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坚 可天浩 白立华 唐伶俐
当前,我国正在积极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风险社会”中各种频发的公共危机成为国家治理能力的重大考验。主流报纸在国家现代化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成为国家治理体系的关键一环,具有公共舆论引导、公众感知风险和外部资源连接的关键作用。本文以2020年肆虐全国的新冠肺炎事件为研究背景、湖北地区两大党报湖北日报和长江日报的新媒体平台为研究对象,以2020年1月20日至2020年3月5日为分析时间段,整理湖北两大主流报纸旗下的新闻客户端、官方网站、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官方抖音、官方快手等渠道发布的信息,探讨湖北报业应对公共危机传播时的新特点和改进策略,以及地方主流报纸公共危机传播的参与社会治理的未来模式。
地方主流报纸公共危机传播的发展态势
在公共危机传播新生态下,公众需要更加公开透明的新闻信息生产和分发环境。作为此次危机的重要信息沟通渠道,湖北省的主流报纸在坚持疫情信息全媒体矩阵传播的基础上,通过新闻叙事的转向、新闻平台的延伸和新闻边界的拓展,使当下的公共危机传播在内容、平台和边界方面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
內容:从线性叙事向可视化叙事转变。传统新闻文本是以线性的文字信息为主,做报道就是讲故事,“5W”是故事构成的基本元素,同时强调宏观内容叙述,多为基于个案或小样本的报道。这就导致在面对公共危机时,新闻内容表现形式单一,同时不能以大样本或全样本呈现出危机事件的发展规律。湖北日报客户端在新闻信息流的显要位置推送每日更新的“湖北疫情动态图”,将数据变为信息内容的主体呈现,以动态地图、趋势预测折线图和数据表格的形式,来表现湖北省各市州随时间变迁的病例动态、新增、治愈和死亡病例的趋势以及各市州的最新病例数据。通过内容叙事方式的转变,将涉及疫情走向的核心数据以可视化的方式表现,使得公众在新的叙事框架下,可以直接、迅速和全面地了解疫情的发展状况,有助于消弭新闻信息解码的障碍。
平台:从新闻分发平台向辟谣聚合平台延伸。传统新闻媒体平台坚持信息分发者的定位,注重内容渠道的高效畅通,通过信息增强与公众之间的关联,构建起公众感知外部世界的拟态环境。但是,社会化媒体的兴起助推了各种谣言的泛滥,主流媒体的信息分发受到严重干扰,公众出现陷入真相孤岛的危险。湖北日报客户端在头部版面设置“谣言曝光台”、长江日报客户端在疫情专题栏开设“粉碎谣言”平台,除了自身跟进谣言信息以外,还将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武汉卫健委、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等机构的辟谣信息聚合到平台上。这极大弥补了传统辟谣策略中存在的滞后性、单向性和分散性等缺陷,以聚合思维连接相关机构的辟谣信息,将公众关切的事件即时迅速地反馈到平台上,有效遏制住谣言的产生和传播。
边界:从信息传播向信息服务拓展。传统新闻媒体基于自身的社会公信力,以信息传播为平台的核心功能,坚持优质内容的有效供给。但是,在公共危机蔓延的趋势下,信息不对称所引发的社会危机也逐步爆发,此时媒体的信息传播功能显然不能满足公众多方面的信息需求。在微信公众号上,湖北日报提供“求助通道”和“一对一问医生”服务,长江日报提供“在线问诊”“在线买菜”和“在线求助”等服务,实现外部服务信息与公众的有效对接,切实满足公众多元化的信息需求。以主流报纸的社会公信力为依托,建立起应对公共危机的垂直信息服务系统,即利用“在地性”的资源优势,通过信息服务去匹配和连接各类“在地”资源。将影响公众日常生活的诸多服务嵌入到媒体平台中,构建起连接各类社会资源的信息平台,成为疫情期间公众与外界连接的重要端口和纽带。
地方主流报纸公共危机传播的改进策略
通过叙事转向、平台延伸和边界拓展,湖北省的主流报纸在一定程度上改进了应对公共危机的传播策略,积极发挥了信息传递和舆论引导的关键作用,但是也存在新闻预警滞后、报道视角单一和叙事框架匮乏等问题,需要不断改进。
一是加强应对公共危机的新闻预警。主流报纸具有公信力强的优势,在社会中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大,是公共危机预警的重要媒体。2019年12月30日,武汉市卫健委医政医管处发布红头文件《关于做好不明肺炎救治工作的紧急通知》,直至2020年1月20日钟南山院士通过央视确认新冠病毒可“人传人”,湖北日报和长江日报等地方主流报纸,只刊登了数十篇相关报道,且多为来自当地卫健委的情况通报。地方专业权威信息的匮乏,导致公众对疫情的关注和预防程度不高,新闻预警的作用没有充分显现。相较而言,财新网的报道则更为持续,在这期间报道量持续上涨,除了传递公开信息外,还积极采集海外信息,更推出了独具思考和观察的特稿,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公众对事态的关切程度。
