的物理教师。
2 实践取向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
我们要论实践取向的物理学师范生教学能力的培养,首先就得弄清楚什么是实践取向,以及如何在物理学中教育中贯穿落实实践取向。
教师的专业化是当今教育领域的重中之重,而实践的优先性与系统性就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途径。因此,只注重课堂教学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贴合实际,以实践教学作指导,完善物理教育教学。在新课改要求下,物理教师需要多元化,因此需要教师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学习过程的设计与组织者、评价者、行动研究者和教育创新者。这就要求师范生培养注重师范生知识结构的完善,教育教学观念的塑立,以及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提高。就物理学而言,物理教师除了应具有扎实的系统的、完整的物理学专业知识,以及教育学、心理学、物理学科教学法知识,还应该具有个人实践知识;合格的物理教师的教学能力包括全面客观的观察能力、严谨周密的思维能力、丰富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学评价能力、从教能力、物理实践教学能力、物理教学研究能力、强烈的学习兴趣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外语交流能力、驾驭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指导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可见,他们只有多参与实践,多自主探究,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在教育实习过程中开展研究,对教学过程中发生的教学事件、存在的问题认真分析,深刻理解,积累经验,提升对物理教学过程和本质认识。
传统教师培训偏重于技巧,技能的训练,而实践取向却强调整体、系统、科学,从而整体、系统性规划,科学制定培养方法与过程,让师范生学会在教学实践体验中摸索,将实践加以分析、整理、归纳,从实践中发现问题,探究思索,找出解决方案,从而摸索出一般规律。实践取向强调实践理论,在实践中寻找出路,形成教师自己的理论[1]。
3 提高物理师范生教学能力的培养模式
3.1 构建开发教育课程体系
培养农村基础教育师资是学校的目标,从培养师范生的专业思想,专业能力,实践能力着手,在教学计划中,设置包括通修课程,学科课程、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教育理论课程和综合教育教学实践等五大类课程的体系,利用综合性大学的综合性优势,加强主攻普通文化基础的通修课程建设,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人文科学素,扩展其多学科综合视野。在传统的课程体系中,一般学科课程会处于主导地位,课程的主要内容是追求学科本身的系统性与完整性,忽略其他的因素,所以课程体系就会表现出不具备开发性的倾向,面对新课程改革和教师教育专业化趋势的挑战,教师教育课程必须具备的特点是开放性,因此,课程结构必须呈现必修与选修的课程形态,为课程实施者提供创造空间,同时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选择个性化学科,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2]。
3.2 教法策略
启发互动式、实验探究式、创新讨论合作式教学方法。不同形式的教学方法有不同的教学效果,科学教学方法是提高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关键。巧妙运用激发、渗透、迁移、转化和变通等实践教学模式,应多采用启发互动式、实验探究式、开放讨论式等创新组合式的综合教学方法。摒弃灌注式、单向记忆式、封闭守旧式的单一固定式的教学方法。有效培养学生多元构思方案,能培养出实践型师范生的教学方法组合体系。
3.3 实验策略
实践能力关键取决于实验探究能力和实验研究能力[3],因此,加强实验是实践型物理师范生培养的关键因素。当前,在我国对实验不够重视、普遍存在验证性实验较多,演示实验较少少,而且设计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所占比较小的现象。我们一定要培养师范生,掌握运用实验原理分析技术、实验方案设计技术、实验操作技术、器材组装技术、仪器调试技术、实验讲解技术、实验改进和实验创新技术等,在学生实验过程中增加探究性试验、设计性实验和创新综合性实验所占的比例,充分开发出实验的实践教育功能[4]。
3.4 实践策略
教育实践表明,实践活动能切实有效地激发师范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巩固其所学的知识,真正培养师范生的实践探究能力。从创新教育理论来分析,实践活动是创新的源泉和动力。但在当前的师范生教育中仍然普遍存在实践活动少、实践活动落实不到位等问题。通过强化教育实践来培养创新型师范生,创设由“演习、见习、实习、研习”构成的师范教育创新性实践模式,在师范生培养中始终贯穿落实实践活动,实现教育实践模式科学化、实践活动环节多样化、实践效果高效化,全面提升师范生的实践能力。综合目前高校对理科人才培养实践环节的训练,主要表现在实验室活动;让他们参与评估专题性的教学活动;鼓励参与学校的科研实践项目。这些实践活动可以训练师范生的分析比较能力,评价教学能力,训练和培养理科物理专业的师范生的科研能力。近年来西方一些国家在改革发展的过程中,更重视培养教学技巧训练,重点强调教育实习,例如教育实习的频率和时长相应的变化,如俄罗斯师范院校的师范生教育实习从以往的17周延长到24-28周,且从大一起就要进行不间断的教育见习和参与教育实践活动,英国和德国也相应增加了实习次数和延长实习时间,而法国的师范院校则全面改进了实习的方式,把大学末期的实习分散在了大学期间的各个阶段,改成连续性的常规教学活动。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采用多种实习形式,革新教育实践,欧美全国教师教育认定委员会在2000年公布的教师《2000年标准》中仍然把教学实习作为教育实践训练的基本方式。在教学实验室中,借助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手段,并在有经验的教师指导与帮助下,通过模拟中学课堂的教学情景,运用教育学理论中的方法来进行观察、分析,形成各种个案问题,然后探讨原因、探寻解决的办法,从而探究教学问题。也可以采用“微格教学”的方式来检测临床实践的效果;现场实践,是借助中学环境进行的现场教学,把实践活动中学到的教学技能和方法应用于实际,以此锻炼理科师范生的实践教学能力;而教学实习是立足于临床实践和现场实践的教育实践方式,就是我们师范生在中学教学实践中进行的为期较长的实习。
4 结论
教师教育是地方师范大学办学的主要特色,在其着眼于综合性、国际化的长远发展的同时,强化教师教育的特色必须放在首位,在继承的基础上培养具创新型基础教育师资,主攻服务国家教育发展战略,为区域基础教育服务,只有这样子,才能为我国的教育事业添砖加瓦,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王建卿.“实践理论”:师范生专业培养的立足点和目标[J].大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4,(3):7-10.
[2]李松岭,李明雪.“五维一体”创新型师范生培养实践性研究[N].江苏师范大学学报,2013-3(1).
[3]朱伟玲,于军,吴登平,李天乐.“课程+项目”物理师范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J].求知导刊,2014,32(4):34-36.
[4]张登山.实践取向:职前教师实践能力培养探寻[N].嘉应学院学报,2014-1(32).
作者简介
席彩萍(1979-),女,陜西蒲城人,渭南师范学院物电学院副教授,理学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