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惠卿
【摘要】对于小学中高段的学生,他们已经逐渐形成了良好的阅读经典文本的心智与意识,整体的阅读水平、汉字词汇量和理解能力等都得到了有效提升,而为了让小学生实现进一步的提升,就必须要让学生注重阅读积累,坚持聚少成多的理念,更好地丰富学生的阅读水平,由此不仅能够提升小学生的阅读水平,对小学生未来发展也有极大意义。
【关键词】小学中高段学生 阅读教学 聚少成多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42-0102-02
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当中,阅读教学是最为重要的内容,阅读对强化学生思维形式和增强其发现问题的能力等都有极大的意义与作用。并且对强化学生词语、句子等相关知识的积累,让学生在阅读中不断地积累丰富的知识,这样能够为学生写作提供更多素材,对小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有极大帮助。所以在小学中高段阅读教学中,应重视学生阅读积累能力的提升,引导学生在阅读当中不断地积少成多,对强化小学生综合能力提供坚实保障。
一、小学中高段阅读教学的意义分析
针对阅读角度进行分析,在小学中高段年级的学生逐渐形成了良好的阅读认知和意识,而且这一期间的学生也掌握了很多的汉字,这对学生更好地参与到阅读活动中有极大帮助。而这一时期的学生处在思维模式的形成阶段,在以往的问题思考中,会以直接经验为基础,会受家长和教师以及同学的影响。而以学生角度进行分析,直接经验是有限的,只能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并在阅读当中和其中的人物和作者进行交流,这样能够强化学生对人生以及社会间的深度了解,并引导学生以多个角度来探究问题,进而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要求,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以及深刻性。因此,在小学教育中应重视强化中高段学生的阅读水平,并让学生在阅读积累中聚少成多,真正丰富自身的阅读水平的知识量,这样才能为小学生未来稳定健康的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二、小学中高段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分析
(一)学生参与阅读的兴趣不高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第一动力,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在小学中高年段的阅读教学中,兴趣是学生参与阅读教学的重要因素,也是构建高效阅读教学的关键因素。但在当前的小学语文中高年段语文阅读教学中,受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学生在阅读教学中仍然处于“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当中,导致部分学生对阅读教学的兴趣不高,不愿意参与阅读活动。
(二)教师对学生的阅读缺乏指导
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同时也是学生阅读学习的组织者和指导者,他们对学生阅读的指导直接关系到中高年段小学生阅读学习的质量和效率。但目前我们部分小学校中高年段的教师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不重视对学生阅读的指导,仍以书本为主,将自己的理解直接灌输给学生,这样不利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也导致课堂教学的效果不理想。
三、小学中高段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对课内阅读进行优化,加强课本知识的积累
在实际教学前,教师必须要明确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情况,之后结合学生需求来制定教学策略,由此让学生做到阅读知识的进一步积累。在实际的阅读教学中学生是主体,因此,必须要对小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培养以及指导,并正确把握学生的基本阅读能力情况,进而为学生阅读水平的有效提升提供保障,也让学生在有效的阅读活动中强化自身知识量。而在实际教学当中,教师应借助单元训练的形式来为学生设计一堂合理的阅读课程,不但能够优化课内阅读教学水平,也能让学生在学习中实现知识的积累,进一步强化学生阅读能力。
例如,教师在开展四年级上,第四单元的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在课前针对本单元中《盘古开天地》《精卫填海》《普罗米修斯》等文章中阅读训练的重难点内容进行总结,并制定课内阅读的训练重点内容;而在教学前,教师可以安排学生通过自主能力来完成阅读卡,并引导学生参与到自主阅读活动中。而学生在完成了自主阅读后,教师会收取学生的自主阅读卡,由此能够针对学生在本阶段的实际阅读情况进行全面分析,从而为接下来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坚实保障。 (二)发挥多媒体辅助阅读的效果
将多媒体技术运用到语文阅读教学中,不但能够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也能加深学生记忆,让学生做好知识的积累。因此,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有效地借助多媒体技术,由此为学生营造丰富多彩的教学氛围,并借助多媒体技术来呈现一些抽象的事物,以此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抽象化知识,为强化学生阅读分析能够提供有力保障。
例如,教师在引导阅读《圆明园的毁灭》一文时,由于学生现在看到的圆明园都是一片废墟,很难想象到当时的辉煌过去,这样不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本课的知识;对此,教师要借助多媒体课件技术,来为学生呈现出圆明园辉煌时的情况和毁灭后的情景,通过这样的形式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圆明园在之前的宏伟、繁华,也能有效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更能进一步强化学生振兴中华伟业的使命感以及责任感等。而且学生也能对战争时期的情况进行了解,由此能够进一步积累学生的阅读知识,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
另外,有效地借助多媒体技术,也能让学生正确地把握阅读训练的重点。因此在实际教学当中,教师应针对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对教学预设进行合理的调整,针对具体的阅读情况来开展设计以及优化相应阅读训练的工作,使得学生能够在科学合理的阅读教学体系下不断地积累,确保小学中高段学生阅读水平能力的有效提升。
(三)引导学生运用多種阅读方法
在小学中高年段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还应根据课文教学内容的不同,引导学生灵活运用多种不同形式的阅读方法,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提高他们阅读的效率。在实际操作中,阅读的方法大致应分为:朗读、默读和略读等。如,学习散文时,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大声朗读,故事性文章或篇幅较长的文章,应采用默读的方式,而略读则是在学生对全文进行通读的基础上,有选择地阅读课文的重点部分。
