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道华
雨后初晴,空气格外清新,有文友相邀去看白水源,便欣然同往。
沿枣阳市吴店镇树头村一路東行,途经东汉护国大将军“岑彭故里”,景仰之情油然而生,禁不住上前瞻仰、叩拜!
再往东行一公里就是滚河支流昆河大桥,桥东是东汉光武帝刘秀的故乡“皇村”,桥北不远处是昆河与滚河的交汇入口 (发源地远在七八十里地的清潭镇,水流呈南北走向)。弃车桥头,徒步沿昆河西岸南行追溯白水源,只见这河面宽阔,流水潺潺,因昨天刚下过一场猛雨,河水有些浑浊,只见河岸边有五六个垂钓者个个神态安祥,悠闲自在,时不时看到有人钓起拃把长的鲫鱼来,正是往来垂钓者,最爱野鱼美呀!
拨开草棵荆丛,杂草葳蕤,小路泥泞难行,清晨的露水匍匐在草叶之上,裤脚和鞋面在草叶的亲吻下没走多远就被打湿透了。从昆河大桥到白水源的直线距离不过一公里,可沿岸弯曲而行却走了三公里。翻过一座土岗,绕过一片高粱地,一阵震耳欲聋的水的轰隆声直击耳鼓,河水的上游与下游在这里形成巨大落差,状如瀑布,条条白链倾泻而下,飞珠泻玉,哗啦啦的水声不绝于耳,宛若百马奔腾。离“瀑布”下游约有百米远的河中央耸立着一块高约两三丈的巨大石碑,碑中心“白水源”三个遒劲的大字清晰可见。水面反射的粼粼波光如一地碎银,闪耀着光华,反衬着四周一片静谧,寂寥。苍苍茫茫的大地上,世事变迁,岁月更迭,朝朝暮暮,惟石碑怆然肃立。
昆河的河床从玉米地的尽头蜿蜒而来,形成一个巨大的“S”型。“S”型的腰部黑礁丛笼,怪石嶙峋,犬牙交错!从水底直刺水面,堆满河床的大石头有的状如老水牛卧潭;有的状如羚羊低首咀嚼;有的状如正爬行的巨型乌龟;有的状如麒麟低吼,水流经过这些“巨兽”身底,形成一股股凶猛的冲击力给人一种“狼突狮吼”的景象。这便是闻名遐迩的响水滩又曰“白水源”,据上了年纪的老人讲,河里有水时,水的响声波及两岸,五六里以内皆可闻得水响。
据传,刘秀曾在这里的平畈上操练过兵马。想到此,我似乎隐隐地听见了战鼓的咚咚声,战马的嘶鸣声,兵士操练时的嚯嚯声和着水的轰鸣声一起滚滚而来,令人心潮澎湃!窃以为,刘秀在此地操练兵马,或许是借响水来躲避莽军耳目也未可知。
站在昆河西岸的白水源亭间举目四望,这里风光秀丽,一幅幽静与素淡的幽美景象尽收眼底。东北是“皇村”的丘陵地,东南和正北是一眼望不到边的平畈田畴。白水源西侧的山坡上绿树成荫,荆棵葱茏,延绵数里望不到尽头。松树、杉树、柏树间杂其中直插云端,树干粗壮有力,又像一把把大大的绿绒大伞,遮挡着炎炎烈日,给人带来丝丝清凉;更像是威武的勇土挺立在此,守卫着美丽的家园,诉说着它曾经的历史沧桑和辉煌。
一只老鹰在空中悠然翱翔,几只喜鹊活泼而灵巧地跳跃在树梢上。阳光穿透树叶间隙洒下一圈圈的光晕,一些枯枝烂叶日复日年复年堆积得层层叠叠,此时不禁想起“零落成泥碾作尘”的诗句来。两只灰黑色的水鸟在水中嬉戏,一只白鹭尖啸着俯冲而下,它在水面上滑翔着,正全神贯注地注视着水里的动向,伺机而动准备抓捕小鱼享受美食。
低首近观身之周围,一些黄菊花潜滋暗长,恣意地呼吸着这清新的空气,不疾不徐地兀自绽放着,不妖艳,不媚俗。远离了尘土飞扬,远离了肆虐、喧嚣,远离了是非恩怨,一切趋于平静,回归尘埃!
坐在白水源亭间小憩,抬眼只见天空蔚蓝,白云悠悠,瞬时觉得神清气爽。近瞧只见亭子四周有数十处碑廊,历代文人墨客多在此游览赋诗,诗圣李白在此作《游南阳白水登台激作》:“朝涉白水源,暂与俗人疏。岛屿佳景色,江天涵清虚。目送去海边,心闲游川鱼。长歌尽落日,乘月归田庐。”今有著名作家、书画家葛昌永在石碑上亲题新“白水源记”。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丹青妙手造就了昆河,白水源奇异的自然景观,也成就了一代帝王的丰功伟业,更繁衍生息了一代又一代的子民。看着流水、瀑布、绿树、黄花、鸟雀,身心浸润自然,悠哉乐哉。这清幽的自然环境,厚重的人文历史,在我们心里烙下了深深的印迹。
好一个清幽的去处!真叫人流连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