二是要正视和增加危机破坏性的报道。在公共危机传播的过程中,主流报纸选取正面信息鼓舞和温暖人心,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同时也容易让公众忽视或轻视危机的破坏性,不利于危机的防控。湖北日报和长江日报等地方主流报纸,新闻报道内容多为各级政府联防联控机制取得的成效、医护人员舍身忘我的奉献精神以及全国人民踊跃捐款捐物所体现出的民族凝聚力,如《中央指导组赴湖北黄冈指导落实“应收尽收”等防控举措》《白大褂上党徽闪耀》《钱七虎院士向武汉捐款650万元》等,而缺乏正视危机破坏性的报道。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各种危机和矛盾丛生,倘若部分新闻报道以危机破坏的视角呈现,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维持社会大局的稳定,可以将这些苦难凝结成集体记忆,成为民族共同的精神财富。
三是要对宏大的主题叙事和个体叙事并重。个体叙事关注患者个体,强调个体的经历、遭遇、命运感等;主题叙事关注疫情,强调疫情防控这一宏大主题,患者是作为防控目标或治理对象出现的。湖北主流报纸以主题叙事的新闻框架,将个体抽象为“公众”“群体”“人民”等,服务于疫情整体防控的宏大主题。湖北日报和长江日报以主题叙事的报道为主,如《强化巡诊会诊,采取一人一策,千方百计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患者以性命相托,我们必全力以赴》《坚持重症轻症并重,千方百计救治患者》等,聚焦疫情防控这一宏大主题,但对时代洪流下个体命运的关注欠缺。而三联生活周刊的《父亲被隔离6天后,17岁脑瘫少年的死亡》、南都周刊的《“不透析就是在等死”,尿毒症患者的封城困境》和澎湃新闻的《一个“重症肺炎”患者的最后12天》等,为普通个体提供了情感表达和宣泄的平台。湖北主流报纸应该向这些媒体学习,多增加些个体叙事。
地方主流报纸公共危机传播参与社会治理的未来模式
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中,媒体具有不可或缺的独特作用。本文提出地方主流报纸公共危机传播参与社会治理的未来模式,即以多元性、流程性和协同性为导向,构建起政府主导、公众参与、媒体跟进的多元主体协作治理的新模式。
一是多元化广泛治理:从单一走向多元。新的舆论环境促成了新的危机情景,在虚拟舆论场和现实舆论场融合的趋势下,公众话语在公共领域中得到了增强,但也出现了舆论场域下众声喧哗的状况,公共危机的传播也从危机事件本身延伸至其他潜在的危机事件。其中,伴随着危机要素的复杂化和隐匿化,危机的发生可能并不仅仅是表面的显性因素所造成,如若处理不当,深层的隐性因素将会引发新的危机事件,将事态推向多元危机事件杂糅共生的危险境地。因此,公共危机的发展状态,已经从单一类型的危机转变为全方位的危机。
多元公共危机催生多元化广泛治理,地方主流报纸需要构建全方位危机监测机制,将信息传播优势转化为新闻预警优势,形成泛场域、多视角和高灵敏的动态治理趋向。一方面,增加深度调查性报道的比重,挖掘危机事件背后隐藏的事实真相,向公众披露公共危机的真实发展状态,发挥引起公众广泛警觉的作用;另一方面,树立全域危机预警的思维,将公共危机事件看作是社会场域中多种因素交叉作用的结果,危机预警也从单一事件向复合多元的全域事件转变。
二是流程化线性治理:从即时走向流程。公共危机的治理包括预警、突发、反应和修复四个阶段,伴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革新,各阶段间的界限逐步模糊,同时递进速度也持续加快。基于阶段论的视角,公共危机的传播已经从即时性危机的爆发式传播,转变为危机全过程的线性式传播,各阶段的联系也日趋紧密。因此,流程化线性思维将成为公共危机传播的重要导向思维,整體、系统和动态将成为公共危机传播闭环的显著特征。
流程化线性治理强调将危机周期中的每个阶段都纳入考虑范围,地方主流报纸需要构建起适应危机全流程传播的快速反应机制。具体来看,在危机预警阶段,通过持续跟进式调查报道,揭露危机事件的发展态势,并对潜在风险做出评估,引导公众理性应对危机;在危机突发阶段,构建多元化的新闻内容叙事结构,将线性文本叙事和可视化数据叙事相结合,更加全面、直观和清晰地向公众传递新闻信息;在危机反应阶段,将主题叙事和个体叙事结合起来,在坚持主流价值观舆论引导的基础上,将触角深向危机环境下普通公民的日常生活;在危机修复阶段,适当增加正视危机破坏性的新闻报道,以灾难正面呈现的视角来展示公共危机的破坏性,建构公众的集体灾难记忆,增强民族凝聚力,恢复社会公共秩序。
三是社会化协同治理:从主导走向协同。社会化媒体大众化的趋势下,释放了普通公众的盈余价值,基于网络空间的大规模分工与协作变为可能,公共危机的传播也从“政府—媒体”的二元主体框架,转变为“政府—公众—媒体”的三元主体框架。公众在现代危机事件中的主体性地位日益凸显,并且借助社会化传播渠道,可以迅速汇集个体公众的意志,最终形成整体的社会舆论,进而影响到政府的危机管理和媒体的危机传播。因此,需要妥善处理政府、公众和媒体三者之间的关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积极有序地将公众纳入到危机传播的体系中来,从二元主导型转变为三元协同型。
社会化协同治理强调整合多方社会主体形成治理共同体,通过统一的分工和协作,实现利益共享、责任共担和价值共创。地方主流报纸需要构建起政府、公众和媒体三方协同的治理共同体,有效遏制住公共危机中由于信息不对称和社会谣言所引起的恐慌情绪。一方面,拓展主流报纸信息服务的边界,以全方位的日常生活服务为契机,增强公众在公共危机中与媒体的连接黏性,为提升公众参与危机传播治理的积极性奠定基础;另一方面,激活公众在危机事件中的“接近性”优势,通过辟谣平台合作的方式,将公众采集、生产和传播的信息内容嵌入媒体和政府的辟谣信息中,构建起三元主体协同治理的新模式。
作者单位 国家新闻出版署出版融合发展(武汉)重点实验室、武汉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