例如:在学习四年级下册《海上日出》这篇课文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对这篇散文进行大声朗读,在大声朗读中随文入境,随境生情,感受到海上日出时朝晖霞彩的动静变化之美,以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趣;在进入到课文讲解的阶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默读和略读的方式,让学生在安静的默读和略读中细细品味本文的语言魅力,领会作者对光明的追求的思想感情。通过这样的方式,能有效锻炼学生的速读技巧,并帮助他们快速掌握课文的重点部分。
(四)充分给予学生阅读思考的时间
众所周知,人在阅读的过程中,会一边阅读、一边思考,从而理解并掌握阅读的内容。因此,在小学中高年段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还必须给予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让学生一边阅读、一边思考,从而提高学生阅读的效率。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和合作探究,促使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对课文进行天马行空的思考,然后通过相互讨论,了解课文的主旨。当然,在学生阅读思考的过程中,教师也要进行一定的引导,避免学生脱离课文主题“胡思乱想”。
例如:在学习《鸟的天堂》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提前设置问题:“鸟的天堂在哪里?”“作者几次经过鸟的天堂?”“看到的景色有什么不同?”然后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引导他们围绕着问题进行阅读并思考,通过这样的方式,帮助学生明确阅读的目的,能有效提高学生阅读的质量,进而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五)引导学生学会提问
问题意识是学生核心素养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小学中高年段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还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问题意识的发展,促使他们学会提问,能够在阅读中提出问题,并进行分析和解决,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例如:在学习六年级下册第十六课《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篇课文时,教师就可以从课文题目入手,设置这样的问题:“同学们,你们对于这篇课文的题目是怎么理解的?”以此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并发现问题。在阅读中,学生会提出这样的问题:问号指什么?感叹号指什么?这样会激发学生继续探索的兴趣,从而理解并明确问号指什么,感叹号指什么。这样就能帮助学生读懂、读透课文的内容,并促使他们进行深入的思考,从而有效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学会提问,进而构建高效的语文阅读课堂,同时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促进他们未来的发展。
(六)增强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水平
在小学中高段阅读教学中,为了促进小学生阅读能力的进一步提升,那么在培养和拓展活动中,就不能局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科学有效地为每个学生来推荐优秀的阅读文本,更要针对中高年级的阅读训练重点等,制定具有综合性的阅读训练活动,使得学生在其中能够不断地积累更多的知识,进而强化自身学习能力。
而针对语文教育的重要部分,就是教师必须要针对班级学生的具体阅读兴趣和认知水平等,为学生开展积极有效的课外阅读活动,适当地为学生推荐良好的读物,使得学生能够在阅读中形成良好的习惯,并从中积累更多知识,真正满足聚少成多的效果,为丰富学生阅读能力提供保障,也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自主性阅读意识,进一步为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
教师也要定期为学生举办丰富的阅读活动,通过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阅读活动之中,不仅能够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阅读习惯,更能让学生在阅读课外读物后,实现和同学间的互动交流,真正为强化学生阅读水平提供了保障。教师也可以为学生举办阅读比赛,使得同学能够将以自己所阅读的书籍内容为基础,写出读后感,之后在从中评比出“阅读之星”,由此能够更好地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在增强的教育体系下不断积累更多知识,进一步丰富学生的阅读视野。而教师也应结合学生兴趣爱好来制定完善的阅读计划,使得学生在阅读积累中仔细的检查,更要考查学生对于词句的理解情况,并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之下进一步地强化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这样对强化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有极大意义,也能为小学生未来健康稳定的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结束语
在小学教育中阅读教学一直都是非常重要的内容,而为了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真正让学生在阅读中积少成多,就必须要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断优化阅读教学形式,借助新的教学辅助设备来开展教学活动,并加强课文阅读活动的开展,真正有效地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更多的知识,这样不但能够优化和完善小学语文教学水平,让小学中高段学生能够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形成正确的阅读态度,而且对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也有极大意义,真正确保学生在科学有效的教学体系下实现稳定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翁其腾.对小学语文高年级教学中的阅读教学的几点思考[J].考试周刊,2019(018):45.
[2]朱晓菲,唐文国.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精讀”再思考——例谈苏教版低段语文阅读教学精读策略[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8(12):10.
[3]李国荣.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J].新课程(中),2017(6).
[4]刘竹茹.积少成多,聚沙成塔——谈如何丰富小学生的语言积累[J].课外阅读:中下,2012(1):247-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