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珺頔 吴楠 喻杰 周友兵
摘要:首次正式报道了灰蓝姬鹟在湖北省的分布及亚种情况。
关键词:灰藍姬鹟;新纪录;湖北省
中图分类号:Q95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020(2020)05-0077-02
1发现地信息
2019年6月15日,在湖北省神农架国家公园猴子石保护站白云湾(海拔2552.48m,地理坐标:N31°27'11.38",E110°11′33″)发现并拍摄到一种此前从未记录过的鸟类,经查阅《中国鸟类野外手册》[1]、《中国鸟类志》[2]和《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第3版)》[3]等资料,鉴定为灰蓝姬鹟Ficedulatricolor(图1)。
发现地为巴山冷杉原始森林,林分较为单一,巴山冷杉Abieschensiensis为上层绝对优势种(>90%),混有少量红桦Betulaalbo-sinensis、杜鹃Rhododendronspp.、樱桃Cerasusspp.和蔷薇Rosaspp.;林下层主要由箭竹Fargesiaspathacea构成。发现地附近还有较大面积的亚高山草甸。发现地位于旅游小道旁,地势较为平缓,坡度在28°左右。
2灰蓝姬鹟
灰蓝姬鹟隶属于雀形目鹟科Muscicapidae,除繁殖期单独或成对活动外,常成小群栖息在林下地上的灌草丛中。主要以蚂蚁、小蜂等昆虫为食。国外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中南半岛北部。本种共4个亚种,国内分布3个亚种,即指名亚种F.t.tricolor(leucomelanura)、藏东亚种F.t.minuta和西南亚种F.t.diversa[2,4]。指名亚种分布于西藏南部,下体呈灰白色。藏东亚种仅分布于西藏东南部地区,本亚种喉部近乎白色,胸部及下体沾棕色。西南亚种见于陕西南部、内蒙古东北部、宁夏南部、甘肃南部、云南、四川、重庆、贵州、湖南和广西,该亚种喉部皮黄色,胸部、两肋及下体沾棕色[4]。
此次发现的灰蓝姬鹟为西南亚种的一雄一雌2个体。雌性上体橄榄褐色,腰部沾棕色,翅棕褐色,尾及尾上覆羽呈红棕色。雄性额前淡蓝色,眼先及头侧黑色,颏、喉、上胸为白色,形成一个倒三角形,上体呈深蓝色,翅呈暗褐色,下体灰白沾棕色,尾黑色,除中央尾羽外,外侧尾羽基部呈白色。
3讨论
苏化龙等编著的《三峡库区陆栖野生脊椎动物监测与研究》[5]一书中提及在湖北的秭归县监测到灰蓝姬鹟,但仅用一条记录进行了简单描述,无明确的信息资料。2004年7月8日,《中国观鸟年报2004》[6]上记载了观鸟爱好者于湖北神农架地区观察到灰蓝姬鹟的事件,但仅有一句简述:“湖北:7月8日,神农架刘家屋场,该省的第一笔记录”,并未提供照片或者相关亚种信息。雷进宇等[7]依据这些信息在“湖北鸟类种数的新统计”一文中认为该物种应列为湖北省鸟类增补名录。2018年5月5日,观鸟爱好者詹骁勇一行在神农架国家公园太子垭曾拍摄到该种,并在网上以新闻发布(http://www.snj.gov.cn/xwzx/bmdt/201805/t20180508_1375242.shtml?tdsourcetag=s_pctim_aiomsg)。本次发现该鸟时正是5月繁殖季节,且观察到一雌一雄成对活动,考虑到另外两笔记录分布是5月和7月,故推测神农架应是其繁殖地。
本文关于灰蓝姬鹟在湖北的新发现、以及亚种和信息的正式报道有利于增进对该物种分布的认识,可为鸟类区系与生物地理格局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约翰·马敬能,卡伦·菲利普斯,何芬奇.中国鸟类野外手册[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2000:286.
[2]赵正阶.中国鸟类志(下卷,雀形目)[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651-653.
[3]郑光美.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第3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351.
[4]段正科,张正旺.中国鸟类图志(下卷,雀形目)[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5:904.
[5]苏化龙,马强,林英华.三峡库区陆栖野生脊椎动物监测与研究[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152.
[6]中国鸟类学会.中国观鸟年报[M].北京:中国鸟类学会,2005.
[7]雷进宇,张立影,张叔勇,等.湖北鸟类种数的新统计[J].四川动物,2012,31(6):987-991.
(责任编辑:夏剑萍)