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横向分层教学方法

2020-11-30 09:15范国洪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42期
关键词:高年级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范国洪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活动不论是在教学内容方面或者是教学方式方法方面都有了相应的转变以及创新。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直接影响着学生扩散性思维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以及提升。随着横向分层教学法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合理应用,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提升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小学语文  高年级  阅读教学  横向分层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42-0092-02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不仅需要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还需要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各个方面的能力。阅读教学属于语文教学当中重要的组成,直接的影响到学生的素质培养以及思维拓展。所以教师应当科学合理地利用横向分层教学法,使学生掌握到学习的规律,从而降低学习的难度,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分层教学概述

由于智力水平以及成长环境等各种因素造成的影响,小学阶段的高年级学生的语文阅读学习效果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因此,语文教师便需要在组织开展实际的教学活动当中,应当充分地考虑到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式、兴趣爱好以及阅读能力等各个不同的因素来完成班级学生的层次划分,针对各个层次当中的学生组织开展相应的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以此来确保每一位学生的语文阅读学习效果以及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活动的质量以及效率。在小学阶段的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活动当中运用分层教学方法的时候,能够最大程度上地激发学生对于阅读学习的兴趣以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够经由各个不同层次的阅读学习进一步地强化自身的思考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在针对语文阅读学习能力与基础较差的学生而言,教师能够运用语文阅读基础知识的教学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学习基础,使其能够全面地掌握各个基础知识。而对于语文阅读基础比较好的学生而言,教师便能够适当地组织开展各种课外知识的拓展教学,不断地拓展学生的知识体系,拓宽学生的学习思维,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一般情况下,教师在组织开展语文阅读分层教学的时候,应当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则。首先,因材施教。语文阅读的分层教学主要的根本就在于因材施教,语文教师主要基于各个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以及学习素质等,为其制定有针对性、有目的性的教学计划,不断地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其次,动态性。小学阶段学生自身能力以及素质都是处于不断改变的过程当中,因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教师教育理念等各个方面的因素影响,教师在设计横向分层教学活动的内容时,应当针对各个层次当中的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组织安排,充分地了解与掌握到学生的相应分层标准,进而保证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活动的质量以及效率。最后,公平性。小学阶段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活动的横向分层教学当中,语文教师应当充分地了解与掌握到学生实际学习过程当中的差异性以及具体表现,主要基于学生的个人能力以及素质,从而科学合理地进行分层,确保横向分层具备一定公平性。与此同时,语文教师能够在反复且深入的观察以及分析之后得出学生个人学习能力的最终分层结果,时刻地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情感以及兴趣特长等,以此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横向分层教学方法的应用

(一)横向分层法在古诗词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小学阶段的语文教材当中在编制以及收录的时候,收录了大量优秀古诗词的内容,然而这部分的内容在教材当中分布得非常零散,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难快速有效地掌握到各个内容的规律等,这个时候,教师便能够利用主题之间充分结合的形式,来使学生能够深刻地感受到相同题材当中各个词作者的具体写作手法等,这样能够帮助小学高年级段的学生不断地提升自身对于古诗词的自主阅读能力。例如:在小学六年级的语文教材当中的《游子吟》一诗的教学活动当中,这首古诗的主要内容就是抒发离别之际的不舍,而这个时候教师便可以引导以及督促学生在课余时间搜集各种“离别”主题的古诗词,比如《赠汪伦》、《别董大》等等诗作。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搜集有关于“思念”为主题的古诗词,如《宿建德江》、《泊船瓜州》等等诗词,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当中的古诗词相关主题要素来进行教学活动的分层,横向分层主要的实施方法就是包含了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要求学生根据教学内容筛选出相应的关键词;第二个层次,教师应当做好学生思维上的引导以及思维转换;第三个层次,就是要求学生深入地品味教材当中学习的古诗词语句。教师利用这样的方式来让教材当中相对零散的古诗词教学内容进一步的结合起来,从而增强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能力以及记忆能力,让高年级学生能够在横向分层学习中掌握古诗词的学习特点与规律。

(二)横向分层法在记叙课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记叙类型的文章当中主要就是利用叙述的方式来表达出人、事与景,属于小学语文教材当中常见的一种文体,占据着小学高年级段阅读教學当中的重要地位。在针对记叙类文章展开阅读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需要注意各个环节的有效性,同时小学阶段高年级学生在记叙文类型文章的阅读学习当中也存在一定的困难。教师可以针对小学阶段语文高年级段教材当中的记叙文进行梳理与归纳,将其分为三类课文,包括写人、记事、描景,在教学时,可以按照下面的方法运用横向分层教学法。写人类、记叙文,如《鲁滨孙漂流记》《汤姆·索亚历险记》教学中,首先搜集课外写人类阅读资料,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人物优秀事迹。其次,每天摘录并背诵名人名言;在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组织名人名言背诵竞赛或读书交流活动。最后,在写作训练中以《我最喜欢的人》为主题,开展写作活动。记事类记叙文,如《圆明园的毁灭》《那个星期天》教学中,首先搜集课外记事类阅读资料。其次,制定成语故事学习任务。然后,组织故事大赛、成语接龙等活动。最后以《对我影响最深的一件事》为主题,开展写作训练。描景类记叙文,如《桂花雨》《四季之美》教学中,首先背诵写景类文章与语句。其次,每天摘录相关形容词、句子、语段。然后,组织学生开展写景类文章朗诵会。最后以《我最喜欢的景色》为主题,强化写作训练。

猜你喜欢
高年级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浅谈小学高年级英语分层教学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